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的当代国际价值

陈望衡
摘 要:中国古典园林曾经在欧洲产生过重大影响,最早被介绍到欧洲是在14世纪。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学习、模仿中国园林、中国建筑自由式的风气,名之曰“中国风”。这股风对于西方园林具有强大的冲击作用。中国园林又一次受到重视是在当代。不少著名景观设计师高度赞赏中国古典园林,认为它的基本理念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最可宝贵的遗产,它不仅是中国人民而且也是世界人民建设现代文明的重要精神营养。中国古典园林于世界最重要的价值,其一是它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这主要体现在正确处理“人工”与“天工”的关系,计成说的“虽由人造,宛自天开”可视为这一精神的概括。其二是美在意境的美学精神。园林审美的本体在景观,景观构建与艺术中的意象构建具有类似的过程,需要从构景向构境升华。由于园林是综合艺术,它的意境较之艺术意境更丰富、更深刻,同时又由于园林是生活环境,因而它的意境不仅具有形而上的精神性的品格,而且具有形而下的生活性品格。这些,正是它最为主要的国际价值所在。
关键词: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风”;天人合一;意境;国际价值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的产物,是真正的国粹。它不只具有历史研究的价值,事实上,它对当代人的生活仍然发生着巨大作用。历史上留存下来的诸多园林魅力无限,吸引着各方来客。更重要的是,在当代生态文明时代的环境建设中,中国古典园林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它不只是造福当代中国,也造福国际社会。那么,它到底有哪些当代国际价值,又应怎样看待它的当代国际价值,值得深入探讨。

中国古典园林之受到国际社会重视,有一个历史过程。
中国古典园林最早被介绍到欧洲是在14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1254—1324)在他的游记中写道:在南宋的宫殿里,“有世界上最美丽而且最堪娱乐的园囿。世界良果充满其中,并有喷泉及湖沼,湖中充满鱼类”1。
16世纪末年,意大利神父利马窦(1552—1610)来中国传教,他的同伴金尼阁神父(1577—1628)写了一本书《基督教中国布教记》,书中多次提到中国园林。书中有一段说到他曾去一位皇族家中做客,游历这位皇族的园林。金尼阁神父说这是全城“最精妙的花园”,文中详细地描述了人工假山,还有山洞,说山洞“迷宫一样曲折”1。1688年,葡萄牙教士安文思(1609—1677)的《中华新记》(法译本出版,1690)一书中描绘了北京北海、中南海、金鳌玉冻桥、景山等,说“十分赏心悦目”2。1688年,德国纽伦堡出版了一本《东西印度及中國的游乐园林和宫廷园林》,此书对中国两种主要园林类型——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特点做了阐述,强调园林生活的“游乐性”。1689年,法国教士张诚和葡萄牙教士徐日升参观畅春园,在他们的记述中,详尽描绘了这座园林的美丽,而且特别提到中国建筑的特点——朴素和雅洁。1743年,旅居北京的法国画家、教士王致诚在给巴黎朋友的信中,赞美圆明园“是一座真正的人间天堂”,“再没有比这些山野之中巉岩之上只有蛇行斗折的荒芜小径可通的亭阁更像神仙宫阙了”3。
对中国园林有一定的认识之后,西方一些人士对西方园林就有所不满了。1685年,英国坦坦尔爵士(1628—1699)在《论伊壁鸠鲁的花园或论造园艺术》一文中赞赏中国园林,说“中国人的花园如同大自然的一个单元”4。因此,他们批评了了西方的园林,说:“我们的道路和我们的树木一棵挨一棵地排列成行,间隔准确。中国人要讥笑这种植树的方法。他们说,一个会数数到一百的小孩子,就能把树种到直线,一棵对着一棵,硬性定出间距。中国人运用极其丰富的想象力来造成十分美丽夺目的形象,但是,不用那种肤浅地就看得出来的规则和配置各部分的方法。”5
虽然以上所述中西方人对中国园林的描述不是很详尽,谈不上研究,但我们发现,他们对中国园林的一些优点及特点有一定认识:就建筑、园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中国园林主张建筑与园艺融入自然;就园林中生命物与非生命物的关系来说,中国园林主张生趣盎然;就园林的整体布局来说,中国园林主张如同自然本身复杂多变,见出精妙与迷幻;就人在园林的生活来说,中国园林主张园林生活堪娱、堪仙,是一种身心的休憩,更是一种精神的升华与超越。
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对中国园林的认识的基础上,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学习、模仿中国园林、中国建筑的风气,名之曰“中国风”。这股风对于西方园林具有强大的冲击作用。
“中国风”在法国的冲击具有一定的革命意义。17、18世纪的法国,君主专权,以笛卡儿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统治法国的文化与艺术。一度盛行于欧洲的新古典主义美学表面上看是崇尚古典,实质上是崇尚理性与教条。 “一切要有一个中心的标准,一切要有法则,一切要规范化,一切要服从权威,这就是新古典主义的一些基本信念。”1“三一律”2是法国戏剧不可动摇的经典。高乃依的悲剧《熙德》因不符合“三一律”而受到法兰西学院的申斥。新古典主义美学对园林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法国造园家阿依索在《论依据自然与艺术的原则造园》中说:“如果不加以调理和安排均齐,那么,人们所能找到的最完美的东西都是有缺陷的。”凡尔赛园林设计人勒瑙特亥(1662—1688)说:“强迫自然接受匀称法则。”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法国园林中轴线布局,台地分层,几何造型,流水规整,筑坝为梯,喷泉绚丽。此时,一种名之为洛可可的艺术风格在法国兴起。洛可可风格追求变幻、轻松、鲜丽,崇尚自然。法国建筑学院理论权威小勃隆台(1705—1756)推崇洛可可风格,提倡建筑和园林表现情感和性灵。此种风格对一味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构成一种反叛。恰在此时,法国文化界注意到了中国的艺术。1685年,路易十四派了6名传教士赴北京,其中5名到达,他们归国后写的报告中,描写了中国地理、政治、文化、特产各个方面,也描写了中国建筑与园林。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对中国文化怀有浓厚兴趣与崇高敬意,对中国园林很感兴趣。伴随着洛可可风格在法国园林中的流行,中国园林崇尚自然与性灵的精神对法国园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为法国园林的重要构成因素。
英国的哲学主要为经验主义,经验主义崇尚自然。英国诗歌、绘画热衷表现自然美。与之相应,英国的园林为自然风致园。中国园林与自然风致园有着相通之处,因此,18世纪中国园林经各种图片和文字介绍到英国,就受到普遍欢迎。中国园林对于英国风致园的影响主要有二:①植物整形,英国原来也是几何式整形(名之为“绿色雕刻”),受中国园林影响,取自然整形。英国作家艾迪生(1672—1719)说:“我欣赏一棵枝叶茂盛而舒展的树,胜过一棵被修剪成几何形的树。”3②叠石假山和人工山洞。英国诗人薄伯(1688—1744)将自家的花园几何式风格改造成自然风格。他的花园中就有类似中国的叠石假山和人工山洞。由于自然风致园与中国自然性园林有相通处,加之英国人造园确也借鉴过中国园林,因此,法国人称这种园林为“英中式园林”或者“中英式园林”,甚至“中国式园林”。
中国园林在德国也有着明显的影响。诸多德国古典主义园林中,有着中国式的建筑。德国文豪歌德热爱中国园林,歌德的魏玛公园就有一所根据中国艺术精神而建的最宏伟的中国式风景园林。4
18世纪的中国风虽然对欧洲园林与建筑产生过具有革命性的影响,但是没有能够做成功,这项事业半途而废。原因值得探讨,但不说明这项事业就画上了句号。

中国园林又一次受到重视是在当代。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提升,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诸多国际著名景观设计大师来到中国,他们参观了中国的古典园林,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所震撼。他们不仅高度赞美中华民族这一伟大的创造,而且认为中国古典园林某些重要特质非常值得他们学习。
这里,试以两位国际景观大师为例进行阐述。
(一)法国当代景观设计师贝尔纳·拉素斯
贝尔纳·拉素斯是法国的景观设计大师。拉素斯的公路景观设计,促使法国政府制订了《国家公路景观政策》(参见“环境美学译丛”之一《穿越岩石景观》)。2009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助的国际景观设计师联合会授予贝尔纳·拉素斯终身成就奖——杰弗里·杰里爵士金质奖章。
贝尔纳·拉素斯热爱中国山水画。他说:“我对中国山水画所知有限。但是其中曲径通幽的手法吸引了我的注意。……中国画是轻灵的,它邀请你的视线上翱翔于云端,下探幽谷深处。1贝尔纳·拉素斯还注意到了中国山水画的生活性,他说:“从某种程度上说,我认为西方现代绘画注重的是表面,而中国绘画呈现的是空间。通常画卷中都会有一些人物邀请你追随他们的足迹一同游山玩水。”2贝尔纳·拉素斯的说法与宋代郭熙论中国画相通。郭熙说:“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重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3“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4贝尔纳·拉素斯对中国画的深刻理解,显示出他对中国园林的深刻理解。中国人就是按照画意来设计园林的。画的可进入性,意味着园的可进入性、可生活性。
从以上两段文字可以看出,贝尔纳·拉素斯较以前的西方艺术家对中国园林的特征有着更为深入的认识:
园林景观的多维性——时空展开;
园林景观的动态性——漫步动观;
园林景观的连续性——移步换景;
园林景观的变化性——曲径通幽;
园林景观的可游性——人游景中;
园林景观的可居性——人居景中。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贝尔纳·拉素斯 “甚至认为在中国艺术传统和他的欧洲现代观点之间有很大的相通性”1。欧洲关于艺术的“现代观点”究竟是什么,如何与中国艺术传统“相通”,贝尔纳·拉素斯没有说,但是,西方现代主义的诸多艺术流派所透显出来的崇尚主观、崇尚情感、崇尚自由、崇尚和谐等倾向,早已有不少的中外学者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向东方艺术特别是中国古典艺术寻求认同。
(二)瑞士景观设计师帕奥罗·伯吉
帕奥罗·伯吉是当代一位极富哲学思维的设计师,同时任教于意大利威尼斯建筑学院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他的项目《卡尔达达:对一座山的再思考》曾在2003年获“罗莎·芭芭欧洲景观奖”。
帕奥罗·伯吉在景观设计上,崇尚极简主义。“一条山间小径、一个林中眺台、一垄彩色的田,或者仅仅是一圈树……然而他原创性的根源却在于对世界万物极其丰富细致的感受和浓缩——‘做一个好奇的观察者,伯吉在访谈中屡屡强调。这种态度与中国人所熟悉的‘格物认知认识论相通。所不同的是,伯吉认为,他通过观察所寻求的不是‘理,而是感性体验,是一种超越视觉的、超越想当然的、表象的、人与自然的交流。”2
这里,伯吉提到中国宋明理学家所倡导的“格物致知”,认为他的态度与此种态度相通,这耐人寻味。理家家虽然对于“格物”的阐述有诸多不同,但基本点是相同的,即认为“格”是人与物的一种交流。中国人重视这种交流,交流的目的虽然是“穷理”,即达到对物内在规律的认识,但它的过程也很重要,这一过程的基本性质是体物、传情、审美。伯吉强调他的“格物致知”不是求“理”,而是在感性体验,也就是说,他不关注格物的目的,只重视格物的过程即关注审美。其实,中国古代诸多的艺术家对于格物,关注的也不只是“穷理”,也还有感性体验,也还有审美。如王夫之谈山水诗的创造,就强调要与山水相接触,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即极写大景,如‘阴晴众壑殊‘乾坤日夜浮,亦必不逾此限,非按舆地图便可云‘平野入青徐也,抑登楼所得见者耳”3。这就是格物。这格物的过程,不仅是感性的,而且还是审美的。王夫之说:“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4王夫之没有强调格物的目的,但这目的自然而实现。
造园也是这样的。计成说:“凡结林园,无分村郭,地偏为胜,开林择切蓬蒿,景到随机。”1这就是格物。“景到随机”,事前并没有一个目的,但在随机中,自然实现了造景的目的。
伯吉对于中国古典园林极有兴趣。他说: “我尤其记得环秀山庄,那是不可思议的感觉。走到山石间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感性体验:你会经历攀登一座真实山峰时所有的妙处——那种发现的快感、那种惊奇、那种愉悦与敬畏、那种害怕掉下去的焦虑……”2帕奥罗·伯吉对中国园林的认识与贝尔纳·拉素斯相通,都强调它的可进入性、生活性,只是在这里,伯吉更强调审美感性:他说到的“愉悦”和“惊奇”“敬畏”,是两种美感——优美感和崇高感。通常认为,中国艺术审美优美感居多,西方艺术审美崇高感居多,其实不尽然。伯吉在环秀山庄游览,就充分体验到了崇高感,不只是“惊奇”与“敬畏”,还有“害怕掉下去的焦虑”。帕奥罗·伯吉认为他的哲学与中国人相通。他说:
去年到中国时在南京作报告。我解释了我的哲学——好奇心和我关于中国艺术的想法——很多听众上来告诉我说他们和我有那么多共通的东西。能产生共鸣使我感到骄傲。当和中国教授们一起去参观苏州园林时,我非常陶醉。我们像欧洲人欣赏艺术品一样观赏这些园林——不仅是在游览园林,而且是在解读园林。有那么多的事物来帮助你思考:走、看、闻、读、听……这是一种全方位的体验。3
我们注意到帕奥罗·伯吉强调他的哲学观、园林观与中国听众有那么多相通的东西。我们还注意到,他强调他欣赏苏州园林,是一种全方位的体验。全方位的体验,正是中国园林审美的重要特点,与西方园林过分强调园林的“如画”性不同,中国园林重视全方位地感受园林景观,如帕奥罗·伯吉所说“走”、“看”、“闻”、“读”、“听”。帕奥罗·伯吉说到了“读”,读,说明园林有文化,有理念,有哲學,读必导致思。较之西方园林,中国园林文化确实要厚实得多,丰富得多,深刻得多。园林不只是画、是曲,更是一部书——大书。
两位景观大师都深爱中国的古典园林,都在有意无意地学习中国园林的优点,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景观设计实践之中去。热爱中国古典园林的外国景观大师当然不只是他们两位, 国际上许多景观设计大师对中国古典园林有兴趣,他们凭着职业敏感,认为中国古典园林远没有成为遗产,它的精神仍然在当代的园林实践中延续,推动着当代园林设计的发展。可以说,重新认识中国园林的价值,学习中国园林的优点,正在成为国际景观大师们的共识。

中国古典园林到底有哪些当代国际价值呢?笔者认为,最为重要是它的哲学精神。
概而言之,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在园林建设上,主要体现为“人工”与“天工”的关系。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造园学有两个重要的基点:
第一,天工至高。
这一基本点主要来自《老子》哲学。《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这里说的“自然”为自然而然,自然而然是宇宙的本质,人作为宇宙物质之一,其本质也是自然。自然状态是“无为”的状态,也简称为“天”或“天然”。虽然“自然”是人的本质,但人往往不尊重这种本质,表现出来的多是不自然。老子将人的不自然称之为“有为”,也称之为“人”。《老子》提出“无以人灭天”,即不要以人的“有为”去破坏自然的“无为”。
天工为自然之工。天工至高在造园学中有两个意义:一、自然条件是造园的基础,一切从自然基础出发。计成特别强调造园要因地制宜。他说:“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2,“‘因者:随基势之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删桠,泉流石注,互相借资;宜亭则亭,宜榭则榭,不妨偏径,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者也。‘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疃,尽为烟景,斯所谓‘巧而得体者也”3。二、自然美是最高的美。李贽说:“造化无工,虽有神圣,亦不能识化工之所在,而其谁能得之?画工虽巧,已落二义矣。”4计成谈造园,极为推崇自然之美,说是“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5。
第二,人工至贵。
自然美是最高的美。人工美是不是就不重要呢?完全不是。虽然天工至高,但天工未必至贵。中国哲学推崇天工,但珍惜人工。天工至高,人工至贵。
中国人看重人工,珍惜人工,实质是重视人的主体性。重视人的主体性,这是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精髓。《周易》有“三才”说,“天”“人”“地”三才中,“人”居中,居中为贵。造园中,人的主体性如何体现?
(一)师法自然。
中国“天人合一”哲学落实在造园实践上,是“师法自然”。何谓“法”?法有法则义,也有指导义。法既为约束,更为创造。
与“法”表面相似而有实质不同的概念是“仿”。如果说“法”是创造,那么,“仿”就是抄袭。中国的造园学,虽然尊重自然,以自然为师,但绝不模仿自然、抄袭自然。比如,园林的叠山,它是创造,不是模仿。虽是创造,但“俨然佳山也”1,很有生气,堪与真山相媲美。
“法自然”,是中国古典造园学的精髓,是中国古典园林在当代国际上最具价值的东西。
中国人造园是取法自然而不是模仿自然,早在18世纪英国人钱伯斯就看出来了,他在《东方造园艺术泛论》中说:中国人“虽然处处师法自然,但不摒除人为,相反地有时加入很多劳力,他们说:自然不过是供给我们工作对象,如花草木石,不同的安排会有不同的情趣”2。荷兰人冈帕菲也知晓其中的奥秘,他说:“按照艺术原则发明和创造叠石假山,这需要很大的机智和灵巧。”3
(二)巧夺天工
园林景观基本上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自然景观,一部分是人工景观。中国造园林非常看重园林中的自然景观,但绝不轻视园林中的人工景观。相反,中国园林非常看重人工景观,认为人工景观不仅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还能起到组织自然景观、整理自然景观,甚至美化或者说文化自然景观的作用。计成说:“围墙隐约于萝间,架屋蜿蜒于木末。山楼凭远,纵目皆然;竹坞寻幽,醉心即是。轩楹高盈,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熳。”4围墙、架木、山楼、竹坞、轩楹、窗户,全是人工景观,在园林中作用很大,正是它们将园林中各种自然景观组织起来,彰显出来。
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既赞美园林中的自然美,说是“天授地设,不待人力而巧”5,又高度赞赏人工美,说是“与造化争妙”6。有意思的是“争妙”二字。人工能与造化“争妙”吗?中国哲学认为可以:人不仅能“与造化争妙”,而且能“巧夺天工”。
人工真能“与造化争妙”,并且 “巧夺天工”?这里,关键是如何理解“妙”与“巧”。不能将“妙”与“巧”仅仅归属于自然的创造,“妙”与“巧”中也含有人的劳作与智慧。如果人的劳作见出高超的智慧,怎么不可以称之为“妙”、誉之为 “巧”呢?
不管是自然的“妙”与“巧”,还是人工的“妙”与“巧”,均是对人而言的。就满足人的审美需要来说,某种情况下,人工的“妙”与“巧”完全有可能超过自然的“妙”与“巧”。人们赞自然美为“江山如画”,就是以人工画为标准的。
必须指出的是,即使是“巧夺天工”的人工景观,究其实质也必然是合乎自然的规律,只不过不一定是已然呈现的自然规律,而是须经人工开发才得以彰显的自然规律。正是这人工的开发,见出人工的可贵,因此,有了与“江山如画”相对应的另一句话——“画如江山”。
概括起来说,人工与天工的统一,就是计成所说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1。
明代学者李贽在谈论画工(人工)与化工(天工)问题时,提出“无工”的概念。李贽说:“所谓画工者,以其能夺天地之化工,而其孰知天地之无工乎?”2李贽不否定画工能夺天地之化工,但是他强调天地“无工”。“无工”即无心。无心,重要的是无机心。机心是利益之心。说天地“无工”就是说天地之巧是无心之巧,无心之巧没有利益考虑;人工是有心之巧,有心之巧不能没有机心,不能没有利益考虑。这就涉及生态公正了。
在中国古代哲学看来,大自然有着最大的生态公正。按李贽的观点,主要不是在巧与不巧的问题上,人难以与自然较量;而是在生态公正这一问题上,人难以与自然较量。这无异于对人工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生态公正。
中国的造园学,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到了生态公正。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记“董氏西园”云:“清风忽来,留而不去。幽禽静鸣,各夸得意。”3《园冶》也有这样的句子:“好鸟要朋,群麋偕侣。”4虽然,人是园林的主人,但园中的动植物绝对也不是客人,它们与人共享着生存的快乐。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哲学有两个基本点:主体性、自然性(生态性),表现为中国式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说人“为天地立心”(张载语),人为天地心,天地为人体,天人合一中,人是主宰。另一方面又说“意象欲生,造化亦奇”5,意象来自造化,又总是赶不上造化,天人合一中,自然是主导。这一切,似是互相矛盾,然据具体情境而析,又了了分明。中国哲学中的天人的关系,丰富而又复杂,很难用唯物与唯心、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去套用它。总体来说,天与人,既相分,又相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天人合一哲学在生态文明时代的环境建设中有它特殊重要的启迪价值。

中国古典园林的当代国际价值首先是 “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其次是“美在意境”的美学精神。
中国艺术讲究意境(又名“境界”)。意境概念本来自诗词审美,后扩展到一切艺术审美。优秀的艺术均要求有意境,园林也不例外。计成认为园林景观设置“因境而成”6,以构境为造园最高原则。整个《园冶》只有不多的地方说造园的技术,近百分之八十的篇幅是在谈园林构境。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意”。艺术中“意”不是抽象的意念,它以象为载体,称之为意象。意象是艺术的本体,刘勰说“窥意象而运斤”1。艺术中的“意”也不是思想,而是化为情感的思想,也简称为“情”。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意与象的关系,多體现为情与景的关系。艺术中,情与景既互生,又互含,还互化。如王夫之所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2
二是“境”。何谓“境”?“境”本佛语,意为佛境。佛境,按佛经描述,美仑美奂,虚无缥缈。境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境由心生,二是境为虚象。南宋诗人严羽以禅喻诗,说诗境“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3。
有了“境”,审美升华了。“美”升华到 “妙”。美在意象,而妙在意境。
园林意境的创造,与诗词、乐曲、绘画意境关系极大。首先是诗词,诗词的意境往往是园林意境的直接来源。其次是乐曲,乐曲意虽不甚明晰,情却极婉转。从某种意义上讲,园林审美更近音乐,故有人说观景不如听景。当然,园境亦是画境。在“如画”这一点上,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是一致的。若要说有不同,则是因画景不同,故园景也不同。
中国古典美学重意境。中国人的审美观,概括起来,就是美在意境。
意境博大精深,它的本质特点是形象鲜明,意蕴深邃,具有极大的发散性。刘禹锡云“境生于象外”4。由“象”而达“象外之象”,由“景”而达“景外之景”5,由“味”而达“味外之旨”,由“韵”而达“韵外之致”6。概言之,由有限通向无限,这样,就如严羽所说:“言有尽而意无穷。”7
中国园林虽然仍以儒家文化为基础,但受中国隐士文化、道禅文化、神仙文化影响至深。其境界的品位追求清静,清正和雅洁,以标潇洒出尘之概。由于隐、道、禅、仙均是生活在山林之中,因此,在景观上,均崇尚自然山水,而且此山水以不落红尘为上。由此,还影响到家居生活品位。文震亨《长物志》云:“居山水者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吾侪纵不能栖岩止谷,追绮园之踪,而混迹廛市,要须门庭雅法,室庐清靓,亭台具旷士之怀,斋阁有幽人之致。”8概而言之,中国的园林意境尚雅。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园林的意境浓缩着中国全部文化的精粹。
中国古典园林真正的奥妙难以为外国人通晓,这是中国古典园林走向世界最大的困难。虽然如此,还是有诸多外国园林师懂得中国艺术意境的奥妙,比如法国园林大师贝尔纳·拉素斯。他说:
当看到一幅中国山水画时,我感觉不像西方景观绘画那样面对着一个布景,而是被邀请进入到一连串的相关空间中去漫步。这在毕加索的画中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是一个物体,而中国画是一次漫步。这就是说,在中国画中,对于画家来说看不到的东西和一眼看到的画面同等重要。这不是毕加索,甚至莱热的画意。对于他们来说,画中展示的东西很重要,而且只有这些东西;没有任何画面之外的东西需要你去探索和关注。1
贝尔纳·拉素斯说欣赏中国画“是一次漫步”,他认为,中国画不仅有看得见的景观,还有看不见的景观,这不就是在说“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吗?贝尔纳·拉素斯认为“看不见的东西与一眼看到的画面同样重要”,在贝尔纳·拉素斯看来,这“象外之象”中的意味才是最有意思的。贝尔纳·拉素斯说的正是意境。
瑞士景观设计师帕奥罗·伯吉同样深懂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他说在网师园赏景,“总是有一片你从来都没有到过的风景在眼前展开。你可以一直走,一直走,一直走……它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现过程”2。这“永无止境的发现过程”正是意的魅力。
西方世界有一些园林设计师不仅懂中国园林,而且已经在走着与中国古典园林相类似的景观设计之路。帕奥罗·伯吉的项目《卡尔达达:对一座山的再思考》,按美国威廉—玛丽学院艺术与艺术史教授吴欣的看法,与中国美学的精神具有相通性,项目中的“高山大湖是中国人概念中完美的山水”3。吴欣问帕奥罗·伯吉,他设计的佩科西花园追求什么样的美,帕奥罗·伯吉的回答是:
佩科西花园是一个非常小的私家花园。先提一句细节,我所有的花园都有自己的名字,像中国园林的命名那样,不以业主的名字命名。这个花园的名字的意思是“万径花园”,因为设计的主题就是一个交错的步道系统,邀请你以无穷的方式在花园里漫步。……随意地漫步于自然之中的体验正是花园的所在。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美。它不是关于是某种形态或模式,而是关于感知和发现的体验,如何成为一个好奇的观察者的体验。那是很美妙无穷的。4
帕奥罗·伯吉在这段文字中,主要说了三点。第一,他设计的花园是有名字的,这名字不是业主的名字,而是如中国园林那样,根据园林的审美意趣取名字。这一点足以说明,他做园林是重意的。重意,正是中国园林的本质性特点。第二,帕奥罗·伯吉说他设计的佩科西花园可以以“无穷的方式在花园里漫步”,这与中国园林重视园林意味的发散性、多样性由有限通向无限的内在精神相通。第三,帕奥罗·伯吉强调在他设计的园林游园会充满着“好奇”,这同样与中国园林游园很相似。帕奥罗·伯吉没有说到“意境”这一概念,但他的做园实际做出了具有他个人特点的意境。
法国景观设计师贝尔纳·拉素斯说他造园偏于追求具象中的抽象,让园林景观具有更深更多的意味,这其实也与中国园林的意境理论相通。2010年因为有可能被邀请到苏州,贝尔纳·拉素斯阅读了一些有关苏州园林的书。他在接受吴欣采访时,谈到对苏州园林的认识:
非常奇妙的是我的作品和这些地方何其相似,我认为它们是杰出的园林,并非常着迷。……我很高兴在设计COLAS花园之前我没有看过它们,否则我会觉得是在模仿苏州园林。它们看起来与我的作品迥异,但在注意营造意境、避免具象却保留意境方面,这些园林和我的作品异曲同工。1
贝尔纳·拉素斯说,苏州园林与他设计的园林虽然存在着诸多的差异(这是当然的),“不过在更深层次的美学问题上,我是完全认同的”2。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贝尔纳·拉素斯所使用的法语找不到与意境相当的概念,因此,他多用“氛围”这一概念来表述。他认为不仅苏州园林是有氛围的,“紫禁城也是一个氛围”。贝尔纳·拉素斯的“氛围”概念与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概念相近。
也许,由于文化的差异,外国景观师即使追求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也无法做出真正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意境来。这并不是我们所企求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美学精神,因此,每个民族的景观师所做的园总是强烈而鲜明地体现出本民族的美學意味。我们在这里要说的并不是让外国景观师做中国式的园林,我们要说的是,中国园林的美学精神和哲学精神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完全可以成为外国景观设计师的精神食粮,帕奥罗·伯吉和贝尔纳·拉素斯的景观设计实践足以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古典园林在当今国际上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以上仅谈了两个方面。从总体上来看,中国古典园林的当代国际价值,首要是它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以及与之派生出的生态与文明相统一的意识,其次是“美在意境”的美学精神。
一般来说,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形式,另一个方面是内容。哲学精神和美学精神属于园林文化的内容方面,而且处于内容中最为重要的核心地位。继承与发扬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传统,无疑首先是继承与发扬中国古典园林的哲学精神和美学精神。
形式与内容具有一定的统一性,但内容与形式又各自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继承与发扬中国古典园林文化时,千万要注意,不要让形式的继承取代了精神的继承。
有些人可能认为,只要将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些元素用上去了,就是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其实完全不是这回事:用上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某些元素,可能是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但也可能完全没有。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充斥着中国古典园林元素但毫无中国古典园林精神的假中国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既可以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形式中存在,也可以在非中国古典园林的形式中存在。当代的景观师,在充分消化了中国古典园林精神之后,可以创造出新的园林形式,并让这种形式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来。非中华民族的景观师,在接受并消化中国古典园林精神以后,也可以借助于他所属民族的园林元素来体现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
那种只看是否用上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元素,并且仅凭这一点来判断是否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传统的观点,无疑是片面的,也是不妥当的。
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不是袭旧,而是为了创新。创新,既体现在形式上,也体现在精神上。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当其为当代的景观师所继承之时,必定会因时代的需要和景观师个人的修养及爱好的原因而有所改变。这种改变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对传统的破坏,另一种可能是对传统的创新。区别其是破坏还是创新,最高原则只能是是否符合时代的需要。只要符合时代需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欢迎,这种改变就是创新。
中國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体现,它的当代命运与中国传统文化命运密切相关, 只要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国际上具有重要价值,中国古典园林就具有与之相关的重要价值,这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不能不承认,在国际景观园林界,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与地位还很不够。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中国长期以来的落后。完全可以肯定,随着中国的强大,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影响越来越大,中国园林在世界园林界大放光彩的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责任编辑 朱凯 )
Abstract:Once exerting an immense impact on Europe,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first found its way to Europe in the 14th century. And the 18th century witnessed a growing trend towards the learning and imitation of Chinese gardens and architectural freestyle. Such a trend, known as “Chinoiserie”, has exerted an enormousimpact on western gardens. Chinese gardening received renewed attention once again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Many famous landscape designers, who truly appreciate classical Chinese gardens, believe that its fundamental philosophy is still highly relevant today. As the most precious heritage of manki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not only the important spiritual nutrition for Chinese people but also for the people of the world to build modern civilization. The unique value and contribu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ing to the world mainly find its expression in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 The first one is the philosophy of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 balance should be achieved between artificial design and natural beauty. Just as Ji Cheng put, “The gardens, albeit man?made, are unbelievably natural”. Secondly,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overall atmosphere, which is characteristic of its aesthetic philosophy. Since the beauty of a garden is mainly demonstrated through its landscape, the construction of landscape shares the similar process with the creation of art images in art?making. Instead of creating the landscapes in isolation, the designers should pay even more attention to the creation of the overall atmosphere. As a form of comprehensive art, the overall atmosphere embodied in gardening is deeper and more profound than that of art?making. In addition, since the garden serves as the living environment for human beings, its aesthetic values and practical values are a unified whole. For above reasons,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are valuable across the whole world.
Key words: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Chinoiseri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rtistic conception; international value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