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①
温雪
[摘 要]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广西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对广西各高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然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 一带一路;国际商务专业;培养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7-0086-02
一、引言
中国—东盟自贸區自2010年建立以来,我国同东盟地区贸易往来不断增加,国际交流日益频繁,2013年,正式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对我国国际商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具备国际商务知识,熟练掌握国际商务技能,具有较强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高层次国际商务人才。
2015年,在两会期间对广西赋予三大战略定位:“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广西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中有着天然的区位优势,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广西在我国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广西提出深化推进与东盟贸易、金融、互联互通、人文交流、海商等八大合作,这给广西培养国际商务专业人才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新的历史时期,广西应深化教学改革,实施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需要。本文拟归纳分析广西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一带一路”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对广西人才的需求,探讨新时期广西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和路径。
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付诸实践,广西对外开放的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力度,迫切需要广西培养更多国际商务专业人才。我们培养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应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国际化视野、跨文化的洞察力和出色的语言应用能力,此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综合实践应用能力和诚信意识。通过去广西各外贸企业和高校调研,我们发现广西高校目前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国际视野不强、综合实践应用能力较差、语言应用能力不足、跨文化管理能力不够等若干短板,达不到国家战略实施的人才要求。其背后反映的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主要有:
(一)课程设置不能适应当前国际化需求
广西很多高校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大部分高校国际商务专业开设的课程都以商务管理类、国际贸易类课程为主,“同质化”现象严重,不符合“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未能与时俱进。新时期,广西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未能做到面向东盟、服务地方对外贸易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较少。此外,广西高校的国际商务专业普遍对外语的重视程度不够,许多高校仅开设了大学英语和商务英语课程,较少开设东盟国家小语种课程,“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的小语种教学更加稀缺,这显然不能适应新时期广西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
(二)教育视野缺乏前瞻性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广西大部分高校国际商务专业的教材比较陈旧,教学内容也比较单一,学生在校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往往与最新前沿领域脱节比较严重,授课内容涉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教学资料十分稀少。由于传统的教学资料更新较慢,对广西的对外贸易针对性也不强,很多资料泛泛而谈,未能深入到广西对外贸易的主要合作国家,导致学生在校学到的知识毕业以后发现与现实脱节,而就业需要的很多专业知识学校教学未能覆盖到。大部分毕业学生的工作范围仅限于业务员、外贸经理、单证员、外销员等常规性工作,未能全局宏观把握外贸企业发展战略和未来发展方向。
(三)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由于广西许多高校难以有与国外高等学校建立学生交流合作的平台,因此大部分高校的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培养都是在校内完成,甚至在课堂内完成,较少高校为学生提供国际交流的机会。此外,由于广西很多高校对国际商务专业的外语不够重视,学生仅在大一、大二安排了英语基础课程,在进行国际商务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较少使用双语上课。由于现有的教师考核机制限制,授课教师也更多地按照传统的授课方法,较少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和创新。这些授课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不利于学生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容易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对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不断创新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保持与时代前沿接轨。
(四)教学实践力度不够
由于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因此,培养的过程中教学实践尤为重要。广西很多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环节的问题,大部分高校的国际商务教学设施还比较落后,课程大多在普通教室内完成,较少学校设置专门的高质量的国际商务实验室,使很多学生在课堂只学到了理论知识,在实务操作中对很多软件都不熟悉,不能很快融入未来的工作岗位中,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对国际商务知识的掌握。部分学校虽然建立了国际商务贸易的模拟实验室,但是由于缺乏既精通外语又熟悉专业知识和实务操作的教师,使学生的实训课程教学收效欠佳。此外,由于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实习单位或实习基地不具有稳定性,许多高校的教学实践流于形式,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毕业难以适应外贸企业的人才需求。
(五)“双师型”教师匮乏
广西大部分高校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师大多掌握了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但大部分教师未在企业实践过,对进出口业务操作不够熟悉,对国际商务专业需应用的各项软件并不熟悉,使学生许多的实训课程流于形式,学生并不能从中获取到最新的国际商务实践经验及业务能力。虽然部分学校与企业部分高管或外贸企业优秀人才签订了协议,引进部分具有较强实践操作水平的专业人才来高校授课,但由于校外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满足高校长时间的上课需求,仅仅是偶尔到高校进行一次简单的讲座报告,或者进行一次交流学习,兼职教师队伍也十分不稳定,使学生应有的实践课程收效甚微。
三、广西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对策研究
广西应以培养适应“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需要,以“立足广西、面向东盟、商通全球”为导向,熟悉中国与东盟市场,能够胜任国际化经营与管理工作,能够“领航东盟、商通全球”的国际化、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商务人才为宗旨,紧密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和广西经济建设的需要,对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一)瞄准“一带一路”调整教学导向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广西高校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西应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将人才培养与自身经济发展特色相结合,同时,鼓励高校编著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国际商务专业教材。在培养方式上,优化课程设计,鼓励开设以东盟国家语言为主的第二外语,课程内容增加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东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的介绍,为学生未来进入东盟市场打下基础,使学生在高校学习的知识有利于未来工作的需要。此外,鼓励更多高校与东盟国家开展合作,为学生提供到东盟各国留学的机会,使国内外课程能更好地衔接,师资队伍能更互补。
(二)增强人才培养的前瞻性
广西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学改革中需要具有长远规划,培养满足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注重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国际商务人才,尤其是注重培养与“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相适应的人才。广西各高校国际商务专业应不断充实国际化、全球化方面的教学内容,面向东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时代感与应用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学生参与国际交往、国际竞争的能力。
(三)创新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广西各大高校应进一步完善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提高与国外高校尤其是东盟国家高校联合培养学生的能力。对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实施“3+1”的人才培养模式,由国内高校进行3年的基础知识培养,将學生送到东盟国家进行国外实践,借助东盟国家的教学资源和中国—东盟自贸区这个国际大市场,提高学生的国际商务专业技能、国际市场的拓展能力和语言能力。通过国内外高校的联合培养,提高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在真实市场环境中历练的能力,为广西各外向型企业培养大量国际化、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国际商务人才。
(四)搭建实训平台,加强校企合作
广西各高校应在巩固现有实习实践基地的基础上,与更多行业标杆企业和政府部门共同建立协同育人基地,以实习、行动学习、企业参访、入驻项目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深入政府、行业、企业实践的机会,聘请政府、行业、企业专家授课与指导。由于广西各高校存在很多学生的实习流于形式的问题,国际商务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较强的专业,各高校应加强对学生实习、实践的监督,不断完善实习管理监督制度,尽量组织团队式的实习、实践活动,还有利于学校管理,也能提高学生实习、实践的效用。
(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广西各高校在培养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应大量引进不仅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及业务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为了提高广西高校国际商务专业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广西应从两方面入手:(1)聘请外贸企业专家或优秀人才到高校来任课,或为学生上相关实训课程,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2)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培训,鼓励更多教师到外贸企业实习,或陪同学生一起去企业参与实践,亲自操作业务。鼓励教师与学生一起到东盟国家交流学习,融入当地国际商务发展环境中,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经验。
参考文献:
[l]林吉双,杜玉萍,杨励.国际商务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11).
[2]方刚.国际商务硕士实践基地建设研究:基于北京服装学院MIB教育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4(10).
[3]洪涓,郝冬雅.国际商务硕士人才培养研究:以北京工业大学国际商务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2).
[4]何轩.国际商务硕士培养和教学模式探讨[J].科技文汇,2015(2).
[5]高虎城.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努力开创商务发展新局面[J].国际经济合作,2014(1).
[6]段从宇,李兴华.“一带一路”与云南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