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梦想筑巢为成长助力
“民族振兴在教育,教育振兴在教师。”在教育发展的道路上,学无止境,教师专业化成长道路更为漫长,要想让教育之“船”远航,必须扬好教育科研的“风帆”。2013年6月,常志清初中化学名师工作室在安阳市六十四中正式成立。工作室全体成员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研究探索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通过培训观摩、备课研讨、课例展示、优课提升等方式,努力打造一支科研型教师团队,期待在安阳市中学化学教学领域起到引领指导、示范实践、辐射带动的作用。
为梦定向
安阳市第六十四中学自2009年以来先后招聘了40余名青年教师,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追梦路上,青年教师活力四射,他们勇于创新、勤奋刻苦、敢想敢做,却苦于没有专业教师的系统化指导。这种状况直到常志清初中化学名师工作室成立才得到了彻底改变。
工作室挂牌成立时,由1名主持人、4名骨干成员和3名学员组成,安阳市教研室的靖梅老师担任顾问。工作室成员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对工作室的研究项目有浓厚兴趣,初步具备独立发展和教研能力。为了确保工作室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我们建立了集中学习研讨的会议制度、课题研究制度、考勤制度、考核制度、经费制度和档案制度。我们还建立了工作室网站,合理设置网站栏目,加强网站管理。工作室成员分工合作为网站充实资料,努力将其打造成我校化学教学的一道风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工作室确立了“四个一”的目标:一是组建一个团队。引领进入工作室的青年教师提高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成为有影响的名师和学科核心骨干。二是举行一系列的教学科研活动。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开展学术研究,引领学科建设,每年至少承担一次全市性的主题活动,以研讨会、报告会、公开教学、送教下乡、现场指导等形式,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三是建一个网站。网站设有教学资源、课题研究、课堂内外、理论前沿、教研掠影、团队风采、专家论坛等栏目,使之成为化学教师的交流平台,以此来激活化学教师队伍建设,充分挖掘化学教育教学资源。四是出一批成果。工作室教学、教科研等成果以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课件、论文和网页的形式呈现。在工作室目标引领下,全体成员聚焦教育教学热点和疑难问题,将理论熏陶与实践磨砺融为一体,引导各位学员在创新性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自我突破,使工作室成员在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逐步向成为高素质、高水平,具有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的特色教师、名牌教师的方向靠拢。
为梦扬帆
在追求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工作室全体成员坚定信念,做好各项为梦扬帆的准备工作。
工作室成立之初,我召集了全体成员会议,确定工作室工作方案,制定工作室发展目标。在这次会议上,作为工作室主持人,我先提出了工作室的工作方案、发展目标和计划要求等草案,各位工作室成员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分别就发展目标与意义、举措与保障、可能存在的瓶颈、预期成果等方面各抒己见,并最终达成共识。通过这次活动,工作室成员了解了工作室的发展计划,明确了发展要求与工作分工。工作室尤其要求学员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影响他人,以求真务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精神不断提升自己。郭翠菊教授和靖梅老师参加了活动,她们对工作室工作给予了很多支持,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让我们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为了开阔工作室成员的眼界,我提出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策略。我们不仅注重校内学习研讨和创新活动,还将目光投向校外培训,为工作室成员的教学实践带来新的灵感。2014年5月,工作室的所有成员参加了河南省教研室举办的复习研讨交流会。我们聆听了专家和一线老师关于中考命题指导思想、化学科目说明解读、初中化学重点知识说明、知识网络的构建的报告,并现场听了4位老师的复习示范课,获益匪浅。在与参加研讨的老师交流和探讨过程中,工作室成员进一步把握了中招的考点,对试题命题的方向有了全新的认识,许多理念上和教学中的困惑都得到了解决。例如,化学课程标准我们都不止一次地看过、研讨过,然而通过专家对课程标准的精彩解读,联想到中招化学试题的微妙变化,我们对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领悟,也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对一些课程内容的处理是有问题的。又如,对于微型课和微课这两个“时髦”的名词,我们一直是不甚了了,通过现场观摩教师微型课和专家的讲解,我们知道了微课与微型课的区别。从受众来说:微型课是面对评委或同行授课,目的在于展示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设计;微课则主要是面向学生,目的在于突破课程重难点,方便学生在各类媒体及手持式移动设备中浏览观看。从展示形式上来说:微型课强调实录,即录像中要有教师讲解的形象;而微课多提倡应用各种录屏软件进行创作,方便学生学习。这样的培训活动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提升了我们的理论修养,为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工作室以课堂教研为主线,以协同教研为抓手,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团队学习、同伴互助、独立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以学术交流、教艺切磋、互动提高为基本宗旨,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逐步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工作室鼓励成员间的思想碰撞,期望每个成员都能形成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如,田雪萍、杨红霞两位老师以《分子和原子》为课题进行了“同课异构”教学,她们的教学各具特色,异彩纷呈,从教学目标到教学过程设计,都体现了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独特解读,每个细节都体现着自己的教学智慧。在评课环节,大家积极发言,针对两位老师教学中的长处和不足各抒己见,探讨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为两位老师的发展建言献策。
为梦点灯
在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工作初见成效。一是建设了丰富的共享资源:工作室以QQ群的方式建立共享平台,注重做好相关活动的记录,共享成果。二是进行了课题与“磨课”研究:工作室深入课堂教学,以“磨课”的方式进行研讨,积累第一手材料,完成了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设计和改进的研究》。三是带动了周边老师:工作室不但“请进来”,也注重“走出去”。工作室每去一个学校搞研讨活动,都会与老师们共同参加听课评课活动,沟通教学理念,在思想的碰撞中寻找初中化学教学的真谛。四是提升了成员的业务水平:在学习实践中,工作室成员的业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在安阳市优质课大赛中,田雪萍老师荣获一等奖;在市名师评选中,工作室1名成员被评为名师、3名成员被评为市级学科带头人;全校的化学成绩在各学科中遥遥领先,化学成为学校的拳头学科。
教学相长,学无止境。追梦路上的各种培训和实践让工作室全体成员在相互学习中激发对事业的追求,不断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团结合作、开拓创新,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上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