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抓点”技巧例谈

    【摘要】高考古诗词鉴赏不讲求全诗的宏观测试,而注重抓点带面;考场阅卷评价要依点判分,所以教师在该版块的复习中,交给考生一些常见的方法、技巧,使考生力求准确“抓点”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技巧 抓点 古诗鉴赏

    高考古诗词鉴赏不讲求全诗的宏观测试,而注重抓点带面。如2007年广东卷: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2007年四川卷中: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因此,在古诗鉴赏复习中培养学生“抓点”的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1.抓诗人“生平点”:关注背景,知人论世。

    诉 衷 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陆游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后来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了解了诗人的生平,就不难理解此词所抒发的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忧愤之情。

    2.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情感意蕴。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中“行舟”、“乡书”、“归雁”这些意象说明诗人身在江南旅途,而神思却在洛阳故里,表现了诗人思乡怀亲的感情。

    3.抓“诗眼”:窥一斑而见精神。

    题三闾大夫庙

    唐?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此诗的诗眼是“怨”。一个“怨”字不只使眼前的秋风枫叶景中含情,更凸显出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怨愤形象。

    4.抓关键字:品味诗歌语言的锤炼。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诗中的关键字应是“系”、“啼”二字。特别是“系”字极妙,抒写不忍离去之情,正好切合柳条、藤蔓缠绵的特点,又符合春日和风拂拂的情景。

    5.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小松的特征——“刺”,勾画出了它坚强不屈的性格和勇敢战斗的精神;诗人以小松喻人,反映了诗人出生寒微却能成就大业的思想观点。

    6.抓景与人的“联系点”:透视人物内在情感。

    谒 金 门

    唐?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春风搅动了池水,也搅乱了思妇的心思——光阴流逝,季节更迭,春风乍起,春色迷人,这怎能不勾起她春思的愁绪呢!

    7.抓“典故”:把握引发感情的媒介。

    江汉

    唐?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典故在古诗中往往是诗人引发感情的媒介。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归纳整理常见典故。《江汉》用了“老马识途”的典故,古人存养老马,不是取它的力,而是用它的智;诗人意在表明自己虽然老了,但还可以为皇帝贡献自己的智慧。

    8.抓特定事物的特定内涵:触发应试灵感。

    长信秋词

    唐?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古代诗歌中,诸如“梅花”、“菊花”、“鸿雁”、“冰雪”、“松”、“莲”、“月”常被赋予特定的内涵,熟悉它们则有助于剖析诗词的主旨及感情。例诗中的“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烘托出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描写出深宫少女形单影只、卧听宫漏的情景。

    9.抓修辞手法:善于发现,挖掘用意。

    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古诗中常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双关、夸张、衬托、互文、反复等。《春思》中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10.抓表现手法:掌握用法,“熟”以致用。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寻陆鸿渐不遇

    唐?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虚实结合、象征、烘托、白描等都是古诗中惯用的表现手法,复习中必须熟悉它们的概念内涵和表达作用,并做到适时迁移。《十五望月》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寄托秋思,实写“地白”、“栖鸦”,虚写“月明”,暗扣“望月”这一诗题。《寻陆鸿渐不遇》则采用象征手法,“篱边菊”象征陆鸿渐高洁的操守。

    11.抓常用术语:熟记于胸,适时调用。

    望 江 南

    唐?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州。

    常见的古诗语言风格鉴赏术语有平实质朴、含蓄隽永、清新雅致、绚丽飘逸、粗犷豪放、悲怆幽怨、沉郁顿挫、雄健恣肆、飘逸洒脱、平易晓畅等。《望江南》是一首言简意丰的闺怨词,语言直白显豁,短短27字简笔勾勒出思妇的千般柔情,倾倒古今无数读者。

    在高考古诗词鉴赏的评价中要依点判分,所以考生“会抓点”就显得十分重要。考生要能在考场上准确抓点,除了掌握一些常见的抓点技巧之外,平时还需要多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提高鉴赏能力。

    ★作者简介:官炳才,重庆市开县中学教师。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