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看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张占斌 戚克维
〔摘要〕 对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界定问题同党和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步、挫折与成功紧密相连,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制定政策路线、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必须优先明确的基础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了新表述,反映出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特征、新问题,这个新的重大论断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现实依据和思想指南。我们要从正确认识和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入手,科学理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和特征,沿着五大路径迎难而上,着力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不断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 社会主要矛盾,现代化经济体系,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8)03-0019-07
一、正确认识和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是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根本遵循
认识和探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一直是党内外、社会各界聚焦的重大问题。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研究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制定政策路线、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要优先明确的基础性问题,对于党和国家建设事业影响深远。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 〕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新时代正确认识和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在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艰辛探索中曲折前进
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同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变化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己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基本国情紧密结合,不断探索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革命的主要任务,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前赴后继的浴血奋战,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道路上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扫清了实现我国向现代化国家迈进的根本障碍。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外形势的一系列变化,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事业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把握国内外局势变化?如何对待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矛盾?如何带领人民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如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纠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匹配?这些问题都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进行实事求是的结合,都需要给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下一个科学、准确的定义。
1956年9月,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 〕并在八大通过的党章中,根据当时我国经济基础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国家战略。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针对我国当时的基本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提出的正確论断,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探索的开端。虽然在报告中提到的:“使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3 〕以及“四个现代化”理论表述还存在不够完善、精确之处,但是其意义是深远的,提出要集中力量开展社会生产,把积极发展生产力摆在最突出、最重要的位置 〔4 〕。但遗憾的是,八大前后国际和国内发生了一系列罢工事件。在1957年整风运动期间,有一些民主党派和知识分子对党和政府也有比较尖锐的批评,毛泽东的思想随之发生了转变,再加上他对八大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存有疑虑,所以在1957年的八届三中(扩大)全会上,毛泽东在《做革命的促进派》的讲话中对于社会主要矛盾出现了另一种论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5 〕254自此党的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被改写,成为之后一系列脱离实事求是的路线方针、脱离群众的“左”的错误的基础。〔6 〕178于是党内“左”的倾向越来越大、调门越来越高。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错误地对“黑暗风”“单干风”“翻案风”开展了激烈的批判,毛泽东特意要求在全会公报中加了一段话:“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问题,从我们现在起必须年年讲、月月讲。” 〔7 〕387自此以后,理论导向上陆续提出“阶级斗争,一抓就灵”“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论”;政治实践上开展一个又一个“左”的错误政治运动,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这一段在曲折中探索的历史带给我们的教训是:正确判断和坚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何其重要,如果偏离正确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就会对党和国家的命运、社会主义建设、人民的根本利益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事实上也停止了对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错误认知而采取的一系列错误政策。1979年在中央召开的理论务虚会上,明确了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 〔8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进一步规范和明确表述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9 〕785这一界定坚持了八大的正确思想,又解决了八大表述不够完善的问题。针对这个主要矛盾,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逐步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重新转移到经济发展和建设上,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提出了要实现经济现代化的要求。从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被确立为党和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要务,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同我国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第二次结合,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党的十九大之前,虽然党中央文件中对于社会主要矛盾在表述上发生过细微的变化,但是这一主要思想认识在历届党的代表大会的反复强调中不断加深。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给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如果从1956年算起已经62年了,如果从1979年算起,也有39年了。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历程中,我国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党的十八大开启的新时代同以往相比,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征、新问题。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基本国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调整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调整是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创新,与原有社会主要矛盾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这种创新侧重于“量变”和“程度”,注重矛盾的两个方面在“度”这个层面的提升,而不是在“质变”和“本源”产生的根本性变革,没有发生颠覆性的改變。以经济建设和改革实践为例:在“量”的积累上,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122亿元,从2010年开始稳居世界第二,人均GDP以美元计算达到了8826美元,220余种主要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达到世界第一,多个重大科技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在整体上达到了较高的程度,不再是整体性的“落后”。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整体“质”的没有变,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性质没有变,在发展阶段上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基于以上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必须认识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步伐,就要从经济总量扩张向经济结构优化转变来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也就是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迈进。〔10 〕这要求我们稳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沿着“五大路径”(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扎实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完善。
(三)继往开来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为根本遵循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深刻指出了发展中的不协调、不充分、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在经济发展中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水平差距依然很大,一些资源密集型、能源消耗型产业产能过剩,高精尖产业诸如机械、电子、军工产业在技术层面的发展受到制约,大量僵尸企业高负债、高库存、高风险运营,人均GDP依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业农村、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短板亟待加强,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主要民生领域的短板没有解决,在市场和政府、质量和数量、短期和长期、传统和创新、国内和国外这几个关乎经济发展的重大关系上没有形成统一高效的协调机制和有效定型的政策方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必须立足于这些现实问题,既不能调高“胃口”,也不能降低预期。
经过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回顾和反思,以及对新时代我国现实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变化进行思考,可以看出: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表述,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为逻辑起点,科学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新方位,从党和国家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思想对我国国情的基本现实进行深刻分析,为建设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现实依据、思想指南,明确了现代化经济体系应该达到的预期目标。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必须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主题,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建设经得起人民检验、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二、全面把握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和特征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宏伟蓝图,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根本指南。要解决主要矛盾,就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要靠改革开放,全面把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内涵与特征,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全面把握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四个科学内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深刻体现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质量、效益、动力变革,继续提高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11 〕具体来说,主要应包含四个方面的科学内涵:
一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这就要求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共同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以发展成果共享为终极目标的经济体系。
二是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落实这一要求,就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在农产品、工业制成品、装备制造、工程建设、服务业等领域提高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提升竞争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对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进行包容审慎监管,多措并举培育新动能不断发展壮大,带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引导企业突出主业,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强核心竞争力。
三是推动质量、效率、动力变革。质量变革,就是从产品和服务两方面提升质量,以国际化的产品评价体系为标准,查摆我国制造业的不足之处,以高效的绩效管理体系为标准,找准服务人员素质提升的要点;效率变革,就是找准以往高速增长阶段留下的问题,在超高速或者高速增长阶段,很多问题有可能被掩盖或者被忽视,效率变革就是不再唯速度论英雄,真正促进产业升级转型,提高生产的投入产出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动力变革,就是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劳动力的数量红利要向质量红利转变,加强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创新责任的企业家、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组织。
四是提高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经验表明:国家在工业化早期阶段容易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国民收入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时,往往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发展陷入泥潭甚至还会倒退,这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只有不断地科技创新才能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竞争力,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深刻理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七个组成部分和八个特征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要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一个总要求”和“一条主线”的战略部署上来。“一个总要求”就是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一条主线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地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的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我们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如期实现。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關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应围绕“一个总要求”和“一条主线”努力建设好七个体系,即: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要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要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要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系 〔12 〕。具体来看,可以从这七大体系中剖析出八个主要特征,即: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适度合理的经济增速、良好的市场经济体制、更高效益的经济水平、更高水平的城乡融合、更开放的全球分工、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更加协调的区域发展。深入理解这八个基本特征,应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加以理解和把握,厘清其中的内在联系。
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和适度合理的经济增速,这两个特征是适应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阐明经济发展增速与经济发展质量的关系问题。要把握好这个问题,就要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去深入学习领会。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并不是单纯意味着不顾经济增速而只看质量,是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原理来找准质与量之间合理的发展程度,这个度要做到既不能追求绝对的质量而忽视了经济发展增速,也不能为了追求GDP增加的速度而忽视了GDP增长的含金量和随之带来的各种生态问题。
良好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更高效益的经济水平,这两个特征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原因和结果这对范畴来理解。市场经济体制是原因,经济效益的水平是结果,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要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中下大力气,吸收一切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尊重市场规律和现代化经济管理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13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党领导人民经历这40年对于市场经济的不断探索,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断完善。为促进更高效益的经济水平,就必须把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原因研究好、贯彻好、落实好。
更高水平的城乡融合和更开放的全球分工,这两个特征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立统一规律来理解,要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从国内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目前城镇化水平虽稳步提升,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已有较大缓解,但还没有彻底解决,尤其是农村贫困人口截至2017年底仍有3046万,要从城乡二元结构对立的乡村这方面入手,提高乡村人口的生活水平,最终达到城乡趋于统一的目的。从国外的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国际形势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盛行,逆全球化问题凸显,非传统安全制约着全球经济复苏等问题。虽然在贸易领域存在着我国与国际社会的一系列摩擦问题,但是这不能改变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信心,不能改变全球经济愈发统一协调发展的大趋势。
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和更加协调的区域发展,这两个特征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的重点论来深刻理解。产业体系需要产业政策的导向性指引,就目前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不用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而保持其优势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因此,发展产业体系需要产业政策导向的支撑,也就是要以充分发展我国的优势产业为重点,不能平均使用宝贵的政策资源。在区域发展上也要合理分工,重点培育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动能,实现区域间合作共赢,促进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加强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三、沿着五大路径稳步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在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扎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和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二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三是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四是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五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 〔12 〕新时代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在发展中解决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问题,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经济“大而不强”的整体特征,就要沿着这五大路径奋发努力,提升我国经济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阐述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就在实体经济上,发展好实体经济就必须提高工业现代化的水平,特别是促进作为实体经济主体的制造业由过去注重数量和规模向注重质量和效益提升。从国际经济竞争和国内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全面推进智能制造产业,成为了破解当前经济发展突出矛盾、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突破口。面对由此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通过新一代信息智能技术,将我国经济主体的实体经济同经济发展第一动力的科技创新结合起来,推动实现实体经济发展向质量和效益提升转变,创造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
(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经济乃至全社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就在于人才培养能否以创新为本、人才队伍能否选拔得当。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现代化人才队伍的有力支撑。归根到底,人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元素,经济体系的现代化不仅需要经济专业人才,更需要深层次、全方位、多方面的专业人才队伍。在人才培养的结构导向上,形成在重点科学技术领域一整套既有骨干专家带队的攻关团队,又有基础学科建设和学生培养环节后继有人的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如果没有实现人才现代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也无从谈起。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经验,形成国外引进和国内培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培养模式。在国际上通过市场机制引入我国紧缺的技术型人才,依托公共培训和人才交流的平台为我国培养高精尖专业人才,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人才水平差距;在国内通过政策导向设置相关专业的培养,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设立相关专业,与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相结合,培养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实践型人才,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扩大战略性人才储备。
(三)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水平自西向东渐次呈现由低到高的明显阶梯化不均衡,这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规律,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沿海率先发展。政策制定适度倾斜,尤其要把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区域协调想走出一条新路,就必须用好新型城镇化来平衡区域发展不均等,弥合城乡二元结构对于经济发展的割裂效应,拉动内需释放最大的红利。成功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既需要尊重市场规律,留给市场充分运作的时间,让市场自然发展形成有效的价格机制,从而释放出准确的市场信号,也需要政府在宏观上给予政策支持,提供切实能为市场主体服务的公共物品,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活动。
(四)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
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前提是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切实改善市场主体的营商环境是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目标,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是关系到企业主体运营活动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律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反映。2018年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加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大力简政减税减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14 〕政府部门在经济管理的职能定位上要进一步清晰,在事项审批环节要更加注重审批流程的规范透明;在监管机制环节更加注重对监管理念的转变,让使用的权力为市场主体服务;在信用体制机制的优化上更加注重奖惩分明,对于失信责任人采取严格的惩罚措施;在对外业务的审查环节更加注重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只要不涉及国家安全的产业项目要跟本土企业一视同仁。
(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以公平为核心原则,既要保护好公有制经济财产不受侵犯,又要依法保护非公有制经济财产的权力享受同样待遇,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参与公平的市场竞争。加快建立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增强对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激励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另一个重点是完善要素市场的建设。相对于商品市场和服务市场,我国要素市场建设相对落后,制约了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自由配置。应以打破劳动力市场的机制弊端为主要抓手,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杜绝身份和性别歧视,积极顺应新产业、新业态的用工变化,促进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
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应重点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
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重大变化,经济的发展方式、主要结构、驱动力量也将随之迎来深刻的转变,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倒逼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必须与经济基础相匹配。改革现有的经济体系向现代化迈进,关键在于准确处理五个方面的关系。
(一)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关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在实践中深化学习、在学习中深化实践,不断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学会正确运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成为善于驾驭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行家里手。” 〔15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实现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这就要求在市场和政府关系问题的界定上,坚持以两点论、重点论为分析的根本方法,真正让要素资源配置的功能交給市场,不断推动市场调节机制向纵深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减少政府以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市场主体。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同时需要政府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以现代化的标准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建立统一、透明的市场监管机制,切实以增进国家和社会福利为出发点,让市场主体焕发出活力和创造力。
(二)质量和数量的关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在发展中逐步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过程。我们在整体推进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节奏和力度,遵循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情况,立足于我国经济增长范式发生的根本变革。从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来展望未来经济发展的特点可以看出,由“速度时代”迈向“质量时代”,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将取得突破性进展,发展更高质量经济的主要抓手在侧重点上发生了变化。一是“三去一降一补”的具体任务由强调减法变为强调加法,“补短板”更加强调供给侧全方位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激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军民融合向更深领域发展。二是金融工作加强了“脱虚向实”的导向,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在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同时,积极引导金融资本为实体经济服务,着力监控金融业务的资本套利行为,加快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的步伐。
(三)短期和长期的关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长期政策要稳,稳中求进是治国理政重要原则,要长期坚持。这是因为,中国处于转型过程之中,国内外环境日益复杂,防风险任务突出,改革任务也比较繁重。“稳”和“进”是辩证统一的,要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 〔16 〕。要在战略上打好持久战,更要突出“稳” 〔17 〕。长期的“稳”与短期的“活”是相辅相成的。从长期来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把“蛋糕”做大,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统一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短期来看,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也严重制约发展的不充分,面临复杂的问题,分享改革发展的红利不能让每一个中国人掉队,分好“蛋糕”同样重要。
(四)传统和创新的关系
实体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着力点,传统型产业与创新型产业在实体经济中的比重决定着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传统产业是一个相对的历史概念,其主要特点是劳动密集与资源消耗相对突出,技术设备处于制造业的低端下游,生产效率相对不足。产业创新就需要运用高端的科学技术和领先的管理制度对传统产业模式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升级,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关键科技,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的产业体系。传统产业是创新的基础,创新并不是简单地摒弃传统,而是进行实事求是的自我革新。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一要尊重传统产业发展的现实规律。传统产业自身发展有一定的经济规律,不能用“揠苗助长”的方式破坏产业发展周期,同时要重视传统产业在本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二要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根本遵循,严肃认真领会“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不是纸上谈兵的空话,而是切实可行的动作。对于创新型人才,不仅要给予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鼓励,更要搭建起创新实践的平台,让技术切实转化成产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国内与国外的关系
对外开放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条件,应着力推动未来我国经济进一步开放。一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根本依托,合理统筹内陆和沿海两个大局,重点带动中西部渐次充分获得改革开放的巨大红利。从整体来看,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在对外开放上处于劣势,特别是西部地区拥有全国国土面积的72%,人口的27%,但是对外贸易份额仅有7% 〔18 〕,属于对外开放空间格局的洼地,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西部地区在对外开放政策导向上应因地制宜,发挥自身禀赋优势,合理借鉴学习沿海地区开放前沿地带的成功经验,探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鼓励本土企业主动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建设,使中西部地区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高地。二是完善现有自贸区,建设自由化程度更高的港口,降低自贸区内部货币交易环节的成本,减少税收商品的数量和税率,打造高品质的营商环境,规范法制化政策、文件,保护外资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优化资金审批制度,严厉打击跨国违法犯罪行为。三是继续优化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正面清单向负面清单的转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的信心、决心和勇气,具有重大意义。要积极引入国际服务业运营主体,加快提升我国服务业竞争水平。从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四个自贸区的实施情况来看,政府行政干预在越来越少,市场直接配置资源的比例在稳步增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建设愈发成熟定型。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化过程。从党和国家发展的历程来看,凡是能够正确认识和界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时代,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方略就能够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切合广大人民的普遍愿望,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反之,就会出现挫折。通过反思和吸取关于认识社会主要矛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更加印证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正确性,充分说明两点论、重点论这一根本方法的重要性。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的新表述,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入手,围绕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不折不扣执行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部署,为我国经济大而不强的“病症”开好药方对症下药。发展和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七个组成部分就能实现“强健骨骼”;找准五大路径就能实现“舒经通络”;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就能实现“阴阳平衡”,最终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为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2〕党的八大〔N〕.人民日报,2009-08-29.
〔3〕李雪峰.关于党的八大召开前后的历史片断回忆〔J〕.中共党史研究,1996(4).
〔4〕李忠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演化〔J〕.纵横,2018(1).
〔5〕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年 10 月-1966 年 5 月)(第 26 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6〕石仲泉.中共八大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17 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8〕吴 江.1979年理论工作务虚会追忆——真理标准讨论第二阶段〔J〕.炎黄春秋,2001(11).
〔9〕中国共产党中央文献研究室.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0〕王尔德.刘鹤达沃斯阐述中国经济政策:将推力度更大开放举措〔N〕.21世纪经济报道,2018-01-25.
〔11〕张占斌,孙 飞.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引领经济发展新时代〔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7(12).
〔12〕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性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N〕.人民日报,2018-02-01.
〔13〕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
〔14〕李克强. 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8-03-23.
〔15〕习近平.正确发挥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N〕.人民日报,2014-05-28.
〔16〕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7-12-21.
〔17〕习近平.布局经济结构改革:战略上打持久战,战术上打歼灭战〔EB/OL〕.http://cpc.people.com.cn/xuexi/n/2015/1111/c385474-27804594.html.
〔18〕汪 洋.推動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N〕.人民日报,2017-11-10.
责任编辑 于晓媛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