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抓住创造灵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李远军

    摘 要 小学科学是典型的启蒙类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探究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具备好奇心与学习信念,愿意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思考并解决相关问题,从而高效学习,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意识到小学科学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必要性,提高学生探究能力是当下小学科学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同时此问题亟待解决,接下来笔者主要针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具体对策进行分析,建议从创作灵感方面入手,燃起学生的思维火花,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养成自主探究與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

    关键词 小学 科学 创造灵感 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课程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是极其典型的科学启蒙类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不断的探究与思考,受价值观的驱动,经过推理与想象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各类难题,此类思维活动在心理学以及哲学层面来讲可谓是典型的创造性活动。部分研究人员认为科学创造能力是需要科学家所掌握的能力,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同样应具备创新意识,为日后的学习以及发展奠定基础,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站在科学的立场上,发掘潜在的创新思维,从各个方面入手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众所周知,儿童的创新意识较强,他们的年龄相对较小,所以对于事物的认知也极其多样化,虽说很多时候想法过于片面,但却极具新意。面对小学生,小学科学教师同样要培养其创新意识,针对其年龄特征与思维认知情况,着重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想象的过程也就是创造的过程,这样方可体现科学教育的价值,使学生掌握科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形成创新意识,激发求知欲,对科学知识产生好奇心,同时愿意主动学习,逐步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1培养学生好奇心,调动起求知欲望

    小学阶段的学生就有爱玩的天性,他们大多个性活泼好动,同时也愿意参与到各类的活动中,创造意识相对较强。基于此,小学科学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年龄特征,在总结学生的学习能力,善于开发学生智力,利用它们对一切外界因素保持高度敏感的特性,充分发挥学生具有好奇心的优势,使学生全面参与到科学课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并调动起求知欲。

    比如,在教授《热胀冷缩》相关课程时,教师就可事先准备装有红水的玻璃瓶,将其放置在水槽之内,而后再用热水壶向圆底玻璃瓶内倒水,其实洪水必然会顺着玻璃管从上到下的迅速喷射,这样的情景必然会勾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他们的全部注意力都将被此情形所吸引,保持着高度的学习热情,此后,学生也会提出问题:“为何玻璃内的水如喷泉一般喷射了?”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集中全部注意力去思考,从而不断的探究,调动了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也会在此气温下高效的掌握科学知识,在学习并探究科学知识的环节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意识到科学知识学习的趣味性。

    2对传统的评价方式进行优化,激活学生思维

    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事先做好方案设计,并大胆猜测,需要注意的是,必须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学习能力,尽可能组织各类的创造性,引导学生全面参与其中,并以愉悦的心情参与到活动中,比如,督促学生参与到观察日记、创意调查以及实验团体赛等各类活动,在学生参与活动的环节教师必然会意识到学生的学习能力集中,以间接的方式了解学生,这样即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将会充分表达,还会加强与学生、教师间的合作,通过有效的讨论,获得最终的。教师在各类活动中可进行综合化评价,将评价重点放置在学生的讨论与合作环节,意识到学生科学素养的变化,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合理。

    3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着重提高学生的科学技能水平,并通过实践训练的方式使学生获取有效的科学,并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相应的提高科学技能,这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基础条件。

    科学教学环节需要使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质疑,针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观察、分析与实践,再针对性的设置研究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燃起思维火花。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而我发现作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设计工作,并将问题潜藏于设计结构,使学生在观察以及思考的过程中意识到其中的问题,而后也可明确探究对象,从而勾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样学生必然会愿意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在此之后,教师也要加强实践训练,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平台,组织各类的创造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必然会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并积极履行自身的学习义务,在创造性活动中亲自操作,并应用设备与器材,在应用过程中有效感知,掌握科学现象的变化趋势与发展形势,还能搜集与实验相关的事实材料,归纳并整合有价值的数据,在此环节学生将会发现参与实践的重要性,感受到实践所带来的良好情感。除此之外,学生在观察并实践后,也要将其中的关键信息及时记录,或自行设计实验方式,在参与实践活动后学生将会大大提高实践操作能,也更具创新意识,还能激发学生灵感,燃起思维火花,从而增强学生探究能力。

    教师不仅要做好课前的方案设计,设置与实验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的解决答案,教师还需在教学过程的方向引导,同时捕捉学生的创造闪光点,利用各类器材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并在探究实践活动中把控具体进度,再根据学生的设计方案与协调能力,与学生主动沟通,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供学生采纳并借鉴。此外,也要尽可能的鼓励学生,为学生出主意,使学生自主探究并寻找解决办法,再制定针对性的实验,搜集与实践活动相关的(下转第108页)(上接第106页)材料与信息。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可能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为其提供有效的实践平台,鼓励学生不惧失败,使感官与肢体更加协调,实现全面解放,真正成为科学课堂中的小主人,从而凸显学生的核心地位。只有通过探索实践,方可加深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印象,同时也会明确相关科学知识的变化规律,进而掌握更为丰富的科学现象,在此基础上,还能实现知识迁移,为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掌握,遇到困难不畏惧、不退缩,而是修正方向、寻找走向成功的正确之路,这样才能真正的体现自我、完善自我并发展自我。

    4以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激发学生的潜在思维,迸发创新的火花,学生可以想象出成人无法设想的、做出成人无法达到的,因此,科学教师针对学生所做的创新行为,以及提出的创新思想,应当给予称赞而非批评,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以肯定的态度促进学生成长,这样才能使学生找寻自我定位,意识到自身的重要地位。

    此外,科学课堂教学环节,就是也要尽可能营造良好的、和谐的氛围,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以耐心的、严谨的、友好的态度与学生讨论,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广泛交流,使学生敢做、敢想、敢于表达自我,如若学生出错也要安慰,引导学生换个角度发表意见,这样的教學模式利于打造开放式课堂,学生可以结合自身所想发表建议,同时还能强化生生交流,愿意与教师主动沟通,可使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还能培养其发散式思维,逐步形成创新能力。

    比如,教师在教授与反冲现象相关知识时,就可事先准备若干个气球,而后将其吹鼓,在提出问题:“哪位同学告诉我我将气球放手会发生什么?”学生必然会进行全面猜测,部分学生认为气球会向左或向右冲击,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气球会向上或向下冲击。在学生提出各类猜测,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从而验证猜测结果的准确性,最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哪位同学知道为什么将气球放开它们会自己飞呢?”这时同样需要鼓励学生,将他们的猜测予以表达。学生在发表意见后,教师再予以解释:“其实这一现象与反冲运动原理相关,接下来我们则要学习反冲现象这一课程。”教师以友好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必然会使学生意识到教师的和善,同时也会使得科学课程更加轻松,学生在此愉快的气氛中必然会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从而激发灵感,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创新能力,在探讨中提升自我,增强综合能力。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小学教师意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与归纳,在掌握学生个性特点与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融入趣味性因素,并着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从而增强其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金环.儿童美术与科学探究融合的教学实践探索[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7,23(06):54-57.

    [2] 沈红.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打造生命发展高效课堂--例谈《一天的食物》[J].网友世界·云育,2014,18(02):126.

    [3] 石明霞.空间和时间——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几点收获[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2(12):86.

    [4] 蔡洁.预设为“本”生成为“源”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19(07):104.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