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小学生的生态教育

    杨文蓉

    人类社会与它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构成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它们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保持着一个“伟大的平衡”。有了这个平衡,才会有生机勃勃的世界,才会有人类文明的昌盛和繁荣。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怎样对小学进行生动活泼的生态与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人类、珍惜生命、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呢?

    一、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迫切性

    要想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只有直观形象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针对这一特点我在教育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组织学生观赏录象、图片、阅读资料。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迫切性,我变枯燥乏味的环境保护知识为直观形象,使学生乐意接受。充分利用班班通组织学生观赏视频、图片,这不乏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之一。让学生观看雾霾视频报导,告诉学生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水和土地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森林资源日益减少,土壤的过分流失沙化……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灾难。我国长江流域,由于原始植被大量丧失,因此导致了空气污染、土地沙化、洪水、水污染等惨痛场面。我还让学生通过看图片,分发一些资料让学生阅读,从中了解环保知识及其重要性。如《每分钟发生的环境灾难》:世界上每分钟损失耕地40万平方米,每年损失耕地21万平方千米;每分钟有4.8万吨泥沙流入大海,每年流入大海泥沙252亿吨,每分鐘有85吨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每分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让学生从这些资料的阅读中明白: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学生在活动中最容易接受知识受到教育,因此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环保重要性迫切性的有效手段之一。如:开展“我为社区做贡献”清洁家园活动,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材料,采用知识竞赛的方法让学生认识中国环境保护标志,了解3月12日植树节,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知晓为了法理和保护环境;采用一分钟演讲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环保意识,丰富环保知识,从而进行一次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迫切性和灵活性。

    二、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天真烂漫的小学生,而小学生具有好胜、好夸、喜欢表扬等特点,因此教师在教育时宜随机应变,灵活多样,让学生在表扬声中乐意地接受教育。如元旦文艺汇演我专门寻找了有关环保的小品,让学生既表演有受教育,此后同学们都心领神会,主动抢着拾起垃圾,不仅把地打扫干净了,连垃圾也主动放到垃圾箱了。

    对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也要有针对性,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当今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聪明活泼同时也好奇调皮,凡事有个新鲜感,常常有些同学在水龙头旁有事无事地去拧拧关关来玩水,这样无意中就浪费了珍贵的水资源,面对这一情况,严厉的批评只能一时凑效,解决问题的根本还需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宝贵,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于是我把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在课堂教学中。

    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推动小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形成。由于中小学生的心里特点与大学生不一样,他们的行为自控力稍微薄弱,需要通过校园生态文化去感染他们,让他们意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进而成为“生态人”。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要建立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把学校建设成“绿色校园”。优美的自然环境可以使得学生在亲近大自然过程中与自然界展开心灵对话,油然而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保护自然的责任感。

    2、利用校园报刊、广播、网络、建筑物、宣传栏等媒介宣传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小学生思维总体上的直观性,我们需要更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直观的画面宣传那些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环保知识,还可以通过宣传生态保护先进事迹、张贴环保图画及名言警句、设置环保雕塑等形式。借助这些形式和手段,使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自然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生态观,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和生态道德观。

    四、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也是生态文明教育培养人才的落脚点。在小学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教师不能生硬地传授给学生现成的结论性知识,而应当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自我生成和内化,促进中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主要包括:

    1、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组织各种以低碳经济、绿色消费、可持续发展、十八大报告内容为主题的读书会、知识竞赛活动、辩论赛、歌咏比赛等活动。还可以组织“我是生态人”,“人人都是环保小卫士”等活动。这些举措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相关生态知识,增强对生态文明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爱护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绿色消费的热情。

    2、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外实践活动,校外活动不同于校内活动,它更需要制度的保障,否则难以达到活动的目的。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郊外、进行实际调查活动、社会宣传活动、生产劳动实践活动,比如让学生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活动,让他们全面了解生态环境现状,意识到环保的迫切性,进而从中产生要推进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信念。当然在活动中要加强学生的自我体验和自我教育,教师在活动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中来,这样才能凸显出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

    五、多种途径开展生态环境教育

    1、进行学科渗透。环境教育主要是把环境噪声、环保意识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帮助学生掌握环境科学知识,树立环保意识。比如,在语文课中,把“小壁虎吃蚊子”和“青蛙吃害虫”等内容与枯燥无味的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掌握了课本知识,又增长了保护益虫的知识。美术课上让学生外出写生感受环境美,让学生设计未来家园,表现环境美。

    2、开展各类活动。可以开展参观考察、公益活动、竞赛活动、远足旅游、保护家乡等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环境保护的初步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培养社会参与意识和主人翁的责任感。

    3、开展环保专题教育。通过专题教育让学生掌握初步的环境科学知识,懂得环境与发展、生态系统平衡、可持续发展、绿色科技等概念,以及大气污染与防治、水污染与防治、白色污染与防治、噪音污染与防治等初步知识。也可以采用班队课形式,对学生对学生进行环境常识的教育,并对学生的日常行为问题进行环保行为训练,使学生在生活中树立环保意识,主动参与环保行动。

    4、营造校园环境文化。把环境教育融入整个学校文化背景之中,让学生一进校园就感受到这方面的熏陶。

    总之,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天堂,没做好环保,就是破坏我们的天堂。为了让我们的天堂不但再受到威胁,而且让她更美丽,教育好下一代环保刻不容缓。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王添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小学数学教学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小学数学教师要以良好的姿态迎接这一挑战,

  • 啃出味道写出精彩

    田娟【摘 要】习作教学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在指导高年级学生进行场面描写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以小见大,酿习作之情;充分让学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