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优化教案编写、促进专业成长

    【摘要】教师的自我更新是专业成长的内在机制,教师的成长是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的,教案编写在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优化教案编写,是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课程 教案编写 专业成长

    学校既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地方,同样也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场所。教师的自我更新是专业成长的内在机制,教师的成长是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的。教案编写在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虽说编写教案对教师来说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对于为什么要编写教案,有很多教师并不很清楚,有的甚至是很模糊的,在这种情况下要写出有效指导教学的教案是不可能的,更谈不上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的成长与发展。笔者现就如何优化教案编写、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这一问题谈点肤浅的思考,以抛砖引玉,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实践与教学管理工作实践中深刻地感受到,优化教案编写,是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那么,如何优化教案编写呢?

    一、写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灵魂,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设置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对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应试教育下,教师们往往只关注知识目标,而新课程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考虑,并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将其有机整合在教学过程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写教学过程设计

    传统教案中的教学过程这一环节,大多是书本知识要点的再现,没有加工、没有思考。新课程下的教学过程设计,要能突出教师对课程标准的准确把握,对教材的分析、加工和处理,不是不经思考地照抄照搬,要能体现备课作为一种创造性劳动的实质。同时,教学过程设计要体现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意味着“师生平等对话”。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笔者以为应从形式流程和内容流程两方面考虑。

    形式流程设计应该是精心的粗线条设计。所谓“精心”,是指教师要花最深的功夫去钻研、去思考教学;而“粗线条”则是针对课堂教学的不确定因素提出来的。学生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疑问、灵感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无论多完善的教学设计都会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变化、调整,都会在师生互动中生成新问题。因此,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形式流程时,可考虑学生的反应,但不要预先设计课堂上学生的行为,应重在策划、设计教学活动,下功夫思考怎样创设教学情境、设置问题、确定活动主题,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方法等,而不要在一些不可预知的细节上(如课堂上学生的行为)过多纠缠。

    内容流程设计应注意两点:第一,内容流程中应科学设问、巧妙设问。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再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而要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因此,设计问题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问无针对性,则失去了提问的意义;提问太简单,学生很容易答,又失去了提问的价值。由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有目的、有层次地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创设认知冲突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另外,设计问题时还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相联系,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二,内容流程应有知识线索。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不是零散的或孤立的,有一条线将它们串在一起,这条线就是教材的知识结构(或框架、线索)。我们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是为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学习知识,而不是抛开知识无目的地活动。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设计时,形式流程和内容流程不应是互相割裂、独立存在的,而应是互相融合的统一体。

    三、写教学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归纳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的确,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必不可少的功课。不能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二十年教龄的教师可能和一年教龄的教师没多少差别;而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审视和改进自己的教学,一年的教龄可能就比得上平庸教师二十年的教龄,这样的教师可能会成为教坛的参天大树。

    反思什么呢?一般说来,教学反思有三种类型: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课前反思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学生认知水平自觉地进行审视,进行教学预测和分析,再次查漏补缺。课中反思是指教师对教学活动中的某些教学现象、环节以及突出事件进行及时、有效地调控和机智地应变。要求教师有较强的驾驭课堂能力,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善于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课后反思是指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体的回顾、分析、反思,写下自己执教的体会或失误,记下学生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闪光点和困惑。它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重要途径,具有即时性和批判性。在三种教学反思类型中,笔者更侧重教学后反思。具体讲,每一节课后,我们要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恰当,对教材内容的把握是否准确,对教材内容是否有新的理解,教学设计是否需要修正,有没有更好的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设计;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宜该层次学生,教育结果是否如愿;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要反思其思维的障碍在哪,如何帮助他们冲破这些障碍;听课、教研之后,我们通过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学习比较,反思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

    如何反思呢?笔者以为真正意义的教学反思是教学经验积淀的主要途径,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重在坚持,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思则写,不要为反思而反思,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长期以往,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大有益处。

    总之,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正是因为如此不断循环,带着好奇,带着疑问,带着想要探寻问题、彰显真实的冲动和解决问题的喜悦,教师就会慢慢成长为一位行动研究者,享受专业发展的乐趣。

    ★作者简介:崔美芳,山东淄博七中教师。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