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技工院校德育课程实践与教学改革的研究
王琴
[摘 要] 技工院校是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在开发学生职业技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新时期技工院校也应该加快教育改革。因此,针对技工院校德育课程实践展开了具体的研究和分析,在简单介绍了技工院校德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技工院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技工院校中的德育教育人员提供相关参考和建议,继而为国家提供思想品德和专业技能全面發展的人才。
[关 键 词] 技工院校;校企合作;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7-0024-01
技工院校是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基地,在技工院校中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以此让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可以有一技之长。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技工院校在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满足社会对全面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技工院校也要根据国家新课改的具体要求进行改革,适应社会大环境,在提高学生工作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技工院校德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技工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长期的技工院校教学活动中缺乏对德育课程教学的重视,缺少提高和培养学生德育的意识,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其次,在技工院校中的德育教学大部分以书面形式出现,授课也以理论内容居多,这种教育方式使学生在实际过程中无法合理地应用德育知识和理论,只是单纯地接受德育理论,实践能力较差,没有让德育教育的真正作用发挥出来。
二、加强和改进技工院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措施
(一)改变教师传统的德育课程理念
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制约教学改革的主要因素,要想加强和改进技工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首先就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德育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必须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德育知识,还要学会在职业中应用。因此,教师要正确对待德育课程,树立起一体化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提高学生德育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继而提高学生的其他综合能力。比如,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当引导者的角色,策划出精致的课堂活动,组织学生主动完成学习训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不是以传统的理论传授为主,要以能力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改革德育课程传统的教学内容
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结合技工院校的特点和最终目标,选择符合职业发展的方向展开教学,根据时代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法治心理教育等。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提供职业指导,帮助学生就业、创业,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遵循身心发展规律,利用德育课程,整合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让学生在毕业之后,适应社会生活和职场生涯。比如,某技校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入手,设计出符合学生兴趣的课堂活动,结合德育课程知识,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纽带,让理论和实践全面结合。
(三)改革德育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作用和身份发生了变化,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让学生在能力训练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这就意味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岗位指导法为例,这是一种充分发挥出实训实习根本作用的方法,实习期间是学生学会应用德育理论知识的重要阶段,让学生顶岗实习,全面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思想品德。具体方法为德育教师要配合实习企业,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进行指导,让学生树立起团队意识、岗位责任心,学会技术本领,完成从学生到工人的转变。
(四)建立德育课程一体化队伍
学校的教研水平、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的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高素质教师是开展高质量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想要从根本上提高技工院校的德育工作水平,就要建立德育课程一体化教育队伍,这对教师的能力素质、专业理论素质、综合业务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技工院校中德育课程包括很多的内容,分别为: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指导、职业素养等课程,这些课程和其他课程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的能力素质必须符合这些课程开展的要求。以综合业务素质为例,教师要掌握思想政治、道德法律以及职业素养等知识,因此技工院校要鼓励教师提升自身的职业资格,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展示个性化教学。
综上所述,技工院校加强德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要加强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职业道德素质,为社会提供综合素质较高的现代化人才,技工院校现阶段在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对学生的培养上较为片面,因此需要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师全面转换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建立一体化的德育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周健.以职业素养培养为导向的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教学改革解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