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教合一理念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施向军

    摘? 要 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出发,指出传统教师角色定位的不足之处,即教材的复制者、教室的坚守者、教法的传承者;从“做学教合一”的理念与现实出发,对教师提出新的角色定位要求,即内容的编排者、课程的设计者、方法的改革者;最后从职业资格到执业资格、教师到工程师、师生关系到同事关系三个转变出发,提出教师角色定位转变的方法。

    关键词 做学教合一;职业教育;教师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718.3?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01-0013-02

    1 引言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要求职业学校按照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在这一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各职业院校都或多或少地建立了真实应用驱动教学改革的机制,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在实践中也遇到了瓶颈。真实应用驱动教学改革实质上是建立在“做学教合一”的教育理念之上,该理念源自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理论,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的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做学教合一”的职业教育重点在于做,目的在于学,关键在于教。

    多年的实践证明,教师的教是决定教学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做学教合一”的教学改革对职业院校的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即教师不仅要知道要做什么事情、怎樣做事情,还要通过做事情的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该怎样学,最后通过学生学的方法制定科学有效的教的方法。职业教育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并不能适应新角色、新身份的改变,依旧习惯于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不能迅速转变身份,使得学校利用真实应用推动教学改革举步维艰。

    2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

    教材的复制者? 大多数教师习惯于依赖教材,通常是给什么教材就教什么内容,普遍现象是只要教材迟来几天,教师必然会抱怨:你让我怎么教?实际上,教材只是教学资源的一部分,是教师教学的一种参考,绝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特别是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因为各地区、各学校面临的课程目标、依托的教学设备各有差别,一门课程通常并没有一本绝对权威、普遍适用的教材。有些教材只是相关教师为了评职称求晋升撰写的,不仅内容老套,甚至存在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还把教材作为自己上课的唯一标准,势必会将老旧的知识甚至是错误的知识传递给学生,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即便教师使用的是一本优秀的教材,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也必然要有相应的调整,完全照本宣科肯定是难以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

    教室的坚守者? 很多教师还是习惯于守在教室、不离讲台,或是一支粉笔打天下,用黑板开车床;或是滥用教学资源,用视频、PPT轰炸学生。走不出教室,即便走出教室,所讲的、所做的与学生将要从事工作的真实业务流程也基本上没有关系,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适应期,甚至还没等到适应工作岗位便已辞职。因为教师坚守在教室,所以教授的专业课程依旧是以章节的知识体系构建课程,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而言是不合适的。

    教法的传承者? 教师习惯于将自己定位成知识的关联者,以自己当年的教师为学习和模仿的榜样,用同样的教学方式传递已经掌握的知识。此外,因为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变快,教师也是知识的学习者,习惯于用传统的方式学习知识,然后将新学习到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如很多专业课教师对真实的工程项目、工程案例并不熟悉,甚至从来没有主持或参与过真实项目,因此只能从书本到书本,只是一个知识的学习者与传递者。实际上,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多数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不擅长逻辑思维与刻板记忆,缺乏学习兴趣与欲望。进入中职学校以后,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改变,依旧是从书本到书本,他们很难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3 “做学教合一”理念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内容的编排者? 职业教育要推动教学内容改革,按照企业真实的技术和装备水平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训课程,必须要有一批懂得企业真实的技术与装备的教师,然后根据真实的技术和装备改造课程。但实际情况是,很多职业学校的实验实训装备还停留在十多年前的水平,与企业现有装备、技术严重脱节,以至于学生进入企业以后茫然不知所措,产生强烈的挫败感,觉得学习无用、工作无力。

    另外的极端情况是,有些学校片面追求高大上,为在各类评比、检查验收中取得好成绩,往往不顾现实购买大量“高精尖”的教学设备,结果教师难以掌握,学生很难学会,造成设备闲置。更有甚者,这些教学设备只是检查时供人参观,有些甚至连包装都未打开,使用率几乎为零。现实需要的是教师能够真正地从事企业实践,掌握企业现有设备装置与技术,然后依据企业真实技术和装备,将教学内容由现有的学科体系改造为行动导向体系,做到教学内容不失真、不失效、不失量。教师要能够根据学校、合作企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编排教学讲义或者校本教材,重新组织编排教学内容。

    课程的设计者? 在专业课程设计上,要尽量摒弃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方式,要依据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

    1)要走出教室。在教室里,依赖黑板与多媒体是不能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技能与本领的,要设计能够行之有效的教学空间,“前店后校”“前校后厂”的模式都应被借鉴使用。如学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利用学校临街门面完全依据专卖店形式做成智能家居销售与施工的门店;门店有了真实业务以后,将简单业务分配给低年级学生,将有难度的业务分配给高年级学生,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做项目。

    2)要重组课程模块。打散原有的学科体系,让知识随业务内容建构,随工作内容建构。比如智能锁的教学,可以从智能锁的类型、结构,到智能锁的选型、报价,再到智能锁的安装与调试,最后到智能锁的使用说明、维护设计教学模块,因为这是真实的业务流程,所以这个课程模块就可以实现一项业务,为“做学教”的教学开展提供了依据。

    方法的改革者? 针对职业教育的学生实情,教师应该不遗余力地推动教学方法改革,通过真实案例、真实项目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职业兴趣。如前所述,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大多是不适合接受传统课堂教学的。这些学生一方面可能因为兴趣缺失,没有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可能逻辑思维或记忆能力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还是有差距。根据多元智力理论,职教学生实际上在一些方面是有智能优势的,比如动手操作技能方面。教师一定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利用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强的优势,带着学生做真实的项目;在做的过程中让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技能,获得成就感,提升学习兴趣。项目不一定要“高大上”,但一定要真实,要与课程相关、契合。

    4 怎样让教师获得新的角色定位

    从职业资格到执业资格? 前些年,国家与地方为了大力推动“双师型”师资建设,界定了“双师型”教师的资格标准,也给了许多优惠政策。在专业课教师中,获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人数比例大大增加。但是,拥有一张职业技能的高等级证书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也不完全是实际技能的体现,而且国家近几年正在取消一些职业认证。让教师从职业资格向执业资格转变,应该是教师获得新角色定位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一方面,执业资格不同于职业资格,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工种,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管理能力与策划能力。如一、二级建造师是工程建设中从事项目经理岗位的资格证书。以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中智能家居施工安装为例,如果教师拥有建造师资格证书,将可以成为一个项目的策划者与管理者,他将以全局的视野,通过专业的知识与经验将一个真实的项目案例解构为可行教学内容,成功地成为一名教学内容的编排者。另一方面,获得执业资格的教师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真实的项目案例,掌握更多与实际项目相关的专业知识,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可以更好地促进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从教师到工程师? 教师专业定位是教育教学,按照行业规范,在时间节点内,根据职称和专业,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经验技术。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只是向学生传授某方面的课本知识,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及教育目标、要求,在特定的环境中采用特定的教学方法,通过特定的途径来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这种角色是一种性质复杂的职业角色。在职业教育中,面对特殊的、动态发展的教育目标,面对层次不一的学生,教师必须完成自己的双重角色。通过教师身份向工程师身份的转换与配合,一方面将真实工程项目、工作案例按照行为导向的路径,重组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模块、创设学习环境,以让学生获得真实的工作情境与工作内容;另一方面,工程师也是一个项目实施的重要主导者,只有让教师具备工程师的能力,才有机会获得工程师的工作机会,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即便教师去企业实践,也只能做一个看客,而不是实践工作的参与者。

    从师生关系到同事关系? 传统的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主宰课堂,学生的活动由教师安排而不是因工作内容产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地位超然。这在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中是很不妥的。主张在“做学教合一”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应该作为平等的同事共同完成一件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应该“做”字当头,学生“学”贯始终,教师相机而“教”[1]。唯有这样,才能真正让教师获得角色转变,成为“做学教合一”理念下教学方法的改革者与实践者。

    5 小结

    《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需要职业学校承担更多的责任,把按照真實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作为原则长期坚持,在“做学教合一”理念下,调整好教师角色定位,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马成荣.职业学校文化:蕴涵、构建与表达——基于江苏职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

    34-41.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