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众化、生活化、系统化整体构建①

    陈广锐,涂意

    [摘 要]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目前教育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提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众化、生活化、系统化的整体构建,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提供借鉴。

    [关 键 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生活化;系统化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7-0076-02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概括,即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公平、公正、法治”;在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不仅是个体性、民族性、群体性、时代性意識形态的统一,更是对尚处于价值观可塑期的当代大学生的共性指导。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众化、生活化、系统化的理论认知

    (一)大众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众化

    关于“大众化”的理解,可以借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成果。阮东彪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对“大众”的解读是“所谓大众,就是民众,群众”。我们可以把“大众化”理解为扩大接受群众面,其目的是让更多的群众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众化,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向大众,由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广大群众都能理解和掌握的通俗易懂的内容。这个过程是理论深入人心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接受和认同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众化突出了理论发展和理论接受主体的有机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广大群众主流价值观的高度契合。

    (二)生活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

    “生活化”就是要求教育活动从生活世界出发,融入生活世界和指导生活世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是指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通过实践活动“生活化”解析等各类与其接触的具体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活全面对接,使其将体验、感触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选择能力表现于教育对象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突出实践性,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生活实践的结合。(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贴近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紧密结合教育对象的生活,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出发。(2)融入生活,将高度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对象生活的环境。(3)指导生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教育对象生活世界的作用,成为其自觉追求的价值导向。

    (三)系统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统化

    整体性是“系统”基本属性。“系统”是指同类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以及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系统化”是在“系统”的基础上提出的,“系统化”的前提是“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必须是相互联系的,必须是一个整体。所以,“系统化”就是将系统内相互联系的各个组成要素联系起来,以发挥其更强大的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统化是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教学、管理、服务、文化、网络等各方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育的各个环节,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众化、生活化、系统化的内在关联

    (一)大众化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前提

    大众化强调教育的受众面,没有大众化作为前提,生活化和系统化教育将难以顺利推进。大众化的目标是通过宣传教育,让大众接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成为大众的思想指南、行为准则和价值标杆。就大学生而言,大学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由于大学生的家庭条件、成长氛围、所学专业、性格爱好等差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存在层次分化的现象。因此,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众化,可以使不同学科背景的大学生在了解、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达到相对统一与平衡的高度,为推动更全面、更广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打下基础。

    (二)生活化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既是大众化的延伸,又是推进系统化教育的重要链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状态是每一项思想政治教育都包含具体性,而每一种教育方式只有在具体生活情景中才能考量其有效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根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生活出发,利用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的校园文化活动,将理论知识根植于大学生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教育—内化—外化”的过程,也是大学生个人价值观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升华的过程。这就要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走进学生生活,把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是以大众化为基础,寻求贴近生活、融入生活、指导生活的具体途径,而不是在大众化之外另辟蹊径。

    (三)系统化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所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统化是在大众化教育和生活化教育基础上的全面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化强调教育的整体性,也就是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全面联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化教育,它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它渗透在学校的日常管理、教学科研、校园文化、制度文化等各个环节,关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日趋成熟和长远发展,对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起到关键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复杂工程,也是一个长期工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统化,它不仅强调在第一维度上进行大众化教育,还强调在第二维度上进行生活化教育,并且在第三维度上要求课堂教学、学校管理、课外活动等全方位联动。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众化、生活化、系统化的整体构建

    (一)契合大众文化表达,筑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众化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众化,是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小众”接受向“大众”接受转化的过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众化,首先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通俗化,然后是宣传教育渠道多样化。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通俗化过程中,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释义上,要從政治性的文件语言向日常性的大众语言转换,迎合“大众文化”的表达方式。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渠道的多样化过程中,不仅要巩固第一课堂教学的主阵地,还要拓宽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甚至更多“课堂”的宣传教育渠道。以课外活动为主的第二课堂,不仅具有丰富内容和多样形式,而且更易于让广大学生参与接受。以网络新媒体为主的第三课堂,是网络新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新阵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网络、微博、微信等网络多媒体中,形成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精神家园,较之其他宣传教育方法让大学生更易理解与接受。

    (二)迎合学生成长需求,优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环境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必须以学生为本,把握学生成长特点和规律,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各种需求,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因此,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1)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校园文化生活相结合,充分发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互动作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强调行为示范、责任担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约束行为、塑造人格。(3)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4)必须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解决大学生实际困难相结合,在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和社会的关爱,切实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本主题。

    (三)联合学校多方之力,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统化水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统化是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提升教育效果的关键。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统化,要巩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众化基础,满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需求,联合学校多个部门形成合力,全面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统化水平。就大学而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统化包含三个方面:(1)推进教学内容的系统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应纳入“两课”教学课程设计,形成系统而全面的教学内容。(2)推进教学、管理、服务的系统化。教书育人是大学的重要功能,但不能将其孤立,而是应该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文化育人的功能统一起来,联合学校教学、管理、服务等职能部门,系统地、协调地整体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3)推进制度保障的系统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的长期工程,必须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保障制度,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阮东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9.

    [2]王静.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3]赵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08(7).

    [4]王前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人本主题及发展路径[J].科学社会主义,2013(5).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