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存故我在
【摘要】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诸多语文教师在课堂中迷失了自我,忽略了自我存在的价值意义。而语文教师在课堂中自我价值的体现到底有何意义?语文教师又如何在课堂中体现自我存在的价值意义?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自我存在的价值又有何重要的意义?这是我们必须思考并作出回答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语文教师 自我存在 价值意义
我们在评价语文课时,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既找不出执教者知识上的错误,也没发现理解上有什么不妥或表达上有什么明显失误,但是,却又说不出有什么好,总觉得好像缺少什么东西。到底缺少什么东西呢?仔细品味整堂课,发现缺少的是自我——教师“自我”的“存在”。
对缺少教师自我的语文课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精神不饱满、劲头不足,听者不过瘾,看者不解渴。而且,更重要的是语文学习的目标落不到实处,教学效果也就自然大打折扣。
我们知道,成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传递着人性,散发着激情,表达着活力,体现着生动,教师的“自我”更具有巨大的感染人的力量。针对“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高中教学而言,教师的“自我存在”更能全方位地为学生服务,更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真正实施教师“言传身教”的职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已经全面推开,高中课程改革第二批试验已经开始,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十分重要的阶段。从2004年秋季开始,普通高中课程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开始试验;2005年江苏也进入了新课程试验。在新课程试验区,由于高中新课程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符合我国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所以,广大教师、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试验的热情也高。作为一名大学毕业就一直站在教育第一线之前沿——而且是非课改、教育又相对落后的地方的高三语文教师,切实担忧——课程改革到底要如何面对?
全国关于语文教育教学的文刊上,诸多教育专家有人关注的是理念的转变,有人看重的是方法和手段的更新,有人则把希望寄托在教材的建设上……各抒己见,莫衷一是,致使诸如鄙人这种初涉教坛的人不知取舍。
在多次深入上海支教专家的课堂和培训班以及本校有经验的老教师的课堂后,与自己的教学相比,发现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他们在教学中教师的自我存在价值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它是落实教学理念,支配教学方法和手段,体现教材价值的决定因素。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学科理念,这些理论的落实,有两个必不可少的中介:一是教材,二是教师。而起主观能动作用的只能是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便成了新课程改革的关键。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我存在价值的体现则是关键中的关键。否则,理念再新,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落实教师的自我存在价值,也只是空头理念;方法再新,服务于不良的教学行为,效果只能适得其反。
曾记得大学四年级教学实习时,曾多次听到指导教师或同学们说:“上课时没什么好紧张的,你只要心里想着你面对的只是桌椅板凳或树。”而这样一来,教师只会把自己从课堂教学这一整体中脱离出来,那教与学就脱节,这样的后果势必无法提高学生的成绩,那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也就无法实现了。这其实也是教师忽略自我存在价值所致。
语文教学中要凭借课文阅读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教师首先就要认真阅读课文。这种阅读,不是采取旁观者的态度,站在课文之外对作者指手画脚、评说是非,而是要走进课文,要如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所说:“要尽力与作者融为一体,共同创作,共同策划。如果你不参与,不投入,而且一开始就百般挑剔,那你就无缘从书中获得最大的益处。”而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自我存在价值的体现正是要把自己渗透到课堂45分钟里,让学生彻底感知教师和自己都是这一整体的重要部分,而教师则是指挥棒。这样才能体现出教师在与学生“你—我”平等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与交流中处于教育的主体地位。否则会像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那样,教师自顾自地进行教学,“一言堂”或“满堂灌”,致使教与学相脱离。
目前,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已成为必须重新思考、探索和定位的问题了。纵观教育界,更多的人提的是构建师生平等的教学秩序,呼唤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我无可非议,但我要说的乃是先人既已创造出师生、教学等一系列的词语,必有一定的先后主次之分,我承认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可是在学习知识、问题的探究上,谁主谁次还值得商榷!既是师生而非生师,既是教学而非学教,那我们教师的自我存在的价值意义是不是就应该得以体现了?否则会像一些教师那样,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课堂上却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处于被动局面。这就失去了教师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故而在教育先进的大城市,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自我存在的价值是不可或缺的,更不用说像我们这种以“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办学宗旨的教育落后的山区乡下中学了。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这是固然的,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来学习。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旗之下,就会有诸多的人在此思想指导下,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所谓的小组讨论交流等看似热闹非凡,可是热闹过后,我们又得到了什么?学生又得到了什么?我们的教学的终极目标又实现了么?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今年是孔子诞辰2558年,人们纪念这位伟人,不仅仅是因为他在我国历史上做出了杰出贡献,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时时给后人以启迪,使人们总是能从他的思想中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智慧,我们不妨看看我们的先驱孔大圣人在这方面的超人思想、智慧和实践。
孔老先生的“当仁,不让于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正是师生之间共同切磋学问的一种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关系。他希望学生能提出相反的意见,并认为这样才能对教师有帮助。他还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正是他对学生有着无限的挚爱之情,才使他在教学过程中不知疲倦,真诚无私,因此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尊敬。其实,这正是孔子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我价值的完美体现。
另外,孔子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后人把他这个方面的精辟阐述概括为启发式教学原则。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对此作了恰切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也就是说,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要适时地进行诱导和引发,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我们知道,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主观动力,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就会产生迫切的学习愿望,就能积极主动、想方设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最终实现教学的终极目标,这就是学习兴趣。
而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国外的许多教育家心理学家对此都有专门而独到的研究和论述。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认为:“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遏制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自传里曾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了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显然,人是有情感的,钟情于某个事物,就会有力量勇往直前,克服困难。学语文也是如此,注情于学习之中,学习当然也能生辉。孔子认为应适时施教:“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教学要“当其可”,难易适当,防止过难过易。孔子还主张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好学”、“乐学”,始终感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一直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之中。
语文课堂并不是混沌一片,它是由若干教学环节组成的。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调动教材内容,安排讲练环节,有起有伏,有鲜明的教学节奏,促使学生大脑兴奋,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可是,当下的语文课却着实让人担忧,对学习语文的态度与感情,大部分学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淡漠,无所谓,乃至厌倦,已是见怪不怪。原因也许有多种,但是,语文教学本身似乎也应“反躬自省”。有论者指出:“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母语教学的困难远远大于理科和非母语教学。比如理科,每一章节的知识都是新的,各种数学公式、物理定律、化学分子式对学生而言都有陌生感;再如英语,新的句式,各种语法规律,既有常态,又有变态,不是学生一目了然的。因此这些学科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未知到知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会成为学习的动机,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而母语呢?即使是从未见到过的新课文,看一遍似乎全懂,认知没有障碍,似乎教与不教、学与不学一个样,因而学生较难产生学习的驱动力而持无动于衷的冷漠态度,就不难理解了。”
要改变这种现状,当然要讲道理,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责任感,但仅仅晓之以理还远远不够,还要动之以情,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晓之以理也好,动之以情也好,语文课堂千万不能“温”,不能“嘎吧”,要精心设计,亮闪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求知的欲望、好奇的心理,置身于精彩的氛围之中,就会知之、好之、乐之,品评字词,鉴赏作品。这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自我存在的价值之所在。
想想,诸葛亮的《出师表》不正是这样的典范么?“从分析形势到进言劝谏,到出师明志,到临别寄情,全文624个字,句句恳切,字字真诚,感人至深,皆可昭日月。‘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后主刘禅昏暗不明,作为先帝托孤的老臣,对受托辅助的这般模样的幼主,既说理,又举例,百般启发、引导。前人说,读《出师表》而不流泪的人不是忠臣”。其实,主要是诸葛亮在文中自我情感的真实再现。这用于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正是教师在课堂中自我存在的价值体现。
总之,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已不再是过去的至高无上。但是,也不能忽略在课堂中自我存在的价值。我们可以以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的一首诗《琴诗》为准则:“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子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在此准则下,课堂就能变成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
★作者简介:钱德涛,云南墨江二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