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李 军

    一、主题与背景

    苏轼的《定风波》首次选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教学这首词,我把“揣摩文本,感悟诗情;涵咏字句,觅得诗心”作为本节课的核心环节。因为古典诗词是语言的精华,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文本的基础上品味语言,涵咏字句,拓展延伸,努力教出“语文味”来。我想,只有回归自然本色的语言本体教学,才能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才能使语文课堂呈现出动态生成的精彩。

    二、片段描述

    师:以上是“动情地读”,下面我们再来“动情地品”。整首词中哪一个字或哪一句话你最喜欢、最欣赏?请你找出来加以品味,说说这个字或这句话展现了苏轼怎样的内心世界?

    生1:我最喜欢“穿林打叶声”一句。作者既是写实,又是写虚;既是实写风穿树林、雨打树叶之声,又是喻指人生的危难,有一语双关之妙。

    生2:我最喜欢“吟啸且徐行”一句。“吟啸”一词让我想起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两句:“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吟啸且徐行”一句让我看到了一个迎着疾风骤雨缓缓而行,时而吟唱、时而长啸、悠然自得的苏东坡。

    师:说得真好!“徐行”二字让我想起了苏轼《鹧鸪天》里的诗句:“村舍外,古道边,杖藜徐步转斜阳。”虽然遭贬,词人还是那么潇洒,那么自得!

    生3:我最欣赏“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轻”字。这个“轻”字并非指行走的轻快——在雨中行路,难免拖泥带水,不可能“轻胜马”,我认为“轻”字正道出了作者精神的轻松,心情的轻松。

    师:品出滋味来了!这个“轻”字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它让我想起了苏轼《东坡》里的两句:“莫闲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作者行走在坎坷偏僻的山路上,悠然自得地欣赏着竹杖敲击山石的声音,此时此刻,词人忧乐两忘,真是一身轻松!

    生4:我最喜欢“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它让我想起了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当作者回首走过的风雨历程时,竟达到了一种宠辱不惊、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师:苏轼在放逐海南后写了《独觉》一诗,诗云:“悠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可见,苏轼本人也很喜欢“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句。明朝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空云卷云舒”一联,与苏轼此时此刻的心境多么相似!。

    生5:我最欣赏“莫听”一语,它表现了作者在种种打击和挫折面前不退缩、不丧气,坦然处之的旷达情怀。

    生6:我最欣赏“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任”字,从一个“任”字中可以看出苏轼孤傲的个性,不与险恶势力妥协的精神。

    师:有道理。苏轼在另一首词《浣溪沙》中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溪水尚可西流,人生也不必悲叹啊!

    生7:“何妨”、“谁怕?”、“也无风雨也无晴”等语句我都很喜欢,它们有力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倔强的性格。在艰苦的环境中,苏轼以传统儒家思想体现了积极进取的情怀。

    生8: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倒认为这些语句是受到老庄的“齐物”论和佛教“四大皆空”思想的影响。“也无风雨也无晴”等于说只要自己对外界的一切安之若素、泰然处之,那么就没有什么风雨阴晴可言。

    (掌声。学生反映热烈,相互小声交流。)

    师:有意思。同样是分析苏轼的旷达胸襟,但两位同学出现了理解的差异。一种理解认为苏轼具有儒家的“进取”精神,一种理解认为是道家的“齐物”观念和佛家的“虚无”思想。大家赞成哪一种观点?请结合文本中具体的词句说说理由。

    生9:我赞成词中传达了儒家的“入世”思想。“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些句子都是苏轼内心世界的反映,都是此时此刻作者抗击险恶环境的有效手段。

    生10:我认为词中传达了道家的“避世”思想。作者在“也无风雨也无晴”之前用“归去”二字,这正是作者大彻大悟之后的真实体现:宦海的升沉进退,声名的荣辱得失,人生的死生祸福,对苏轼来说都已经无悲无喜、宠辱偕忘了。“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有点空濛,又有点禅意。

    生11:我赞成表达了积极进取的豪情。“莫听”、“何妨”、“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莫听”二字何其坚决,“何妨”二字何其洒脱,一个“谁怕”,斩钉截铁,一个“任”字,坚定不移!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政治上的多灾多难,苏轼毫不退缩,从容淡定,多么刚强!

    生12:我也想谈谈“一蓑烟雨任平生”。刚才这位同学关注的是“任”字,我却更欣赏“蓑”字。小序中说“雨具先去”,此时不可能披蓑戴笠,但作者为什么强调“一蓑烟雨”呢?而不说“漫天烟雨”呢?我倒想起了唐朝词人张志和的《渔歌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不正说明了作者内心存有渔父那种回归自然的避世情怀吗?“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仿佛让我真切地看到了东坡先生在滚滚的乌云之下,在漫天的风雨之中,披着蓑,戴着笠,物我两忘,悠然垂钓于江湖之滨的情景。

    (长时间的掌声。)

    师:太精彩了!品出境界了!关于“蓑”字,老师给大家介绍宋代俞成的《萤雪丛说》中的一段。文中说:“诗人于渔父称为‘一蓑烟雨,于农夫称为‘一犁烟雨,于舟子则曰‘一篙春水。皆曲尽形容之妙也。”刚才这位同学看出了作者在词中运用了典故,算是真正读懂了作者的心。

    生13:我也想谈谈“归去”二字。刚才一位同学说“归去”二字传达了作者的道家情怀,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陶渊明的退隐躬耕是作者所仰慕的,但是苏轼终其一生,从未有过真正的退隐,他时时都在关注着现实,他仅仅在追求“心”的退隐,仅仅是想有一个云淡风清、不被外物所左右的精神家园!这怎能说就是道家的“避世”和佛家的“虚无”呢?

    (掌声)

    师:今天,大家的讨论让我惊喜,苏轼一生深受儒、佛、道三家的影响,因此,可以说这三种思想同时折射到《定风波》这首词上。至于说词中主要反映的是哪一家思想,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这首词的语言作了较为深入而且十分精彩的揣摩与品味。我们不仅读懂了诗情,觅得了诗心,而且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

    三、教学反思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诗文阅读和鉴赏提出了如下明确的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根据这一要求,本节课,我借助“品味语言”这个环节,引导学生从品味一个字、一句话,到理解文本,感受形象,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进而感悟一种人生、一种态度、一种境界。应该说,基本上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我认为,品味语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抓住关键字句

    品味语言就是要结合语境,抓住关键字句细细地咀嚼,潜入文字背后,走进作者心灵,含英咀华,探得个中之味。本节课,学生咀嚼了耐人寻味的字句达十几处,特别是对“轻”、“任”、“蓑”、“吟啸且徐行”等字句的咀嚼十分精彩!

    品味语言还需要对字句进行比较,领会其中意味深长之处。课堂中一位同学说:“作者为什么强调“一蓑烟雨”呢?而不说“漫天烟雨”呢?”通过比较,这位同学发现了作者用典的奥秘,理解了作者的情思,同时领悟了诗歌语言的韵味。

    2.重视联想、想象

    品味语言离不开联想。本节课,师生一起品味字句,展开联想,自然而然地联系了许多与文本相关的诗文,如陶渊明的《归去来辞》、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苏轼《鹧鸪天》、《东坡》、《独觉》、《浣溪沙》、俞成的《萤雪丛说》等。这样的语言品味更丰富,更深刻,更具有文学和文化意蕴,同时也扩大了学生视野,拓展了语文课堂。

    品味语言,还须放飞想象的翅膀。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一个个方块字的组合看出一幅画面,一片场景,甚至一段人生。课堂中一位同学说:“‘吟啸且徐行一句让我看到了一个迎着疾风骤雨缓缓而行,时而吟唱、时而长啸、悠然自得的苏东坡。”一位同学说:“‘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仿佛让我真切地看到了东坡先生在滚滚的乌云之下,在漫天的风雨之中,披着蓑,戴着笠,物我两忘,悠然垂钓于江湖之滨的情景。”通过驱遣想象,学生理解了文字的丰富内涵,领悟了文本的艺术魅力。

    3.鼓励多元解读

    同样一首诗词,不同的人去欣赏往往会呈现鲜明的个性解读特征。本节课,我欣喜地看到了学生的多元解读,看到了他们在课堂上的争论。学生之间进行了思维的碰撞,并且绽放了耀眼的火花,形成了本节课的一大亮点。我想,古典诗词教学,教师应热情鼓励学生在尊重文本、依据词句、自圆其说的前提下,进行个性解读、多元解读,从而进入新的审美境界。

    叶圣陶先生有这样一个精彩的比喻:“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这个比喻形象地道出了阅读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时品味语言的重要性。我想,古典诗词教学,同样需要引导学生透过文字的表面,品味出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深深情意。惟其如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来。

    ★作者简介:李军,安徽省凤阳中学教师。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