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即时评价的有效性与实施策略浅谈
徐丹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实施中一个重要环节。它为学生创造机会,展示自己的进步与能力。本文针对目前课堂即时评价中的种种弊端提出了有效的评价方式和策略,让课堂即时评价成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信息技术 即时评价语言 有效性
课堂即时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评价中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的即兴点评。它就像车前的马、线上的针,对调控教学,激励学生起到及时调节与导向的作用,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有效的评价语言,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课堂带来生机活力,提高效能。它似流星划过夜空,虽短暂,却光彩夺目。
一、现状扫描
长期以来,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即时评价存在很多普遍性的症结。
1.目标意识缺失,评价发散化
不同教学阶段有不同教学目标,现实中,很多教师的评价语言没有很好地围绕阶段目标展开,使得评价发散化。
2.人文关怀缺失,评价机械化
以下是一堂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片断:
师:刚刚四位同学没有一位完成,下面再请一位同学来演示一下。
学生甲上来演示,中间有些操作是在同学的提示下完成的。
师:你的操作很好,可以打100 分,不过有些操作是在同学的提示下才完成的,所以要扣掉你5分。
这时我在学生脸上看到了失望之情。
信息技术课堂包括两条线:技术线与思想线。教师总是“重技术轻思想”,教学设计和目标都是围绕“掌握更多技能”来进行,忽略了教学的本质——学生的成长。
3.评价认识缺失,评价随意化
在课堂上常听到学生说:“在图片上按两下。”“按一下‘叉叉。”“点那个‘小三角。”
教师为了追求语言的通俗易懂,面对学生使用一些不规范的语言时,常常予以默许。这不仅失去了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严谨性,甚至会引起错误理解。
4.个体意识缺失,评价一元化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和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面对学生纷繁复杂的回答,操作正确与否成了单一的预设评价,而忽略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评价一元化。
二、教学评价语言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与“教学目标”和谐,切中肯綮
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必须切中要害,具体而明确,绝不可以含糊其辞。
1.评价语言具有引导性
课堂上,我们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时,很容易出现泛泛而谈的现象。此时,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巧妙地点拨、引导学生。下面是笔者作品评价课教学实践片断:
师:下面来看这位同学的作品。大家觉得如何?
生1:不好。
师:能说的具体点吗?
生1:他的冷色调用的太多了,只有一个地方用了暖色调。
师:恰当地运用对比色,不仅能增强图像的活跃性,还可以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情感及重点。当然每个人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观点。
生2:他用的字体很特别,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师:是啊,文字的大小、字型、颜色都可以美化图像。
生3:我觉得图像有些歪斜,主题不突出。调整和裁切一下更好。
师:很好,一幅好的作品一定有一个鲜明而突出的主题。
生4:拼接痕迹很明显,最好能使用“羽化”消除它。
师:“羽化”不仅能消除拼接的痕迹,还能增添朦胧感。
这节课上,教师教学评价紧紧围绕“作品评价标准”这一目标,从抽象追问到具体,有效引导学生学会评价作品。
2.评价语言能承上启下,架构桥梁
一句好的评价语在激励学生的同时,要能进一步打开他们的思路,激发他们深入探究的欲望。既是上一教学环节的完美结局,又是下一教学环节强有力的前奏,成为两个环节间不着痕迹的过渡。如笔者实践的《魅力之声》中的课堂片断:
通过音频加工软件的初步学习,学生已经把自己朗读的诗歌录进了电脑里,但这些音频文件录制的并不完美,针对这一环节,笔者是这样处理的:
师:同学们都很厉害,将自己的诗歌录进了电脑,不过再听听看,我们在表现诗歌的意境上……
生:(异口同声)不好
师:是啊,那你们希望怎样来美化它呢?
生1:这首诗带给我的画面是很美的,我希望我能够抑扬顿挫去表现这种情感。
生2:很多杂音,想去除它。
生3:给它加上我喜欢的背景音乐应该不错……
“同学们都很厉害,将自己的诗歌录进了电脑,不过再听听看,我们在表现诗歌的意境上……”这句评价语连接得非常自然。既是对学生前阶段学习的肯定,又顺势提出本课教学目标“音频加工”,此时,学生探究的欲望也真正被燃烧起来。
(二)与“人文关怀”和谐,关注情感
课堂即时评价起点低、目标小、评价频繁、反馈及时,学生感兴趣也易接受。积极的情感能使课堂教学充满人文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在第一个教学片断中,换一种评价方式呢?在这位同学演示了所有操作之后,老师对他说:“你真棒!虽然是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才做的这么好,但你通过自己的思考,对其他同学的意见进行了综合,取长补短,达到了最佳效果。”那么我想,这位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100分了,更重要的是他获得了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对于周围提供帮助的同学来说也是一种肯定——我为他人的成功做出了贡献。
(三)与“专业术语”和谐,科学规范
信息技术是专业性的课程。在课堂上,当学生使用一些不规范的描述性语言回答问题或解释相关操作时,教师要准确使用计算机学科中的概念、专有名词和操作方法来及时评价,适时、规范、严谨,只有当评价语言与“专业术语”相和谐时,评价才会科学规范。
(四)与“主体对象”和谐,细微创新
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由于学生存在着不同的个性差异和心理特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显得至关重要。
1.根据年龄特点进行个性评价
每个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教师在评价时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一堂小学信息技术课上,教师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你看,很多小朋友把心里的胆小鬼打倒,举起手来了!”如此具有童趣的评价语,学生应该是爱听、百听不厌的。
2.从细微处入手,客观评价
在课堂上,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在评价时要从学生细小的动作、回答中判断出学生的思维动向,客观评价。这样学生才能在了解自己优点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就如笔者实践的《穷举法》的课堂片断:
师:我们怎么来解决这个“鸡兔同笼”问题?
生1:列方程组求出鸡和兔的数量。
师:很好,用到了前几堂课的《解析法》。有没有新方法?
生2:用两重循环,分别将鸡和兔可能的数目组合列举出来用条件检验。
师:这是今天所学的《穷举法》的体现。
生3:用一重循环就可以了,可以根据鸡的可能数目先算出兔的数目。
师:这位同学很善于思考,在“穷举法”的基础上结合“解析法”,对算法进行了优化。
有效的课堂评价着墨不多,却使课堂生机盎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评价,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那么,让我们在每一堂课中,善于倾听,善于捕捉,慎重的、精心的设计好这“三言两语”,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2003年8月.
[2] 李敏.《教学语言运用方法》,2003年8月.
[3] 崔允漷、夏雪梅. 试论基于课程标准和学业成就评价,《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1期.
[4] 刘志军. 课程评价的现状、问题与展望,《课程 教材 教法》,2007年第1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实施中一个重要环节。它为学生创造机会,展示自己的进步与能力。本文针对目前课堂即时评价中的种种弊端提出了有效的评价方式和策略,让课堂即时评价成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信息技术 即时评价语言 有效性
课堂即时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评价中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的即兴点评。它就像车前的马、线上的针,对调控教学,激励学生起到及时调节与导向的作用,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有效的评价语言,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课堂带来生机活力,提高效能。它似流星划过夜空,虽短暂,却光彩夺目。
一、现状扫描
长期以来,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即时评价存在很多普遍性的症结。
1.目标意识缺失,评价发散化
不同教学阶段有不同教学目标,现实中,很多教师的评价语言没有很好地围绕阶段目标展开,使得评价发散化。
2.人文关怀缺失,评价机械化
以下是一堂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片断:
师:刚刚四位同学没有一位完成,下面再请一位同学来演示一下。
学生甲上来演示,中间有些操作是在同学的提示下完成的。
师:你的操作很好,可以打100 分,不过有些操作是在同学的提示下才完成的,所以要扣掉你5分。
这时我在学生脸上看到了失望之情。
信息技术课堂包括两条线:技术线与思想线。教师总是“重技术轻思想”,教学设计和目标都是围绕“掌握更多技能”来进行,忽略了教学的本质——学生的成长。
3.评价认识缺失,评价随意化
在课堂上常听到学生说:“在图片上按两下。”“按一下‘叉叉。”“点那个‘小三角。”
教师为了追求语言的通俗易懂,面对学生使用一些不规范的语言时,常常予以默许。这不仅失去了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严谨性,甚至会引起错误理解。
4.个体意识缺失,评价一元化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和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面对学生纷繁复杂的回答,操作正确与否成了单一的预设评价,而忽略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评价一元化。
二、教学评价语言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与“教学目标”和谐,切中肯綮
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必须切中要害,具体而明确,绝不可以含糊其辞。
1.评价语言具有引导性
课堂上,我们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时,很容易出现泛泛而谈的现象。此时,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巧妙地点拨、引导学生。下面是笔者作品评价课教学实践片断:
师:下面来看这位同学的作品。大家觉得如何?
生1:不好。
师:能说的具体点吗?
生1:他的冷色调用的太多了,只有一个地方用了暖色调。
师:恰当地运用对比色,不仅能增强图像的活跃性,还可以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情感及重点。当然每个人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观点。
生2:他用的字体很特别,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师:是啊,文字的大小、字型、颜色都可以美化图像。
生3:我觉得图像有些歪斜,主题不突出。调整和裁切一下更好。
师:很好,一幅好的作品一定有一个鲜明而突出的主题。
生4:拼接痕迹很明显,最好能使用“羽化”消除它。
师:“羽化”不仅能消除拼接的痕迹,还能增添朦胧感。
这节课上,教师教学评价紧紧围绕“作品评价标准”这一目标,从抽象追问到具体,有效引导学生学会评价作品。
2.评价语言能承上启下,架构桥梁
一句好的评价语在激励学生的同时,要能进一步打开他们的思路,激发他们深入探究的欲望。既是上一教学环节的完美结局,又是下一教学环节强有力的前奏,成为两个环节间不着痕迹的过渡。如笔者实践的《魅力之声》中的课堂片断:
通过音频加工软件的初步学习,学生已经把自己朗读的诗歌录进了电脑里,但这些音频文件录制的并不完美,针对这一环节,笔者是这样处理的:
师:同学们都很厉害,将自己的诗歌录进了电脑,不过再听听看,我们在表现诗歌的意境上……
生:(异口同声)不好
师:是啊,那你们希望怎样来美化它呢?
生1:这首诗带给我的画面是很美的,我希望我能够抑扬顿挫去表现这种情感。
生2:很多杂音,想去除它。
生3:给它加上我喜欢的背景音乐应该不错……
“同学们都很厉害,将自己的诗歌录进了电脑,不过再听听看,我们在表现诗歌的意境上……”这句评价语连接得非常自然。既是对学生前阶段学习的肯定,又顺势提出本课教学目标“音频加工”,此时,学生探究的欲望也真正被燃烧起来。
(二)与“人文关怀”和谐,关注情感
课堂即时评价起点低、目标小、评价频繁、反馈及时,学生感兴趣也易接受。积极的情感能使课堂教学充满人文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在第一个教学片断中,换一种评价方式呢?在这位同学演示了所有操作之后,老师对他说:“你真棒!虽然是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才做的这么好,但你通过自己的思考,对其他同学的意见进行了综合,取长补短,达到了最佳效果。”那么我想,这位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100分了,更重要的是他获得了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对于周围提供帮助的同学来说也是一种肯定——我为他人的成功做出了贡献。
(三)与“专业术语”和谐,科学规范
信息技术是专业性的课程。在课堂上,当学生使用一些不规范的描述性语言回答问题或解释相关操作时,教师要准确使用计算机学科中的概念、专有名词和操作方法来及时评价,适时、规范、严谨,只有当评价语言与“专业术语”相和谐时,评价才会科学规范。
(四)与“主体对象”和谐,细微创新
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由于学生存在着不同的个性差异和心理特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显得至关重要。
1.根据年龄特点进行个性评价
每个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教师在评价时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一堂小学信息技术课上,教师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你看,很多小朋友把心里的胆小鬼打倒,举起手来了!”如此具有童趣的评价语,学生应该是爱听、百听不厌的。
2.从细微处入手,客观评价
在课堂上,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在评价时要从学生细小的动作、回答中判断出学生的思维动向,客观评价。这样学生才能在了解自己优点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就如笔者实践的《穷举法》的课堂片断:
师:我们怎么来解决这个“鸡兔同笼”问题?
生1:列方程组求出鸡和兔的数量。
师:很好,用到了前几堂课的《解析法》。有没有新方法?
生2:用两重循环,分别将鸡和兔可能的数目组合列举出来用条件检验。
师:这是今天所学的《穷举法》的体现。
生3:用一重循环就可以了,可以根据鸡的可能数目先算出兔的数目。
师:这位同学很善于思考,在“穷举法”的基础上结合“解析法”,对算法进行了优化。
有效的课堂评价着墨不多,却使课堂生机盎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评价,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那么,让我们在每一堂课中,善于倾听,善于捕捉,慎重的、精心的设计好这“三言两语”,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2003年8月.
[2] 李敏.《教学语言运用方法》,2003年8月.
[3] 崔允漷、夏雪梅. 试论基于课程标准和学业成就评价,《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1期.
[4] 刘志军. 课程评价的现状、问题与展望,《课程 教材 教法》,2007年第1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