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与“清渠”

    【摘要】广泛阅读是保证教师适应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文章从几个不同层面论述了教师更新知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师 阅读 实践 知识储备

    朱熹有一首诗《读书偶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写出了人们看书的感受和启示,它告诉我们,书的内容无所不包,浩繁广博;它启示人们,要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就必须不断地读书,不断地从书中获取精神营养。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想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就必须不断地通过读书来补充自己,强化知识的给养,使自己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确保老师讲得清,学生学得明,教师就必须不断地让知识的“活水”涌入到自己储备知识的“清渠”之中。

    一、广泛挖渠,多引活水

    作为语文老师,必须广泛了解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等,俗语道“文史哲不分家”,所以,我们必须多方阅读,广泛汲取各方面的知识。那广挖渠的路径有哪些呢?

    一是阅读报刊,并通过网络紧抓目前社会的时代大事,了解社会,了解时代的主流,明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及各方面的变革情况,让时代精神永远充斥着我们审时度势的头脑,让自己的脚步永远紧跟历史发展的步伐。否则,我们的教学就会脱离社会的大舞台。那我们如何能教育出符合时代发展、有助于经济腾飞的人才呢?

    二是多读有关人生感悟的书,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工作经历感受、体悟人生真谛。学生涉世不深,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往往很肤浅,这就需要老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而如果老师对人生的感悟都很欠缺,何以能向学生讲解人生的大道呢?所以,作为一线的老师,必须多读书,多体悟人生,才能为自己在教学中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便利。

    三是多读关于本学科的理论指导性较强的书籍,强化自己的理性修养,增强理解问题的意识,扩展解题的思维途径及方法手段,提高指导学生的能力。像《高中生话题作文训练大全》、《高中生话题作文创新示范大全》、《高中作文技巧点拨与创新导练》、《新思维精品作文分类大全》、《高考语文核按钮》、《创新设计语文高考总复习》、《中学语文》等。

    二、吸纳活水,充实头脑

    我们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消遣时间,而是为了丰富自己的头脑,增加知识储备,所以,在读书之后,必须咀嚼消化,使之化为自己的精神养料。

    吸纳活水,让自己成为批评家式的教师,使自己紧跟知识的更新进度,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我们对问题的体悟,对知识的吸收,往往有一个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的过程。而在教学方面,必须尽可能地要求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一个具有很强批评力的教师,从而间接地扩展自己教育生涯的年限。毕竟我们从事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化更多的学生,必须使自己较早地成为一个目光敏锐、见解深刻、说教合理、效果显著的教师。因此,我们必须让读书的过程同时成为自己吸纳所学并将所学内蕴成高深见解的过程。

    吸纳活水,让自己成为专家型的教师,让自己对业务知识具有明晰而深刻的理解。我们教给学生的是知识,要求学生转化的是能力。所以,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在教育目标中的知识与能力这一模块加大传授讲解的力度,这就需要自己要成为专家型的教师,吸纳所学的理性知识,吸收内在的理性精髓,让自己深透地理解知识并有效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三、疏导活水,敢当“教授”

    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既要善于吸纳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善于将知识传输给学生,而且要教得清、说得透,学生学得明。

    作为一名教师,能得到学生及家长的充分认可,是我们教师的一个欣慰。作为一名教师,让每一节课堂都能成为精品课堂并让学生切实的汲取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每一位教师的最大梦想。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不断地适时地将新知识传授给学生,进而获得教学的最佳效果,完成教书的最终目的。

    在这十多年的教学中,我阅读了大量的课外指导书籍,并作了大量的读书笔记,进行了综合处理,到目前为止,我基本上能将语文的各知识点给予系统地论述。在高考语文学习的指导过程中,我把高中语文的各知识点按照命题模式——知识点的系统分解——解题过程中的思维展开路径——能力形成训练的模块编辑成为我的《高考语文XY线》。

    四、口饮活水,体味甘甜

    我们享受生活的本质核心在于勇于付出,敢于付出,享受生活的甜美,体味工作的过程。

    通过教学中的不断自修,在形成了自己较为明晰而深刻的教学指导理论后,我把它不断地付诸教学实践中,并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理论且不断地进行更新完善。到目前为止,不但教学的效果十分显著,而且教学中感到十分轻松自如,教起课来也游刃有余。

    陶行知有这样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教育的沃土中,要想让教育的花蕾灿烂绽放,必须有一颗奉献的心,钻研的心,坚韧不拔的心。毕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毕竟我们面对着学生这一思想不确定,求知意识不相同,一届又一届的鲜活生命个体,决不能抱着一成不变的知识体系和僵化的教学模式来迎接他们。如果连我们自己都感到“教学真没劲”,还能希望自己的学生学得生机活泼、学得头脑丰富敏锐吗?所以,不断地读书、不断地研究教学必须成为每一个教师在“为着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理念下刻不容缓的大事。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机会发展成为优秀的人民教师,才有可能发展成为人民满意的教育者。

    ★作者简介:李永奎,吉林省九台市实验高中教师。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