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的秋天与日本古典美学传统融合研究
鲁凌骁+徐峰+曹洋
摘要:《北海道的秋天》是日本已故学者风卷景次郎先生的一篇随笔性质的散文,这一散文中风卷景次郎先生对于北海道的现实生活与日本传统审美情趣之间的不谐合进行了阐释,本文以《北海道的秋天》这一散文为基础,对这一散文与日本古典美学传统融合进行了具体研究。
关键字:《北海道的秋天》;日本古典美学传统;人文地理
前言:《北海道的秋天》这篇散文因其对日本古典美学的相关阐述,在我国很多版本的日语教材中都有所收录,其中1995年上海外语出版社出版的《日语》教材第七册,是最早收录散文的教材。风卷景次郎先生是一位对日本古典文学与传统美学拥有较深见地的学者,这篇《北海道的秋天》创作于风卷景次郎先生1947年任北海道大学教授时,文中所述都是风卷景次郎先生的真实所见所闻所感,而散文中对于北海道的自然和社会生活与日本古典美学传统之间的矛盾,也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这就使得对《北海道的秋天》这一散文进行的相关研究在文化方舆学有着一定的重要意义。
一、《北海道的秋天》概述
《北海道的秋天》的作者风卷景次郎先生生长于日本关系的兵库县,这也使得其自小便对关西地区的日本传统文化耳濡目染,而在其大学毕业的大学任教期间,风卷景次郎先生便一直致力于日本的古典文学研究,这一研究也是其在赴北海道大学任教后,能够觉察北海道自然环境与日本古代美学传统不谐和的原因。作为自小成长于日本关西地区的风卷景次郎,对于北海道来说属于一个彻彻底底的移民,而风卷景次郎从小接触的古典文学,往往将日本的秋天描述为“红叶凄零,暗云笼盖,秋雨连绵”、“冷寂”、“凋落”等形象,这一日本秋天的传统印象与风卷景次郎在北海道所见到的“生产性的”、“充实”、“健康”、“充满活力”的秋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使得风卷景次郎无法从日本古代文学中找到能够较为贴切描写北海道秋天情趣的诗句。
《北海道的秋天》并不是篇幅较长的一篇散文,而全片充斥的也是风卷景次郎自身的感悟和畅想,但其从北海道的开拓、移民、稻米生产发展并最终延伸出北海道的意识,北海道文化主体的成熟,却使得这一小篇幅的散文对北海道秋天与日本古典美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而文章各部分之间衔接的行云流水,以及全篇短文所沿用的“北海道的大自然与从本州移植来的水田、建筑等人文景观之间的不和谐”这一中心,使得文章所反映的情景与日本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的较大差距进行了较好的描写,而全文最后“日本的秋天之所以是悲伤的、冷寂的,是因为日本的古典美学传统是由贵族创造的”这一结论,则无疑较好的解决了全文一直探讨的问题,这种侧重于从受不同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影响的角度来看待异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现象,使得《北海道的秋天》这篇散文有着不俗的研究价值,这也是其能够作为经典日语教材文章的原因之一。
二、《北海道的秋天》与日本古典美学传统融合
在人类文化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将这一文化细分为化、社会文化、价值文化三类,不过总体来说这三种文化细分都属于上层建筑的内容,这也就是的其与国家所处的地理环境有着不小的关联,这里我们可以拿中、日两国为例。由于我国主要民族汉族所处地理环境为大陆地区,且与其他民族接壤,这就使得汉族在长期的历史中多次受到异族侵略,这种侵略的频发使得汉族入世思想极为深入人心,“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不仅仅是个人对荣华富贵的追求,其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入世报国的思想境界,这也造成了我国较为崇尚阳刚之美,这种阳刚之美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就有着较为紧密的关系;而日本地处海岛,这使得大和民族基本上不与外来民族接壤,而自唐代以来我国多有僧人到日本传教,这就使得日本人在审美情趣方面较为注重阴柔之美,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在日本古典文学中也较为常见,这一现象与我国魏晋文化在日本多有流传也有着较为深切的关系。
根据上述理论,我们再来对《北海道的秋天》进行研究,就会发现文中提到的水田、服装、建筑属于化,而风卷景次郎先生在文中提到的日本古代美学中的秋天的审视则属于价值文化范畴,而这两种文化形式都较为容易受到地理因素,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就能够对北海道的现实生活与日本传统审美情趣之间的不谐合进行更为深层的研究。不过在这里我们也需要对已故的风卷景次郎先生抱有一定敬意,如果不是拥有较为深厚的古典文学造诣和审美经验,一般人将很难发现本州移植来的人文景观与北海道的自然之间的不谐和,这也是风卷景次郎先生能够较好的对北海道秋色与日本传统审美情趣之间的差异进行描述的原因。当然早在风卷景次郎之前,和辻哲郎便结合气候条件对人类的精神文化条件进行过阐述,而如果将二人的著作进行对比,我们就能发现虽然二人所采用的文章体例不同,论述的对象也不一致,但而这对以气候特征赖诠释不同地域之间文化上的差别的构想却是一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研究所具有的趋同性与积极性。
结论:虽然风卷景次郎先生在《北海道的秋天》对于北海道的开垦存在着一定异议,但风卷景次郎也对这种日本新文化的形成与劳动人民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虽然当时的北海道所产生的“新文化”与日本的古代美学传统存在着一定差距,但我们在近些年日本的发展中便能够发现,新老文化之间所实现的较好融合,虽然这一融合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与资本,但我们也能够看出风卷景次郎先生所具备的远见卓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