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过”和韩国语“——”的对比研究
王礼亮 李星
[摘 要] 汉语的“过”与韩国语的“-??-”虽然在各自的语法体系中所体现的语法意义具有相似性,即都属于体范畴语法标记,但二者的表现并不完全一致。首先,汉语“过”观察的侧重点在事件结束后所经历时间的长短上,离事件结束后的b点越远,其断续义越强;而离b点越近,其完结语义则越强。而韩国语的“-??-”所强调的是在事件结束后到说话时之间有某一事件插入或空白,与现在无关,而不像汉语的“过”那样,随着时间的变化,其语义也随之改变。其次,韩国语的“-??-”在理论上可以与所有动词连用,但汉语在这一点上就表现得比较挑剔。最后,汉语的“过”与韩国语的“-??-”在句子中的对应情况,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可以一一对应,二者能否对应主要取决于与其连用的动词的属性。
[关键词] 汉语;韩国语;“过”;“-??-”;对比
[中图分类号] H1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07(2018)03-0093-09
随着中韩两国全方位交流的日益频繁,汉语和韩国语之间的研究表现得越来越活跃,其中不仅有文学上的比较,文化差异的探索,还有语言层面上的对比研究。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与汉语的“过”和韩国语的“-??-”相关的对比研究还不是很多。在为数不多的对比研究中,较为突出的当属马红艳,但该文只探讨了韩国语时间要素“-?-”“-?-”与“-??-”在单句及各类复句中的表现形式与汉语的对应情况,没有就汉语的“过”与韩国语的“-??-”单独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与对比。
本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在分析汉语的“过”与韩国语的“-??-”的各自语法属性后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比发现,汉语的“过”与韩国语“-??-”虽然在各自的语法体系中具有相似的语法属性,即都属于体范畴(aspect)的“断续体”,但二者并非表现为严格意义上的一一对应关系。其具体表现为,汉语的“过”不仅仅与韩国语的“-??-”相对应,还可以与表示尝试或经验的“-???”对应,也可以与表达经验的惯用型“-?/?????”相对应。韩国语的“-??-”也是如此,不仅可以与汉语的“过”相对应,还可以与表示完成的“了”对应,甚至与带有过去意义的时间副词“曾经、那时”等也存在对应关系。此外,我们还发现,在理论上,韩国语的“-??-”可以与所有的谓词(动词、形容词、??)相结合,但汉语的“过”却限制颇多,大部分的形容词及部分动词都不能与其连用。
本文首先分别分析汉语的“过”及韩国语的“-??-”的语法属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与不同动词类型相结合时所体现出来的句法意义,并根据其与不同动词类型相结合时所表现出来的对应关系找出二者之间不能一一对应的原因。
一、汉语的“过”
汉语语法研究中关于“过”的研究虽然历时不久,但是,对于“过”的主张各不相同。通常,“V-过”的“过”被分为两种:一种是表示动作完结;另一种是表示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一种经验。表示后者时,常和表示“过去经历”的副词“曾经”一起出现。吕叔湘[2](246)是持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此外,朱德熙[3](72)与吕叔湘持有相同观点。刘月华也把“过”分为“过1”和“过2”,并认为“过1”表动作完结,“过2”表“过去的经验”,二者有时可以互换,但没有提及何时可以互换,可以互换的条件是什么。例如:
(1)a.她洗过脸,走进餐厅。
??? ??? ?? ??? ????.
b.她洗了脸,走进餐厅。[4](318)
??? ??? ?? ??? ????.
刘月华还认为“过”可用于将来时。如,
(2)咱们明天吃过早饭就出发。[4](318)
?? ?? ??? ?? ????.
本文与以往观点不同,我们认为“过”只有一个,即把表示“经验”的“过”与表示“动作的完结”的“过”都看作一个“过”,大可不必分为两种。因为一旦分为两种,就要提出分为两种“过”的客观依据。我们发现,这两种“过”是一个渐变的量,很难用一个客观的标准来区分传统语法中的“过1”与“过2”。当然,本文的研究对象也不是下面(3)中的“过”,因为(3a, b)中的“过”与趋向补语或结果补语相似,发音还是【guò】,并不是虚化的语法标记【guo】。
(3)a.明天早上六点钟的火车,你可千万别睡过了。
?? ??6? ???? ?? ?? ???? ?.
b.哟!我们坐过了站了。[2](246)
???, ??? ????.
汉语传统语法认为“过”的语法意义主要表“经验”。Li & Thompson的研究与中国国内学者将“过”分为两种的传统分类不同,他认为“过”表说话之前某一事件的经历和感受。[5](229)赵元任、龚千炎、Smith等也持有相同的主张。Smith归纳出了“过”的三个特征:完结性,经验性,非持续性。[6](226~227)我们认为,“经验体”这个术语是不合适的,因为所谓“经验”的主体一般都是有情名词(一般指人或各種动物),但在现实语言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主体为无情名词的例子。
(4)a.那堵墙曾经倒过,现在又新砌的。
? ?? ????? ?? ?? ? ???.
b.那绳子断过,后来接上的。[7](240)
? ?? ????? ?? ?? ??? ???.
本文将表“经验体”的“过”定义为“完整断续体”,或者“断续体”。①这可以通过【表1】所示感知“过”的断续义。
在【表1】中,时间轴左侧的x作为事件起始点a的过去某一时点,b为事件在经历一个持续过程后的终结点。y是该事件终结后的任意时间点。b和y1可以重叠,并且当y越往右,离b越远时,其断续义越强,也就是传统语法中的“经验”性越强;当观察点离b越近时,断续性就越弱,也就是传统语法中表示动作的“完结”义越强。
(5)a. 我刚坐过飞机,现在又坐火车。
? ?? ??? ???? ??? ??? ??.
b. 我很早以前就坐过飞机。
??? ???? ???/? ??.
(5a)的“坐”表示动作刚刚结束,动作完结义很强,(5b)的“坐”表示之前有一次经历,经验义强。传统语法中将“过”分为表示动作完结的“过1”及表经验的“过2”,事实上,它们仅是由于观察事件的时点不同而体现出对事件的不同认知。同时,我们认为,哪个时点前表示动作的完结义更强些,哪个时点后表示经验义更强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即使相同的人在不同的语境下也有着不同的判断。同时,传统语法中的二分法(“过1”与“过2”)也不符合语法的简洁性原则。因此,本文认为“过”只有一个。
正如【表1】所示,“过”要求其连接动词具有独立的实现过程(x→a)和终结点(b)两种特征。其中起始点(a)与终结点(b)可以重叠。因此,瞬间性动词可以与“过”共存。①
(6)a.这个爆竹炸过了。
? ??? ????/?????。
b.大学时候,我也丢过饭卡。
?? ?, ? ??? ????/?? ? ??.
c.这个地方死过很多人。
???? ?? ??? ???/????.
“过”的语法意义要求有实施过程,但是,终结点不明确的状态性动词和“过”无法连用。②如(7)、(8)所示,可以与“了”结合但无法与“过”连用的动词有“知道、明白、熟悉、学会、认识、理解、组成、懂得、清楚、看透、领悟、收获”等。例如:
(7)a. *我知道过这个人。
?? ??? ?? ????.
b. *我理解这个单词的用法。
?? ??? ??? ?????.
c. *她学会过日语。
??? ???? ? ? ????.
d. *小李明白过做人的道理。
???? ?? ???? ?????.
(8) a.我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 ??? ???.
b.我理解了这个单词的用法。
?? ? ??? ??? ???.
c.他学会了日语。
?? ???? ? ? ???.
d.小李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 ?? ???? ????.
与“了”连接的动词要求有“实现过程”,而与“过”连接的动词要求有终结点。“了”连接单向反义关系的状态性动词(传统语法中的形容词及部分动词),如“生→熟,小→老,新→旧,矮→高……”等,因左侧动词没有实现过程无法与“了”连用,不能說“生了,小(年轻义)了,新了”等。但右侧的状态性动词可以与“了”连用,如“熟了,老了,旧了”等。不过,可以与“了”连用的右侧状态性动词却不能与“过”连用,因为虽然其有实现过程,却没有终结点。例如:
(9)a. *这个苹果熟过了。③
? ??? ????.
b. *这本书旧过了。
? ?? ????.
与其不同的是,含有双向反义关系的状态性动词,如“胖?瘦,冷?热,长?短,快?慢,大?小……”等可以与“过”连用。这是因为如“冷”与“热”的关系是可以向对方转换的。即,“冷”可以向“热”转换,“热”也可以向“冷”转换。如此循环往复转换的“冷”和“热”之类的状态性动词都是以对方为目标来终结的行为。因此,它们可以与“过”连用。石毓智指出,此类形容词和“过”结合时,含有和现在的状态比较的意思。[7](241)例如:
(10)a. 小明以前也胖过。(现在不胖了。)
??? ?? ????/?????/??? ?? ??.
b. 重庆的天气也冷过。(现在不如以前那么冷了。)
??? ??? ???/????/?? ?? ??.
一般说来,“了”与“没有”不能共存,而“过”和“没有”却可以同时出现。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是对动作的实施过程(a—b)的否定。而“过”只要求其所连接的动词具有终结点,因此,二者可以连用。例如:
(11)a. 我没有去过美国。
?? ??? ??? ????.
b. 她没有读过那本小说。
?? ? ??? ???? ????.
本文认为,相对于传统语法中关于“过”的二分法,将其看作“断续体”更符合语言事实。同时,我们也发现,在上面讨论“过”的语法意义的过程中,它与韩国语的“-??-”的对应关系并不严谨。下面,我们将重点考察“过”在与不同的动词类型(动作性动词、瞬间性动词、完成性动词、状态性动词)连用时与韩国语“-??-”的对应关系。鉴于上面已经考察了“过”与状态性动词连用时与韩国语的对应情况,下面主要考察“过”与其他三类动词连用时的情况。例如:
(12)动作性动词的情况
a. 这面墙上挂过奖状。
? ???? ??? ????/????/? ? ??.
b. 他走过这条路。
? ?? ????/????/?? ? ??.
c. 他学过韩国语。
?? ???? ????/????/?? ? ??.
d. 小明穿过西服。
??? ??? ????/?????/?? ? ??.
当“过”与动作性动词连用时,不仅能和韩国语的“-??-”对应,还可以译为表经验或尝试的“-? ??”或者“-? ? ??”。例如:
(13)完成性动词的情况
a. 他盖过很多楼。
?? ?? ??? ????/????/?? ? ??.
b. 他欣赏过这个电影。
?? ? ??? ?????/??? ??/??? ? ??.
c. 在重庆也成立过这个组织。
???? ?? ??? ?????/?????/??? ? ??.
当“过”与完成性动词连用时,不仅与韩国语的“-??-”相对应,还可以与“-? ??”或“-? ? ??”等对应。例如:
(14)瞬间性动词的情况
a. 这个爆竹炸过了。
? ??? ????/????/?????/??????.
b. 大学时,我也丢过饭卡。
?? ?, ? ??? ????/?????/?? ? ??.
c. 这个地方死过很多人。
? ??? ?? ??? ????/*????/*?? ? ??.
“过”与瞬间性动词连用。(14)所体现的结果与前面例(12)、(13)略有不同,即“过”可以与“-??-”相对应,但与“-? ??”或者“-?/? ? ??”的对应则不太自然。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与“过”连用的动词的瞬间性导致的。尤其是“-? ??”,除了表经验外,还有尝试义,因此,与瞬间性动词不能兼容。
综上所述,汉语的“过”作为断续体标记,与韩国语的对应情况虽然都可以与韩国语的“-??-”相对应,但还可以与“-? ??”或“-?/? ? ??”等惯用型相对应。当“过”与瞬间性动词连用时,“过”却只能与韩国语的“-??-”相对应。
二、韩国语的“-??-”
迄今为止,学界对于韩国语的“-??-”的研究成果虽然不如“-?-”讨论的那么热烈,但大多语法著作都有谈及。关于“-??-”的观点,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被分别看作独立的语法标记(15a);二是“-??-”被看作两个语法标记的重叠。后者又可以细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是由同一个“-?-”的重叠(15b);一种是不同的“-?1-”与“-?2-”相结合的语法标记(15c)。
(15)关于“-??-”的观点
a.[韩]南基心,[韩]梁正锡,王礼亮等
b.林洪彬、张素媛[韩], 韩东完[韩]等
c.[韩]成既哲,[韩]申昇旭,[韩]李在成等①
首先看一下例(15c)的观点,即“-??-”是由“-?-”重复出现构成的语法标记。持有此观点的韩国学者主要有成既哲、申昇旭、李在成等。其中,成既哲提出,“-??-”前面的一个“-?-”是表示“过去”,后面的“-?-”含有“经验”的意义,综合来看,就是说“-??-”表“过去的经验”。[8](258)对于这个说法,南基心认为,表过去的“-?1-”与表经验的“-?2-”相结合时,二者只能是相互依赖,不能离开对方而独立存在,即在“-?1-”出现在“-?2-”前面的同时,“-?2-”也只能出现在“-?1-”的后面,这就说明他们的出现是互补的,[9](46)同时也就说明二者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能继续拆分。
申昇旭与李在成也持有相同的主张。他们认为“-??-”中,前面的“-?1-”是完成体的标记,后面的“-?2-”是过去时的标记。李在成还认为,词干后所连接的第二个句法标记不适用韩国语的元音调和规则(同性相吸),并以表让步关系的连接词尾“-??”和“-??”为例说明“-??-”是由两个不同的语法标记所构成的。[10](118)正如例(16a,b)所示,连接词尾“-??/??”会根据词干最后一个音节的阴阳而调整,“?-”的词干元音为阴性,其后为“-??”,“?-”的词干元音为阳性,其后为“-??”。例如:
(16)a. ?? ??? ?? ??? ??.
吃了饭也不饱。
b. ??? ?? ??? ?? ????. (李在成2001:118)
哲秀虽然个子小,但是力气大。
然而,当动词词干与“-??/??”间插入其他词尾时,元音调和规则(同性相吸)就不适用了。例如:
(17)a. ??? ?? ???? ??? ??? ????.
就算是吃过饭了,长辈给了东西也要吃啊。
b. ??? ?? ???? ?? ????.(李在成2001:118)
哲秀个子虽小,力气却很大。
当在例(17a)中的动词词干“?-”与“-??/??”之间插入“-?-”时,连接词尾“-??/??”只能出现“-??”;而在例(17b)中的动词词干“?-”与“-??/??”之间插入“-?-”时,首先适用元音调和规则,只能插入“-?-”,其后的“-??/??”如果同样适用元音调和规则的话,也只能出现“-??”,但事实是,“?-?-??”是不正确的。基于此现象,李在成认为,“-??-”后面的“-?-”不管前面出现的音节的元音阴阳与否,都以“-?-”的形态出现,换句话说就是与“-??/??”相同,在其与动词词干间插入其他成分时不适用元音调和规则,因此认为“-??-”是由两个不同的成分构成。[10](118)对此,利用元音调和规则认为“-??-”是两个不同的语法标记构成的主张是不恰当的。这主要是因为在韩国语中,我们还没有发现其他的词尾重复出现,不管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同时,也正因为 “-??/??/??-”后的“?”不管前面的形态如何变化,都表现为“?”,这不恰恰说明二者是不可分离的吗?
梁正锡提出在韩国语中存在以下两个形态音韵论规则:[11](316)
(18)a. -?-?→?
b. -?-?→?
如例(18a)这样的形态音韵论规则,我们可以在当代庆尚道方言中发现,但在首尔方言或标准韩国语中,该形态音韵论规则已经演变为“-?/?”及“-?/?”。如:
(19)a.???→??
b. ???→??
在此,我们假设李在成的主张是正确的,即“-??-”是由“-?1-”与“-?2-”构成。那么,崔铉培[12](466)中所列举关于“-???”的例句(20a,b),虽然在当代韩国语中已经检索不到,但该例句在其后几十年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应该能找到适用(18a)的形态音韵论规则后而演变的“-??”,但遗憾的是,我们在韩国国立国语院(?????)的语料库及“???”语料库中,均未发现相关例证。①
(20)a. ? ? ??? ?? ? ?? ?? ??? ????
b. ??? ?? ??? ???? ???. [12](466)
前文提到,申昇旭、李在成等认为“-??-” 是由不同的“-?1-”与“-?2-”相结合的语法标记(15c);林洪彬、张素媛[13]、韩东完[14](63)等认为“-??-”是由同一个“-?-”的重叠构成(15b)。不管怎样,通过我们的调查,我们认为这两种主张都是站不住脚的,因此,我们认为“-??-”是一个独立的、不可拆分的语法标记。在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对于林洪彬、张素媛、韩东完等认为“-??-”是由同一个“-?-”的重叠构成(14b)的观点,我们可以提出为什么只有“-?-”可以重叠,而表推测或意图的“-?-”为什么不重叠为“-??-”,表回想的“-?-”为什么没有重叠为‘-??-,对于这个问题(15b),这种观点是较难解释的。
梁正锡指出,在韩国语的动词中,如“??”“??”类移动动词与“-?-”相结合后的“??,??”等与表持续语义但不含终结性意义的附加语“NP ??”连用时,句子是不合语法的(21a)。[15](117)与此相反的是,当“???,???”等与“NP ??”连用时,却是合法的句子(21b)。我们认为这也是“-??-”为独立的语法标记的有力证据。上面提到的(15b,c)的主张都无法合理解释这个现象。同时,通过对(21a)与(21b)的比较发现,把“-??-”看作独立的语法标记是没有问题的,其语义表现为“过去事件的持续”。例如:
(21)a. *?? ?? ?? ??? ??.
b. ?? ?? ?? ??? ???.
韩东完提出,“-?-”不仅可以重叠为“-??-”,甚至还可以重叠为“-???-”。[14](63)韩东完认为,不仅“?????”这样的表达是可行的,还认为只要符合情况时“-????-”的重叠也是可行的。但是,这样的表达在现代标准韩国语中是不合语法规范的,也不符合韩国《国语语文规定集(???????)》中的相关规定。林洪彬、张素媛在韩东完之前就认为这样的表达仅限于“玩笑”。梁正锡也指出,此类表达之所以被认为是“玩笑”,也正说明这类表达是不合乎语法规范的。[15](185)
“-??-”和动词结合,主要是表现“过去事件的持续(持续)”“断续”“过去”等意义。“-??-”的用法有别于“-?-”。“-??-”含有过去事件持续的意义,而“-?-”并不具有这种含义。例如:
(22).a. ?*?? ??? ?? ??? ??.
他去了釜山一周。
b.?? ??? ?? ??? ???.
他去釜山呆了一周。
(23).a.?*?? ???? ? ??? ???.
*我直到现在才知道了那件事。
b. ?? ???? ? ??? ????.
我直到现在才知道那件事。
“-??-”与动作性动词结合时,含有“过去事件持续”的意味。如:
(24).a. ?? ??? ????.
他走过那条田间小路。
b. ?? ??? ? ???.
他那时学习很好。
“-??-”与具有起始点和终结点的完成动词结合时,体现出持续的意思。如:
(25).a. ?? ? ? ?? ????.
他盖过一栋房子。
b. ??? ???? ???.
哲秀去了教务室。
“-??-”不仅可以与具有持续性及完成性的动词相结合,还可以与状态性动词相结合,并都表达持续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是以过去某一时点为基准,表达在此之前的状态的持续,这是由其自身的语法意义决定的。如:
(26)a. ??? ????.
(那时)天气很冷。
b. ? ?? ?????.
(那时)那个房间很干净。
不含有持续性意义的瞬间性动词,具有瞬间性。在与“-??-”连用时大多不太自然。但如果从外部时间观察瞬间性动词与“-??-”结合,其大多表示“反复”的语义,在外部时间观察的“-??-”表现为在某一时间段的“过去事件的持续”的语义。①
(27)a. ????? ????? ?????.
慢车到了小站。
b. ?? 10? ?? ??? ??? ??? ?????.
她在过去的十年间发现了人生的意义。
通过上面的调查发现,“-??-”在与四类动词相结合时,都表现出了“过去事件的持续”的意义。同时,我们也发现“-??-”不管与哪类动词结合都表现出了“过去”的语义,这主要是由“-??-”的基本意义派生出来的。此外,相对于“-?-”既可以用于过去事件又可以用在将来事件而言(29),“-??-”只能用于表达过去事件(28)。
(28)a. *?? ?? ????.
b. *??? ?? ????.
c. *? ??? ??????.
d. *??? ?? ????.
(29)a.?? ?? ???.
b. ??? ?? ???.
c. ? ??? ?????.
d. ??? ?? ???.
前文提到,所谓“断续”是指“在过去某一段时间内持续的事件的中断”。南基心指出,“-??-”是指某一事件在结束后不再继续,因此“-??-”还具有在该事件后到说话时之间插入其他某事件或空白的潜在含义。[16](334)而“-?-”却是表达某一事件在结束后其结果一直持续到说话时,与说话时具有某种关联。与此相反,“-??-”表达了某一事件在过去的某一时点结束或中断,与说话时不具有直接关联。例如:
(30)a. ?? ??? ???? ???.
他以前干过苦力。
b. ???? ? ?? ??? ????. (???2001:334)
去年这块地种过大麦。
例(30a)的表层语义是过去做过苦力,但同时还表达了“他现在不干苦力了或他现在在干别的事情,或并不知道他现在在干什么事情”的潜在语义。例(30b)表层语义为去年这块地种过大麦,但“今年种了什么或要种什么”不得而知。这也说明了“-??-”表达了过去某一事件结束或中断后,不再继续,在该事件结束或中断后至说话时之间,在潜意识中有其他事件插入。总之,这与表“完结”的“-?-”有着根本的差别。这也不是因为“-??-”的语义不能从“-?-”表“完结”的语义中获得。
(31).a. ??? ? ??? ????.
哲秀走过那条田野小路。
b.??? ? ??? ???..
哲秀走了那条田野小路。
(32).a. ??? ??? ?????.
哲秀喜欢过敬爱。
b. ??? ??? ????.
哲秀(那时)喜欢敬爱。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的断续语义可以如上图所示。大箭头为时间轴,a和b分别为过去某一事件的起始点与终结点,a和b可以重复(瞬间性),s表说话时,b与s间的虚线椭圆形表插入的某一事件或空白。
上面我们明确了“-??-”的语法意义,同时通过观察部分例句了解了它与汉语的对应情况。据不完全对比的结果,我们发现韩国语的“-??-”与汉语的“过”之间表现的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下面我们再系统考察“-??-”与各类动词连用时与汉语的对应情况。
(33) 动作性动词的情况
a. ??? ?? 10? ??? ? ?? ????.
昨天十点整那孩子走了/过那条路。
b. ?? ? ? ????.
那时他笑过/了。
c. ?? ???? ? ???.
出差回来好好地睡过/了一觉。
d. ????? ? ????.
他那时候在操场上跑了/过一阵。
当 “-??-”与动作性动词连用时,其对应结果表明韩国语的“-??-”在与汉语的“过”对应的同时,也可以与汉语的“了”相对应。
(34) 瞬间性动词的情况
a. ? ???? ??? ??? ?????.
李教授去年发现了/?过新星。
b. ?? ?? ?????.
我理解了/?过他的话。
c. ??? ?? ?? ???.
她买了/?过很多衣服。
d. ?? ? ??? ????.
那时我才知道了/?过那件事的真相。
当 “-??-”与瞬间性动词连用时,我们发现韩国语的“-??-”较难与汉语的“过”相对应,但可以与汉语的“了”相对应。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瞬间性动词的动作起始点和终结点重复,与汉语中“过”语法意义不能兼容。
(35) 完成性动词的情况
a. ?? ?? ?? ????.
他那时盖了/他盖过很多房子。
b. ??? ??? ???.
她那時去了首尔/她去过首尔。
c. ??? ? ??? ????.
中学时候穿过/了校服。
d. ?? ??? ? ??? ?????.
他去年造过/了那座桥。
当“-??-”与完成性动词连用时,其对应结果显示韩国语的“-??-”不仅可以与汉语的“过”相对应,还可以与“了”对应。但与汉语“了”对应时,需要表过去的时间副词与之共现才比较自然。
(36) 状态性动词的情况
a. ??? ? ?? ??? ? ????.
小时候她的头发很长/长过。
b. ??? ?? ?? ? ?????.
在英国的那段时间很快乐/快乐过。
c. ?? ??? ? ? ????.
他年轻的时候很善良/*善良过。
d. ?? ?? ?? ?????.
他那时候很胖/胖过。
当 “-??-”与状态性动词连用时,对应结果显示,韩国语的“-??-”可以与汉语的“过”相对应,却不能和“了”相对应。但能够对应的情况也仅限于含有双向反义关系的状态性动词,如“胖?瘦,冷?热,长?短,快?慢,大?小”等。当不含有双向反义关系的状态性动词与“-??-”连用时,“-??-”就不能与汉语的“过”相对应,也不能与汉语的“了”相对应(36c)。这主要还是因为诸如“善良”一类的状态性动词仅表事物的状态或性质,不具备起始点或终结点。
在本文中,我们首先确立了韩国语“-??-”的语法意义,认为“-??-”是一个不可再拆分的表“断续义”的语法标记。之后又考察了其与各类动词如动作性动词、瞬间性动词、完成性动词和状态性动词连用时与汉语的对应情况。我们发现当“-??-”与各类动词连用时,都有与汉语的“过”相对应的可能。但有时也不能对应,这主要是由所连接动词的特性导致的。比如当“-??-”与缺少反义关系的状态性动词连用时,“-??-”就不能与汉语的“过”相对应。其他当“-??-”与动作性动词及完成性动词连用时,一般可以与汉语的“过”或“了”相对应。但由于汉语的“过”并不能与所有的动词连用,比如动作的起始点与终结点都不明确的“知道,明白,熟悉,学会,认识,理解,组成,懂得,清楚,看透,领悟,收获”等动词,当与这些动词相对应的韩国语动词与“-??-”连用时,在翻译成汉语的时候就不能與汉语的“过”相对应。比如前面提到的“????”就不能翻译为“知道过”。
三、结论
本文主要考察了汉语的“过”和韩国语的“-??-”间的对应关系。在考察其对应关系前,我们首先确认了各自的句法属性及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能否对应、如何对应等做了对比研究。
通过研究发现,我们认为汉语的“过”与韩国语的“-??-”虽然在各自的语法体系中所体现的语法意义具有相似性,即都属于体范畴的“断续体”,但二者的表现并不完全一致。汉语的“过”虽然也是断续体,但其观察的侧重点在事件结束后所经历的时间的长短上,如果离事件结束后的b点越远,其断续义越强,离b点越近,其完结语义越强。而韩国语的“-??-”所强调的是在事件结束后到说话时之间有某一事件插入或空白,与现在无关,而不像汉语的“过”那样,随着时间的变化,其语义也随之改变。其二,我们还发现,在理论上,韩国语的“-??-”与所有动词都能够连用,但汉语在这一点上就表现得比较挑剔,比如大部分的状态性动词不能与“过”连用,“知道”类动词也不能与“过”连用。我们认为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动词本身的问题,不具备起始点或终结点,或者二者都不具备;一个是汉语的“过”与韩国语的“-??-”的语法属性有差异。其三,汉语的“过”与韩国语的“-??-”在句子中的对应情况,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可以一一对应。二者能否对应主要取决于与其连用的动词的属性。汉语的“过”除了可以与韩国语的“-??-”对应外,还可以与表经验的“-?/????”或表尝试的“-???”等惯用型对应,这主要是由“过”的句法意义决定的。韩国语的“-??-”与汉语对应的情况则相对简单得多,除了能与汉语的“过”相对应外,还可以与“了”相对应,这也是由“-??-”的语法意义决定的。
参考文献:
[1]马红艳:《韩国语和汉语的时间表达因素对照研究》,韩国延世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0年。
[3]朱德熙:《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4]刘月华:《动态助词“过2”、“过1”、“了1”用法比较》,《语文研究》,1988年第1期。
[5][美]Li, Charles N. & Sandra A. Thompson. Mandarin Chinese.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1981.
[6][美]Smith, C. The Parameter of Aspect. Kluwer Academic. 1991.
[7]石毓智:《汉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8] [韩]成既哲:《表经验的形态“-?-”研究》,文学研究会:《文法研究》,1974年第1期。
[9][韩]南基心:《国语语法的时制问题的相关研究》, 首尔:塔出版社, 1978年。
[10][韩]李在成:《韩国语的时制与体》,首尔:国学资料院,2001年。
[11][韩]梁正锡:《韩国语句法构造和时间解析》,首尔:韩国文化社,2010年。
[12][韩]崔铉培:《韩文句法》,首尔:正音文化社, 1971年。
[13][韩]林洪彬、张素媛:《国语语法论1》,首尔:韩国广播通信大学出版社,1995年。
[14][韩]韩东完:《国语时制研究》,首尔:太学社,1996年。
[15][韩]梁正锡:《时相性与论元连接》,首尔:太学社,2002年。
[16][韩]南基心:《现代国语句法论》,首尔:太学社, 2001年。
[责任编辑 全华民]
[摘 要] 汉语的“过”与韩国语的“-??-”虽然在各自的语法体系中所体现的语法意义具有相似性,即都属于体范畴语法标记,但二者的表现并不完全一致。首先,汉语“过”观察的侧重点在事件结束后所经历时间的长短上,离事件结束后的b点越远,其断续义越强;而离b点越近,其完结语义则越强。而韩国语的“-??-”所强调的是在事件结束后到说话时之间有某一事件插入或空白,与现在无关,而不像汉语的“过”那样,随着时间的变化,其语义也随之改变。其次,韩国语的“-??-”在理论上可以与所有动词连用,但汉语在这一点上就表现得比较挑剔。最后,汉语的“过”与韩国语的“-??-”在句子中的对应情况,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可以一一对应,二者能否对应主要取决于与其连用的动词的属性。
[关键词] 汉语;韩国语;“过”;“-??-”;对比
[中图分类号] H1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07(2018)03-0093-09
随着中韩两国全方位交流的日益频繁,汉语和韩国语之间的研究表现得越来越活跃,其中不仅有文学上的比较,文化差异的探索,还有语言层面上的对比研究。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与汉语的“过”和韩国语的“-??-”相关的对比研究还不是很多。在为数不多的对比研究中,较为突出的当属马红艳,但该文只探讨了韩国语时间要素“-?-”“-?-”与“-??-”在单句及各类复句中的表现形式与汉语的对应情况,没有就汉语的“过”与韩国语的“-??-”单独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与对比。
本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在分析汉语的“过”与韩国语的“-??-”的各自语法属性后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比发现,汉语的“过”与韩国语“-??-”虽然在各自的语法体系中具有相似的语法属性,即都属于体范畴(aspect)的“断续体”,但二者并非表现为严格意义上的一一对应关系。其具体表现为,汉语的“过”不仅仅与韩国语的“-??-”相对应,还可以与表示尝试或经验的“-???”对应,也可以与表达经验的惯用型“-?/?????”相对应。韩国语的“-??-”也是如此,不仅可以与汉语的“过”相对应,还可以与表示完成的“了”对应,甚至与带有过去意义的时间副词“曾经、那时”等也存在对应关系。此外,我们还发现,在理论上,韩国语的“-??-”可以与所有的谓词(动词、形容词、??)相结合,但汉语的“过”却限制颇多,大部分的形容词及部分动词都不能与其连用。
本文首先分别分析汉语的“过”及韩国语的“-??-”的语法属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与不同动词类型相结合时所体现出来的句法意义,并根据其与不同动词类型相结合时所表现出来的对应关系找出二者之间不能一一对应的原因。
一、汉语的“过”
汉语语法研究中关于“过”的研究虽然历时不久,但是,对于“过”的主张各不相同。通常,“V-过”的“过”被分为两种:一种是表示动作完结;另一种是表示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一种经验。表示后者时,常和表示“过去经历”的副词“曾经”一起出现。吕叔湘[2](246)是持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此外,朱德熙[3](72)与吕叔湘持有相同观点。刘月华也把“过”分为“过1”和“过2”,并认为“过1”表动作完结,“过2”表“过去的经验”,二者有时可以互换,但没有提及何时可以互换,可以互换的条件是什么。例如:
(1)a.她洗过脸,走进餐厅。
??? ??? ?? ??? ????.
b.她洗了脸,走进餐厅。[4](318)
??? ??? ?? ??? ????.
刘月华还认为“过”可用于将来时。如,
(2)咱们明天吃过早饭就出发。[4](318)
?? ?? ??? ?? ????.
本文与以往观点不同,我们认为“过”只有一个,即把表示“经验”的“过”与表示“动作的完结”的“过”都看作一个“过”,大可不必分为两种。因为一旦分为两种,就要提出分为两种“过”的客观依据。我们发现,这两种“过”是一个渐变的量,很难用一个客观的标准来区分传统语法中的“过1”与“过2”。当然,本文的研究对象也不是下面(3)中的“过”,因为(3a, b)中的“过”与趋向补语或结果补语相似,发音还是【guò】,并不是虚化的语法标记【guo】。
(3)a.明天早上六点钟的火车,你可千万别睡过了。
?? ??6? ???? ?? ?? ???? ?.
b.哟!我们坐过了站了。[2](246)
???, ??? ????.
汉语传统语法认为“过”的语法意义主要表“经验”。Li & Thompson的研究与中国国内学者将“过”分为两种的传统分类不同,他认为“过”表说话之前某一事件的经历和感受。[5](229)赵元任、龚千炎、Smith等也持有相同的主张。Smith归纳出了“过”的三个特征:完结性,经验性,非持续性。[6](226~227)我们认为,“经验体”这个术语是不合适的,因为所谓“经验”的主体一般都是有情名词(一般指人或各種动物),但在现实语言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主体为无情名词的例子。
(4)a.那堵墙曾经倒过,现在又新砌的。
? ?? ????? ?? ?? ? ???.
b.那绳子断过,后来接上的。[7](240)
? ?? ????? ?? ?? ??? ???.
本文将表“经验体”的“过”定义为“完整断续体”,或者“断续体”。①这可以通过【表1】所示感知“过”的断续义。
在【表1】中,时间轴左侧的x作为事件起始点a的过去某一时点,b为事件在经历一个持续过程后的终结点。y是该事件终结后的任意时间点。b和y1可以重叠,并且当y越往右,离b越远时,其断续义越强,也就是传统语法中的“经验”性越强;当观察点离b越近时,断续性就越弱,也就是传统语法中表示动作的“完结”义越强。
(5)a. 我刚坐过飞机,现在又坐火车。
? ?? ??? ???? ??? ??? ??.
b. 我很早以前就坐过飞机。
??? ???? ???/? ??.
(5a)的“坐”表示动作刚刚结束,动作完结义很强,(5b)的“坐”表示之前有一次经历,经验义强。传统语法中将“过”分为表示动作完结的“过1”及表经验的“过2”,事实上,它们仅是由于观察事件的时点不同而体现出对事件的不同认知。同时,我们认为,哪个时点前表示动作的完结义更强些,哪个时点后表示经验义更强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即使相同的人在不同的语境下也有着不同的判断。同时,传统语法中的二分法(“过1”与“过2”)也不符合语法的简洁性原则。因此,本文认为“过”只有一个。
正如【表1】所示,“过”要求其连接动词具有独立的实现过程(x→a)和终结点(b)两种特征。其中起始点(a)与终结点(b)可以重叠。因此,瞬间性动词可以与“过”共存。①
(6)a.这个爆竹炸过了。
? ??? ????/?????。
b.大学时候,我也丢过饭卡。
?? ?, ? ??? ????/?? ? ??.
c.这个地方死过很多人。
???? ?? ??? ???/????.
“过”的语法意义要求有实施过程,但是,终结点不明确的状态性动词和“过”无法连用。②如(7)、(8)所示,可以与“了”结合但无法与“过”连用的动词有“知道、明白、熟悉、学会、认识、理解、组成、懂得、清楚、看透、领悟、收获”等。例如:
(7)a. *我知道过这个人。
?? ??? ?? ????.
b. *我理解这个单词的用法。
?? ??? ??? ?????.
c. *她学会过日语。
??? ???? ? ? ????.
d. *小李明白过做人的道理。
???? ?? ???? ?????.
(8) a.我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 ??? ???.
b.我理解了这个单词的用法。
?? ? ??? ??? ???.
c.他学会了日语。
?? ???? ? ? ???.
d.小李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 ?? ???? ????.
与“了”连接的动词要求有“实现过程”,而与“过”连接的动词要求有终结点。“了”连接单向反义关系的状态性动词(传统语法中的形容词及部分动词),如“生→熟,小→老,新→旧,矮→高……”等,因左侧动词没有实现过程无法与“了”连用,不能說“生了,小(年轻义)了,新了”等。但右侧的状态性动词可以与“了”连用,如“熟了,老了,旧了”等。不过,可以与“了”连用的右侧状态性动词却不能与“过”连用,因为虽然其有实现过程,却没有终结点。例如:
(9)a. *这个苹果熟过了。③
? ??? ????.
b. *这本书旧过了。
? ?? ????.
与其不同的是,含有双向反义关系的状态性动词,如“胖?瘦,冷?热,长?短,快?慢,大?小……”等可以与“过”连用。这是因为如“冷”与“热”的关系是可以向对方转换的。即,“冷”可以向“热”转换,“热”也可以向“冷”转换。如此循环往复转换的“冷”和“热”之类的状态性动词都是以对方为目标来终结的行为。因此,它们可以与“过”连用。石毓智指出,此类形容词和“过”结合时,含有和现在的状态比较的意思。[7](241)例如:
(10)a. 小明以前也胖过。(现在不胖了。)
??? ?? ????/?????/??? ?? ??.
b. 重庆的天气也冷过。(现在不如以前那么冷了。)
??? ??? ???/????/?? ?? ??.
一般说来,“了”与“没有”不能共存,而“过”和“没有”却可以同时出现。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是对动作的实施过程(a—b)的否定。而“过”只要求其所连接的动词具有终结点,因此,二者可以连用。例如:
(11)a. 我没有去过美国。
?? ??? ??? ????.
b. 她没有读过那本小说。
?? ? ??? ???? ????.
本文认为,相对于传统语法中关于“过”的二分法,将其看作“断续体”更符合语言事实。同时,我们也发现,在上面讨论“过”的语法意义的过程中,它与韩国语的“-??-”的对应关系并不严谨。下面,我们将重点考察“过”在与不同的动词类型(动作性动词、瞬间性动词、完成性动词、状态性动词)连用时与韩国语“-??-”的对应关系。鉴于上面已经考察了“过”与状态性动词连用时与韩国语的对应情况,下面主要考察“过”与其他三类动词连用时的情况。例如:
(12)动作性动词的情况
a. 这面墙上挂过奖状。
? ???? ??? ????/????/? ? ??.
b. 他走过这条路。
? ?? ????/????/?? ? ??.
c. 他学过韩国语。
?? ???? ????/????/?? ? ??.
d. 小明穿过西服。
??? ??? ????/?????/?? ? ??.
当“过”与动作性动词连用时,不仅能和韩国语的“-??-”对应,还可以译为表经验或尝试的“-? ??”或者“-? ? ??”。例如:
(13)完成性动词的情况
a. 他盖过很多楼。
?? ?? ??? ????/????/?? ? ??.
b. 他欣赏过这个电影。
?? ? ??? ?????/??? ??/??? ? ??.
c. 在重庆也成立过这个组织。
???? ?? ??? ?????/?????/??? ? ??.
当“过”与完成性动词连用时,不仅与韩国语的“-??-”相对应,还可以与“-? ??”或“-? ? ??”等对应。例如:
(14)瞬间性动词的情况
a. 这个爆竹炸过了。
? ??? ????/????/?????/??????.
b. 大学时,我也丢过饭卡。
?? ?, ? ??? ????/?????/?? ? ??.
c. 这个地方死过很多人。
? ??? ?? ??? ????/*????/*?? ? ??.
“过”与瞬间性动词连用。(14)所体现的结果与前面例(12)、(13)略有不同,即“过”可以与“-??-”相对应,但与“-? ??”或者“-?/? ? ??”的对应则不太自然。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与“过”连用的动词的瞬间性导致的。尤其是“-? ??”,除了表经验外,还有尝试义,因此,与瞬间性动词不能兼容。
综上所述,汉语的“过”作为断续体标记,与韩国语的对应情况虽然都可以与韩国语的“-??-”相对应,但还可以与“-? ??”或“-?/? ? ??”等惯用型相对应。当“过”与瞬间性动词连用时,“过”却只能与韩国语的“-??-”相对应。
二、韩国语的“-??-”
迄今为止,学界对于韩国语的“-??-”的研究成果虽然不如“-?-”讨论的那么热烈,但大多语法著作都有谈及。关于“-??-”的观点,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被分别看作独立的语法标记(15a);二是“-??-”被看作两个语法标记的重叠。后者又可以细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是由同一个“-?-”的重叠(15b);一种是不同的“-?1-”与“-?2-”相结合的语法标记(15c)。
(15)关于“-??-”的观点
a.[韩]南基心,[韩]梁正锡,王礼亮等
b.林洪彬、张素媛[韩], 韩东完[韩]等
c.[韩]成既哲,[韩]申昇旭,[韩]李在成等①
首先看一下例(15c)的观点,即“-??-”是由“-?-”重复出现构成的语法标记。持有此观点的韩国学者主要有成既哲、申昇旭、李在成等。其中,成既哲提出,“-??-”前面的一个“-?-”是表示“过去”,后面的“-?-”含有“经验”的意义,综合来看,就是说“-??-”表“过去的经验”。[8](258)对于这个说法,南基心认为,表过去的“-?1-”与表经验的“-?2-”相结合时,二者只能是相互依赖,不能离开对方而独立存在,即在“-?1-”出现在“-?2-”前面的同时,“-?2-”也只能出现在“-?1-”的后面,这就说明他们的出现是互补的,[9](46)同时也就说明二者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能继续拆分。
申昇旭与李在成也持有相同的主张。他们认为“-??-”中,前面的“-?1-”是完成体的标记,后面的“-?2-”是过去时的标记。李在成还认为,词干后所连接的第二个句法标记不适用韩国语的元音调和规则(同性相吸),并以表让步关系的连接词尾“-??”和“-??”为例说明“-??-”是由两个不同的语法标记所构成的。[10](118)正如例(16a,b)所示,连接词尾“-??/??”会根据词干最后一个音节的阴阳而调整,“?-”的词干元音为阴性,其后为“-??”,“?-”的词干元音为阳性,其后为“-??”。例如:
(16)a. ?? ??? ?? ??? ??.
吃了饭也不饱。
b. ??? ?? ??? ?? ????. (李在成2001:118)
哲秀虽然个子小,但是力气大。
然而,当动词词干与“-??/??”间插入其他词尾时,元音调和规则(同性相吸)就不适用了。例如:
(17)a. ??? ?? ???? ??? ??? ????.
就算是吃过饭了,长辈给了东西也要吃啊。
b. ??? ?? ???? ?? ????.(李在成2001:118)
哲秀个子虽小,力气却很大。
当在例(17a)中的动词词干“?-”与“-??/??”之间插入“-?-”时,连接词尾“-??/??”只能出现“-??”;而在例(17b)中的动词词干“?-”与“-??/??”之间插入“-?-”时,首先适用元音调和规则,只能插入“-?-”,其后的“-??/??”如果同样适用元音调和规则的话,也只能出现“-??”,但事实是,“?-?-??”是不正确的。基于此现象,李在成认为,“-??-”后面的“-?-”不管前面出现的音节的元音阴阳与否,都以“-?-”的形态出现,换句话说就是与“-??/??”相同,在其与动词词干间插入其他成分时不适用元音调和规则,因此认为“-??-”是由两个不同的成分构成。[10](118)对此,利用元音调和规则认为“-??-”是两个不同的语法标记构成的主张是不恰当的。这主要是因为在韩国语中,我们还没有发现其他的词尾重复出现,不管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同时,也正因为 “-??/??/??-”后的“?”不管前面的形态如何变化,都表现为“?”,这不恰恰说明二者是不可分离的吗?
梁正锡提出在韩国语中存在以下两个形态音韵论规则:[11](316)
(18)a. -?-?→?
b. -?-?→?
如例(18a)这样的形态音韵论规则,我们可以在当代庆尚道方言中发现,但在首尔方言或标准韩国语中,该形态音韵论规则已经演变为“-?/?”及“-?/?”。如:
(19)a.???→??
b. ???→??
在此,我们假设李在成的主张是正确的,即“-??-”是由“-?1-”与“-?2-”构成。那么,崔铉培[12](466)中所列举关于“-???”的例句(20a,b),虽然在当代韩国语中已经检索不到,但该例句在其后几十年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应该能找到适用(18a)的形态音韵论规则后而演变的“-??”,但遗憾的是,我们在韩国国立国语院(?????)的语料库及“???”语料库中,均未发现相关例证。①
(20)a. ? ? ??? ?? ? ?? ?? ??? ????
b. ??? ?? ??? ???? ???. [12](466)
前文提到,申昇旭、李在成等认为“-??-” 是由不同的“-?1-”与“-?2-”相结合的语法标记(15c);林洪彬、张素媛[13]、韩东完[14](63)等认为“-??-”是由同一个“-?-”的重叠构成(15b)。不管怎样,通过我们的调查,我们认为这两种主张都是站不住脚的,因此,我们认为“-??-”是一个独立的、不可拆分的语法标记。在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对于林洪彬、张素媛、韩东完等认为“-??-”是由同一个“-?-”的重叠构成(14b)的观点,我们可以提出为什么只有“-?-”可以重叠,而表推测或意图的“-?-”为什么不重叠为“-??-”,表回想的“-?-”为什么没有重叠为‘-??-,对于这个问题(15b),这种观点是较难解释的。
梁正锡指出,在韩国语的动词中,如“??”“??”类移动动词与“-?-”相结合后的“??,??”等与表持续语义但不含终结性意义的附加语“NP ??”连用时,句子是不合语法的(21a)。[15](117)与此相反的是,当“???,???”等与“NP ??”连用时,却是合法的句子(21b)。我们认为这也是“-??-”为独立的语法标记的有力证据。上面提到的(15b,c)的主张都无法合理解释这个现象。同时,通过对(21a)与(21b)的比较发现,把“-??-”看作独立的语法标记是没有问题的,其语义表现为“过去事件的持续”。例如:
(21)a. *?? ?? ?? ??? ??.
b. ?? ?? ?? ??? ???.
韩东完提出,“-?-”不仅可以重叠为“-??-”,甚至还可以重叠为“-???-”。[14](63)韩东完认为,不仅“?????”这样的表达是可行的,还认为只要符合情况时“-????-”的重叠也是可行的。但是,这样的表达在现代标准韩国语中是不合语法规范的,也不符合韩国《国语语文规定集(???????)》中的相关规定。林洪彬、张素媛在韩东完之前就认为这样的表达仅限于“玩笑”。梁正锡也指出,此类表达之所以被认为是“玩笑”,也正说明这类表达是不合乎语法规范的。[15](185)
“-??-”和动词结合,主要是表现“过去事件的持续(持续)”“断续”“过去”等意义。“-??-”的用法有别于“-?-”。“-??-”含有过去事件持续的意义,而“-?-”并不具有这种含义。例如:
(22).a. ?*?? ??? ?? ??? ??.
他去了釜山一周。
b.?? ??? ?? ??? ???.
他去釜山呆了一周。
(23).a.?*?? ???? ? ??? ???.
*我直到现在才知道了那件事。
b. ?? ???? ? ??? ????.
我直到现在才知道那件事。
“-??-”与动作性动词结合时,含有“过去事件持续”的意味。如:
(24).a. ?? ??? ????.
他走过那条田间小路。
b. ?? ??? ? ???.
他那时学习很好。
“-??-”与具有起始点和终结点的完成动词结合时,体现出持续的意思。如:
(25).a. ?? ? ? ?? ????.
他盖过一栋房子。
b. ??? ???? ???.
哲秀去了教务室。
“-??-”不仅可以与具有持续性及完成性的动词相结合,还可以与状态性动词相结合,并都表达持续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是以过去某一时点为基准,表达在此之前的状态的持续,这是由其自身的语法意义决定的。如:
(26)a. ??? ????.
(那时)天气很冷。
b. ? ?? ?????.
(那时)那个房间很干净。
不含有持续性意义的瞬间性动词,具有瞬间性。在与“-??-”连用时大多不太自然。但如果从外部时间观察瞬间性动词与“-??-”结合,其大多表示“反复”的语义,在外部时间观察的“-??-”表现为在某一时间段的“过去事件的持续”的语义。①
(27)a. ????? ????? ?????.
慢车到了小站。
b. ?? 10? ?? ??? ??? ??? ?????.
她在过去的十年间发现了人生的意义。
通过上面的调查发现,“-??-”在与四类动词相结合时,都表现出了“过去事件的持续”的意义。同时,我们也发现“-??-”不管与哪类动词结合都表现出了“过去”的语义,这主要是由“-??-”的基本意义派生出来的。此外,相对于“-?-”既可以用于过去事件又可以用在将来事件而言(29),“-??-”只能用于表达过去事件(28)。
(28)a. *?? ?? ????.
b. *??? ?? ????.
c. *? ??? ??????.
d. *??? ?? ????.
(29)a.?? ?? ???.
b. ??? ?? ???.
c. ? ??? ?????.
d. ??? ?? ???.
前文提到,所谓“断续”是指“在过去某一段时间内持续的事件的中断”。南基心指出,“-??-”是指某一事件在结束后不再继续,因此“-??-”还具有在该事件后到说话时之间插入其他某事件或空白的潜在含义。[16](334)而“-?-”却是表达某一事件在结束后其结果一直持续到说话时,与说话时具有某种关联。与此相反,“-??-”表达了某一事件在过去的某一时点结束或中断,与说话时不具有直接关联。例如:
(30)a. ?? ??? ???? ???.
他以前干过苦力。
b. ???? ? ?? ??? ????. (???2001:334)
去年这块地种过大麦。
例(30a)的表层语义是过去做过苦力,但同时还表达了“他现在不干苦力了或他现在在干别的事情,或并不知道他现在在干什么事情”的潜在语义。例(30b)表层语义为去年这块地种过大麦,但“今年种了什么或要种什么”不得而知。这也说明了“-??-”表达了过去某一事件结束或中断后,不再继续,在该事件结束或中断后至说话时之间,在潜意识中有其他事件插入。总之,这与表“完结”的“-?-”有着根本的差别。这也不是因为“-??-”的语义不能从“-?-”表“完结”的语义中获得。
(31).a. ??? ? ??? ????.
哲秀走过那条田野小路。
b.??? ? ??? ???..
哲秀走了那条田野小路。
(32).a. ??? ??? ?????.
哲秀喜欢过敬爱。
b. ??? ??? ????.
哲秀(那时)喜欢敬爱。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的断续语义可以如上图所示。大箭头为时间轴,a和b分别为过去某一事件的起始点与终结点,a和b可以重复(瞬间性),s表说话时,b与s间的虚线椭圆形表插入的某一事件或空白。
上面我们明确了“-??-”的语法意义,同时通过观察部分例句了解了它与汉语的对应情况。据不完全对比的结果,我们发现韩国语的“-??-”与汉语的“过”之间表现的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下面我们再系统考察“-??-”与各类动词连用时与汉语的对应情况。
(33) 动作性动词的情况
a. ??? ?? 10? ??? ? ?? ????.
昨天十点整那孩子走了/过那条路。
b. ?? ? ? ????.
那时他笑过/了。
c. ?? ???? ? ???.
出差回来好好地睡过/了一觉。
d. ????? ? ????.
他那时候在操场上跑了/过一阵。
当 “-??-”与动作性动词连用时,其对应结果表明韩国语的“-??-”在与汉语的“过”对应的同时,也可以与汉语的“了”相对应。
(34) 瞬间性动词的情况
a. ? ???? ??? ??? ?????.
李教授去年发现了/?过新星。
b. ?? ?? ?????.
我理解了/?过他的话。
c. ??? ?? ?? ???.
她买了/?过很多衣服。
d. ?? ? ??? ????.
那时我才知道了/?过那件事的真相。
当 “-??-”与瞬间性动词连用时,我们发现韩国语的“-??-”较难与汉语的“过”相对应,但可以与汉语的“了”相对应。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瞬间性动词的动作起始点和终结点重复,与汉语中“过”语法意义不能兼容。
(35) 完成性动词的情况
a. ?? ?? ?? ????.
他那时盖了/他盖过很多房子。
b. ??? ??? ???.
她那時去了首尔/她去过首尔。
c. ??? ? ??? ????.
中学时候穿过/了校服。
d. ?? ??? ? ??? ?????.
他去年造过/了那座桥。
当“-??-”与完成性动词连用时,其对应结果显示韩国语的“-??-”不仅可以与汉语的“过”相对应,还可以与“了”对应。但与汉语“了”对应时,需要表过去的时间副词与之共现才比较自然。
(36) 状态性动词的情况
a. ??? ? ?? ??? ? ????.
小时候她的头发很长/长过。
b. ??? ?? ?? ? ?????.
在英国的那段时间很快乐/快乐过。
c. ?? ??? ? ? ????.
他年轻的时候很善良/*善良过。
d. ?? ?? ?? ?????.
他那时候很胖/胖过。
当 “-??-”与状态性动词连用时,对应结果显示,韩国语的“-??-”可以与汉语的“过”相对应,却不能和“了”相对应。但能够对应的情况也仅限于含有双向反义关系的状态性动词,如“胖?瘦,冷?热,长?短,快?慢,大?小”等。当不含有双向反义关系的状态性动词与“-??-”连用时,“-??-”就不能与汉语的“过”相对应,也不能与汉语的“了”相对应(36c)。这主要还是因为诸如“善良”一类的状态性动词仅表事物的状态或性质,不具备起始点或终结点。
在本文中,我们首先确立了韩国语“-??-”的语法意义,认为“-??-”是一个不可再拆分的表“断续义”的语法标记。之后又考察了其与各类动词如动作性动词、瞬间性动词、完成性动词和状态性动词连用时与汉语的对应情况。我们发现当“-??-”与各类动词连用时,都有与汉语的“过”相对应的可能。但有时也不能对应,这主要是由所连接动词的特性导致的。比如当“-??-”与缺少反义关系的状态性动词连用时,“-??-”就不能与汉语的“过”相对应。其他当“-??-”与动作性动词及完成性动词连用时,一般可以与汉语的“过”或“了”相对应。但由于汉语的“过”并不能与所有的动词连用,比如动作的起始点与终结点都不明确的“知道,明白,熟悉,学会,认识,理解,组成,懂得,清楚,看透,领悟,收获”等动词,当与这些动词相对应的韩国语动词与“-??-”连用时,在翻译成汉语的时候就不能與汉语的“过”相对应。比如前面提到的“????”就不能翻译为“知道过”。
三、结论
本文主要考察了汉语的“过”和韩国语的“-??-”间的对应关系。在考察其对应关系前,我们首先确认了各自的句法属性及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能否对应、如何对应等做了对比研究。
通过研究发现,我们认为汉语的“过”与韩国语的“-??-”虽然在各自的语法体系中所体现的语法意义具有相似性,即都属于体范畴的“断续体”,但二者的表现并不完全一致。汉语的“过”虽然也是断续体,但其观察的侧重点在事件结束后所经历的时间的长短上,如果离事件结束后的b点越远,其断续义越强,离b点越近,其完结语义越强。而韩国语的“-??-”所强调的是在事件结束后到说话时之间有某一事件插入或空白,与现在无关,而不像汉语的“过”那样,随着时间的变化,其语义也随之改变。其二,我们还发现,在理论上,韩国语的“-??-”与所有动词都能够连用,但汉语在这一点上就表现得比较挑剔,比如大部分的状态性动词不能与“过”连用,“知道”类动词也不能与“过”连用。我们认为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动词本身的问题,不具备起始点或终结点,或者二者都不具备;一个是汉语的“过”与韩国语的“-??-”的语法属性有差异。其三,汉语的“过”与韩国语的“-??-”在句子中的对应情况,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可以一一对应。二者能否对应主要取决于与其连用的动词的属性。汉语的“过”除了可以与韩国语的“-??-”对应外,还可以与表经验的“-?/????”或表尝试的“-???”等惯用型对应,这主要是由“过”的句法意义决定的。韩国语的“-??-”与汉语对应的情况则相对简单得多,除了能与汉语的“过”相对应外,还可以与“了”相对应,这也是由“-??-”的语法意义决定的。
参考文献:
[1]马红艳:《韩国语和汉语的时间表达因素对照研究》,韩国延世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0年。
[3]朱德熙:《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4]刘月华:《动态助词“过2”、“过1”、“了1”用法比较》,《语文研究》,1988年第1期。
[5][美]Li, Charles N. & Sandra A. Thompson. Mandarin Chinese.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1981.
[6][美]Smith, C. The Parameter of Aspect. Kluwer Academic. 1991.
[7]石毓智:《汉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8] [韩]成既哲:《表经验的形态“-?-”研究》,文学研究会:《文法研究》,1974年第1期。
[9][韩]南基心:《国语语法的时制问题的相关研究》, 首尔:塔出版社, 1978年。
[10][韩]李在成:《韩国语的时制与体》,首尔:国学资料院,2001年。
[11][韩]梁正锡:《韩国语句法构造和时间解析》,首尔:韩国文化社,2010年。
[12][韩]崔铉培:《韩文句法》,首尔:正音文化社, 1971年。
[13][韩]林洪彬、张素媛:《国语语法论1》,首尔:韩国广播通信大学出版社,1995年。
[14][韩]韩东完:《国语时制研究》,首尔:太学社,1996年。
[15][韩]梁正锡:《时相性与论元连接》,首尔:太学社,2002年。
[16][韩]南基心:《现代国语句法论》,首尔:太学社, 2001年。
[责任编辑 全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