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媒介教育类课程的改革思考

李星儒
摘 要:当下,以媒介融合为主要特征的媒介环境变革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状态。本文从剖析新媒介环境对人类的生活、行为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影响入手,分析当前高校学生学习行为的新特点。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媒介教育类课程改革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媒介融合;媒介教育;教学改革
媒介融合的时代
伴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媒介完成了多次的升级换代,即通常所称的“传播革命”。此前,新兴媒介的出现从未真的使任何一种传统媒介彻底消亡,经历阵痛的传统媒介会在新媒介环境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某种续存方式。但目前人类正在经历的这次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介革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若从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角度来看,互联网即是对人类大脑神经网络的延伸。事实上,“互联网神经学”已成为21世纪具有突破意义的新学科。正如人类的大脑神经网络与感官的关系一样,互联网与旧有媒介的关系不再是兴起与衰落,而是统领与整合,现存的所有媒介形态和内容在其推动下都进入到一个媒介融合的时代中来。
媒介融合的概念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贡献,其媒体实验室的创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最先使用“融合”(Convergence)一词描述媒介的发展状况,[1]伊契尔·普尔则提出了“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术语,指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媒介发展趋势。[2]随着媒介环境的变革,媒介融合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着改变,学者们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着解读,但媒介融合已进入加速发展期是研究者们的共同观点。媒介融合以递进式、立体化和满足受众需求的方式改变了媒介的形态、功能、手段乃至资本形式和组织架构等,打破了传统传媒行业的固有边界,实现了新闻传播和受众覆盖的立体化并最终将媒介推向社会化。[3]
媒介融合与人类思维方式的改变
人的思维方式总是由一定的实践方式、生活方式和时代问题决定,并受到特定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大影响 。[4]媒介的变革从来不是单纯的传播方式改变,每一次的媒介革命都伴随着信息传播特点及人类生活、行为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本次媒介革命也不例外。
这一轮媒介融合浪潮中信息传播的特点主要体现为碎片化、去地域化、去中心(权威)化以及创新与趋同共存。碎片化的影响同时体现在媒介使用方式和内容形式上。目前,每天多次使用智能手机的用户达到67%,超过10%以上的使用场景为逛街购物、上厕所或洗澡、路途中、上班休息时、等车无聊时等。[5]而在碎片化的时间和场景中,媒介使用者所能获取的大多是点状、相互之间逻辑关系很弱的碎片化内容。
去地域化,指的是信息可以借助电子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瞬息传播,空间距离和时间差异都被消除。与碎片化结合的去地域化,其直接影响是不同国家、地区的交流渠道骤然增多,以往通过主流媒介进行的集中沟通现在可以被拆分为若干碎片、通过不同渠道进行传递。
去中心化本来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化关系形态和内容产生形态,它改变了中心—层级式组织架构,降低了内容生产的门槛,最终使得每一个参与者都从单纯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信息的产消合一者。这种组织架构上的改变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消解了“权威”的存在。在中心—层级式组织架构中,“中心”拥有信息上的绝对优势,也就掌握着整个组织的绝对权威。但去中心化的架构中不再有核心信息源,“权威”随着“中心”的消失而被消解。去中心(权威)化和碎片化让人们获得信息的自筛权,可以跟随自我兴趣选择信息。短小而情绪饱满的信息更容易获得注意和传播,深度阅读的耐心则迅速消退。线性的、逻辑的、追寻深度意义的思维方式开始转变为碎片化、非逻辑、追求表层信息量的思维方式。[6]
创新通常被认为是互联网时代的基本特性,但当下的创新往往与趋同共存。虽然具有创新感的事物层出不穷,网民们对于创新事物的使用却呈现出排浪式消费的特征,以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为例,其传播趋势线呈明显的波浪状。[7]一条网络流行语通常有某种创新感,这种新鲜感让它吸引着众多网民在不同语境下反复使用,成为某种语言“时尚”,直到下一条流行语出现,转移网民的兴趣。人们的注意力始终会被新鲜有趣的事物所吸引,继而以浪潮般的趋同使用消解它的新鲜感,然后再去寻找下一个消费对象。因此,创新虽然似乎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标签,但创造具有创新性事物的依然是少数人。更多的人只是热衷于消费创新,以及沉浸于群体消费行为所带来的狂欢式娱乐和集体归属感。
综上所述,目前人类思维方式的改变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碎片化和非逻辑化,信息选择以兴趣而非理性为标准,以及倾向于借助群体消费行为体验情感归属这三个方面。
思维方式改变对大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状态的影响
媒介融合所带来的思维方式改变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状态。其中,尤以思维碎片化和非逻辑化的影响最为显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习时注意力更容易产生偏移。碎片化的信息通常体量短小,信息接收者的注意力也相应地渐趋碎片化,注意力、持续度和专注度都有所下降。二是不注重记忆是碎片化和非逻辑化的另一个重要影响。碎片化信息大多是趣味性较强的浅层内容,通过猎奇心态主导下的快速阅读得到的往往是印象而非知识。便利的搜索引擎更是让学生忽视记忆,尤其是对基础概念的记忆。但思维活动只能建立在大脑存储的信息基础上,对创新力至关重要的潜意识思维更是如此。失去了基础记忆,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三是碎片化和非逻辑化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知识体系的构建是深度思考的基础,也是培养批判和思辨能力的重要条件。碎片化信息所提供的内容往往是点状的,由此获得的知识犹如海洋上的孤岛,互相之间缺乏联系。此外,目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越来越依赖于使用录音、拍照等手段记录讲授内容。便捷的记录手段使学生产生一种对知识虚假的占有感和习得感。但实际上,没有经过记忆、理解、分析、重组等一系列学习和思考环节,这些内容很难成为搭建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独立思考判断能力的下降加上对归属感的寻求共同造成了大学生中从众与排异并存的群体关系状态。目前的媒介环境中,一群拥有共同兴趣的人很方便地就可以聚合为一个兴趣群体,群体内部的成员观点相近、交流内容相对单一,从而形成极易发生群体共鸣的媒介环境。个体的观点在共鸣中被肯定和放大,催生出自我中心感和群体认同感。而在与外部信息,尤其是与自己观点不同的其他群体发生接触时,则更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和对抗行为,缺少建立在开放心态上的理性讨论和包容理解。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的信息筛查和判断能力尚不理想。笔者曾先后四次、面向800余名大学生进行过信息判断能力的实验:选取十条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信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在可以进行小组讨论的情况下判断真假。四次实验中均无人作出完全正确的判断,平均正确率更是不到百分之四十。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生们在面对媒介融合所带来的海量信息时求证、分析和判断能力的不足。
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媒介教育类课程改革路径
媒介融合所带来的各种改变对当前大学生的学习乃至日后的工作、生活都提出了新要求,媒介教育类课程则是学生认识媒介特性、理解媒介运行方式、学习媒介使用方法的重要渠道。针对学生在当前媒介环境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高校媒介教育类课程需要从目的论和方法论两方面入手进行改革,以提高对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能力。
1.明确高校媒介教育的地位和目的
高校应当加强对学生媒介素养提升和媒介教育类课程建设的重视。在当前媒介环境中,涵盖了媒体素养、媒介认知能力、媒介识读能力、媒介批判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媒介素养是当代大学生需要普遍具备的基础素质,因此媒介教育类课程应当被纳入通识类的必修课程,以扩大媒介教育的覆盖面,最终使学生普遍具备正确认识媒介性质和功能、建立对媒体信息的批判意识、提高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和学会有效利用媒介为个人成长服务的能力。此外,当前的媒介环境依然处在变革过程,这意味着高校媒介教育类课程将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领导层需要认识到媒介教育类课程与一般课程的不同特点,给予其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政策,让媒介教育拥有更灵活的课程设置方式、更大的内容调整余地、更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探索。
2.引导和适应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改革
针对目前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特点,高校媒介教育类课程既需要加强引导也需要作出适应。就加强引导性而言,高校媒介教育类课程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在教学中增加对媒介本质和媒介运行方式的解读,使学生了解不同媒介的属性、特点和运行方式,从而脱离面对媒介信息时的懵懂与茫然,保有独立的认知能力,不易被低质量的媒介信息所干扰。其次,需要加强对媒介批判能力的训练。这种训练除了能帮助学生学习如何甄别、筛选信息,更能够让学生习得批判性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其他学习过程中发生学习迁移,最终使学生获得在多元文化条件下进行批判性和创造性分析的技能和独立思考、集体工作的技能。[8]再次,在媒介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中应重视引入观点碰撞和对不同国家地区的传媒文化特点的介绍。这样既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也能培养他们面对不同观点的开放态度和理性思考能力。最后,媒介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和选课方式需要从课程群的角度进行设计,强化课程间的联系和不同年级课程内容上的深化。低年级可设置初步认识媒介的通论、导论和欣赏类课程;高年级则提供深层次解读媒介的课程,专项媒介教育类课程以及技术应用类课程,同时结合学生专业及前期学习状况给予选课指导。通过课程间的联系、渗透和协同作用让学生获得连贯、系统的学习经验,也有利于高校媒介教育类课程体系的整体化和协调发展。
从适应的角度来看,高校媒介教育类课程的改革可从以下几个路径入手:首先,在媒介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中充分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问题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兴趣,并借此指导学生在寻找答案时如何有效地使用媒介,提升学生的媒介使用技能。其次,需要探索利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打造课程内容信息平台的新方式。目前,高校教学内容数字化已是潮流,但很多学校只是将以往的资料内容上传至网络平台,并未考虑其内容是否适合通过网页或移动客户端进行阅读或观看。实际上,信息平台的内容应依据新的传播规律进行重新制作,内容要化繁为简、主题要集中鲜明、表现方式要注重趣味,以方便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浏览阅读。最后,可以结合具体课程开设情况,选择合适的移动社交平台打造教师、学生之间沟通、接触的新渠道。目前,教师与学生的接触依然主要发生于课堂现场,答疑也多以现场辅导为主。此外,高校传媒教育类课程通常面向全校,学生来自不同院系,教师较难在课堂外进行统一的通知和安排,学生之间交流不畅。而移动社交平台则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了不受时空限制的新渠道。
媒介融合带来的媒介环境改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对大学生所应具备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媒介素养成为大学生必须习得的基本素质。在这样的教育要求下,高校媒介教育类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媒介教育的理论基础、建设方式、教学手段使用等内容均尚不成熟,但实际需求和教育方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正是推动高校教育改革的原动力。
媒介环境的改变从未停止,持续变革的媒介环境不断向高校的媒介教育提出新的课题。因此,高校媒介教育类课程的建设过程必然是一个不断调整、持续改革的过程。建设符合新媒介环境需要的高校媒介教育课程,需要明确媒介教育的重要地位、勇于探索更具灵活适应性的课程设置方式、鼓励教师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求新求变,以达到让学生具备使用、理解和批判媒介的能力,培养具有较高媒介素养和媒介环境适应力的大学生这一教育目标。
本文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影视媒介类课程在全球媒介变革背景下的教学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1132)
参考文献:
[1]刘颖悟,汪丽.媒介融合的概念界定与内涵解析[J].传媒,2012(1):73.
[2]黄楚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媒创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2.
[3]姚江龙.媒介融合下高校新闻教学改革与全能记者培养[J]. 新乡学院学报,2014(1):90.
[4]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4.
[5]刘环龙.微信去中心化,移动互联网O2O入口来袭[EB/OL].(2014-12-16)[2015-10-24]http://column.iresearch.cn/u/Rioo/690492.shtml.
[6]梁颐.新媒体传播对人类行为方式的影响[J].青年记者,2010(9):41.
[7] 陈晓冉,周亚琼,丁淑贤.2014中国网络语象报告[EB/OL].(2015-01-20)[2015-10-24]http://yuqing.people.com.cn/n/2015/0120/c364391-26416229.html.
[8]武宏志.何谓“批判性思维”[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4):1-3.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张 雯]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