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船舶原理》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①
韩翔希,符妃,冯志强
[摘 要] 立足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目标及教学改革的实际,以钦州学院船舶原理课程建设为例,提出以多种教学手段和组织方式增强课堂吸引力、引入案例教学方法、构建课程实训体系、增加过程性考核等多种教学改革措施,多方面深入探讨适应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船舶原理》教学改革方法。
[关 键 词] 应用型本科;船舶原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7-0058-02
为满足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需求、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大指示。2014年,钦州学院被列为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6年,成为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设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项目单位。为建设海洋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北部湾大学,钦州学院于2015年开设了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并成为广西重点学科、广西高校特色专业、专业学位硕士培育点。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服务于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船舶与海工人才。现以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必修课《船舶原理》[1]为例,探讨为适应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一、《船舶原理》课程建设现状
《船舶原理》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必修课,该课程以流体力学为基础探讨船舶航行性能,要求学生能掌握船舶静力学、船舶阻力、船舶推进、船舶操纵、船舶耐波性等相关内容。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专业实践性,教学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理解和基础知识的掌握。现阶段,船舶原理教学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照本宣科”“满堂灌”等问题并不少见,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改善这一境况。同时,实践教学是船舶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必要环节,目前实践教学以课程设计为主,缺乏适用于教学的工程实例,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更遑论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工程中。此外,船舶原理课程考核主要根据平时成绩、期末考试、课程设计三部分确定总成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流于表面,重结果轻过程,既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失公平。
二、适应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教学改革方案探索
(一)多种教学手段增强传统课堂吸引力
教师在《船舶原理》课程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可借助多种教学手段[2],特别是借用现代教学技术,通过课件、视频短片、网络等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对枯燥的知识有更感性的认识,能更轻松地理解本课程的知识点。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可以多样化,根据不同的情境需求,选取个别教学、小组教学、集体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
(二)在《船舶原理》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
传统的船舶原理课堂教学,是老师教、学生听,单向输送的模式,课堂气氛非常容易变得枯燥无趣,而案例教学[3]是一种开放的、注重互动的新型教学方法,需要学生去思考、去发表自己的见解,气氛较为轻松活泼。案例教学要事先准备特定的案例,指导学生阅读、讨论,在反复的互动和交流中,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案例的选择要具有针对性,某一案例的选择要突出相应知识点的影响和作用。同时,案例要具有真实性,只有真实发生的案例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学生将自己纳入案例场景中,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争论和进一步探索,加深理论知识的了解,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个人能力得到升华。另外,应尽量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案例,探讨的都是具有代表性或普遍存在的问题,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普遍规律,更好地分析、解决问题。
(三)构建《船舶原理》课程实训体系
目前,船舶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课程设计完成,课程设计的题目往往由教师拟定,时间短,内容少,全程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对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理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但为适应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这是不够的。为此,让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训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学生在企业参加实训,能接触真实的工程项目,需遵循企业的标准和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这一过程,不仅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更是对实践能力的培养。
选择学生实训基地时,需考虑实训基地的资质、规模以及业务范围,还要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能力、实际需求。实训项目和训练方案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教学实施以企业为主,按照企业项目要求和实施流程进行,学校带队教师负责监督,保证学生的实训质量。实训项目内容以培养基础深、素质高、能力强、适应性广、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以体现船舶设计的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通用性为原则,涵盖船舶从型线设计、静水力性能计算、稳性较核、快速性设计等全过程的理论与方法,兼收现代造船的最新理念,并将科研及教研成果有机融合于教学,拓展课堂教学范畴。教学内容新颖,设计合理,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处理得当,在课程教学中还对典型试验作了简要介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严格按照企业的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小组内各人根据特长进行分工,同时强调协同合作。实训过程由企业和高校教师对各个阶段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课程专任教师应具有船舶工程技术相关专业的理论水平及技术能力,具备课程教学设计能力、组织能力、语言沟通表达能力;实践指导教师必须具备一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历和相应的职业资格;具有基于任务导向的教学设计能力;具有先进的教学方法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意识和责任心。最后,由企业和高校教师共同验收学生的项目成果,根據学生项目完成情况以及答辩结果给出每个学生的实训成绩。
(四)增加过程性考核
现阶段,船舶原理课程考核主要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课程设计三部分确定总成绩,实际操作时常常只关注学生的卷面成绩和最终交上来的成果,而忽略学生完成的过程[4]。将过程性考核融入船舶原理的课程考核中,围绕完成任务、达成知识建构这一中心展开,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全过程。任务化教学也是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如何保证任务化教学中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切实达到课程教学的目标,需要在任务化教学中建立新的考核评价机制,即任务过程管理和学生全面评价的考核机制。所谓项目过程管理,就是不仅要关注最终的项目成果,也要考察项目小组的研究计划及其实施情况,团队成员的分工任务及其完成情况,每个项目教学的实施步骤都有文字记录并赋予一定的考核分值。所谓学生全面评价,就是在考核内容上涉及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前自主学习的情况、查阅利用相关信息资源的能力、掌握运用专业和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展示成果的课件制作能力、团队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等多个考核内容。项目任务完成后,需要每组学生进行任务成果的展示,学生把自己小组的成果在全班进行展示介绍,并回答同学和老师的提问,经过这一环节锻炼了学生深刻思辨、说理表达的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经过包括项目小组自评、学习小组间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在内的综合评价后,最终评定项目成绩[5-6]。
三、结语
应用型本科高校不同于普通本科高校,普通本科高校以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为重心,以理论创新为导向,应用型本科高校则以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应用创新为导向。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教学方式应做出相应的改革。为适应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在船舶原理课程教学中,应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引入案例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总结;构建课程实训体系,让学生到企业中去,接触真正的工程项目,将理论应用到实际;增加过程性考核,增强教学监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历史原因,船舶原理课程建设存在不少问题,需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对传统教学进行全面的改革,不断创新,从实践中获取行之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盛振邦,刘应中.船舶原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2]吴晓义,唐晓鸣.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定位、指导思想与校本特色[J].高教探索,2008(4).
[3]郑建华.案例教学法在“船舶原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船海工程,2008(37):187-190.
[4]喻淑兰.深化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江苏高教, 2003(4).
[5]张海生,张晶,储常连.高校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与政策措施[J].煤炭高等教育,2015(3).
[6]曾智洪,殷小娟.高校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