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视域中的十月革命道路
郭强+王超
〔摘要〕十月革命,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是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之路,在世界历史中是落后国家开辟新型现代化道路的创新之路。十月革命道路对中国的启示之一就是中国无法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要根据国情和世情的实际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苏联模式的崩溃则从反面提醒我们,必须始终遵循生产力第一性的基本原理,不断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社会主义現代化建设。
〔关键词〕十月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生产力;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17)04-0023-06
毋庸置疑,十月革命是20世纪最重大的世界历史事件之一,如何理解十月革命则是马克思主义者和全部社会科学最重大的课题之一。在很多人眼里,苏东剧变用事实否定了十月革命,而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眼里,十月革命不仅开辟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之路,更开辟了落后国家现代化的创新之路,苏东剧变恰恰是背离十月革命道路的结果。百年回首,坚持从世界历史的大规律、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大逻辑来纪念十月革命,是最科学的态度,而坚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则是对十月革命最好的纪念。
一、现代化要求发展道路多元化
一部现代化史是以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为原点展开的,其波澜壮阔的过程同时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发展差距快速拉开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各民族被迫重新选择发展道路的过程。马克思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使得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与落后的非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要想在国际竞争中不落后挨打,落后国家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位置,并努力建立有助于发展生产力的制度,但是世情的发展变化又使得落后国家难以简单重复先进国家的发展道路,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主轴
世界历史是人类历史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的社会历史过程。历史选择了西欧作为世界现代化的发源地。14、15世纪的西欧社会商业贸易异常活跃,工场手工业普遍呈现出繁荣局面,农产品日益商品化,生产力发展驱使着西欧社会探索远洋新航路,开拓海外新市场。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开启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地理大发现,随之而起的是殖民掠夺的扩张、全球贸易的兴起以及世界市场的建立,并且“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关闭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2〕马克思用唯物史观揭示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以及世界性的普遍交往是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成因。随之而来的是18世纪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促成生产力发展实现空前的历史性飞跃,将人类社会带入工业文明的新时代。在这一过程中,生产力是构成一切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最活跃的社会因素,对历史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因遵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总规律,具体表现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3〕也就是说在每一时刻、每一局部是以生产关系制约生产力、上层建筑制约经济基础为基本形式的,对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越自觉调整的社会发展越顺利,反之则必然僵化落后。工业革命为西欧资本主义社会带来巨大生产力变革的同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革命推翻封建落后的生产方式,实现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新生的西欧工业社会确立起来,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正如马克思主义历史一元论所坚持的,人类历史发展围绕着以生产力为核心的历史发展主轴转动,即历史发展根源于生产力的发展。换言之,各国各民族要想推动历史向前发展,都需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二)发展生产力要根据世情国情选择合适的道路
在人类社会进入“世界历史”阶段之后,普遍加强的世界交往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各国各民族置于并行竞争的历史平台,在加剧历史发展不平衡性的同时,也使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越来越超出“民族性”范围,越来越体现出“世界性”,即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在世界各国各民族具体呈现形式的差异性。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4〕历史的发展可以是多线的,“同一种生产力、同一种生产方式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可以适应几种不同的社会结构”。〔5〕因而,在同一生产力形态下,世情国情的变化不仅使得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形态具有特殊性,在选择生产力发展道路时也会呈现出差异性,落后国家选择与先进国家不同的道路发展生产力是完全可能的,这是历史多线论所要说明的道理。
在世界历史大背景下,世情变得越来越重要,各国各民族要发展生产力以及调整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既需要考虑国情,更需要考虑世情。国情决定了有哪些发展道路是可以选择的,世情则决定选择的一种道路有时会因为外部压力而难以走通,有时也会因为外部动力而增加机遇。先进国家先进生产力的横向扩散为落后国家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落后国家生产关系的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资本积累规模很小,加上先进国家的竞争优势以及早期殖民者的破坏性掠夺又使得落后国家难以直接模仿先进国家的发展道路。世界现代化进程表明,成功发展起来的落后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走了本国特色的道路,越落后、越晚发展的国家,发展道路的民族特色相对越明显。比如西方国家法国、美国面对英国的竞争优势特别是海洋垄断地位,用更多力量统一国内市场、开发周边市场;德国面对殖民地资源枯竭的格局,率先走上国家主义——保护贸易的追赶道路。创立新结构经济学的林毅夫教授认为,“一个经济体在每个时点上的产业和技术结构内生于该经济体在该时点给定的要素禀赋和结构”,“与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就是该时点上的产业最优结构”。〔6〕这说明落后国家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与先进国家不同的生产力发展道路具有内在的合理性。由此,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道路呈现出的社会形态多样式以及发展道路多模式,展现出人类历史一元多线的基本属性。
二、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十月革命道路
自彼得大帝开始,俄国就开始了向西方学习、改革旧俄国的艰难历程,但是经过两百多年依然未能摆脱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局面,内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压力以及对外战争的接连失败,迫切需要彻底解除旧制度的束缚以适应生产力发展,十月革命应运而起,承担了彻底推翻旧制度的历史使命。十月革命的胜利,放在社会主义历史中看,乃是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而十月革命所开创的与西方资本主义不同的现代化道路,放在人类大历史中则可以看作是落后国家开辟新型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性飞跃。
(一)十月革命爆发是俄国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
沙皇俄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农牧业国家,从彼得大帝最先在俄国推行“西化”改革起,就把学习西方作为改造旧俄国的出路。但是器物层面的西化努力无法真正解决俄国的落后问题,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得俄国失去了依靠巨大体量维持的欧洲大陆霸主地位,促使沙皇在1861年发动了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封建主义依然构成国家的主体、社会的底色。直到19世纪末,从俄国的整体经济状况来看,基本上还是一个主要依靠出口农作物换取国外工业产品的农业国,与同时期的欧美工业国家相比,生产力水平仍十分落后,依然不能适应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日俄战争的惨败,激发了1905年革命和斯托雷平改革,但依旧是专制王朝迫于形势而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最终目的还是要强化和巩固沙皇专制统治而不是消除它,因为依旧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沙皇封建体制的腐朽性。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俄国当前的资本主义发展是缓慢的。它不能不是缓慢的,因为没有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残存着这样多的旧制度,这些旧制度与资本主义不相容,阻碍资本主义发展。”〔7〕俄国要改变内部动荡、外部失败的局面,必须加快发展生产力,实行现代化。但是一个经济社会结构固化、封建势力牢固专制、资本主义薄弱无力的社会是注定无法通过资本主义加快发展、实行现代化的。俄国需要开辟新的、适应本国国情、破除制度障碍的道路。
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各国发展不平衡性加剧,此时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在一战中变得摇摇欲坠,国内矛盾激化以致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但薄弱无力的资产阶级同样无法解决日益激化的国内各种经济、社会、政治矛盾,而且在外部竞争中越来越处于下风。俄国要想在越来越依赖先进生产力的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自觉调整自己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面对这样的局面,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国获得胜利的理论,认为“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8〕他主張应毫不延迟地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进为社会主义革命,终于在俄历1917年10月25日布尔什维克党人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走上了为发展生产力而彻底改造国家机器和社会旧制度的道路,这就是十月革命道路。
(二)十月革命道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
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列宁、斯大林和布尔什维克党人积极探索一条非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即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十月革命之后的第一个治国方略是战时共产主义,以激进的手段实现生产社会化和消费平均主义造成了战后更为恶劣的经济环境,政策失败促使列宁反思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9〕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真正探索始于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体现出列宁根据新的现实对社会主义的重新定位,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根本要义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使得十月革命为发展生产力扫清制度障碍的真正意义显现。
列宁之后,斯大林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套被后世称为“苏联模式”的体制机制。苏联模式的核心内容就是,建立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建立高度集中统一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集中资源优先发展重工业,以高积累、高投入方式追求高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走赶超型工业化道路。这种模式曾在短期内爆发出比同期资本主义更为巨大的发展生产力的能力,以1937年时的工业总产值与1913年相比,资本主义世界只增长了44.3%,而苏联却增长了7.5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从而保证了苏联在二战中的辉煌胜利。
苏联模式的短期成功导致大多数人忽略了其存在的和潜在的问题,特别是没有充分看到苏联模式成功的暂时性,没有看到苏联模式计划经济在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解决民生问题方面的显著弱点,反而将其神圣化为社会主义的普遍原则和基本制度。苏联在赫鲁晓夫时期以及勃列日涅夫早期的改革都没能真正触及苏联模式的核心,改革的失败则进一步强化了苏联模式,以至于把维护苏联模式本身当成了中心任务,将本已严重扭曲的经济结构推向极端化、军工化。这种做法颠倒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颠倒了革命的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变成了制度优先而不是生产力优先。苏联解体证明这种模式的根本问题是逐渐背弃了十月革命道路的初心与本质——为生产力发展开辟道路。
十月革命道路既是落后国家首先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也是落后国家自主现代化的道路。十月革命道路之所以是落后大国开辟新型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性飞跃,因为它针对的不是资本主义的一般性弊端,而是落后国家无法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发展自己的历史性难题。落后国家基于国情和世情的双重制约无法简单照搬先进国家的发展模式,必须发挥工人阶级先锋队和民族先锋队的领导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革命建立起新的国家机器,以国家的力量推动制度变革,为生产力发展扫除障碍。因而,它不是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重复和翻版,而是新型现代化道路。
三、十月革命道路在中国的发展
十月革命道路作为人类社会新的探索,并不仅仅是苏俄道路,苏俄只是十月革命的一个实践主体。十月革命给中国革命直接的、巨大的帮助与推动,并长期深刻启发着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国道路是广义的十月革命道路在中国的发展,同时又是与苏俄道路相并列的落后国家现代化道路。中国道路的成功,一是继承和发展了十月革命道路的历史方向,即落后国家走非资本主义的道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吸取了苏俄模式的经验和教训,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不断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走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一)中国道路是十月革命道路实质的继承与发展
比俄国经济社会发展更为落后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瓜分之下的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农民阶级、封建阶级、资产阶级的自强探索相继宣告失败,山河破碎、人民流离、社会解体、经济凋敝、政治分裂的中国需要一条能够实现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道路。十月革命在俄国的胜利给中国人带来了希望,正如毛泽东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10〕这里所说的“走俄国人的路”指的是社会发展方向,即意识到“我们反对旧社会、旧制度,就是因为它是压迫人民的,是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11〕中国要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首先应当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特殊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旧制度障碍。
新中国成立后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加快发展。毛泽东说,“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1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又提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13〕应该说,毛泽东从理论上是认识到社会主义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但是未能正确认识什么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未能找到更好更快发展中国的道路。从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发展是硬道理”的论断,到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的重视源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认识,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做了明确回答,“过去‘四人帮提出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也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那是荒谬的”。〔14〕“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15〕后来又将这一问题的认识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6〕这段话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最精炼的概括,揭示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通过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来解除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十月革命道路内在逻辑的继承和发展。
(二)探索适合国情的中国现代化道路
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了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17〕苏联模式教训在于宣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合,阻塞社会主义改革之路而逐渐僵化。要从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高度,积极主动适应国情对内改革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应有之义。其次,苏联模式的问题还在于片面地从一大二公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层面规定社会主义的特征,使社会主义教条化和意识形态化。比如,在经济建设方面,受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影响,建国初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被认定为社会主义,但经济发展起步后,计划经济本身统得过死、难以调动积极性的弊端逐渐显现,造成普遍贫穷、效率低下的局面,后来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8〕从而破除了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封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生产力。中国的改革克服了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而避免重犯封闭僵化不肯改革的错误,进而认识到“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对十月革命道路实质的真正坚持。
中国道路走过了一条从学习十月革命道路到照搬苏联模式,再到突破模式弊端,直到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绩的历程,成功的关键在于探索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中国实際相结合的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19〕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在讲要通过制度的创新和完善不断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这既代表着中国道路已从整体上走过和超越了苏联模式阶段,同时也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传统到现代模式的转换,为转型国家、欠发达国家贡献了中国经验。
十月革命的现代化意义还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将与资本主义道路长时段内并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要把解放发展生产力和推进现代化建设作为自己最根本的任务,继续在发展生产力方面赢得与资本主义的相比较优势,如此方可彰显十月革命道路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5,40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
〔4〕〔8〕〔9〕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76,777,570.
〔5〕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1.
〔6〕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J〕.经济评论,2017,(3).
〔7〕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7-238.
〔10〕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1.
〔11〕〔1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1,231.
〔12〕〔13〕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218.
〔15〕〔16〕〔17〕〔1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373,261,373.
〔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9.
【责任编辑:刘彦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