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声情并茂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与成语。

    2.理解所陈之情,欣赏陈情艺术。

    3.品味真诚恳切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北宋大文豪苏轼曾评论“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今天,我们来学习千百年来写“孝”的至情至性第一文——李密的《陈情表》。

    二、课文诵读,整体感知

    1.听录音,标注字音,重点词语,(屏幕显示基础知识)。

    2.自由朗读,初步感知文本以情见长的特点。

    3.高声诵读,了解课本大概内容:苦情、孝情、忠情。

    三、研读课文,质疑讨论,理清思路

    1.①是谁陈情?②向谁陈情?③为何陈情?④陈什么情?⑤如何陈情?

    回答:①李密。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②晋武帝。司马炎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为笼络人心,对蜀汉仕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③新晋拜臣郎中,除臣洗臣,郡县逼迫,州司临门,进退狼狈。④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⑤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2.李密为什么要先尽孝?

    回答:①半岁父丧,四岁母嫁,祖母抚养;②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③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④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3.李密先尽孝后尽忠的理由是什么?

    回答:①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②尽孝之时短,尽忠之日长;③卑恭谦逊,不矜名节,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4.忠孝矛盾为何最终能够化解?

    回答:①先陈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祖孙特殊关系,作为依据;②再陈自己对新朝宠命的感激涕零之心,传达感恩尽忠之情;③抬出朝廷以孝治天下的大理作为说理依据;④表明自己无以言表的心迹,提出先尽孝后尽忠方案。

    5.补充陈情效果。

    “天真”、“至情”的陈情打动了多疑的晋武帝,他览表后感叹道:“士之有名,不虚然哉”?并收回成命,还赐予李密奴婢二人及赡养祖母的费用。

    6.板书设计

    情?摇?摇?摇理?摇?摇(1)不幸的家境未曾废离(2)两难的处境忠孝难全(3)不仕的理由恪尽孝道(4)两难的解决先孝后忠?摇?摇四、课外拓展

    有人说,“孝”是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等;也有人说,“孝”是封建糟粕,“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为子纲”等。你认为应该如何理解“孝道”?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有何意义?请根据自己的认识写一篇随笔。

    五、教学反思

    1.要善于运用诵读法来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诵读是达成对话的一种有效途径,着意指导学生诵读,让学生亲近文本,感知语言魅力,是加深记忆和理解的有效途径。

    2.教学内容要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真诚恳切,至性至理,以情动人是本文最大特点,也是提高学生情商的基础。学生平时习作,空话大话多,与人聊天,不着边际多,平时教学,就应因文制宜,一课一得,提高学生文学修养。

    3.探究拓展,激发学生思维论辩兴趣。

    平时教学,笔者普遍发现学生思维、论辩能力较差,尤其缺乏理性论辩意念。应通过有意识的拓展延伸,指导学生养成论辩兴趣,不断提升思维论辩水平,真正学以致用,寓教于乐。

    ★个人简介:张忠鑫,湖北省咸宁市青龙山高中教师。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