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活动课适应教育新常态的冷思考
张先义
〔关键词〕团体心理活动课;教育新常态;课程建设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换挡降速、提质增效的“新常态”。教育领域正以重民生、调结构、强治理为重点,破解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瓶颈问题,成为中国教育发展转入新常态的重要“风向标”。团体心理活动课(简称心理活动课,下同)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之一,深受心理教师和学生的喜爱。恰当有效地使用心理活动课不仅有助于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而且在班级建设、师生成长、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等方面彰显出积极作用[1]。但从心理活动课的实践操作看,目前还存在活动流于形式、选题过于单一、主题设计单调、过于强调游戏、专业师资匮乏、缺乏激励性评价等问题,距离教育新常态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心理活动课如何适应教育新常态的要求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心理活动课的理论研究和一线教学经验,分析探讨心理活动课适应新常态的具体特征,期望对提高心理活动课教学的有效性提供指导意义。
一、优课程——心理活动课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特色化和选择性的课程
新常态,是指事物发展态势由原来的正常状态,转入的一种新的正常状态。所谓正常状态,就是稳定、持续的长期状态,而不会是短暂的、突发的临时状态[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3]。但从心理活动课的开展来看,还存在说教成分过多、学科化倾向严重等问题,难以做到着眼于学生潜能开发,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新常态下的心理活动课应进一步厘清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一)心理活动课有别于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一种以班主任为主导,围绕某一个主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情景化的道德认知教育,其重点在于解决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而心理活动课旨在通过解决学生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因此,主题班会与团体心理活动课从产生之初,就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 。
(二)心理活动课不同于心理学课程
心理学课程是以心理学体系演绎出来的具有严密的知识结构和内在的逻辑体系的一门课程。而心理 活动课则是通过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通过环境熏陶、活动训练、学科渗透以及心理咨询等途径来进行实施。因此,适应教育新常态,心理活动课应着眼于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格的全面发展,改变以往学科的教学模式。
(三)心理教育活动课不同于中小学的学科课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防止学科化的倾向。但因受制于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水平和教育观念等因素影响,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着课程化、知识化的倾向。心理活动课不是教师单向的知识传授,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既要通过必要的概念阐述、事实分析、是非辨别等来提高学生的认识,又要通过活动参与、情景设计、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内化为自身的心理资源,激发出自我成长的强烈动机。
因此,新常态下的心理活动课要保持其独特的活动价值和属性,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需要,依据团体动力学原理,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特色化的课程,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有效适应社会和发展健全人格。
二、精主题——心理活动课的内容应体现科学性、实效性和适切性
心理活动课是以实践和应用为主的教育活动,是一种发展性的心理辅导形式,其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活动主题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能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知识背景、成长经历和关注点不同,在主题选择上还会出现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的现象,难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和学业发展中的困惑。新常态下的心理活动课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主题内容应具有科学性
心理活动课不能只关注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防治方面的知识,也不能把具体学科中的心理品质的内容单独列出讲授。而应该是通过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主题,给学生提供正确的策略方法,从而为学生提供成长的空间和自我感悟的机会。
(二)主题内容应具有实效性
在心理活动课之前,心理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访谈、问卷调查、心理测量等方式,选择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主题,旨在解决学生所面临或未来可能遇到的困惑。
(三)主题内容应具有适切性。
在心理活动课的实践中,有些心理教师为使课堂效果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教育意义”,使用“假”(虚假案例、实验或人物等)、“大”(庞杂的数据、故事情节等)、“空”(空洞的理论、苍白的说教等)、“远”(时空较为久远的素材等)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产生抗拒、厌恶乃至躲避的心理,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的目的。
因此,新常态下的心理活动课的主题选择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此外要理性选择参考书或网络上的内容,避免选择距离学生太远、太旧的事例。
三、重内涵——心理活动课应为学生提供体验、感悟和引导性的有效活动
心理活动课以其高参与性、互动性和实效性的特征,实现了学生个体和班集体的共同成长[4]。在活动的设计上应立足于学生成长的需要,以学生经验为载体,以活动训练为方式,以自我提升为目标,体现科学性、发展性和教育性,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重氛围营造,非止于“热闹”的活动
心理活动课良好的活动氛围应是师生互相尊重,学生高度专注讨论话题、积极表达内心的感受。因此,教师应制定心理活动课的课堂规范,同时提高调控能力,预防可能出现的不良行为。
(二)重游戏引导,非拘泥于游戏活动
心理活动课常以游戏为载体。但是,如果只盲目选择那些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缺乏明确活动目标的游戏,不但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可能令学生感到厌倦。心理活动课除了使用游戏外,还应借助角色扮演、问卷调查、问题讨论、辩论会等途径实施课程。
(三)重教师引导,非简单的过度教导
团体心理活动,重在“导”,也难在“导”,引导要注意契机,还要注意分寸[5]。因此,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情景,合理把握时间,保持着共情、真诚、无条件关注的态度,还应该表现得乐观幽默,适当地加以指导,认真倾听学生的观点,不随意中止学生发言,不急于评价观点对错,不说误解的言语。
团体辅导活动课只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有效载体,体验、感悟、内化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6]。因此,新常态下的心理活动课要通过创设轻松安全的氛围,设置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体验、思考、探讨、交流和分享等,将在活动课中的所学的知识技能和体验到的正向情绪引入现实生活中。
四、强队伍——心理活动课应培养教师健康向上、积极达观的生命态度和精神状态
心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智慧是心理活动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但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中,由于心理教师的角色身份不明、成就动机不强、发展空间不大、学习机会缺乏、流失严重等现象,从而造成心理活动课效率低下,研究成果匮乏,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发展。
(一)心理教师不同于班级的“管理者”
班主任往往以管理者的身份出现,而心理教师在心理活动课上以辅导者的身份出现,前者注重管理和服从,后者注重平等和协商。因此,班主任在担任心理活动课教师时常常处于角色冲突之中,学生也难以真正融入心理活动课,从而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心理活动课教师有别于校医和思想政治教师
由于受到专业和工作经验的影响,他们在为学生开设心理活动课时会以固有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为学生上课,难以做到倾听、沟通、共情,从而使心理活动课流于形式。
(三)心理教师应告别赋闲待岗的师资“替补”
由于教师编制的收紧和学科师资力量的不均衡,很多学校让赋闲待岗的教师去负责心理活动课。因这部分师资或多或少会存在知识结构老化、信息相对闭塞、领悟能力较弱、缺乏激情与朝气的情况,难以与学生之间形成感情共鸣,更难以让学生去积极地体验和感悟。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大力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因此,新常态下的心理活动课师资队伍可以采取专兼职相结合的结构。同时,对现有的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角色认同。另外,还应建立心理活动课的教学督导制度,提高心理活动课的专业水平。
五、回本源——心理活动课应开展“全体、全程、全面”的增值性评价
心理活动课目前还处于一种探索和实验阶段。掌握心理活动课的评价方法对于心理活动课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心理活动课的实践中,还存在评价功能不清、评价对象偏移、评价过程割裂等现象。新常态下的心理活动课评价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心理活动课的评价应反映全体
心理活动课的立足点不是解决具体的问题而是致力于学生的心理成长[7],这是评价心理活动课的关键所在。因此,需重点关注以下几点:活动的主体是不是学生,学生需求是否得到关注;学生是否自主自愿地以真实自我参与活动,在活动中积极体验和自我反思;学生在活动中是否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有所收获。
(二)心理活动课的评价应兼顾全面
心理活动的评估重心是学生自身的经验变化,但评价心理活动课是否成功,还应从班级的凝聚力及满意度、活动的适切性及受欢迎的程度和教师角色到位及情感投入等方面入手,全面客观地对心理活动课进行多维度的评价。
(三)心理活动课的评价应体现全程
对心理活动课的评价,应采取起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起始性评价关注学生原有的智力水平、人格特点、心理健康状况、优缺点等;过程性评价关注活动的目标和主题、师生互动程度、策略有效性等;终结性评价着重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与行为变化。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8]。因此,新常态下的心理活动课的评价应本着“全体、全面、全程”的评价原则,促进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
“新常态”开启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树立效益至上、质量至上的新型发展思维,才能向着新目标迈进。新常态下的心理活动课只有做到“优课程、精主题、重内涵、强队伍、回本原”,才会使教育者在课程定位、活动主题、活动形式、师资队伍和课程评价上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而使心理活动课回归到科学、有序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郝红英.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学校微观教育的有效选择[J].教学与管理,2013(3):19-21.
[2]文魁.新常态的冷思考[J].理论研究,2014(10):35-37.
[3]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66–394.
[4]罗美萍.论团体心理辅导在班集体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9(2):62-63.
[5]王茜.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学校团体心理活动规划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3):23-27.
[6]蒋静.有效的团体心理辅导:积极心理学视角[J].上海教育科研,2013(12):72-73.
[7]沈贵鹏,吴敏.学校团体心理教育活动探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8(3):53-57.
[8]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41-190.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马鞍山,243000)
编辑/王抒文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