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名师感悟成长

杨红霞
能成为常志清初中化学名师工作室的一员,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荣幸,更是一种责任。听课、评课、交流学习、课题研究是工作室的主要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一、专家引领,在指导中不断成长
常志清老师经常亲自执教示范课,用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我们。如,他教学的《分子和原子》一课以一个酒品牌的广告视频导入,并提问:“广告中的人物,他还没有喝酒,怎么就闻到了酒的香气呢?”这一环节巧妙地把学生引入分子与原子的学习。接着,他以宏观物质“皮肤”的无限放大,调动学生的抽象思维,以问题链设计层层引导,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整节课,学生沿着解决问题的主线不断深化知识,逐步形成对分子和原子的完整认识,学会微观地看待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这样的课堂,正是我一直追寻的。我希望我的课堂犹如抽丝剥茧般层层推进,教师的组织收放自如,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常老师的课,课堂教学设计层次性强,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注重创新实践。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兴趣高涨、思维活跃。从常老师的课中,我看到要想成为一名专业化的研究型教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让学习成为自己的习惯”是我下一阶段的目标,只有做学习型的教师,才能不断超越自我,使自己的工作更扎实、更有效,从而逐步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互相听课,在实践中不断学习
教学是教师的工作重心,课堂永远是教师的主阵地,在常志清老师的带领下,工作室开展了大量的听课、评课活动。
在相互听课、评课中,每个老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任开锋老师通过对近几年的初中化学中考试卷的分析整理,归纳出常考必考的内容和知识点,并制作成课件,进行重点分析和讲解,受到专家和广大教师的一致好评。田雪萍老师的《化学实验中的气压问题》一课,设计新颖,教学分析视角独特,实验设计巧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刘雪梅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把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作为课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探究。例如,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确实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她引导学生从检验生成物和生成物状态变化引起气压变化两方面来思考。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动手实践,设计了多种方案,应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从不同角度证明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应。这样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和生活联系很紧密,生活中的一些用品也能用于化学实验。
同伴们的课给了我很多启发,在进行示范课教学《燃烧和灭火》时,我做了一些尝试。课始,我以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火炬在贝加尔湖湖底传递的视频引入,让学生在与原有知识经验相冲突的矛盾中生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也为后面学生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埋下伏笔。这节课,我以学生自主实验探究为主要的授课方式,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探讨和想象的空间,使其能充分发挥主动性,而我主要起演示、指导的作用。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发挥组织、引导作用。
三、积极教研,在研究中不断反思
通过各种教研活动,我认识到: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基本功、良好的课堂操作能力,还要善于在研究中进行反思。要注意在选择、确定、审视和检讨自己的教学行为时,进行理性的思维,实现自己与自己对话。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把教材、学生这些客体作为研究和认识的对象,而且要把自己的教学行为和过程也加入进来,把教学行为和教学反思紧密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受到理性思维的审视。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反复揣摩、不断反思,才能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成为一个行动研究者,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科学、更高效。
追寻名师足迹,成就个性自我,这将是我永无止境的追求。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