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诗学视域下雪莱《西风颂》主题的突显

    内容摘要:珀西·比希·雪莱是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之一,他杰出的语言功底、作品中蕴含的炽热情感以及深邃思想,使得他的作品深受人们喜爱。《西风颂》是他众多著名诗作中的其中一篇,该诗因其非凡的比喻、独特的意象以及优美的旋律而闻名于世。而该诗的这些特点也正是很多国内外学者在解读这首诗时的切入点,所以他们在文体学、语言学和翻译学等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从认知的角度去解读这首诗的文献却少之又少。因此,本文在认知诗学这一理论指导下,试图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这首诗。认知诗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它能为我们研究该诗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主要是从认知诗学的“图形与背景”这一理论,来解读该诗的主题是如何突显的。本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认知诗学的起源与发展,重点解释了本文涉及到的“图形与背景”的概念。第二章是文献综述,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对于《西风颂》的研究以及主要研究成果。第三章是本篇论文的核心,即运用认知诗学的“图形与背景”这一认知方式来解读该诗主题的突显。第四章是结论。

    关键词:《西风颂》 认知诗学 图形与背景 主题

    一.引言

    认知诗学是在20世纪末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至今仅有20多年的历史。这一术语是由罗文·索尔在1983年首次提出的。罗文·索尔认为认知诗学是一种文学批评,它以认知科学为工具,探究读者如何加工处理诗歌语言,同时系统解读了文学文本的结构与读者心智体验的关系(Tsur,1983:125)。自这一理论提出以来,许多著名学者都相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Emmot(1997)和Fludemik(1993)共同探索了认知翻译学;Semino 和Culpeper(2002)开创了认知文体学。总而言之,认知诗学是运用认知语言学及认知科学的理念来解读诗歌阅读过程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这一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使用这一领域下的相关视角来解读文学作品。经常提到的认知方法包括:“图形与背景”、“概念隐喻”、“概念整合”等。本文主要利用“图形与背景”这一认知方法来解读《西风颂》的主题意义。

    “图形与背景”这一概念是由丹麦心理学家Rubin在1915年提出的。该理论以突显原则为基础,认为人们的知觉可以分为图形与背景两部分。图形是人们在视觉或听觉过程中比较容易注意的部分,而背景则是不容易被人们察觉的部分。所以读者在阅读时会在大脑里进行一个不断建构“图形与背景”的动态过程。故通过分析“图形与背景”的建立及它们的动态变化,本文将要探讨“西风”的力量是如何在读者的认知域中突显的,并结合时代背景来解读《西风颂》这首诗的主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西风颂》这首诗因其奇特的比喻、优美的节奏、炽热的情感以及所传达的深邃思想成为了浪漫主义诗坛的一块瑰宝,同时也成为众多国内外诗歌研究者探究的目标。国内外学者分别结合各种批评理论对《西风颂》进行诠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总的来说,先前的研究主要是从浪漫主义、主题等视角解读这首诗。

    从浪漫主义视角对这首诗解读的有:国外学者Norton表示“雪莱视诗人为这个世界的立法者,他極度拥护浪漫主义诗歌创造性的原则,并且认为诗歌的创造性取决于诗人的灵感、想象和感受”(Norton,2006)。从主题这一视角出发的有:国内学者陈嘉曾表示:“雪莱在29岁就去世了,对于他的离去我们应该感到很痛心,因为如果他还活着的话,他将永远是一位革命家”(陈,1982)。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尝试从这首诗中挖掘出雪莱的宗教思想,例如国内学者赵军涛在他的论文中写道:“雪莱的诗中其实蕴含着基督的存在”(赵,2007)。学者龙瑞翠和李增在论文中阐释到:“在雪莱怀疑主义的面具下隐藏着深厚的基督教情结,他真正反对的是世俗的基督教堂,而不是基督教的原始教义”(龙&李,2009)。

    纵观前人做过的这些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把《西风颂》作为研究对象的学者有很多,而且他们也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是从认知诗学这一领域出发的学者却少之又少。因此本文尝试利用这一理论解读这首诗,希望不仅能为这个视角的研究提供一个例子,同时为这首诗的解读开拓一片新的天地。

    三.认知诗学视域下主题的突显

    3.1 “图形与背景”认知方法下的三个术语

    当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他们经常会被某些特定的人或物所吸引,从而这些人或物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这种情形同样适用于诗歌。人的大脑有两部分认知区域,一部分是图形,另外一部分就是背景。图形是突出的,吸引人注意力的部分,而背景是相对沉默的,静态的部分。更重要的是,人的大脑不可能同时认知到图形与背景,因为只有图形才是认知的重心。所以在一篇诗歌中,如果读者能把认知集中在某一人或物上时,这就说明它们的图形成功构建起来了。正如Stockwell所说:“阅读的过程就是不断构建图形与背景的过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读者可以建立起文本的内涵与联想意义”(Stockwell,2002)。所以在我们开始分析这首诗之前,搞清楚人的认知是怎么区分图形与背景这一问题至关重要。这就涉及到“图形与背景”认知方法下的三个术语: “前景化”、 “意象图示”和“注意”。

    “前景化”被认为是文体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指人们在感受视觉效果的过程中需要把突出与背景区别开来。正如Stockwell描述的:“文学文本中的某些方面通常会比其他内容看上去更加重要或突出,它可以陌生化文学中的重要方面,从而使读者脱离一般的视角,而从另一种创造性的、新的角度来看待世界。文本内前景化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重复、不规则的句法、双关、头韵、隐喻等。前景化的目的就是为了突出图形,隐藏背景。所以前景化取得效果的标志就是背景被成功隐藏起来”(Stockwell,2002)。

    另一个重要的术语是“意象图示”。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在叙事小说中,人物往往是图形,其他因素通常构成背景。无论在时间或空间上,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这些图形都会跟着背景而移动,这些移动就表现在运动动作或位置上。在“意象图示”理论中,被看做图形的成分称为轨迹,也就是移动的那些人或物;而与背景相联系的成分称为地标,也就是在空间中没有发生移动的那部分。

    最后一个术语是“注意”。根据Stockwell:“文本的阅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到一系列‘注意的改变以创造和遵循图形与背景的关系”(Stockwell,2002)。注意是有选择性的,绝不是把所有事物一视同仁的。在视域下,能引起读者注意的那些事物就是图形,而背景则是被忽视的部分。总而言之,上述三个术语的特点就是可把图形与背景区别开来。

    3.2 “西风”作为本诗中的“图形”

    上文已经提到人的大脑不可能同时认知“图形”与“背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由于“图形与背景”分离的原则。但是这种挑选与分离都不是任意的,而是遵循某一特定规则的。这一规则就是:“小的、移动的、具有完整特点的物体通常容易被读者认知,而静态的、没有界限的物体则被忽视。前者集中读者注意力的就是图形,后者则是背景。”因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倾向于注意图形、忽视背景。然而,诗人在这方面通常很敏感,他们往往能注意到被大多数人遗忘的事物,并赋予这些事物新的意义。

    正如这首诗中的“西风”,众所周知“西风”是秋日的一个现象,读者在视域里是看不到它的,所以描述它的形状是不可能的。由于它无形的、普通的特点,通常认为“西风”是不适合作为“图形”这一角色的。因为它不够突显到让读者注意,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般被视为“背景”。然而,在这首诗中,诗人却把它作为歌颂的对象,赋予了它“图形”的地位。在本诗的开始,诗人就直接写道:哦,狂野的西风,你这秋日生命的气息。首先,“wild West Wind”运用了头韵的修辞手法,且“West Wind”这两个单词的首字母都是大写,所以“wild West Wind”被放在了“前景化”的位置上,能立即吸引读者的注意。

    除了运用“前景化“分析“西风”在本诗中的“图形”地位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意象图示”这一概念。在“意象图示”中,有一种图示叫“容器图示”。由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被周围环境里的不同“容器”所包含的经历,像进出不同的房间和建筑物等,这里这些房间和建筑物就是“容器”。在本诗中的包含关系即是“秋日包含着西风”。秋天是一个季节,而“西风”是这个季节的一种自然现象。从时间跨度来看,秋天的时间跨度要远远长于西风,所以相对于秋天,“西风”更容易被看做“图形”。另外,诗人把“西风”比作秋天的气息,说明“西风”之于秋天就像“呼吸”之于人类。所以从重要性来看,在这里“西风”也位于“图形”的地位。

    通过以上“图形与背景”的分析,诗人在本诗中成功地把“西风”塑造成了一个“图形”,且在诗的一开始便能立即吸引读者的注意。

    3.3 “图形与背景”下革命主题的突显

    在分析、理解这首诗的主题之前,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至关重要。《西风颂》写于1819年,正是欧洲的工人运动与革命运动爆发的年代。19世纪初,英国的工人阶级为了争取更多的生存权利,开始激烈反抗资产阶级。尽管诗人雪莱出身贵族,他却强烈的反对暴政,并有着为了民主不屈服的斗爭精神。他热爱自由、仇恨压迫、对于悲惨的广大劳动人民有着深深的悲悯之情。更重要的是,他急切渴望着社会的变革。由于诗人所处时代的革命大背景,以及诗人自身的革命思想,自然这首诗的主题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因此“西风”肯定与诗人的思想内涵有着特定联系。

    《西风颂》在本质上是一首描写大自然的抒情诗,但是通过“图形与背景”认知方法的解读,我们既可以理解诗人在创作本诗时的心智历程,也可以了解读者在阅读本诗时的心智体验过程。所以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西风”在深层意义上即指“革命”,而西风的力量即是革命的力量。所以“图形与背景”这一认知方式能为升华本诗主题提供一个可靠的认知基础。

    四.结论

    《西风颂》是诗人雪莱抒情诗的代表作之一,通常被定义为一首社会革命和胜利预言诗。在认知诗学大的理论框架下,本文主要采用了“图形与背景”这一认知方式解读本诗。在认知诗学视域下解读本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是如何利用一系列原则突显“西风”作为“图形”的,然后使得“西风”蕴含了革命的意义,从而升华了本诗的主题,即从一首描写大自然的诗成为一首歌颂革命的诗。因此在认知诗学视域下,利用“图形与背景”这一认知方法解读《西风颂》是完全可行且具有创新意义的。

    参考文献

    1.Joanna, Gavins & Gerard Steen. 2003. Cognitive Poetics in Practice[M]. New York: Routeledge.

    2.Reuven, Tsur. 1983. What is Cognitive Poetics?[M]. Katz Research? Institute for Hevrew Literature, Tel Aviv University. 113.

    3.Sharon, Ruston. 2009. Romanticism[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67.

    4.Stockwell, Peter. 2002. Cognitive Poetics: An Introduction[M]. New? York: Routledge.

    5.陈嘉.1982.英国文学史(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6.蓝纯.2005.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龙瑞翠,李增.2009.雪莱的基督教情节[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 71-74.

    8.赵军涛.2007.雪莱与圣经的关系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

    (作者介绍: 袁萌萌,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