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命题问题举隅研究

    欧凤容

    【摘 要】 对于中学生来说,母语教育课程的学习对于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推进,语文高考的要求更加严格,也需要更加科学化的改革,语文高考命题特点的探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语文高考试题的研究,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我们需要从最常见的,也是最无法避免的几个方面去综合分析,如:试题的取材、阅读方向的考查、运用的标准化、写作的导向等。

    【关键词】 高考语文;作文;命题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5-00-01

    在高考中,语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包含着一系列相互制衡而又相互依存的矛盾。为了提高语文高考的整体效能,在进行语文高考改革时,我们必须妥善处理这些矛盾。从以往的研究来看,大多缺乏整体性,使得进行语文高考改革的时候顾此失彼,得不到很好的改革效果。本文试图从本质上探究语文高考命题的改革途径。

    1.试题的取材

    一直以来有个困扰着语文教学的问题就是高考中语文试题的取材来源,是应该取材于课内还是课外?二者的比例究竟应该如何确定?现在的高中生对语文特别不重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高考语文和语文教材之间的关联性不大。其实语文基础的考查在最初都是来源于课本的,在渐变的过程中才离了教材。

    关于这个问题,国家命题中心负责人章熊给我们解释了原因。首先从高考的目的来说,为了选优,必然要淘汰大多数人。语文试题中有一部分试题要与教材相关联,这是出于稳定教学的考虑,语文高考在以大纲为基础依据的前提下可以不受约束。其次高考也是要检测一个人的能力,语文教材只是教师用来引导学生的一个例子,通过这些例子举一反三,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

    2.阅读的考查

    汉语言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阅读,母语文化经典阅读是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阅读也分为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每天仅仅几十分钟的语文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在母语文化经典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这也是培养学生驾驭母语能力的重要因素,所以学生学习母语,就必须以大量的母语文化经典阅读为基础。古人在学习的时候就十分注重这一点。我国传统汉语启蒙读本中,就有《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这两本经典范本,并且还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

    3.标准化问题

    标准化考试又称为标准化测验,是一种大规模、具有统一标准的系统科学性程序组织,并且严格控制误差的考试。其特点是有统一的评分标准;严格控制评分误差,省时省力;突出命题的客观性,可信度较高,覆盖面广;具有科学性。

    传统的高考语文命题,都是根据命题人员的经验,缺乏科学性,试题的稳定性较差,主观试题太多容易走偏,而且在评分的时候都是按照传统的方法,对于检测学生真实水平存在很大的误差,在此背景下,国内教育专家呼吁高考实行改革,使用标准化试题。我国当代大规模的标准化考试从1985年开始首先在广东进行试验,1987年6月27日国家考试中心成立,语文学科开始实行标准化考试。改革之后,语文高考试题中,客观题逐渐增多,试题的标准化程度也在不断的发展,从1985年40分分值的客观题增加到1991年的58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遭受了很多质疑,有很多社会人员对这种考试方法极度不满,不赞成语文考试标准化的方法。但是语文是一门特殊学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可以在这门学科尽情发挥,所以标准化考试容易禁锢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

    4.写作的问题

    作文在语文卷中占据了半壁江山,每年高考结束,引起热议的往往是作文题,可见社会各界和广大师生们对于语文作文的关注程度。在进行语文作文命题时,首先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写出真实的自我,这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保持敏感度,才能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命题要符合高中生的认知度,也要使考生从考题中联想到一个个的生活情境,捕捉鲜活的主题,激发难忘的体验,领悟深刻道理,同时也要用试题诱发学生的联想,触发思维,写出见解独特的文章来。

    其次,要把握好作文试题的难度。很多人认为,高考语文试题的作文一定要设置审题难度,才能做到优胜劣汰,其实这种做法值得商榷。如果作文题意过于复杂,学生在考場上思想过于紧张导致审题有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旦偏题,分数不会很好看,就算学生有再好的才华,都不能挽救。这就违背了考试的公平性,也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最后,语文高考作文命题要做到开放性和限制性的统一,尽量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扩展学生的写作范围,如果范围有限必然影响一些想象力强的学生的思维,很难施展才华。同时也要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如果涉及的思想内容过于广泛,考生容易跑题偏题。

    总之,作文的考查重点应该放在学生对母语的运用能力和思维厚度上,唤醒学生压制已久的创造力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解放孩子的天性。

    5.总结

    理想的高考语文试题,应该以提升母语文化素养为基础,积极激发富有建设性的新构想,从而创造出新时代的语文考试文本。语文考试就是在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中经过一代一代的传承与创新,借鉴前人的经验,融合各种思想而逐渐成熟的。

    参考文献:

    [1]章熊.思索·探索——章熊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章熊.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3]葛云杰.语文高考命题取向的反思与展望[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06,(1).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