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儿童视角重视健康教育

    骆效瑜

    

    

    

    “健康”是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之一,守护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幼儿园教育中的头等大事。这件大事落实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就细化成了一件又一件看似平凡的小事:洗手、刷牙、吃饭、睡觉。在这些小事上做出有内涵、有深度的“大文章”,体现的是教育者的智慧和对幼儿的关爱。

    一、“面包实验”中蕴含的儿童视角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洗手”成了热门词,网络上面向幼儿与家长的介绍预防病毒、进行健康自护的教育资源非常多。我对一个公众号上用视频的方式呈现的“面包实验”印象深刻。在实验中,成人把一片面包平均分成四小块,第一块面包在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上擦拭后装进1号密封袋,第二块面包让小手脏脏的幼儿摸一摸后装进2号密封袋,第三块面包让用洗手液洗干净小手的幼儿摸一摸后装进3号密封袋,最后一块面包直接从包装袋中取出装进4号密封袋,然后请幼儿观察并记录面包的变化。3~4周后,四块面包之间的差异一目了然,幼儿能明显地比较出1号和2号密封袋里的面包发霉发黑的情形比3号和4号的更为严重(见图1、图2)。成人就此实验结果引导幼儿思考面包之间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幼儿得出的结论是:因为1号和2号的面包在脏的地方擦拭过或用脏手摸过。成人追问:“为什么在脏的地方擦拭过的面包就会发霉呢?脏的地方藏着什么呢?”幼儿渐渐明白:虽然我们的肉眼观察不到,但脏的地方藏着许多细菌;越是脏的地方,细菌越多;细菌越多,东西就越容易发霉,所以是“细菌”在作怪。

    一个小小的实验揭示了面包发霉背后的“元凶”,这让我想到了绘本《根本就不脏嘛》(见图3)。书中的女孩对“脏”提出了很多疑问:“妈妈曾经告诉我:‘你手上其实有好多好多的细菌呢。我看了看手,手指干干净净的,手心白白的,哪里有细菌哦?我什么都没看到呀!”其实,这就是幼儿的思维方式。不管成人告诉他们多少关于细菌进了身体的可怕后果,比如,要吃药、要打针、要住院,等等,但对他们来说,看不到的事情就是不存在的。幼儿没有看见细菌的存在,怎么可能相信成人的话,心甘情愿地去洗手呢?

    设计这个实验的成人显然是“窥见”了幼儿的想法,用做实验的方式使隐藏的细菌“显形”,从而让幼儿相信细菌是真的存在的。而且,幼儿获得了细菌会使面包发霉发黑的认知,也会迁移这一经验,由成人说的“细菌进入身体会让身体生病”联想到自己的肚子里也会因为进了细菌而发霉发黑,从而会觉得这太可怕了,于是乖乖地走进盥洗室洗手。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成人会习惯性地对幼儿说教,但只有让貌似“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在幼儿眼前显形,将抽象的概念变成直观可见的事物,幼儿才更容易理解。这就是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幼儿园的健康教育要从儿童视角出发。

    二、寻找比語言更有说服力的方法

    健康教育中包含着许多科学知识和原理,光靠成人苦口婆心地讲道理、喋喋不休地嘱咐,作用是有限的。这是由幼儿的心理与认知特点所决定的。我们要尽可能地去寻找比语言更有说服力的方式,将相关的知识和原理直观地呈现在幼儿面前,从而以理服人。别看洗手是一件小事,但要让幼儿接受和掌握,我们还要攻克好些幼儿认知和理解上的难点。

    在幼儿意识到病菌存在且有害之后,我们要让他们进一步相信病菌是会传递的。这往往也是教师觉得很难向幼儿解释清楚的问题。有些绘本能够给予我们帮助,比如《细菌不是用来分享的》《噼里啪啦传染菌来啦》。这些绘本向幼儿介绍了细菌是怎么通过一些不文明的日常行为,如打喷嚏不遮住口鼻、不洗手就直接去玩玩具等,在小朋友之间互相传递,让别人不舒服、生病的。我还看到过一则关于“细菌传递”的视频,它利用热力影像原理呈现了如果不洗手,病菌是如何在人与人、人与物之间传递和扩散的。在视频画面中,只有病菌是绿色的,其余都是黑白的。起初,只有病人的身上显示绿色,当医生用手和听诊器为病人检查时,医生的手和听诊器也显示为绿色了,接着医生接触了办公室里的电脑、桌椅,绿色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而后医生再与一个新来的病人握手,绿色又传递到了另一人的身上(见图4)……就这样,绿色的区域不断扩大,受影响的人和物越来越多,画面令人触目惊心。视频显示的动态传递过程比起静态的绘本更易让幼儿理解什么叫细菌会传染,真是“一切尽在不言中”。

    幼儿接受细菌的存在这件事情后,还会不断产生各种问题。就像绘本《根本就不脏嘛》中的女孩,面对妈妈的唠叨,她又质疑用水洗手这件事情:“我把手往裙子上蹭蹭不就好了,手就干净了嘛!”这样的心理描绘太真实了,因为这就是幼儿的逻辑。我们说的从儿童视角出发,就是要像剥洋葱般一层一层地解开问题的“外衣”,走进幼儿的心里,了解幼儿的问题,再用合适的方法加以引导。

    怎么让幼儿相信水真的对消灭细菌有帮助呢?教师也要站在幼儿的角度进行思考。比如,在个别化学习中,在生活区创设“给宝宝洗澡”的场景:在一个玩具娃娃的脸上、手上、身上弄上些黑色的颜料或粉末代表脏东西,再提供小毛巾和水,请幼儿将小毛巾在水里浸湿后拧干,然后用小毛巾将“娃娃”身上的脏东西擦干净。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能直观地感受到用水能把脏东西清洗干净,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师平日“一定要用清水把手洗干净”的提醒。

    在这里,我想推荐一段国外的健康教育视频。在这段视频中,研究人员请来一家三代七口人共同参与实验。研究人员在爸爸的手上涂满代表病毒的荧光涂料,这种涂料在正常光照条件下是看不见的,只有在紫外线装置的照射下才会出现荧光反应。在家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爸爸携带着“病毒”回家了,一家人跟往常一样在同一屋檐下生活两个小时后,研究人员检测了他们每个人身上的“病毒”情况。最小的两个弟弟与爸爸的手有过直接接触,果不其然,他们身上成了“病毒重灾区”。其他人也全部中招,有的是因为触摸了爸爸摸过的门把手后无意间摸了自己的脸,有的是因为抱过弟弟或是摸过弟弟玩过的玩具。而奶奶的脸上和手上存在荧光反应的区域是最小的,只有一点点(见图5)。究其原因,虽然奶奶也触碰过爸爸碰过的地方,但是在实验期间,奶奶大部分时间在厨房里洗碗洗菜,双手经常在流水下冲洗,因此她手上沾染的极大多数“病毒”被水冲走了。

    作为教师,我们都深有体会,教师经常要在盥洗室里扮演“监视者”的角色,督促幼儿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不敷衍了事。教师深知“兴趣是最大的动力”,于是在肥皂和洗手液上下功夫,不同颜色、不同香味、不同造型,让幼儿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这的确对幼儿具有吸引力。教师还会故意和幼儿玩“猜猜你用的是哪种”的游戏,闻闻幼儿的手,说出他用的是哪一种肥皂或是洗手液,有时还要假装猜错,让幼儿有“赢了老师”的成功感,从而对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始终抱有积极性。

    “看见”细菌、“见证”细菌会传递、“理解”水的作用,我们在引导幼儿逐渐养成自觉洗手习惯的路上,已经离成功越来越近了,但要让幼儿将洗手的这些步骤固化,还需要时日。我们常用的方法是,在盥洗室里张贴一些卡通风格的或幼儿自己画的洗手步骤图,或者是幼儿实际洗手场景的照片,让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学习每一个步骤;教幼儿学习洗手的儿歌,用念儿歌的方式来提示洗手步骤和要点,鼓励幼儿照着儿歌里的要求做。这些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不一定是最有效的。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案例,内容是一位在国外工作的中国教师眼中不一样的“教洗手”。当这位来自中国的教师在洗手环节上习惯性地一步步用语言指导外国孩子时,主班的外国教师制止了她。主班教师说:“不用说任何话,就耐心等待,看着他洗就好,看到他哪一步做错了,及时用肢体辅助他改正就好。”于是这位中国教师见到,在一个女孩用水冲了手之后忘了要用洗手液时,主班教师走到女孩身边,握着她的手去摁了洗手液,女孩接着自己继续洗,整个过程中,主班教师一句话也没有说。中国教师觉得好奇,询问其原因,主班教师解释道:“之所以不说话,是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的身体自然而然地习惯这些洗手的步骤,而不是用语言复述出来。语言提示是最难消退的提示方式之一,说了反而会让孩子学起来更难。”随后,中国教师也亲身实践了“不说话—等孩子自己洗—用肢体而非语言纠正—不期待短期学会”的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她发现孩子的确在慢慢地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关于这一点,其实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有深刻的论述。他说:“教的方法要依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依据做的方法。事情怎么做你就怎么学,你想怎么学就会怎么教,教与学的中心都是‘做。”“洗手”是一件要“做”的事,如果我们习惯用“说”的方式来教,效果自然不佳。而且让我感慨的是,除了在方法层面上体现了儿童视角,那位主班教師提出的“不期待短期学会”的观点无疑也是一种在情感层面上的“儿童视角”,它提醒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信任孩子并等待他们成长。

    儿童视角,就是要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从幼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更深刻地理解幼儿思考问题、看待世界的方式,并用能满足他们需要的方式去回应他们。

    三、让社会大课堂助力幼儿健康教育

    需要具有儿童视角的还不只是幼儿园教师。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在把幼儿视为需要重点保护的人群之一的同时,也要意识到,幼儿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健康习惯的养成需要幼儿所处的成长环境中的每一个人的合力。

    在我们幼儿园里,我之前观察到不少家长和幼儿习惯在自身有一些感冒、咳嗽症状时佩戴口罩。这不仅是对自身的保护,更是对他人负责,是公民意识的体现。

    这段时间,教师和家长都有这样的感受,好像幼儿把“洗手”这件事更放在心上了。在教师和幼儿的云上聊天中,经常会有幼儿主动说“每天要洗手”“我要洗手去了”。家长也反映,孩子每次想要吃零食时,都会说“我先去洗手”,和以前几乎判若两人。为什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幼儿的健康自护意识增强了呢?究其原因,我认为这得益于家园合作一致性的增强。平日里,教师经常会觉得在幼儿园培养的良好习惯,因为得不到家长的配合,所以教育效果总是会打折扣。但因为这次疫情,在“洗手”这件事情上,教师和家长达成了空前的一致,无论是教师的隔空叮嘱,还是家长在家的“耳提面命”,都对幼儿洗手的意识和习惯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除了幼儿园和家庭的配合,由疫情引发的整个社会对健康的重视,也为幼儿的习惯培养创设了一种良好的氛围。孩子们会在新闻里听到医生呼吁大家勤洗手;他们出入小区需要测量体温;他们在电梯里、马路上经常能看见预防新冠病毒的宣传画;他们发现快递人员不再直接将物品送到家里,而是“无接触式派送”……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在用自己的言行,让孩子切身感受到“什么是最重要的”,这其实就是一种社会价值观的传递,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方式,将其悄然植入幼儿的心中,并对幼儿产生影响。这种融入全社会意识的价值观教育是我们所期待的。

    有一则大家都熟悉的故事,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您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里学到的?”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回答:“是幼儿园。”他列举了一些幼儿园教给他的终身受用的东西,其中提到的一点就是“饭前要洗手”。幼儿的好习惯是在童年养成的,我们在幼儿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为其一生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新冠肺炎疫情终有阴霾消散的那一天,而此次疫情也让我们更重视健康,勤洗手、戴口罩,还有社会正开始大力提倡的“使用公筷”……如何使这些特殊时期的做法成为常态,如何使新的生活方式逐渐为大家所接受并形成习惯,在这过程中幼儿园该如何从儿童视角出发去开展这方面的教育,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