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命题

罗骞
〔摘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使命,是马克思主义自由全面发展宗旨在当代的具体展开方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发展,它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叙事主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总体性的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的历史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当代化和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21世纪马克思主义,自由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8)02-0039-06
历史始终是实践中展开的过程和状态,因此需要以历史的眼光看待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一种理论只有能够与时俱进,才可能引领时代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面临着更加广阔的全球背景和变革深远的历史语境。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走进了强起来的伟大复兴时代,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马克思主义重要命题。这一命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宗旨,从多个方面发展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又高屋建瓴地凝聚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任务和重要使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重要思想。
一、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如果撇开纷繁复杂的历史差异和具体细节不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性质和根本宗旨是不难确定的,这就是在揭示现代解放局限性的基础上,追求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都从属于现代性批判的主题,并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大公约数。只有坚持这一最大公约数,才谈得上马克思主义具体形态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只是在具体历史条件下实现这一宗旨的特定形式。
(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我们知道,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取得统治并逐渐展开的时代。面临资本主义欣欣向荣的自我展开,启蒙思想家普遍地颂揚这是一个自由时代,是主体性原则得到实现的理性时代。新时代的生活方式、政治制度和价值理念意味着历史的终结,在现代原则之外再也没有新的历史可能性了。资本主义的完美性和永恒性成了当时思想界自觉或不自觉的基本立场。〔1 〕216-217在这样的历史语境和思想氛围中,马克思以深邃的思想洞察力颠覆了这一现代的意识形态幻想。一方面揭示了现代解放的历史局限性,明确指出现代解放只是人类的部分解放,而不是人类解放的最后形式。这就是说,此种解放主要指思想和政治层面的解放,而没有深入到社会物质生活领域,因此只是生活领域的部分解放;同时,这种解放主要是新的有产者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获得统治,只是部分人的解放。另一方面,马克思明确地指出这种有限的解放并不是历史的终结,新的解放将贯穿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是所有人的总体解放。“以对现代解放的这种辩证批判立场为基础” 〔2 〕174,马克思提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根本观念。这一根本观念可以看成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归宿和根本宗旨。这一根本宗旨不只是从个人、阶级或民族国家等特殊的视角谈论人的解放,而是从人类总体的角度阐释未来历史的发展方向和政治实践的基本使命。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出于揭示现代解放历史局限性的需要,马克思将理论的重心放到了对现代社会经济基础的分析和批判上。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政治经济学解剖,马克思揭示了雇佣劳动关系中的剥削与压迫,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合理性和不公正性。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从生产方式的批判理论出发抓住了现代的根本,规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方向,也从原则高度上揭示了超越现代文明的历史必然性,确立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宗旨,开启了构想人类未来的根本视域。
(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主要集中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还没有展开为对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现代人类文明形态的总体批判。这主要是因为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资本本身的逻辑还没有全面展开,其社会历史后果还没有全面彰显。马克思集中完成了对现代社会经济基础的解剖,即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但他并没有完成自己拟定的资本主义批判的庞大计划。〔3 〕26,31在这些马克思作出理论预见却又没有充分展开的地方,呈现出深化、拓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空间。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者面临的根本任务。与此同时,当代社会历史的发展没有如马克思预期的那样,通过总体性革命迅速瓦解资本统治。资本逻辑更加充分地展开,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全球的每一个角落。这种展开带来的危机和困境超出了阶级关系范畴,人类面临的困境不仅是一个国家范围内阶级的分化,而且是民族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这些社会历史的变化都要求我们具体地应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面对这些新的矛盾和冲突,马克思主义者需要充分汲取马克思的思想营养,同时又要拓展马克思的思想事业,提炼新的时代主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马克思的理论不是静止的、终结了全部真理的教条,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宗旨也不是指一种完满的静止状态,而是实践中不断展开的现实过程。不能说只有达到了自由全面发展的完美状态才能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只有实现了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践才有意义。如果我们这样想,我们就是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自由解放理论变成与现实对立的抽象理想了,它好像始终僵硬地矗立在现实的彼岸。真理的实现是一个具体历史过程,历史本身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的同时现实本身力求趋向思想的辩证过程。〔3 〕11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不仅坚持用历史的发展眼光看待事物,而且用历史的眼光看待自身的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总是能够不断地实现自我调整和自我发展,提出切中时代的基本命题,形成指导实践的鲜活理论,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群像和实践形态。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在艰苦卓越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伟大使命。改革开放以来,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需要,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飞跃。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21世纪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坚持实现马克思主义人类自由全面发展宗旨的基本理念。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人类自由全面发展宗旨的新理念。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实践越来越体现出强大的历史影响,并且面临着更加广阔的社会历史舞台,中国相应地承担了越来越重的世界责任。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们需要面对当今的时代变迁,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思想逻辑,提出能够切合时代主题和时代精神的命题。在过去的几年中,习近平同志在许多重要场合阐释过命运共同体概念,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政治实践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如今,这一思想更是在党的十九大上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被确定为党的基本思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面对当代人类问题时,重新理解人类生存和发展方式提出的具有一般意义的重要命题。它体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人新的历史担当,体现了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如果说实现人类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总体命题和根本宗旨的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看成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命题。这一命题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中阐释和领会这一命题的深刻内涵和历史意义。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发展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使命和根本宗旨。这一思想在现代政治解放的基础上指明了人类解放的新方向。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主张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式推翻资本主义统治,以阶级解放的方式实现人类的总体解放。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全新形态,是以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为基础的自由人的联合体,人们将能够充分地实现他们的自由个性。共产主义理论本身是一种实现人类总体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共同体理论,是关于人类未来的伟大理想。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的历史实践告诉我们,实现这一伟大的社会理想是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总会遇到不同的困难,提出需要解决并且有可能解决的时代课题,形成能够切中时代原则和时代使命的标志性思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在21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结合时代发展提出的新任务,为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发展明确了新使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进入新形态的重要标志。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类立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隐含在阶级话语中的人类总体立场,将对人类总体命运的担当直接确立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使命。我们知道,现代被称为主体性的时代、人本论的时代。作为主体的人的解放是现代概念的基本内涵。然而,现代解放理论中的主体是抽象的同一性主体,亦即以个体的抽象权利为核心的原子个人。主体的解放指的是个体获得不受其社会关系和身份地位限制的抽象权利。现代政治哲学中的天赋人权论,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说和哲学中的自我意识都是现代主体性的理论表达。马克思从理论上批判了这种抽象主体性概念,通过生产关系的分析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现实分化和对立,阶级分析和阶级解放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马克思批判现代解放只是政治解放,而不是全部生活领域的解放,只是有产者获得统治的解放,而不是所有人获得解放。马克思构想的人类解放是以无产阶级解放的形式实现的人类总体解放,不仅是所有人获得解放,而且是所有生活领域都获得解放。
很显然,马克思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宗旨并不只是无产阶级本身的解放,更不是说无产阶级剥夺剥夺者之后成为新的剥夺者。阶级解放的使命是消除阶级存在和阶级统治的社会历史条件,因此是要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人类共同体,即马克思说的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解放理论实际上就是人类总体解放、实现人类自由联合体的共同体理论。马克思的阶级立场本身就体现了人类总体的立场。用马克思的阶级立场否定马克思的人类立场,或者相反,用人类立场否定马克思的阶级立场,陷入非此即彼的对立,都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不能解放他自身,就不能解放全人类。同样,无产阶级不能解放全人类,就不能解放他自身。这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曾经从阶级分析的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这决不意味着马克思的理论只是一种关于阶级解放的理论,不具有一般的人类解放意义。从一种与人类解放对立的狭隘阶级立场出发,根本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类指向,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那种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不能在更加广阔的意义上理解马克思资本批判的一般意义。
今天看来,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现代文明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个困境不仅仅使无产阶级受到剥削,而且使人类生存本身难以维系,阶级之间、国家之间、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都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规定的文明形态存在着直接的关系。资本对自然资源的攫取和利用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也带来了人类生存的危机。人类日益成为利益攸关的命运共同体,人类生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当今时代的根本主题和决定人类未来的根本任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这一重要命题,在传统马克思主义阶级叙事的基础上突出了人类的总体立场,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表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切中了当今时代的基本主题,能够将更多的社会实践纳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中,同时与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角展开批判性的对话,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同行并且能够引领时代的发展,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意义和历史担当。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新使命。结合当今历史现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维系人类生存的救亡使命结合起来,真正抓住了当代人类面临的根本问题,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新使命。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对現代自由解放理论的批判和发展。通过揭示现代解放的历史局限性,指出了新的人类解放不能停留于部分生活领域的解放和部分人的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在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今天,不仅阶级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没有得到解决,阶级阶层之间的贫富分化没有得到解决,人类还遭遇了新的困境和挑战,人类已经抵达了生存的自然底线和社会底线。自然偶然性导致的人类毁灭和人类实践导致的自我毁灭的双重可能性并存,人类真正第一次从根本上面对着自身总体毁灭的可能性。〔4 〕206在这样的时代处境中,追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更好社会,必须以人类社会能够生存下去为基本前提。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真正抓住了当今时代的这一根本主题,因此能够成为引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过人类的军事安全危机、自然环境危机,谈到了人类生存面临的挑战。正是面对这些共同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成为时代的根本要求,成为实践的根本使命。这一命题的提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能够在当代社会历史发展中发挥根本的引领作用。我们应该辩证地理解这一命题与马克思解放话语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地挖掘这一命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空间的拓展。不能将这一思想同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解放理论对立起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强烈的现实关怀和历史担当意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使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政治理念向构建性政治理念转变,打破了那种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与建设理论抽象对立起来的教条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主张以革命的方式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建立能够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毫无疑问,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表述来看,主张至少是倾向于以革命的方式推翻资本主义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不是唯革命论者,更不是唯暴力论者,他们并没有将社会的渐进和飞跃抽象地对立起来,将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对立起来。〔4 〕156-157一些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者仅仅将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一种革命理论,跟一些批判马克思主义的人一样,分享着同样的立场。他们既看不到马克思主义对和平方式的肯定,也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发展出建设性的维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以和平建设的方式渐进地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共建人类美好家园。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时代,人类战争暴力远远没有像今天一样具有多次毁灭整个人类的能力,人们参与政治的方式也不像今天这样广泛。同时,也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掌握着国家的政权,具备利用政权力量渐进地推动社会发展的现实条件。如今,社会历史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人类暴力已经能够摧毁整个人类。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人们程序化地、非暴力地参与政治的途径和可能性在扩大,社会底层对政治的影响力在增加。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掌握着国家政权,并且已经具有足够的影响力。正是面对社会历史条件的这些巨大变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共存共生,共建共享,在革命政治概念之外,开启了一种建构性的政治发展道路,为创立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和全球治理理论奠定了基础。这样一条和平的、开放的、渐进的建设道路不仅契合了当代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能够获得广泛的认同,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唤起对人类命运的担当意识,以一种更加理性的方式追求实现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
发展总是相对于坚持、创新总是相对于继承而言,不能发展和创新就不能很好地坚持和继承。不能坚持和继承,就无所谓发展和创新,发展和创新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引领时代前进的基本理念。这一命题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土壤之中,深刻地携带着马克思的精神基因。它在创新的同时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本质上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命题。深刻领会这一命题的马克思主义性质,才能把握它所具有的世界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人类社会从来不缺少完美的理想,从古代柏拉图的理想国和我国思想家提出的大同社会,到近代的乌托邦构想,可以说不胜枚举。这些理想不仅缺乏科学的理论论证,而且缺乏坚实的实践基础,它们只是以抽象的观念构想完美的社会生活,本身只是揭示了现实生活的不完美。马克思主义批判对于人类未来的抽象构想,尤其是批判了空想社会主义,将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奠定在科学和实践的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强调理论必须来源于实践并且最终回到实践,成为变革现实的内在力量。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坚持科学性和实践性辩证统一的理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路线,各种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提出,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原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从当今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和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的时代命题,它坚持和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从抽象的理论推演出来的命题,而是从当今时代的发展状况和中国自身的实际影响力出发的。一方面,当代人类面临有关命运的挑战,这一命题是针对这些现实挑战提出来的,它直面了当今时代发展的困境,因此能够迅速地获得普遍认同;另一方面,这一命题的提出是立足于当代中国国力和影响力提出来的,是在中国能够更多地参加国际事务、更多地承担世界责任的前提下提出来的,它适应了国内国际环境的变化,充分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和历史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只是一个抽象的观念,不只是一种价值倡议,它不仅概括了当代国际社会的共同实践,直面人类面临的根本问题,将这个问题提到了根本理念的高度,而且是一个可操作的理论,有具体的实践步骤、发展战略和制度设想。巴黎协定的签署、“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各种战略安全会议的举办等,都是国际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切实努力。中国更是以自己的积极努力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巨大贡献。可以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抓住当代人类最大的现实,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总体性的方法论。在当代的国外思想界,普遍地流行这样一种反对宏大叙事和总体性叙事的趋势。他们不仅从方法论上认为不可能认识总体,并且从实践上否定总体性地变革社会历史的可能性,反對组织化的社会运动和实践。正因如此,国外理论界诸如新左派或后现代主义,虽然有对现代社会的批判,但却不能提出变革现实的具体方案,不能提出解决当代人类根本问题的行动纲领。这表现出了思想上越来越激进、而实践上越来越无力的趋势。毫无疑问,从诞生之日起,马克思主义就是一种总体性的宏大叙事。对现代社会的总体性批判、总体性革命的提出、未来人类发展道路的构想等,都体现出总体性的方法论特征。这种总体性的理论特征和思维方式,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和强大生命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和发展了这种总体性的理论叙事,体现了一种高瞻远瞩的宏阔视野和雄伟气魄。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发展了黑格尔的世界历史观,提出了体现人类历史在资本推动下不断总体化的世界历史理论。在马克思看来,人类进入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世界历史时代,从发展趋势上再也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可能独立于这种总体化的世界历史进程。因此,在历史唯物主义那里,社会和历史都是表达这样一种人类存在总体化过程和总体化状态的概念。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把握人类存在的总体性理论。今天,全球化比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更加深入、全面、彻底。在世界性的灾难面前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独善其身。就像十九大报告指出的那样,“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任何一个问题的理解和解决都需要有一种总体性的全球视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看待问题的总体性原则,坚持了全球视野,坚持了长远的历史眼光,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的深刻体现。
(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观和历史观上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这个变革的实质就是立足于人类的生存实践理解世界和理解历史,充分体现改变现实的实践品格和历史担当精神。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到现实的实践关系之外去追问存在的本体和本源,也不是在生存实践之外寻找决定历史发展的自在规律和必然逻辑。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看来,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5 〕295因此,超越传统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思维和形而上学宿命论的历史概念,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可以看成是立足实践思维方式,以历史为对象并且以历史性为原则的主体性的历史概念。正是这样一种存在论和历史观上的变革,马克思才有理由批判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性和革命性才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将思想和理论看成是来源于现实并且变革现实的内在因素。马克思主义充满了变革现实、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性精神。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主体性的历史观,它充分地展现了一种创造历史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担当精神。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这种主体性精神的体现者和践行者。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改变社会历史、主动担当历史使命的主体性精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历史观在21世纪的充分体现。这一命题从根本上否定了历史的宿命论和历史终结论,强调人类在历史发展中的作为,强调历史是人类自我创造的不断超越过程。只有坚强的实践意志才能创造历史,开启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篇章。历史本不是自发的、由神秘力量支配的过程,人类的命运也不是先天决定的命定过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命题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精神,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的历史观,将对人类命运的担当作为自己的基本使命,将有力地指引人类在21世纪的历史实践。
总之,在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指引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结合新世纪人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炼出的新时代根本命题。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原则的前提下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表述,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确立的指引自身历史实践的基本理念。它明确了新世纪人类实践的基本使命。说它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命题,并不是说它只是马克思主义内部事关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命题。相反,这一命题具有普遍和长远的社会历史意义,是实现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命题在新世纪的表现形式。它竖起了一面指引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旗帜。经历了20世纪战争和暴力带来的人类灾难,面对人类社会内在的各种冲突和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的基本理念,通过培育和强化自我限制的边界意识、渐进发展的过程意识、唇齿相依的共在意识与和平共处的理性意识,我们深信,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会有一个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罗 骞.面对存在与超越实存——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阐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苏玉娟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