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诗歌教学策略摭谈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朗读、体悟等几个角度论述了诗歌教学的方式方法。以期对老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诗歌 阅读 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

    我们已与新课程同行三年,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语文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并且,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展开,语文素养的地位将会更为凸出。而文学作品中,尤以诗歌的语言最为精炼,意蕴最为丰富,对语文素养的要求也最高。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提高语文素养首先要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中国素有“诗国”之称。诗歌是中国文化之精髓,其精神甚至渗透到散文、小说、戏剧之中,有人把中国文化视为“诗性文化”,实不为过。我们中学生是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光大者,在中学阶段培养初步的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然而,我们传统的诗歌教学将其作为一件死物进行肢解。一般的教者从考试的要求出发,一上课就讲“诗歌按照内容可分为……,按形式可分为……”一系列的知识点填鸭式灌入,将一首首空灵优美、情蕴久长的诗歌肢解成字、词、句、篇的语言知识点。学生对优美的诗歌也就味同嚼蜡,整个课堂则如一潭死水,波澜不惊。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那么,如何摈弃传统的诗歌教学方法,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呢?本文就从新课程下诗歌教学的处理方式谈谈个人见解。

    一、美读法

    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古代私塾的主要教育方法就是让学生读、背。无论要开讲《三字经》,还是《大学》、《中庸》,首先要求的就是能熟读成诵,倒背如流。两千多年无比灿烂的文化就是如此传承的。然而美读不可能一步到位,要逐步提高读的要求,以教学《再别康桥》为例:

    教学本诗之前,我要求学生自己反复朗读此诗,根据自己的理解处理诗句的停顿,做到清晰流利,对抑扬顿挫则不作硬性要求,希望尽量体会诗歌中传达的情感。

    上课时我先请几位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其他学生结合自身的预习情况,进行评点。对于字音、停顿学生们处理意见大致相同,而对声调高低起伏的处理则各不所见。这其实就涉及到对诗歌情感的理解是否恰当。有学生认为:因为诗歌本身讲的是与康桥的离别,所以读起来要悲伤,声调要低沉;而也有人认为:金柳、青荇、彩虹这些词语都很明亮,代表的应是一种快乐欣喜,所以读起来应显得轻快,……你一言我一语,各人互不相让,这时我开始播放配乐朗诵带,让学生用心去倾听。背景音乐的悠扬婉转,声调的轻重缓急,语速的疾徐曲折,无不感染着学生。学生们都被诗歌的魅力所征服,为朗诵者的高超技艺所诱惑,不由自主的跟着朗诵者轻吟低唱。在优美的旋律中,眼前仿佛有蓝天、白云、碧草、清波。在缓歌慢唱中体味诗歌的韵味,逐渐进入诗歌所营造的境界中。

    二、体味意境

    中国诗歌创作非常注重表现意境,文学鉴赏当然也应该力求感受和进入意境,当我们读着那些意味深远的作品时,可能会对周围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仿佛整个自我沉浸在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世界之中,与诗人同悲同喜。

    何为意境?意境就是诗人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感受以后产生的一种情怀,它的全部奥秘就是外部世界即境的心灵化与内部世界即意的具象化。

    怎样体味意境?联想和想象是诗歌的艺术翅膀,诗人借助此“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创造出生动的形象,感人的意境,鉴赏者可借助这两只翅膀,遨游于诗的意境之中。

    1.联想

    具体说来是抓住诗歌中的画面和气势,借助想象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极力铺叙了神奇美丽,其乐融融的极乐世界,这样的“梦游”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可这是一首诗人的“发愤之作”啊,怎么会描绘了这样一幅仙境呢?这就要我们联系诗人的遭遇和社会的背景,展开对比联想,一对比联想,便清楚明白其用意所在,即将二者进行对比,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美好生活的渴望之情。

    2.想象

    想象是一种具有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想象的特征就是创造,在鉴赏古典诗歌的过程中,我们可通过想象再造形象,从而进入作品的意境,去感受主体感觉。

    王维《山居秋暝》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其魅力就在于我们通过想象可以在眼前展现一幅美的画面;雨后,山上的松林一尘不染,显得格外苍翠,一轮明月升起,皎洁的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倩影,那白练似的泉水从石上淙淙的流过,如优美的奏鸣曲,多么清新,多么宁静,多么和谐啊!犹如世外桃源一般,这一切美的感受来源于我们的想象。

    三、借助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的作者多为饱学之士,他们身上浸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化为一种精神在诗歌中信手拈来,表达一种情怀,这给我们鉴赏诗歌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文化知识修养是诗歌赏析的基本特征,它直接影响赏析结果,知识的丰厚和粗浅自然影响到欣赏的范围和深度。

    王安石在《元日》中曾写到“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此中“桃”“符”为何物?实际上就是春联,春联在最初之时是用桃木制成的,以驱灾避邪,保佑平安,五代时桃符上开始出现了联语,宋代春节贴春联已成为民间的习惯,春联由木板改为纸张,懂得这一常识对王安石此诗歌就不难理解了。

    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诗中的“登高”、“插茱萸”也是具有文化内涵的,农历九月初九,为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古人以九为阳数,日月都逢九,古人称重阳节,重阳节在民间广泛流行,其风俗很多,有登高、插茱萸、饮酒和赏菊等,了解这一点就可以知道诗中的“登高”、“插茱萸”原是重阳节的风俗礼仪,就不难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亲情念了。

    四、知人论世

    孟子曰“诵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就是知人论世意义的体现。古人写诗往往是在特定的背景、特定的时间的有感而发,“诗言志”,诗人之志与其身世、经历、遭遇以及特定时代特征是相关的,因而从这一点上来说,诗歌本身是极富个性化的。这就要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必须知人论世。

    曹植的《白马篇》塑造了一个“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的游侠儿形象。诗人用这个飒爽英姿、武艺高强、尽忠报国的游侠儿自喻,抒发自己的建功立业的理想。而在《赠白马王彪》中却是诗人内心苦闷的倾诉:“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读者感受到的是诗人对人生绝望的情绪:“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西”。

    一人之作,感情落差如此之大?其变化之根本在于写作背景和人生经历。曹植自幼聪明,富于才学,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时代,又深受曹操影响,从青少年起,就报着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另一方面,又深受时代风气的熏陶,养成了一种豪放不羁的性格,对世俗礼教采取蔑视的态度,甚受曹操的宠爱,其父也几次欲立其为太子,后因他“任性而为,不自雕励,饮酒不节”使曹操改变了主意,曹操死后,曹丕和曹睿对他百般迫害,他名为王侯,实为囚徒,终于在忧愤中死去。曹植的生活和创作,以曹丕即位那年(220年)为界,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白马篇》成诗于前期,《赠白马王彪》则成诗于后期。了解了诗人的经历,时代背景,我们对诗歌的主旨把握更容易,更精准了,而且还可以从诗人的人生境遇中受到启发。

    诗歌鉴赏实际上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艺术创作过程,诗歌鉴赏的方法是多样的,但总的说来需要我们调动文化积累,生活积累,用心理解,用心体会,用心品味。

    ★作者简介:耿卫红,江苏省如东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