“互联网+新时代”生态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与超越
杨大方 李睿 王正勇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必须借助“互联网+新时代”生态下网络技术的优势,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在充分把握学生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结合时代新内容,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质性飞跃,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青年。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接受信息的方式,让信息交流变得更加方便、更加快速。大学生也在受到“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网络资源的影响,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全新的挑战。高校必须应势而为,结合时代背景作出调整和创新,以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发展趋向。
一、“互联网+新时代”生态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
1.“互联网+新时代”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更加丰富
在“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网络资源不受时空限制,内容丰富、范围广泛、手段先进,在网络资源方面具有很多优势。一方面,高校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成果,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另一方面,能够借助网络技术适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让学生足不出户即可以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资讯,学习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2.“互联网+新时代”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更加多样
互联网凭借强大的技术性、网络性、共享性等优势,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丰富多彩的形式。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网站、贴吧、论坛等形式,向学生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让学生亲身感受、亲自体验。
3.“互联网+新时代”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更加便捷
互联网为大众提供了更多交流的方式和途径,让大众通过网络即可以实现实时通讯,随时随地了解各种最新资讯。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借助网络资源能够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间的互动更加便捷。
二、 “互联网+新时代”生态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超越
1.构建网络平台,筑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阵地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当代大学生发展至关重要。而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提供了接受信息的途径和平台,高校必须借助网络的优势,为学生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阵地。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和“互联网+新时代”生态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超越。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借助高科技手段,构建高校网络平台,为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让学生基于网络进行学习,进行深造,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修养。[1]其次,高校必须构建高校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通过学校官方教育平台,比如:借助微信、微博、论坛、贴吧等网络交流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的社会热点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通过构建这些官方的信息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化、理论化、体系化,避免学生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最后,在高校开设相关思政教育的网课,借助网络技术让学生随时随地可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营造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和环境,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真正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2.整合网络资源,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武器
网络资源来源广泛,受众面广,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不健康的内容和信息,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如果不加以整合网络资源,必然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一定程度上威胁学生的发展。因此,高校在构建网络平台的基础之上,必须充分整合网络资源,用健康、丰富、有价值的网络资源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从网络资源的来源入手,高校相关人员必须保证从正规的网络渠道获取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符合时代发展的网络资源,让学生真正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环境,懂得自身提升的方向。[2]其次,在网络信息时代,信息更新换代速度快,高校必须加强对网络资源的更新,保证为学生提供第一手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让学生紧跟时代发展趋向,能够结合时代变化做出相对应的提升方向。最后,在网络资源的宣传教育过程中,必须结合时代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发展,从形式到内容,从内容到手段,必须进行创新研究,跟随时代发展趋势以及学生的自我发展趋向,更好地实现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升。
3.线上线下协同,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
线上线下的协同机制是符合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有效方式。高校既要借助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式,又要注重新时代网络资源的宣传优势,从两处着手,充分发挥两者优势,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在线下,高校从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发,借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充分借助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线上,充分借助网络技术的重要性,实现多元发展。通过线上线下有效联合,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阿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探索[J].党史博采(下),2019,(01):63-65.
[2]车颜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05):261-262.
作者简介
杨大方(1977.4—),女,漢族,辽宁法库人,沈阳建筑大学理学院书记,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教育。
李睿(1977.10—),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沈阳建筑大学校报编辑部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教育。
王正勇(1971.5—),男,汉族,辽宁辽阳人,沈阳建筑大学审计处副处长,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审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