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罗家莉+李晓慧+席阳+李霄鹏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北京服装学院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采取鼓励建设跨学科的课程体系,以彰显人才培养的“艺工融合”特色;探索产学研结合和校企联合等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力度,以提高人才培养的实践创新能力;建立模块化课程平台,以适应人才多元化培养需要等系列举措,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强化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注重能力提升
1.探索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规律,提升创新能力
学校以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为依托,以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的2个实验班为试点,探索纺织服装业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明确服装业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进一步厘清现有人才培养理念、教学管理及运行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分别从优化生源结构、建立“导学”关系、提供最优师资、完善选课机制和创新教育模式等五方面,进行与创新人才培养相匹配的机制改革;并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强调学科交叉、强化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和拓展国际视野等,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2.探索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规律,提升综合能力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呼唤学科交叉与渗透,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渴望复合型。学校审时度势,加大实验班开设力度,在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商学院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增设跨学科实验班,突出科学本身的整体性,不再过分强调学科之间的界限,最大限度地减少过分专业化所带来的局限,帮助学生接受不同学科知识的熏陶,形成跨学科的专业培养,深入探索艺工结合、特点明显的设计类人才的培养规律以及交叉课程的融合方式,努力培养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交叉复合型人才。
3.探索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提升实践能力
学校以“卓越计划”为依托,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技术人才,把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教育与研究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科学梳理课程体系,明确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相互关系,建立人才系统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培养的实现矩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强化实践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日常实验(实践)课程与学期末实习所占到总课时的比例有严格的要求,理工类专业实践课不少于总学时的30%、英语专业不少于总学时的20%、其他专业不少于总学时的25%。力求突出实践实效性;采取多元实践教学形式,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彰显学生个性;重视实践学习过程体会和创新知识的市场推广与转化。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1.艺工融合培养,突出办学特色
学校以服务纺织服装业为重点,兼容多学科知识结构,打破艺、工、管之间的鸿沟,在各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中将产品的审美性、技术性和商品性紧密联系起来,实现艺术与工程的交叉复合培养。2015年,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大胆创新,在艺术设计学院设立“整合设计”实验班;在商学院设立“广告”实验班;在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设立“纤维与时尚设计”实验班,深入探索艺工融合型人才培养规律。
2.校际联合培养,提高专业水平
北京作为首都拥有丰厚的教育资源,校际联合培养是北京市属高校拓展办学空间、吸引优质生源、共享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学校依托北京市教委的“双培计划”,选送优秀学生前往央属高校就读。目前,学校分别与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6所高校开展合作,并按照优质对口专业对接的原则签署校级合作协议。“双培计划”的开展,使学校充分利用合作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让学生享受访学所在学校先进的培养方式,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发展空间。
3.校企协同培养,满足社会需求
自2011年服装设计与工程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两个专业入选“卓越计划”后,学校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工程教育理念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展开深入的研究和配套改革,重视发挥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具有学校办学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强化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加大对学生深入企业实习实践的支持力度,促进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与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相结合,确保实践环节更多地在企业真实环境中开展,实现校企协同培养。
4.中外合作培养,拓宽学生视野
学校积极与国外高校开展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大力推进国内外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本科生国际视野拓展项目和大学生海外交流项目,不断推动本科生教育国际化。特别是北京市教委“外培”项目开展以来,学校先后与英国利兹大学、伦敦艺术大学、曼彻斯特城市大学、米兰理工大学、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等国际顶级纺织服装高校达成了课程互认、交换培养、短期项目研究、毕业环节联合培养和学术考察等多种国内外联合培养意向。积极做好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基础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本科生联合培养、交流互换、访学体验等项目。
创新课程体系,注重综合素质培养
1.正确处理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关系,突出培养过程的整体性
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各自打破学科界限,围绕人才培养的能力和素质要求组织课程,亦即增加通识课程“知识应用性”的内容,强化专业课程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积极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和作用。学校多次组织基础教学部门与专业院系的教学研讨,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加强通识课程对专业课程的支撑作用和专业课程对通识课程的引领作用,探索课程间合理的逻辑关系,深化彼此间的联系,进而突出课程体系的完整性。
2.正确处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强化培养过程的实践性
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相比更注重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手段。使应用型人才具有“应用”特征,就需要正确处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强化课程体系的实践性。多年来,学校重视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构建出“多步骤实施、课内外衔接、一环节把关、多平台实践、多层次管理、多渠道推广”的现代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
3.正确处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关系,增加培养过程的灵活性
从课程性质看,必修课程主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稳定性,选修课程则可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要求。只有两者适当搭配、密切配合,才可以提高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灵活性。然而,在实际运行中,选修课程常常演化为“凑学分”的工具,对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很难体现。因此,正确看待选修课的作用,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研究选修课程的设置,依据社会需求调整授课内容,才能提高课程体系适应社会需求的灵活性。为了扩充选修课资源,引入优质师资,填补课程空白,学校积极引入在线课程平台,建立学分互认制度,加强选修课的建设和规划,从而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4.正确处理人文素质课程和科学技术课程的关系,强调培养过程的育人性
就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其人才的社会属性极为明显。人才培养目标是实现人才融入社会、服务于社会,这就需要人文类课程给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科学类课程提供科技技能和科学观,使课程体系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近年来,学校致力于思想政治类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充分发挥体育类课程的育人功能;重视艺术鉴赏类课程对学生情操的陶冶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对提升民族自信的影响;科学基础对艺术设计合理实现的支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契合人才培养过程
1.一年级重基础,培养扎实的基本功
大学一年级主要是通识教育阶段,是较为系统地传授理论知识,为未来专业发展打下扎实的理论和技能基础,使专业培养的初级阶段尽可能做到涉及面广和非专门化,以提高学生专业选择的灵活性,增加专业转换能力。该阶段主要的教学模式是课堂讲授与训练,辅以参观实习、采风和模拟实验等实践环节,以扎实的基本功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二年级重衔接,培养专业视野
大学二年级是通识教育与专业基础教育兼具阶段,学生对所从事专业已有较为具体的了解,并初步掌握相关主要专业能力,能够在对未来工作领域充分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解决问题和完成工作任务,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和获取相应的合作能力。此阶段,前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模仿、模拟和验证性实践教学方式虽然依然占有相当的比例,但以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竞赛和教师教科研项目为载体的项目教学,以校内外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的现场教学等教学模式更好地契合了人才能力培养的需求,在夯实基础的同时,起到很好地拓宽视野、提升能力的教学效果。
3.三年级重交叉,培养基本专业素养
大学三年级是专业基础与专业教育兼具阶段,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专业教育具有职业性与学术性两个特征,是将高校与市场联接在一起的纽带。此时,以名师为核心组织教学的工作室模式,及以典型产品的设计贯穿始终的案例教学模式等,对激发专业兴趣、培养专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更加明显的效果。本阶段多种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不仅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益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这样的改革与实践,帮助学生在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的能力展示过程中,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4.四年级重实战,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四年级主要是专业教育和专业综合能力提升阶段,提倡采用跨学科、跨专业和跨课程的联合教学模式,将不同专业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完成同一个项目设计,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有条件的院系构建“专业+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在突出专业特色的基础上,结合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相应的创业课程。
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夯实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
1.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平台是创新实践课程实施的“硬件”保障。学校以建设“产学研”结合、优势教学资源整合的综合性实践教学平台为思路,探索校企合作、校内跨专业合作、艺术类创新型工作室协作机制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平台搭建。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龙头,以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北京市级校内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为重点,以400多个校内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为基础,积极打造校内实训基地、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基地和实验教学中心“三基地一中心”的实践教学平台,强化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2.打造创新创业教育载体,培养学生实战能力
从2007年开始,学校以本科生科学研究计划、实验室开放两大科研训练及学科竞赛项目为重点,打造创新创业教育载体,形成国家级、北京市级、校级不同项目层级。每年确定约200个本科生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约80个实验室开放项目、约40个学科竞赛项目进行资助。积极的鼓励政策,确保每年参加科研训练与学科竞赛的学生占到30%以上。2011年,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规范了科学研究和学科竞赛项目,将其划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个类别。2014年,学校出台了《北京服装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成果奖励办法》,对指导教师和学生在大学生创新项目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认定和评奖,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励。
3.承接参与高水平赛事,检验实践创新能力
2009年,学校受北京市教委的委托,开始承办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北京赛区的比赛。大赛以广告创意比赛的形式,结合国际国内品牌企业广告真实案例,创造出符合市场要求的作品,达到了促进教学改革、启迪创意智慧、强化动手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办赛宗旨;培养了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丰富了当代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特别是对相关专业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近五年,学校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成绩斐然,有2,194人次获得各个级别(包括国际、全国、北京市级)的奖项771项。随着学校实践成果奖励机制的推出,2013年,各类项目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国际会议论文以及EI国际期刊等超过10篇,申请国家专利1项,获得各级竞赛奖项130项。
综上所述,正是在人才培养各环节,学校注重研究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匹配关系;注重研究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研究有益于创新精神培养的教育教学模式;注重研究与多元人才培养需求相匹配的教学管理模式,才确保了人才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的开展,并取得骄人的成绩,进而避免创业教育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作者单位:北京服装学院教务处)
[ 责任编辑:于 洋]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