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初探
【摘要】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更应着眼于学生人生态度、人生理想、精神旨趣、完善人格的建树,以培养学生的审美人生观。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珍视与热爱,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从而真正体现语文课的美育价值。
【关键词】语文教育 审美教育 完美人生观 鉴赏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审美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也被不少学校所重视,但往往侧重于对学生审美兴趣与审美能力的培养。此举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如果仅以此作为美育的诠释,无疑会把美育与文学鉴赏混为一谈,使美育退化为另一种兴趣与能力的培养,从而削弱美的价值。从根本意义上讲,美育实质上是一种人生价值、人生取向的教育,即审美人生教育。度勒曾把美育的目标设定的为培养“审美的人”,即通过教育,使人从感性必然与理性强迫双重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自由而自律的人,美育腼与人生教育结合起来方能显示其深层意义。因此,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更应着眼于学生人生态度、人生理想、精神旨趣、完善人格的建树,以培养学生的审美人生观。
那么什么是审美人生观?审美活动的本质在于对生命的领悟、肯定与热爱。对个体生命的执著与热爱是美,然而,弃“小我”而“纵生大化”,把个体生命融入宇宙生命之中,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乃是审美的至高境界。审美人生观是一种超功利的人生观,以追求“美”作为人生的支点,其本质乃在对于生命的挚爱。对生命的挚爱与关怀,既体现在对个体生命珍惜与热爱,更体现在对所有生命的珍视与尊重。因此,审美人生观具体化于人生态度上:既表现为热爱个体生命的进取、创造,又表现为超越于个体生命存在(个体的情感、意志、好恶、欲望等)的旷达、洒脱;具体化于人生理想:表现为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崇高境界的追求,这一点在目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具体化于人格建树:既要保持个体独立意志又不以自我为中心、凌驾于万物之上,肆意践踏他人、损害万物,真正做到不卑不亢;具体化于处世方式上:以公平之心接人待物,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一切生命的存在。
审美人生观的内容决定了审美人生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审美人生教育乃是以感悟生命、热爱生命为核心内容,融人生教育于审美活动之中的教育。基于此,在语文教育中实施审美人生教育务必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挖掘作品的生命意识,提高文学鉴赏的层次;第二,由品文而悟道,把审美与育人结合起来。
挖掘作品的生命意识,提高文学鉴赏层次。目前,不少语文教师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往往无法突破两个粗浅的认识:(1)作品是作者个体意识的流露。(2)作品反映了作者的某种阶级倾向。前者如对待散文、诗歌的鉴赏,一切皆归于作品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如读《春》意在让学生在作者所描绘的春风、春花、春草、春雨图中去体会作者对春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意在理解作者不愿与俗人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读《守财奴》,一切皆指归于对自私、贪婪的资产阶级思想的揭露。读《项链》意在使学生理解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金钱关系对人们思想的侵蚀。读《祝福》重在对专制、冷酷的封建制度的认识。以上分析并没有错,但我认为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仅止于此,却显得有些粗浅,很难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作品既是作者个体思想感情的流露,但同时又蕴涵着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情。读者之所以与作者沟通,与作品产生共鸣,正在于作品隐含着人类共同的生命意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始终能唤起人们心灵的震动,究其原因也正在于它包涵着深厚的生命意识。同时, 一个作者除了一个阶级的、社会的、政治的人之外,他更是一个有着独立意志、人格、个性丰富的人。因此,语文教学中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必须突破作者的个体意识,又不停留于从阶级、政治、社会、时代的浅层去诠释作品,而应进一步深入到他的灵魂,去挖掘文中深含的生命意识,使作品鉴赏指归于对生命存在的体认与感情,把文学鉴赏真正升华到审美的高度。
如对《春》的鉴赏,我们完全可以把鉴赏的目标直接定位于帮助学生通过“春”,去感受生命的勃勃生机,唤起学生对新生命的挚爱与珍惜。这显然比帮助学生去体会作者对春的喜悦与赞美之情要深刻得多。再如对巴尔扎克《守财奴》的分析,不仅仅停留在对葛朗台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的讽刺、批判上,而应把它上升到对人性异化的批判和对真、善、美的追求上。又如对《祝福》中祥林嫂悲剧的分析,不只从社会方面找原因,也从其个人方面,从其自我意识丧失中去挖掘更深层次的悲剧根源。读《归园田居》,可从表现作者不与俗人同流合污的粗浅认识中超脱出来,引导学生去体悟陶渊明超越个体生命存在、纵身大化的审美人生理想。
语文教材中一篇篇美文为我们提供了体悟生命的范本。教师应帮助学生从对作者个体思想情感的体验中超越出来,上升为对生命存在的关注与认识。如此将大大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对人生的体验,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珍视与热爱,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从而真正体现语文课的美育价值。
★作者简介:庞益刚,贵州省余庆县敖溪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