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探索

江小明+张菊玲+牛爱芳+张怡婕
摘 要:本文从高校督导工作角度进行探讨,阐释了认识“新常态”,更新督导工作理念;适应“新常态”,构建督导工作新机制;服务“新常态”,助力学校教学品质提升等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新常态;高校;教学督导
近年来,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提出的“新常态”一词正在成为世界通用的经济术语。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论断,并阐释了其内涵。2015年1月,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面对中国经济进入换挡降速、提质增效的“新常态”,中国社会各领域正在适应。要以创新的方式抓落实,把督查、自查和第三方评估、社会评价结合起来,让社会监督我们的落实效果。对于高等教育来说,高校的教学改革正在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教学督导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积极认识教学改革的“新常态”,全面适应教学改革的“新常态”,主动服务教学改革的“新常态”。因此,探索与构建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新常态”,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完善学校自我监控和保障体系的新课题。
认识“新常态”,更新督导工作理念
1.认识 “新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常态”,是根据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提出的,主要是指中国经济增长从高速向中高速增长的转换,从结构失衡到结构优化再平衡的状态。目前,我国自贸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就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经济增长点转换的体现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等经济“新常态”的出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也进入了增速减缓、质量强化的“新常态”阶段,并通过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等进行,其明显特征是从单项改革转向了综合改革。
2.更新督导工作理念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教育质量观向创新型、动态性、多维度的转变,学校督导组认识到,现代大学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涵是对教学及改革提供“服务”,因教学督导是教学管理的一种形式,所以督导也是教学服务的一种方式和手段。“督”是服务,“导”也是服务,“督”与“导”的内容虽有区别,但往往存在于教学督导的一个统一过程中,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为此,督导组提出“督导相济,以导带督”的督导工作新理念。在日常教育教学督导中,大家做到,“督”不仅是发现在教学一线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更重要的是发现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典型案例、成功经验,并帮助将其总结、提升、推广,将典型和经验“导”向需要借鉴并提升的院、系、部和教师中。
适应“新常态”,构建督导工作新机制
“新常态”体现为一种新的状态与新的机制。适应教学改革“新常态”的需要,督导组构建完善了督导工作新机制。
1.构建校、院二级督导工作架构
北京联合大学是市属综合性大学,具有本科专业67个,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医学等10大学科门类;具有专升本专业27个、高职专业46个,全日制在校生近3万人。面对如此多的本科、专升本和高职专业,其学科、层次、类型又不同的教育,既要做到规范性的“督”,还要做好专业性的“导”,不是易事。为此,学校构建了校、院两级督导架构,两级机构的督导工作各有侧重,院级督导侧重于本院日常教学工作的督导,主要包括:本院涉及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课堂教学状况听课、学生毕业论文督查等内容;校级督导除对各学院在开学初、学期中、学期末进行教学活动的重点抽查外,主要配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专题进行督导工作。校督导组与院督导组通过开学初、学期末的督导例会和定期发布的督导工作简报进行工作交流与配合。
在校、院两级督导组成员的聘任上,尽管督导员都是在某个学科专业领域内有一定影响力和学术造诣的教授,但院级督导组成员多数是本院所属学科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而校级督导组成员多数还需要兼具更宽泛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处级以上的教学管理工作经验,以应对全校不同学科专业的全面督导工作。实际上,学校连续三任退休的校教务处长、上届退休的校长、副校长和几位资深的院长均在学校的督导组中,他们对学校整体教学情况熟悉,对学校有感情,因此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教学督导二级架构的建立,使 “督”的工作更深入,“导”的层次得到提升。
2.建立常规督导与专题督导相结合的机制
为适应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校督导组改变了以课堂普遍听课为主的督导方式,建立了常规督导与专题督导相结合的机制。常规督导依据教学运行规律每学期定时段进行,专题督导根据学校每年的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来确定。
一是依据教学运行规律进行“常规督导”。每学期的开学初、学期中、学期末是教学运行的三个主要节点,校督导组的“常规督导”是在这三个时间段里,分派督导员深入到各校区进行教学巡视与抽查。开学初主要是检查开学第一、二天的教学秩序和“开学第一课”的讲授情况;学期中主要是随机抽查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和教师指导、教务管理的到位情况;学期末主要是检查教师出题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学校统考科目的管理与考试组织。
北京联合大学具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的学院有12个,分布于9个校区,而这9个校区又分别位于北京市的东城、海淀、丰台、朝阳和昌平等5个城区、远郊区,所以督导员要在早上第一节课前20分钟赶到要去的学院,往往得早上5点多钟出门,经常是完成一次常规督导工作仅路途所耗费的时间就达5小时~6小时,这对于督导员的身体条件和行动能力也是不小的考验。
校督导组制度化的“常规督导”和随机抽查的方式,促进了全校日常教学的顺畅运行。五年来,督导组还配合教务处、人事处等部门,完成学校正高级职称晋升测评听课、学校选拔上报教学名师听课、应聘教师考核听课、高职与专升本说课比赛听课等1,800多人次,督导员对所听课程均做了规范性的记录,并对教师提出了评价与改进意见,为学校教育教学相关工作提供了依据。
二是根据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进行“专题督导”。督导组根据学校每年和每学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工作,设立相关的督导研究专题,开展问题导入式的督导工作。
管理方面。在学校教学管理模式从侧重目标管理到加强过程管理,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例的改革过程中,有学生家长反映说:有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低但总评及格了的问题,学校安排督导组对此问题展开调研。督导组首先制定了调研方案,然后从校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具有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低于50分,而总评成绩却及格的所有课程,并针对这样的课程派督导员直接下到学院,面对面地查阅教师平时成绩给予的依据和所占的比例,与教师探讨平时成绩记载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对发现的优秀典型给予表彰和推广。督导组的调研分析报告与数据支撑了教务处对不同类型课程的平时分数与期末分数所占的比例、平时考核方式与次数、平时考核评价标准等考试改革细则的规定,促进了全校对平时考核规范性和课程整体考试科学性的提高。
课程建设方面。面对 “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一系列课程改革的新问题,许多教师弄不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感到课改难度大。督导组基于课程改革的理论和教研的经验开展讲座,提出:“微课”“慕课”“翻转课堂”都是“互联网+”课程改革的一种新形式,三者从资源构成的规模与学习模式来说,是“互联网+”课程改革由“点”及“线”,再扩展到“面”和“体”的过程,后一形式的课程改革是基于前一形式课程改革的积累与成果。督导组的讲解,帮助教师们弄清了这些新型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各自特点,促进了学校“互联网+”课程的改革。
督导组连续五年,按照学校“教师教学评优竞赛”“中青年教师执教能力竞赛”两项课程赛事的程序,分派督导员对各学院推荐参赛的教师进行随堂听课,并以多位专家打出分数的平均值作为教师复赛(预赛是学院的选拔赛)的成绩。在学校组织的集中决赛中,督导员与校领导、各学院院长、学生代表一起打分,并承担决赛结束时的点评。由于学校重视教学,学院和教师经常主动找督导员探讨所开(授)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和课堂教学艺术改进问题,由此促进了全校教师执教能力的提高。在2013年全国首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学校选送的“罗伯特·弗罗斯特:一位简单深邃的诗人”“资金时间价值—年金”“从众:群体对行为的影响” 3个本科文史类微课,在北京地区高校比赛中均获一等奖(北京地区高校本科文史组一等奖共计6个),且这3个微课在报送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决赛中全部获得了二等奖(全国高校本科文史类微课一、二等奖共计27个),是在首届全国微课比赛中本科文史类一、二等奖中获奖数量最多的高校。在近两届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学校先后推荐的两名教师分别讲授的“表演基础元素—松弛与控制”“设计素描—设计素描的观察方法与思维方式”不仅在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且囊括了最佳表现奖、最受学生喜爱奖、最佳教案奖三个单项奖,这些奖项全囊括的成绩是前几届没有得到过的。在上述这些获奖课程的前期听取和多次研究改进中,督导组都承担了大量的指导工作。由于督导组成员的不断学习和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大大扩展了督导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3.实行定期学习研讨的督导工作制度
督导工作的制度与规范是督导效果的保障,为此督导组建立了《督导例会制度》和《督导工作简报发布制度》等制度。
一是实行督导例会制度。虽然学校督导员具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和教育研究能力,有些至今仍作为主要专家参与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的重要研究课题,但由于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是全方位、大力度的,所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达到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为此,督导组实行督导例会制度,定于每月第一周的周五召开督导例会。例会内容安排有:学习国家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和学校教学改革文件,交流督导工作情况并研讨督导专题。通过学习和研讨交流,督导员在相关教育政策的把握上、教学评价的标准上、反馈交流的口径上做到了准确、公平、正向,在学校教师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二是发布督导工作简报制度。学校督导组十分重视将常规督导工作进行反馈,将专题督导工作进行交流,每学期都会将重点督导工作形成具有一定学术含量的督导工作简报,报送相关校领导和有关部门,并挂上学校内部网站。学院和教师根据督导简报推荐的示范和典型加以学习,对提出的问题加以改进。督导简报在学校教学与管理中起到了交流、借鉴和警示的作用。
服务“新常态”,助力学校教学品质提升
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会形成一些具有特色和品牌的成果,并通过理论的再加工得到更好的体现。督导组在这方面为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
1.助力学校获得国家级、市级教育教学成果奖
在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奖的申报中,学校督导组骨干成员积极帮助学校进行重点成果的凝练,参与对申报文本的主题、框架和文字的反复推敲和修改。2013年,学校的教学成果 “面向首都旅游业发展需求,构建大旅游人才培养新体系”“地方高校学科专业群与区域企业集群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均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学校的教学成果“中高本衔接框架下的中职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探索与实践”“统筹规划,构建高职和专升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分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这些成功申报成果的文本凝聚着学校督导组成员的智慧和大量工作。
2.助力学校获得国家级、市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
在学校多个重大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的申报与建设中,学校督导组骨干成员多年来被项目组聘为专家,自始至终与项目组成员一道,撰写申报文本,争取获得立项,咨询项目建设,参与项目验收。其中,对社会、同行、学校最有影响力的项目有:国家级“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 “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北京联合大学—首旅集团大学生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等,这些项目的建设为学校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多年来,学校督导组还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工作,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微课的选拔与推荐,学校教研教改项目的立项审核、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等教学改革中参与了大量的工作,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高等教育更加注重结构优化、质量提高的“新常态”,促进了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新常态”的显现,高校教学督导工作从常规听课、教学检查为主的“原常态”,走向服务学校教改前沿的各项专题督导与常规督导相结合的督导工作“新常态”。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责任编辑:张 雯]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