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比较阅读方法的运用例谈
【摘要】本文通过对粤教版必修(3)中的第3单元的短篇小说阅读的教学分析,强调比较阅读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比较阅读 差异性 参照经典 巧设情境 以读促写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能充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研究兴趣的,大致有几种情况:第一,文本的本身所具有的美学形式和社会价值吸引人;第二,由于其它相关信息(包括电视、电影、报纸、网络上的热点信息)引起学生对文本形式和内容的关注;第三,在阅读积累过程中自动产生的对不同文本或文本中不同内容的差异性比较。
第一种情况属于教材编写着对可用教材的定位;第二种情况属于教材内容与时代环境的内涵外延的交叉。这两种情况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控制抑或是不能完全控制的外延性阅读问题。而第三种则是在教学过程中可操作的,而且对于新课标下拓展阅读的形式和内容有着极好的促进意义的形式。例如:单一文本中记叙文人物与人物的比较、议论文前后观点论据的比较、散文中前后情感的变化比较。不同文本中小说的同题材情节、人物、主题、艺术手法的比较;文本与影视剧的比较。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比较阅读也很好的弥补了过去教师机械化地进行阅读示范和讲解的不足,采用引导和设置悬疑的方法,让学生主动产生阅读兴趣,主动发现和研究问题。
以粤教版必修(3)中的第3单元的短篇小说阅读为例,它包括了鲁迅的代表作之一《药》,世界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的代表作《项链》,“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孙犁的《荷花淀》,以及微型小说两篇《等待散场》、《差别》。可以说是风格迥异,各具特色。怎样指导学生阅读才能使他们认识到经典短篇小说的独特魅力呢?怎样让学生把学到的小说创作技巧逐步运用到日常的写作中呢?,我采取了三步走的办法:
一、抓住重点,讲透经典
在学生的阅读调查中我发现,由于时代的原因,大多学生对于经典的文学作品是持排斥态度的,因为它们“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老掉牙了”,而下此断语的学生基本没有看过经典的文学作品,更别说文本细读了。于是我就以《药》为范本,引导学生阅读思考,重现经典魅力。首先,我让学生到图书馆查阅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在课堂上汇总,解答一个问题:为什么先生去世后,人们在其棺椁上覆以“民族魂”的旗帜?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大致明白,鲁迅的一生其实就是揭示我们民族的病痛的根源,寻找疗救方式的一生。然后,我再让学生细读课文,将读不懂的地方找出来,分组讨论解决,把共性问题找出来,分类成小说的三大要素——环境、情节、人物的研究。接着,我把情节的研讨作为突破口,将双线结构的巧妙构思逐渐呈现在同学面前,并不断和主题联系探讨,进行启发式提问。如故事的真正开始是在什么时候?为什么把夏家的故事放在暗处?能不能放在明处?华、夏两家故事放在一起有什么暗示意义?等等。等到学生明白了“药”不仅仅是小说的线索,同时也是主要情节的发起点,更是小说主题意义的体现的时候,课堂的分析自然就进入了人物的分析,学生很自然地把愚昧的群众作为小说所要表现的主体,华老栓、华大妈和夏四奶奶、茶客、刑场的看客构成了他们的四个层次,我指导学生把他们和夏瑜、康大叔和红眼睛阿义、夏三爷进行比较分析,对故事中人物的悲剧性、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的探究也就水到渠成了。最后,我把环境描写的内容分析以练习的形式让同学在课堂上当堂完成,结果显示,同学的理解非常到位准确。
二、参照经典,比较阅读
接下来,我以环境描写、情节设计、人物塑造为阅读角度,参照《药》,让学生对《项链》、《荷花淀》进行比较阅读,既可以找出它们的优点和特色,又可以为下一步挖掘作品的其他内涵,以读促写做准备。学生很快发现,《项链》是以情节的设计见长的,《荷花淀》是以环境描写见长的,人物塑造则各有千秋,前者是以事写人,后者是以人写人,着重于人物的对话描写。我又回过头来,让学生将《项链》的情节的设计与《药》的情节设计,《荷花淀》的环境描写与《药》的环境描写,《荷花淀》的语言描写与《药》的语言描写,进行比较,使学生深刻体会了小说的情节设计、环境描写以及对话对于主题的体现和人物的塑造的作用。
三、巧设情境,以读促写
在参照《药》的比较阅读中,学生们发现《项链》在故事环境背景上是模糊的,这造成了主人公玛蒂尔德在形象上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我要求他们根据各自的理解,将故事的结尾续写了一段,在课堂上宣读并讲出续写的理由,评出优秀作品,张贴在文学榜上供大家品味浏览;无独有偶,《荷花淀》作为诗体小说在情节上的淡化和人物对话的细腻精彩也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我让他们想像一下,水生在几年后回家探亲时和女人的对白,要求反映战争的残酷性和人民不屈的斗志,并以环境描写映衬。许多学生自觉地运用影视文学的镜头艺术,把这个片断写得有声有色。
古人说,上善若水,而水的流动不正是因为差异性造成的吗?差异性本身就是学生产生比较阅读的核心动力,本身就是引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根本原因。所以我们在实施比较阅读的教学中,不能简单把它看成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一种理念贯穿到教师“教”的实践中,贯穿到学生“学”的实践中,从而产生智慧的火花,衍生出更多的比较阅读的形式。
★作者简介:李安萍,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