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不可忽视的人文声音
汪东升
【内容摘要】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应试方法的训练、应试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精神素养的积淀,以至于出现了许多不应出现的问题,因此,我们的课堂在提供给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键词】人文声音 立足课本 尊重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如今中考、高考的严峻形势下,许多教师想法设法教会学生如何审题,如何规范答题,在教师的指导和训练下,学生掌握了做题的技巧,却出现了“中学生弑母”、“大学生用硫酸伤熊”的惨痛故事,这是他们人文性的缺失造成的严重后果。因此,在我们平常的教学中,既要开展学生做题的训练,更要注重对学生精神的关怀,形成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贯彻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呢?
一、立足课本,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成分
语文课本是我们教学的根本,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抛开教材论人文教育,无异于缘木求鱼。课堂是教师进行人文关怀的主要阵地,脱离课堂谈人文精神,纯粹是瞎子摸鱼。“语文学科具有人文价值……世界各国语文教材最主要的部分是文学作品,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是各国语文教育的最主要途径。文学语言是人文性的最主要体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一方面学习语言,另一方面接受爱国主义熏陶,在认识自然认识世界,学会鉴别欣赏真善美。”“语文教育给我们提供了基本的精神资源,语文教育直接影响着我们早期人生的精神品质。”所以,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深刻哲理,用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选入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无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告诉我们什么才是对国之忠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告诉我们怎样才是对民之关切;《孟子》“舍生取义”说明了有比金钱和生命更为重要的东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表达的是责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展示的是洒脱。这些文学作品都是不朽的传世经典,这些人物以及附丽在人物身上的强大的人格魅力,是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积淀,都给我们以深刻的思想启迪。作家陈建功说:“我读屈原,感到自己的卑琐;我读陶渊明,感到自己的势利;我读李白,感到自己的狭窄。”这正说明了文学在提升人的精神、铸造人的灵魂方面的重大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引领学生在文学作品的海洋里尽情遨游,触摸伟大的灵魂,让心灵得以净化,让思想得以洗涤,从而实现文化的传递,人文精神的发扬。
对语文教材中丰富的精神养料,教师可以通过讲授课文内容、介绍背景资料、品读经典语段、剖析人物形象等多种方式进行教育,还可以结合作文教学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汲取精神营养,逐渐提高人文修养,养成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二、尊重个性,关注学生鲜活的生命个体
1.首先是尊重差异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具有特殊性,这就决定了甲事物只能是甲事物而不可能成为乙事物。同样,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各有各的秉赋和天性,有优点和不足。“人的差异性、独特性是客观存在的,应当承认并予以充分的尊重。”每个学生都是个性突出的独特的生命个体。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首先应该尊重和重视这种差异性。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要重视人的价值,关怀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生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同一个语文课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欣赏习惯和思维方式,同样一个问题,你不可能给这么多的同学制定一个“标准答案”。正如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对于同一篇课文,哪怕是经典名作,对于同一个人物,哪怕是所谓定了性的人物,不同的学生完全可以有不尽相同甚至完全不同的认识。教师应该认可并欣赏这种大同之下的小异;对于语文能力训练,不同学生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教师既要考虑到面上的延展,又要考虑到点上的突破。陶行知曾经对语文教师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就告诉我们,教师不要武断地拿一根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学生,高的砍下去,短的拉了直,这不就重蹈了“强盗之床”的覆辙了吗?所以,我们“不要因为我们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而影响了人才的成长,为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宽容和理解以及欣赏他们的这种个性的差异性,这也是语文教学人文关怀的重要表现。
2.其次是塑造个性
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我们除了要做到尊重之外,还要大胆的再往前迈一步——塑造个性,即善于发现和培养个性差异中最突出的、积极向上的一面。“一个人个性得到了发展,具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就可以从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愉悦,他的学习就会是主动的、积极的……如果没有个性的发展,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就不会有成功的满足感,其他方面的发展缺乏动力,其学习就会觉得兴味索然,甚至成为痛苦,从而厌学、逃学也就在所难免。”由此看来,作为学生,要尽情展示自己的鲜明个性,作为教师,要有一双“识金”的慧眼,让个性的灵光闪烁出希望的火花,为将来成功之花的盛开浇上第一杯水。据调查,国家需要80﹪以上的学生将来成为高素质的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这样想来,我们就应该塑造他们的个性,发展他们的特长,就不用逼迫100﹪的学生去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教育了。假如教师一个标准定下来,抹杀一切个性,狠抓各科平衡,积极备战高考,目标直指北大清华,那么,就不一定有天才文学少年韩寒横空出世,智障音乐指挥家舟舟闪亮登场,台球神童丁俊辉一枝独秀……这些传统教育体制下的“另类”的出现,得益于个性化的塑造、开放性的教学、多渠道的成才路径。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就会多一份精彩、少一份单调。我们美好的生活需要各种颜色来调色,到达成功的彼岸有多种的式,理想的殿堂应该有各种风格的建筑。
中科院院士、教育家杨叔子先生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现代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这段话极精当地说明了人文精神对国家、民族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人文学科,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铸造学生的灵魂,是语文学科的首要任务。语文教学改革的大潮势不可挡,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切实改变教育观念,给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语文学习环境,尊重个性,关注价值,悉心关注学生的情感和道德,让语文教学淋漓尽致地展示人文的魅力和对生命的关爱,既能从课堂中源源不断汲取人文的力量,又能在广阔的课外空间领略生活的火热和生命的真实。如果我们真能做到这些,那么,人文精神的烛光定会照亮学生心灵的殿堂,人文教育将收获又一个丰硕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刘铁芳.《守望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7、168页.
[2] 何齐宗.《世纪之交的教育沉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3] 王思震.《教师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64页.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伊庄镇中心中学)
【内容摘要】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应试方法的训练、应试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精神素养的积淀,以至于出现了许多不应出现的问题,因此,我们的课堂在提供给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键词】人文声音 立足课本 尊重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如今中考、高考的严峻形势下,许多教师想法设法教会学生如何审题,如何规范答题,在教师的指导和训练下,学生掌握了做题的技巧,却出现了“中学生弑母”、“大学生用硫酸伤熊”的惨痛故事,这是他们人文性的缺失造成的严重后果。因此,在我们平常的教学中,既要开展学生做题的训练,更要注重对学生精神的关怀,形成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贯彻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呢?
一、立足课本,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成分
语文课本是我们教学的根本,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抛开教材论人文教育,无异于缘木求鱼。课堂是教师进行人文关怀的主要阵地,脱离课堂谈人文精神,纯粹是瞎子摸鱼。“语文学科具有人文价值……世界各国语文教材最主要的部分是文学作品,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是各国语文教育的最主要途径。文学语言是人文性的最主要体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一方面学习语言,另一方面接受爱国主义熏陶,在认识自然认识世界,学会鉴别欣赏真善美。”“语文教育给我们提供了基本的精神资源,语文教育直接影响着我们早期人生的精神品质。”所以,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深刻哲理,用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选入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无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告诉我们什么才是对国之忠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告诉我们怎样才是对民之关切;《孟子》“舍生取义”说明了有比金钱和生命更为重要的东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表达的是责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展示的是洒脱。这些文学作品都是不朽的传世经典,这些人物以及附丽在人物身上的强大的人格魅力,是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积淀,都给我们以深刻的思想启迪。作家陈建功说:“我读屈原,感到自己的卑琐;我读陶渊明,感到自己的势利;我读李白,感到自己的狭窄。”这正说明了文学在提升人的精神、铸造人的灵魂方面的重大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引领学生在文学作品的海洋里尽情遨游,触摸伟大的灵魂,让心灵得以净化,让思想得以洗涤,从而实现文化的传递,人文精神的发扬。
对语文教材中丰富的精神养料,教师可以通过讲授课文内容、介绍背景资料、品读经典语段、剖析人物形象等多种方式进行教育,还可以结合作文教学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汲取精神营养,逐渐提高人文修养,养成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二、尊重个性,关注学生鲜活的生命个体
1.首先是尊重差异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具有特殊性,这就决定了甲事物只能是甲事物而不可能成为乙事物。同样,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各有各的秉赋和天性,有优点和不足。“人的差异性、独特性是客观存在的,应当承认并予以充分的尊重。”每个学生都是个性突出的独特的生命个体。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首先应该尊重和重视这种差异性。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要重视人的价值,关怀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生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同一个语文课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欣赏习惯和思维方式,同样一个问题,你不可能给这么多的同学制定一个“标准答案”。正如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对于同一篇课文,哪怕是经典名作,对于同一个人物,哪怕是所谓定了性的人物,不同的学生完全可以有不尽相同甚至完全不同的认识。教师应该认可并欣赏这种大同之下的小异;对于语文能力训练,不同学生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教师既要考虑到面上的延展,又要考虑到点上的突破。陶行知曾经对语文教师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就告诉我们,教师不要武断地拿一根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学生,高的砍下去,短的拉了直,这不就重蹈了“强盗之床”的覆辙了吗?所以,我们“不要因为我们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而影响了人才的成长,为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宽容和理解以及欣赏他们的这种个性的差异性,这也是语文教学人文关怀的重要表现。
2.其次是塑造个性
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我们除了要做到尊重之外,还要大胆的再往前迈一步——塑造个性,即善于发现和培养个性差异中最突出的、积极向上的一面。“一个人个性得到了发展,具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就可以从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愉悦,他的学习就会是主动的、积极的……如果没有个性的发展,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就不会有成功的满足感,其他方面的发展缺乏动力,其学习就会觉得兴味索然,甚至成为痛苦,从而厌学、逃学也就在所难免。”由此看来,作为学生,要尽情展示自己的鲜明个性,作为教师,要有一双“识金”的慧眼,让个性的灵光闪烁出希望的火花,为将来成功之花的盛开浇上第一杯水。据调查,国家需要80﹪以上的学生将来成为高素质的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这样想来,我们就应该塑造他们的个性,发展他们的特长,就不用逼迫100﹪的学生去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教育了。假如教师一个标准定下来,抹杀一切个性,狠抓各科平衡,积极备战高考,目标直指北大清华,那么,就不一定有天才文学少年韩寒横空出世,智障音乐指挥家舟舟闪亮登场,台球神童丁俊辉一枝独秀……这些传统教育体制下的“另类”的出现,得益于个性化的塑造、开放性的教学、多渠道的成才路径。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就会多一份精彩、少一份单调。我们美好的生活需要各种颜色来调色,到达成功的彼岸有多种的式,理想的殿堂应该有各种风格的建筑。
中科院院士、教育家杨叔子先生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现代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这段话极精当地说明了人文精神对国家、民族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人文学科,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铸造学生的灵魂,是语文学科的首要任务。语文教学改革的大潮势不可挡,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切实改变教育观念,给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语文学习环境,尊重个性,关注价值,悉心关注学生的情感和道德,让语文教学淋漓尽致地展示人文的魅力和对生命的关爱,既能从课堂中源源不断汲取人文的力量,又能在广阔的课外空间领略生活的火热和生命的真实。如果我们真能做到这些,那么,人文精神的烛光定会照亮学生心灵的殿堂,人文教育将收获又一个丰硕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刘铁芳.《守望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7、168页.
[2] 何齐宗.《世纪之交的教育沉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3] 王思震.《教师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64页.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伊庄镇中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