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摘 要:当前高中古诗词教学多以单篇为主,多数是基于课本教材的碎片化、“填鸭式”教学,这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开阔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传承优秀的古诗词文化都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基于此,以群文阅读的方式进行古诗词阅读教学不失为一种良策。文章对此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群文阅读;高中古诗词;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7-0025-02

    一、高中古诗词阅读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长河中最为璀璨绚丽的瑰宝。古诗词语言优美,意蕴丰富。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资源,优秀的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中明确提出,学生在阅读包括古诗词在内的不同文学体裁时能够 “提升文学欣赏的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1]。可见,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古诗词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但目前,传统的古诗词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方面还存在很多弊病。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古诗词的学习数量严重不足

    当前高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主要以书本上的为主。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五本教材中,按历史顺序共编排古诗词23首,高中语文教师的古诗词教学基本上就围绕这23首古诗词展开。古诗词教学篇目偏少,无法满足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提升的要求,很多学生在学完必修的五本教材的古诗词后,其鉴赏水平仅停留在对古诗词文字解读的层面,不具备开掘古诗词隐含的深邃思想、丰富意蕴的能力,甚至有些學生对一些浅显的诗歌也存在分析障碍。即使能分析出一些道理,也是非常浅薄的。

    2.古诗词教学单篇化、碎片化

    当前古诗词教学都是以单篇为主,教师习惯将有关古诗词的知识碎片化、零散化。课堂上教师集中讲解课文,有时一首长诗可能需要几节课才能讲完。教师面面俱到,碎片化、零散化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古诗词阅读数量、阅读速度、阅读能力的提升和阅读兴趣的培养益处有限。

    3.忽视学生个人的理解,诗词鉴赏过于模式化

    很多教师对于古诗词的教学还是采用的传统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和落后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被忽视,课堂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上没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和文本之间深层次的对话交流,没有思维情感的动态起伏、升华过程。长时间的被动学习,很难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也很难真正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4.瞄准高考,教学目的单一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中,很多教师为了提升成绩,在古诗词教学中将重点放在了诗词鉴赏技巧的传授上。新课标对古诗词阅读有多方面的要求: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了解诗歌作者及诗歌所涉及的文学知识,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并用现代眼光重新审视诗歌;尝试进行诗歌的习作等并没有得到师生的全面重视和贯彻落实。

    二、 群文阅读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意义

    1.从学生层面来讲

    群文阅读教学法有利于开阔学生的古诗词阅读视野,增加学生古诗词阅读的数量,也能让学生在海量的阅读中进行横向思考,培养高中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2.从教师层面来讲

    古诗词群文阅读方法是对教师传统教学理念的冲击,有助于教师改变教学理念,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水平,从而使高中古诗词教学更加高效。

    三、高中古诗词群文阅读的策略

    1.高中古诗词群文阅读的议题选择策略

    议题是群文阅读的线索。高中古诗词群文阅读先要从议题的选择开始。议题原义指“会议讨论的题目”,具体到语文课堂上即群文阅读教学中供师生一同探讨的核心话题,也是教学备课时进行选文的依据。一个有价值的议题是一节群文阅读教学课成功的关键,既可以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使学生摆脱思想束缚[2]。可见,议题的选择对古诗词群文阅读至关重要。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如何选择议题呢?

    (1)以作者为切入点——知人论世,激发学生兴趣。诗歌的创作离不开诗人丰富的人生际遇。时代不同,诗人殊异,诗歌内容和风格会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个诗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生阶段,他的创作也会有很大的区别。对学生来说,诗人丰富的人生经历往往对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学生可以通过古诗去了解一个诗人,也可以通过不同诗人之间的比较,寻找情感的共鸣。因此,对教师来说,议题的选择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以作者为切入点,知人论世,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诗人诗作很多,但较有代表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柳永等。有些诗人在不同的时期作品的风格迥异,因此,选取不同时期同一诗人创作的不同作品,便可以形成群文阅读教学,这样,学生会对一个诗人有更加立体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也会对古诗词有更加深刻的解读。

    (2)以题材为切入点——把握主题,以类聚焦。古诗词题材广泛,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划分为:边塞征战诗、羁旅思乡诗、送别怀人诗、山水田园诗、思妇闺情诗、怀古咏史诗、托物言志诗、人生感慨诗、民生疾苦诗、哲理诗及其他。不同题材的诗词,在内容、情感及写作技法上会有很大的区别。同类题材的诗词,也会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学生在解读古诗词时,如能准确把握古诗词的题材,以类聚焦,举一反三,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以题材为切入点,进行议题的选择,也是一种很好的策略。例如,针对怀古咏史诗,可以探究“怀古咏史诗的特征”。教师可以以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范文开展群文阅读。通过对同类型题材的诗歌进行比较阅读、整合归纳,学生会对诗歌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并且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形成高阶思维能力。

    (3)以情感为切入点——依情入境,情感共鸣。“诗言志”,诗歌是诗人情感的载体。古诗词数量众多,但每一首古诗都饱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意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词蕴含着各种各样的情感,有忧国忧民的感慨、国破家亡的痛楚、报国无门的激愤、怀才不遇的落寞、建功立业的豪迈、游子迁客的凄凉、征夫思妇的幽怨、昔盛今衰的感伤、自由悠闲的恬淡、秀美山河的热爱、归耕隐居的快乐、蔑视权贵的高洁、时光易逝的感伤、愤世嫉俗的愁绪、真挚友情的珍视,等等。对学生而言,古诗词丰富的情感可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启迪人生,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学生只有把握了古诗词丰富的情感意蕴,才能算真正理解了古诗词。因此,对教师而言,群文阅读议题的设置可以根据诗人情感的形似或者相同点来切入,依据不同的情感形成不同的议题。

    2.高中古诗词群文阅读的实施策略

    (1)目标清晰,问题驱动。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航标,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群文阅读作为多文本阅读,教师合理科学地设置教学目标能为课堂教学提供方向和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情和议题的选择,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目标的实现要以问题为驱动,以巧妙而有梯度的问题牵引课堂,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教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问题为驱动,使整个多文本教学多而不乱,有条不紊地进行,提高古诗词群文阅读的效率。

    (2)比较分析,寻同比异。“比较是重要的思维方式,通过比较可以显示事物的相对、相似和相关性,从而有助于人们清晰地认识事物。”群文阅读就是通过多文本的比、对、读、议,实现问题解决和意义建构的新的阅读方式。比对法,是群文阅读最基本而且是使用频率最高的阅读方法。在高中古诗词群文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比较,一方面学生可以发现几首古诗之间的共性。例如,在写景抒情诗中,不同古诗中常常用到同一意象,尽管古诗的内容不同,但意象的象征意义却并不会改变。如古诗词中常用松柏(正直、高洁、傲岸、长青、顽强的生命力)来象征孤傲正直耐寒的品格;“柳”和“留”为谐音,以柳来象征离别、留恋、思乡感伤等。通过比较,学生对意象的象征义理解得更加深刻。此外,比较法也有助于学生发现差异,而这些差异,往往是理解古诗词的关键。例如,很多古诗词中都写到“愁”,但“愁”的具体内容和“愁”的描写方式却千差万别:李白写“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煜写“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岑参写“愁”,“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些“愁”的具体内容和“愁”的描写方式就有很大区别,学生尤其需要细细品味。

    (3)探究学习,知识共建。在传统的古诗词课堂中,教师是权威的代表,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递者,学生是观众,是被动承载知识的“容器”。教师对古诗词進行权威解读,学生要么奋笔疾书,要么昏昏沉沉。古诗词的群文阅读,正是要打破这种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必须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 。

    第一,古诗词群文阅读议题的存在决定了课堂的探究性。议题是群文阅读的出发点和线索,议题的可探究性和开放性决定了课堂内容生成方式的动态生成性。围绕议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和文本之间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交流。在讨论和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个性化、多元化的文本解读中达成知识的共建,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第二,古诗词群文阅读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架构课堂,这也意味着,以群文阅读的方式进行古诗词教学,需要师生共建。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主要任务是引导和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围绕议题和任务,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蒋军晶.群文阅读新语文读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课题项目:本文系兰州市2019年度教师“个人课题”“群文阅读视域下高中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13155)课题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文娟(1991— ),女,硕士,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舟曲中学教师。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