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时机要好

殷燕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老师的情感,教材蕴含的情感靠老师去传递、去触发,从而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的。真情交融不仅表现在师与生之间,而且表现在师生情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那教师应该如何才能走进文本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呢?了解写作背景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途径。
背景就是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现实环境,它包括作品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等。在教学中,适时介绍背景有助于学生打破时空的阻隔,更好地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走进作者的心灵,理解作者的感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他们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因此,背景材料是语文教师教学的一大“法宝”,大多数教师会选择在授课初始时,认为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快地走进文本,但笔者却认为长期这样,势必会削弱学生主动探究文本的能力,不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那什么时候介绍为宜呢?笔者认为应因文本而异,选好时机,发挥背景资料的最大价值。
一、欲铺垫激趣,选在导入时
有些文本的时代背景如果不在课前介绍,则会使学生理解困难;有些文本的写作背景则包含着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这样的文本都可以选择在课堂导入时介绍背景。前者能为课堂教学作知识性、情感性的铺垫,后者能为整个课堂的教学激趣。如法国作家都德《最后一课》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而且牵涉到法国的历史,需要一开始就介绍背景。在课前先介绍一下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普鲁士不仅占据了这两个城市,而且还要求他们放弃自己的语言改学德语。了解了这样的背景,学生才能更快地走进文本。再如唐朝诗人刘禹锡被贬官至和州,结果受到和州知县的几番刁难,半年时间令刘禹锡三次搬家,居室越来越小,前两次刘禹锡不以为然,还写下了两副对联表达自己安贫乐道的情怀,最后一次,他愤而写下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千古铭文《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这样的写作背景立刻就能调动起学生学习文本的热情。
二、欲解疑答惑,选在初读时
由于时空的限制和阻隔,有些文本在学生初读时可能会产生诸多疑惑,适时介绍写作背景可令学生豁然开朗。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学生初读时可能会想:康桥是哪里?为什么要“别”康桥?为何是“再别”?第一次“别康桥”是什么时候呢?两次别康桥的原因一样吗?作者再别康桥时流露出怎样的感情呢?这时教师出示背景介绍: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一种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走进文本,体会作品传达的情感也就得心应手了。
三、欲深化中心,选在精读时
有些文本的背景不介绍,似乎也不影响学生的阅读,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肯定比较肤浅,不够深刻。要想让学生对文本的主题、思想有更透彻的了解,可以将背景介绍安排在精读文章时。如鲁迅先生的《社戏》,文章看似写了一些童年趣事,表达了对童年生活、对农村淳朴的人们的怀念,但果真如此吗?在精读文章时,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文章写于1922年,由于辛亥革命不够彻底,在封建军阀的统治下,封建思想仍紧紧地禁锢着大家的头脑,封建礼教仍牢牢地束缚着人们的手脚,一切都没有进步,一切都没有朝气。在这种气氛之下,儿童教育就更成为封建教育制度的牺牲品了。枯燥无味的教育内容,僵化呆板的教学方法,学生身心备受摧残。少年儿童渴望自由,追求发展,向往大自然的美好风物及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融洽、友爱互助的关系。鲁迅先生的《社戏》,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以一个少年儿童观察社会,观察人情的角度,生动真切而又寓意深邃地发出了时代的呐喊:封建教育制度是非推翻不可的了!这样,文章的主题就更鲜明了,学生对文章中心的认识无疑得到了提升!在精读文本时,还可以补充介绍一些名家对作品的评价、感悟,或是作者本人所言,这样的资料补充也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主题。
四、欲拓展延伸,选在总结时
有些文本,言虽尽却意无穷,教师在总结时,可抓住契机适时进行背景的补充介绍,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拓展延伸。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讲述了菲利普先生一家乘船去英国旅行,巧遇多年未见的他们误以为已成大富翁的叔叔——正在卖牡蛎的于勒,菲利普夫妇看见他穷困潦倒的样子,如见瘟神,只顾寻思脱身之计,哪里还有什么手足之情?文章中的于勒,自始至终都未发现他的亲人就在眼前,是不是菲利普夫妇做人太自私自利呢?这是不是当时社会中的个别现象呢?教师在总结全文时请学生以“假如于勒是个富翁”为情境改写文章,要求作品的主题不变。这时,就要适时地补充背景:文章写于1883年,当时的法国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激烈。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梦想着有朝一日能腰缠万贯荣归故里。本篇小说就是以这样的社会背景写出来的。表达出作者对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的不满。在这样的背景解说中,学生的改写才不会偏离主题。无论于勒是富裕还是贫穷,他的哥哥嫂子惦记着的不是人,而是钱。
当然,适时介绍文本的写作背景不仅有以上几种情况,如果文本涉及的背景材料比较复杂,而且与理解内容息息相关,可因文而异,根据背景材料与课文内容及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合理地分解,分层次介绍,多层面运用。总而言之,要让背景资料成为师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纽带,发挥背景资料的最大价值,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富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陈俊学校)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