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发展:中国模式的内在价值分析
汤志华++吕剑枫++刘晓华
〔摘要〕包容性发展理念是当今中国能够实现和平与崛起并存的深层次原因,是“中国模式”的重要价值体现。“平等、共赢、协调、共享”,是我国包容性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和本质要求,与西方国家的模式和价值观念有着本质区别。中国走包容性发展道路有其历史文化基础、现实依据和长远目标,其具有世界范围的影响和意义。要促进包容性发展,必须注重文化上的求同存异,超越意识形态偏见;必须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摒弃个人主义思想;必须致力于构建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和谐。
〔关键词〕中国模式;包容性发展;包容性增长;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D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7)02-0046-0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目前中国的GDP总量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毫无疑问,中国的发展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许多人认为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等词语也因此成为了世界各国议论的热点词汇。与此同时,各国也在纷纷探寻中国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根本性原因,以及评估预测中国发展之后可能产生的国际性影响。国际社会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崛起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国力的提高,而只是单纯在经济方面的发展或是军事方面的强大,不能给世界提供可供学习借鉴的一种新的发展价值观。例如,前美国美中贸易委员会主席柯白就曾说,“中国的崛起并不包括特别的道德或规范意义。当今及未来的中国很可能向世界呈现经济和军事的力量,但它们不可能包含高调的哲学理论或意识形态。”〔1〕 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面对种种质疑和舆论攻击,我们认为,中国的崛起不只是经济总量、对外贸易额总量、外汇储备总量、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总里程等指标数量的增长,而是反映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具体实践和当今时代特征相融合的一种新的发展价值观。这种发展价值观注重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多元发展,强调应在包容和求同存异之中实现“百花齐放”“百花争艳”,而非传统西方中心主义价值观所体现的“一枝独秀”。
一、包容性发展理念的背景及其概念
(一)包容性发展理念的提出
“包容性发展”是立足于新时代背景和现实需求提出来的,是对之前“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发展和完善。“包容性”最初是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出现在2000年9月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当中。2007年,“包容性增长”的完整概念才开始由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提及。时隔两年之后的2009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统筹兼顾,倡导包容性增长”。此后,中国的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国际会议等重要场合上提及“包容性增长”。随着人们对“包容性增长”的深入理解和不断实践,对经济“增长”的这一要求逐渐转向对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由此,“包容性发展”成为了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的主题。正是在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上,胡锦涛同志发表了主旨演讲,第一次公开阐述了当代中国对“包容性发展”在理論上的丰富和实践上的创新,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获得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2〕之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曾培炎在担任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期间也在该年会会刊中撰文,指出包容性发展对于全球化、地区经济一体化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弱势群体和欠发达国家带来更多的公平,实现共同发展。2014年5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24届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上致辞,强调包容性增长的重要地位和论述其具体体现。更为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7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再一次强调,中国的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3〕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人类社会利益、命运和责任三个共同体的发展目标。
(二)包容性发展的内涵
走包容性发展道路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奥秘所在。包容性发展作为“中国模式”的核心价值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反映了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发展要求。
对内而言,包容性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发展实践的价值反映,是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智慧。包容性发展,强调必须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均衡发展,坚持“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坚持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包容性发展的价值理念在实践中的生动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思想和 “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及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五大建设协调发展的局面,确立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新举措和新布局,体现了五大建设的互相促进和包容,并且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的发展理念。
对外而言,包容性发展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致力于摆脱民族、种族以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等局限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全球发展观”,是中国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致力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和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硕果。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倡的“共同体”外交理念则是其具体体现。十八大报告提出,我们人类作为一个共同体,地球是我们共同的生存空间,我们不分国家,不论种族,共存于此。我们理应形成共同发展和共同生存的共同体意识,以增进人类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了“共同体”外交理念,已在公开场合六十多次提及“命运共同体”以及致力于构建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命运共同体关系。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更是将主题定为“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作为包容性发展的具体目标和要求,逐渐为国际所广泛认同。
二、包容与排斥:中西方发展模式的本质区别
“中国模式”所倡导的包容性发展理念,主要包含有两层含义:对内,主要是以人和自然、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人与其自身的发展这三组关系为主线,努力实现这三组关系的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对外则以各国或各地区之间的不同文明作为着力点,强调不同文明之间要以尊重和包容作为其求同存异的途径,以对话和沟通作为减少对抗和冲突的方式,最终达到互利共赢的共同发展模式。因此,“平等、共赢、协调、共享”是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包容性发展理念的最好的概括和体现。
西方发达国家自近代以来,通过科技革命和制度创新提高生产率;通过强权政治和跨国公司实现资本和市场的进一步扩展;通过价值观输出和文化渗透进行意识形态的和平演变。在此基础上,西方发达国家拥有了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强大的军事力量和自认优越的社会价值观,逐步成为了当今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主导者,确立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经济政治体系中的中心地位。然而,回顾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历程,西方国家所走的发展道路是一种建立在压迫剥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地区基础之上的排他性发展,是以牺牲其他国家发展机会为代价的发展。
首先,在发展主体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坚持西方文明优越论,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对外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将广大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与繁荣视为威胁;对内强调资产阶级少数群体的个人利益,所宣扬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所谓普世价值实际上完全受资本的严格控制。仅以“民主”价值观为例,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美国的民主是和资本成正比的。据“美国政治响应中心2014年统计表明,在美国国会534位议员中,至少有268位议员(一半以上)净资产超过100万美元。”〔4〕其次,在发展进程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为了缓解本国的环境压力,利用自身在国际秩序的地位和科学技术的优势,将污染严重的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转移,并通过剪刀差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掠取物质资源以维持自身的生态平衡。最后,在发展成果方面,鉴于其对自身社会制度以及根本利益的维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主导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方式对东方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进行排斥。
与此相反,“中国模式”所提倡的包容性发展理念,一是体现了发展主体的平等性。我们强调对内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坚定信仰;对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亲、诚、惠、容”,强调国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努力打造“责任共同体”;二是强调发展的共赢性。我们对内强调改革发展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先富与后富的关系,最终要达到共同富裕和实现社会和谐;对外倡导遵循各国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努力构建和谐世界;三是体现了发展进程的协调性,我们强调在国内要坚持“五位一体”的建设总布局,以实现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规模速度和质量效益的统一,确保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对外倡导南南合作,努力推动世界经济政治秩序的合理化,推动实现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四是体现了发展成果的共享性,我们强调共同富裕的发展原则,努力建成惠及十三亿多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让改革发展的成果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对外强调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复兴,是公正的复兴,绝不会因为自身的发展而损害别国的正当利益,努力建设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以中国的发展促进各国的发展。
三、包容性发展何以成为中国模式的内在价值?
中国不管是在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中,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探索中,还是在实现中国梦的逐梦之旅中,始终坚持把包容性发展作为构建公平团结共识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作为中国发展模式的重要价值理念。
(一)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走包容性发展道路的历史文化基础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冷战结束后引发世界冲突的主要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明的冲突”。正在崛起的中国会引起不同文明之間的新的竞争和矛盾吗?回答是否定的。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传承,“和而不同”始终作为一种文明发展理念在文化传承中占据主体地位。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的意思就是大家和睦地相处,同时保持各自的意见和观点。(《论语·子路》)《礼记·中庸》也曾强调万物的相利相生,指的也是相同的意思。“和而不同”集中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几千年来,中国在对待外来文明上始终秉持着一种海纳百川的开放态度。比如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逐步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共生以至三教融合的局面。从古至今,中国信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信修睦”“礼尚往来”“协和万邦”。正是由于儒家文化当中的“仁”“和”思想的历史传承,成为今天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文化信仰和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伟大梦想的文化基础。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中国走包容性发展道路的现实依据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历史命运的关键一招。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共产党何以能够成功团结13亿多的人口齐心协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共同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很好地处理了坚持原则的“一元化”与灵活策略的“多样性”辩证关系,探索了一条包容性的发展道路。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当中的公有制经济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还体现在政治领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一党执政、多党参政)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政党之间以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形式共荣共生;各民族之间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形成了“多元一体”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思想文化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一元化指导地位的不动摇,同时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针,在确保社会发展基本价值观方向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促进全社会思想的解放。外交和对外战略方面,中国强调世界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并存。
(三)构建公平团结共识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是中国走包容性发展道路的长远目标
中国不仅积极倡导包容性发展的理念,而且在实践上践行包容性发展的理念。从2003年开始,中国就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做到以人民群众作为发展力量,将人民的幸福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让十三亿多的中国人民能够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成果。2012年中共十八大确定了两个宏伟的执政目标:一是到2020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左右的时候,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二是到本世纪中叶即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包容性发展理念的最好体现。另外,曾经经历过长达一百年被西方殖民列强侵略屈辱历史的中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始终强调中国的发展绝不是建立在牺牲他国利益的基础之上,而是希望在中国实现复兴富强的同时能够为其他国家的发展创造机会、带动其他国家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而实现世界的共同发展和繁荣。《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白皮书指出,2010年至2012年,中国对外援助近900亿元,还免除了最不发达国家和重债穷国的债务14.2亿元。〔5〕除此之外,习近平主席和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和古巴四国在经贸、农业、生物技术、文化、教育等领域签署了多项合作文件,进一步促进和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中国在基础设施、贸易、投资、能源、教育、卫生等领域不断加大与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密切合作,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努力构建团结共识的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一)尊重文明的多样性,超越意识形态偏见
实践性是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在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和时代背景下进行,从而产生出了多姿多彩的各国文明。同时,由于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存在,生活在不同文明区域内的人们通过相互交流学习、互相借鉴,从而推动自身文明的不断发展。因此,文明多样性既是人类社会的显著特征,也是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的200多个国家中大约生活着2500多个民族,说着6000多种语言,以及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多种宗教信仰的存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不是阻碍不同国家友好往来的沟壑,更不应该成为不同文明和文化价值观相互冲突、排斥的根源和理由。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在给世界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信仰、制度和民族国家地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甚至因此而引发地区性的局部战争。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包容性发展成为了我们缓解甚至是消除矛盾和冲突的有效途径。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在不同文明和社会制度之间的交流同时充斥着意识形态的陷阱以及文明优越论、制度优越论的挑战。即使在互联网这一高科技领域,依然存在严峻的国家信息安全和意识形态主导权的争夺。对于不同的文化和文明,早在50年代,毛泽东就提出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提出中国要学习和吸收人类社会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思想,将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作为我国新的安全观,并以此来消除世界文明的冲突和矛盾。而随后,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也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前提下,要坚持平等开放的精神,促进世界文明之间的兼容并蓄,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和谐。 除此之外,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南非金砖5国会议的讲话再次强调,“不管国际格局如何变化,我们(中国)都要始终坚持平等民主、兼容并蓄,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尊重文明多样性。”〔6〕只有超越意识形态的偏见,摒弃社会制度的评判标准,对不同国家由于不同的国情而选择的不同道路和制度给予高度的尊重和维护,不同文明才能够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共荣共生。
(二)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马克思曾经强调,随着人类历史活动的不断扩大,分工的日趋完善,历史就会转变为世界历史。因此,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也日趋密切,也逐步形成了唇亡齿寒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体”是指“基于传统的血缘、地缘和文化所形成的人类集合体,共同体内的人们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传统,体现着成员的共同感情、共同信仰和集体意识,将同质性的个体结合在了一起”。〔7〕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强调在追求我们自己发展利益的同时,尊重和兼顾他国的合理利益;在谋求我们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其他国家共同发展;建立一种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从而增进人类的共同利益。
全球性危机的存在和凸显促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进程。随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日渐深化,为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同时也使各国逐步形成相互依存和相互依赖的统一体,利益交融、休戚与共。由于各个国家之间的交往日趋密切,各国所存在的区域性矛盾和问题也将会随之发展成为全球性问题,影响着各国的利益和全人类的生存。目前的全球性危机主要体现在气候变化、网络安全、公共卫生安全、恐怖主义、跨国犯罪、严重自然灾害以及核安全等各种非传统安全存在的挑战。由于其具有全球性、突发性、动态性等特点,使得单凭各国的力量难以承担和化解这些危机,也使各国难以避免这些危机对本国所形成的破坏性。由于全球性危机的存在,使我们在同样危机面前,必须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走包容性发展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够以世界之力应对全球危机。
(三)构建一个团结共识的和谐世界
构建一个“团结共识的和谐世界”是中国发展努力追求的外交目标。胡锦涛在2005年的亚非峰会上首次阐明了“和谐世界”的理念,提出要“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并在两个月后中国和俄罗斯共同发表的《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将“和谐世界”纳入其中。至此,“和谐世界”成为中国模式的一大发展理念和目标并逐渐为国际社会所接受。当今世界依然是“一球两制”的格局,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两种社会制度沟通与竞争并存的境况,并且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和资本主义制度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将日趋密切。我们不仅需要与周边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谐外部关系,更需要在整个世界构建“公平团结共识”的和谐世界。
但是,“公平团结共识”的和谐世界构建的基础是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平等和公正是构建“公平团结共识”和谐世界的重要原则基础,团结共识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和实践过程,需要有一定的制度支撑和法律保障。因此,只有推行平等公正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才能最大地激发各国的团结意愿,达成共识,促进各国的和谐发展。雅尔塔体系作为美国和苏联冷战争霸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而宣告瓦解。旧的国际秩序瓦解,理应产生新的国际秩序。然而,苏联解体之后,世界政治由两极格局发展成为了“一超多强”的格局,今天的国际秩序还是美国依靠自身经济、军事力量的绝对优势而主导的一种不平等秩序格局。要构建“公平团结共识”的和谐世界,首先就需要通过变革现有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要求体现国际之间的民主平等和国家主权及领土安全;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要求体现国际之间平等的经济合作和互利共赢的发展目标。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理应参与并积极推动以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和互利共赢国际经济新秩序为主要内容的國际新秩序构建。
〔参考文献〕
〔1〕世界中国学论坛观点集粹——中国道路:没有价值观的崛起?〔J〕.社会观察,2013,(4).
〔2〕胡锦涛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EB/OL〕.http://www.gmw.cn,2011-04-15.
〔3〕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召开十八届四中全会〔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7/29/c_1111854271.htm.
〔4〕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隐匿的资本主义与喧嚣的民主话语〔J〕.红旗文稿,2015,(21).
〔5〕授权发布: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EB/OL〕.新华网,2014-07-10.
〔6〕习近平.携手合作共同发展——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的主旨讲话〔EB/OL〕.新华网,2013-03-27.
〔7〕张纪.中国梦:铸就人类命运共同体〔J〕.党建,2013,(11).
【责任编辑:石本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