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常规教文言
周小辉
无论哪个版本的语文教材,文言选文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见,各地区对文言教学的重视。的确,文言是母语的根,是汉语言的典范之作,几千年的发展历史,造就了文言典雅的词汇、丰富的典故、规范的词章、丰厚的积淀。语文学科的应有之义是借助文质兼美的文言作品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然而,功利的追求只让文言教学追求最终的结果,会考就行。因此,千篇一律的读、背、默使学生失去了学文言的兴趣。要想调动学生学文言的激情,突破常规教文言,迫在眉睫。下面以《与朱元思书》一文的简案为例,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点收获。
一、新课导入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美丽的山光水色能陶冶人的性情,刚才我们欣赏的一组图片就是有关富春江的,没尽兴是吧?现在就让我们跟散文家吴均再去富春江去走一走,看一看,领略一下那儿的奇山异水。(配乐播放富春江视频过渡到本课。)
二、呈现学习目标
三、诵读感知(朗读·点评)
1.要求:
⑴读准字音。(缥碧 轩邈 泠泠 经纶 横柯 鸢飞戾天 )
⑵注意停顿、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
⑶注意语速。(慢一些,才有时间品味文中的意境)
2.配乐朗诵,感受山水之美。
四、研读品味
1.文体介绍: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信中的一段话,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内容。
2.文中哪句话总括了这里的美景?作者对这里的美景充满了怎样的感情?
3.学生齐读,读出情感。
4.如此美景,如此美文,需要我们细细品读。先自己读一读课文,再采用 “我读____,仿佛看(听)到了/读出了___。”或“____字词甚妙,写出___。”的模式先思考再讨论交流。(这一部分是本堂课的主体部分,通过学生回答、老师追问的形式完成诵读指导、文意疏通、内容分析和写作手法的探究。)
5.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五、情景再现
(呈现奇山异水图)假如朱元思接到吴均的信后,来到此地。你作为吴均以导游的身份带领朋友畅游富春江,你们一同乘船,边行,边看,边介绍。请结合原文和图片作交流。
六、尝试背诵
根据呈现的奇山异水图,联想相关语句,尝试背诵。
七、课堂小结
各种写作手法的再交流(多变的写作角度、修辞的综合运用、巧妙的构思)。
突破点一:合理把握图片呈现时机。
文言文的学习本身就很枯燥,为了打破学生常规思维、厌弃文言文的思想,一堂课一开始就要吸引学生注意力,放松学生思想,激发学生兴趣。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室里一出现图画,整个学生的情绪就会活起来。写景类的散文就可从画面着手,课堂导入这一环节我借助多媒体配乐播放富春江视频,给学生营造了阅读的意境与氛围。
这一堂课两处借助了图片,有所区别的是两处的图片虽然都与富春江有关,但实质不同。导入的视频仅是了解富春江,跟文本具体内容不挂钩,而情景再现、尝试背诵部分的图片是跟文本相匹配的,为了学生能更好地解读文本,把握文本。然而在实际文言教学中,我们的一线教师常犯这样的错误:一开始就借助相匹配的视频完成朗读指导。画面的介入有利于文本的解读。但是这种做法最大的弊端就是忽略了文言文的“文”味。文言文教学应该重视文学欣赏,在“文”中畅游,就一篇文章而言,景、情、意均由文字来承载,把握文字、依托文本才是教学的重点。视频的过早介入,导致学生的思维脱离了文本,而是完全借助于视频画面,对于文本的探究,不再是文味,而是画韵了,这岂不脱离了文言教学的初衷。本课图片的二次运用放在最后两部分,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图片对文言的干扰,同时又以图为辅促进文言文的学习。
突破点二:“言”“文”并行,以境促学。
现在的文言文教学现状是讲究“字字落实,句句过关”,唯恐有所遗漏。而且包括很多公开课都是先译“言”,再鉴“文”。殊不知,就文学作品而言,形式本身是具有意义的,文言文教学亦如此,“言”的过早介入把许多凝练、优雅、含蓄的词语变成了平淡、流俗、直白的语言材料,也就导致了文言文在语意、美感、风格上的流失,学生学的是变相的白话文,编者又何必处心积虑地选编文言教材呢?
故而,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不要总认为学生读不懂,要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去读文章,相信学生能读懂、能了解大意,在读懂大意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推敲重点实词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本课对于“言”的处理巧妙地放在两个环节:
一个是在品读部分——采用“我读_______,仿佛看(听)到了/读出了_______。”或“__”字词甚妙,写出“_______。”的模式先思考再讨论交流。
课堂一部分实录:
生1:我从“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仿佛看到了这里山峰高耸入云,树木茂盛葱茏。特别是“寒”形象写出了树茂盛得透出了寒意。
生2:我觉得这句还特别写出了这里山充满了生机。因为“竞上”、“轩邈”、“争高直指”把山写活了,也是以动写静的手法,显得生机盎然。(底下窃窃私语)
师:这里怎么是以动写静呢?很多同学好像很疑惑,你能解释一下吗?
生2:“上”是“向上”的意思,“竞上”是“争着向上”,“轩邈”在这里是“比高远”,这些高山都争着向上向远处延伸。无论是山还是树都应该是静止的,这里却把它们写活了。
师:不错,这是常讲的什么文言现象呢?
生齐说:词类活用。
师:那么这句朗读应怎样读好呢?
生3:要读出气势。“寒”“竞上”、“轩邈”、“争高直指”应读重音。
生齐读。
此环节的处理就是注意了以“文”带“言”,“文”“言”并行,把“言”放在“文”中。重点的文言现象分散处理,便于学生记忆,同时,结合语境的“言”的教学更利于学生的记忆。
另一个环节就是情景再现——假如朱元思接到吴均的信后,来到此地。你作为吴均以导游的身份带领朋友畅游富春江,你们一同乘船,边走,边看,边介绍。先写下来再作交流。
如果说第一个环节是注意了以“文”带“言”的话,那么此环节就是以“言”促“文”,文意的疏通转化成导游词的设计,既避免了枯燥的字词教学,又调动了语言表达的欲望,很好地检测了课堂效率。
无论怎样,只要我们记牢“言”为“文”,“文”见“言”,二者合理兼容,文言文教学才能渐行渐远。
突破点三:有机整合“解文意”和“读课文”。
文言文的教学离不开读,读始终穿插在《与朱元思书》这一堂课中。第二部分就安排了诵读感知,并提出了具体要求:①读准字音;②注意停顿、节拍;③注意语速。这种要求符合学生一开始接触文本的实际,停顿是根据骈文的文体特征来要求学生,语速是根据写景散文的特点来要求学生。而有些老师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读出重音、读出情感,殊不知能够很好地读课文需要一个过程,上课伊始只是初识文本,怎能要求学生一下子调动情感,融入文本呢?因此对读的要求应该循序渐进。
那么,怎样才能把文章读好呢?只有通过理解文意让读课文落到实处,毕竟读课文和理解文意两者本就是相辅相成的(理解文意后的课文朗读指导在课堂一部分实录中有所体现)。只要理解了文意,学生自然而然就会知道如何去处理节奏、把握轻重缓急、调动情感了。
以上所述,只是笔者在文言文实际教学中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望诸位同行多多指教。
(作者单位:南通市如东县长沙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