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

    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外阅读课开始了。同学们坐得端端正正,桌角都整齐地放着寒假里各自买的新书。又到了大家分享阅读的时间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

    这节课的主题是“新书亮相”。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几个小脑袋凑在一起,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指手画脚,眼睛亮闪闪的,好似发现了宝贝。全班交流时,整个教室都沸腾了,谁都想让别人看看自己的新书,小手都举过了头顶。作为老师,我可不想打击同学们的积极性,索性让大家一个接一个地介绍。在实物投影下,一本本新书展现在大家眼前。看着各式动人的封面,听着简单诱人的介绍,同学们的心哪,一定都痒痒的。要不然,怎么会有人违反纪律,窃窃私语,商量换书看的事呢。

    新书亮相后,同学们快步跑到自己想读的书的主人面前,唯恐迟了一步书就会被别人先换走了。不大一会儿,同学们心满意足地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翻开书认真地看起来,教室里不知不觉间就安静下来了。我也从学生那里借到了一本书,教室里的人都沉浸在书香里了。

    这是一节真实的阅读课。阅读交流,是读书生活的一个方面,整个过程是那么自由,那么和谐。读书生活,当然不仅于此,更多的是静下心来走进书的世界,享受阅读的乐趣,收获成长的快乐。读书,就应该像呼吸一样自然,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班级里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两个同学同一天过生日,相互赠送了礼物。一个送的是蛋糕,一个送了一套《淘气包马小跳》,从价钱上来说两者差不多。可是,蛋糕一会儿就被吃光了。而那个收到一套书的同学呢,不仅自己读了,还借给了许多人看。他打趣地说:“我收到的这个礼物特划算,我认识了一大群朋友,马小跳、夏林果、唐飞……”看着他如数家珍,好像真的“赚”了。

    是啊!有人说书是世界上“最便宜的东西”。一个作家用他所拥有的最聪明、最富有想象力的头脑创作出来的作品,你极可能用一个蛋糕的钱就买到了,享受到了一顿美好的精神大餐。所以,逛书店,泡图书馆,买书,借书,阅读,应该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读书,能够让我们同时生活在三个时空——过去、现在和未来。人生短暂,精力有限,我们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能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读书能够让我们汲取古今中外优秀人士的经验和智慧;我们不可能走遍世界各地,读书可以把我们带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也不可能提前进入将来,但书籍可以把我们带到过去和将来。书是我们的好朋友,通过它我们可以“看”到广阔的世界,“看”到银河里的星星,“看”到中华瑰丽的历史,“看”到风土人情和世间万象。在书的世界里,我们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积累,提高了素质,还可以穿越时空,让精神自由翱翔,这实在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每次提到读书的好处,不少同学脱口而出:“提高作文能力。”好像阅读课外书就是为了写作文,这未免太狭隘,太功利了吧。如果我们看一本课外书,想的是用它来提高作文水平,那我们读书时的心境一定是压抑的,有点儿“带着镣铐跳舞”的惨状。读书,需要自由的心情,在书丛里,广泛采集,读自己想读、爱读的书。老师会给我们推荐适合我们读的书,这是老师从我们的年龄、认知规律等方面考虑的。当然,我们也可以一一去读,但也无需强求自己。在闲暇的时候,我们去读自己想读的书,这真是一种富有诗意的生活。

    有一次,我观看一个英语拼词大赛,其中一个小朋友英语表达流利,连冷僻的单词都准确无误地拼出来了,获得了现场评委的一致认可。记者采访她的父亲,父亲说他的女儿的英语表达能力绝对比中文强。此言一出,好多人热议:孩子从小学习英语会不会影响对母语的学习?对此事,上海师范大学陆建非教授认为:当前我国母语水平的整体下滑,国学的弱化,其实和我们的“浅阅读”“少阅读”有关,和我们“娱乐性”“快餐式”的文化产品泛滥有关,不能只怪英语。看来,在我们的阅读生活中,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是不是把读书当作任务来完成,读书流于形式?我们读的书是不是太过于简单,读书不能激起心灵的波澜?我们是不是一味沉湎于一些娱乐性的书籍,读书只成为表面的“悦读”?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同学们,为了我们精神的充盈,让我们一起读书吧!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