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号”首次火星过冬
纪中展
“祝融号”火星车模拟图。
近日,“祝融号”将要以冬眠的方式在火星过冬的新闻上了热搜。因为,它现在所在的区域,也就是火星上的乌托邦平原已经进入了冬季。
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祝融号”寓意点燃中国星际探测的火种,它高1.85米,重240公斤,搭载了雷达系统、动力系统、电力供应系统、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等。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升空,开启了它前往火星的征程;2021年2月10日20时50分左右,经过200多天,“天问一号”终于停泊进入火星环绕轨道;去年5月15日8时, “天问一号”着陆器带着“祝融号”火星巡视车,成功降落火星表面,开始了火星探测任务。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独立掌握火星着陆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也成为唯一一个一次性完成“绕落巡”的国家。
在“祝融号”刚着陆时,火星运行至远日点附近,太阳直射点在它所在的北半球,正处于夏季。目前,火星运行至近日点附近,太阳直射点在其南半球,“祝融号”所在的地方正在进入冬季。和地球一样,火星上也有四季之分。火星的轴倾斜是25.19°的轨道平面,因此火星上的1年,相当于地球的686.971天(换算为1.88个地球年),火星各地的每一个季节大约是地球上的6个月。
根据数据显示,“祝融号”所在区域正午最高温度已降至-20摄氏度,夜间环境温度低至-100摄氏度以下,可以说进入了火星的寒冬。由于火星自转轴倾角比地球大,这意味着火星到了冬季,阳光射角的倾斜度比地球大,光照减弱的程度也大。同时,火星上还有沙尘暴等极端天气。由于火星表面是沙海大气层,十分稀薄,因此容易出现特大风暴。
“祝融号”与美国的“勇气号”“机遇号”火星车一样,通过太阳能面板获得电能,为仪器和系统供电的运行提供保障。火星进入冬季后,光照时长进一步缩短,光照强度进一步减弱,沙尘遮挡阳光和太阳能面板,直接影响火星车太阳翼电池阵的发电能力,使“祝融号”难以继续运行。
面对沙尘暴和严寒,“祝融号”该如何应对在火星的第一个冬季?事实上,“祝融号”在设计之初就有几大保护措施:太阳翼的电池片是由一种特殊材料制成,原理类似荷叶,水珠落上就会自然滑落,灰尘落上也很容易被吹散;太阳翼对太阳有定向跟踪功能,即使在冬季,依旧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太阳能;在风沙中,火星车可以通过改变工作模式来保存体力、减少能源消耗。
“祝融号”具体如何过冬,还需要参考当下的发电能力和储存的电量。首先,通过调整其太阳翼角度,减少每天的巡视行走时间,尽可能地多发电、少消耗。其次,找准时机睡眠和唤醒。“祝融号”能够自主进入休眠模式,即在没有充足能量时“躺平”。当太阳能面板重新开始工作后,会优先给锂电池加热,并且通过温度继电器来判断锂电池的温度。冬去春来,温度达到-15摄氏度左右时,温度继电器自动闭合,“祝融号”火星车正式唤醒并充电,重新开始工作。
未来,“祝融号”的冬眠和唤醒,将带来更多火星资讯,这对人类来说更是巨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