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缪劲翔
摘 要: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良好契机,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挑战中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根据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更新网络育人理念、推动网络育人方法手段的综合创新、完善网络育人体制机制、完善网上行为管理制度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建议
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
1.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必然要求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筑魂工程,是高校党委的一项核心使命。在当今互联网快速发展时代,网络不仅是思想文化传播的载体,同时,在网络应用最为密集的高校,更进一步成为思想文化的日常表达方式,成为意识形态领域交融、碰撞和斗争的主阵地。某些敌对势力利用网络的便利,一方面加强思想文化渗透,宣扬西方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加紧培植代理人、代言人。个别高校教师作为“网络大V” ,对西方价值观念的宣扬超出学术范围和政治底线,其影响从课堂蔓延到网络社会。作为高校党委的核心工作之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相伴而生,并将必然随着网络发展而不断创新,不断应对新挑战、不断解决新问题。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挑战,能否掌握网上舆论阵地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能否在坚守阵地中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能否让网络舆论空间清朗起来,高校党委面临着比以往更加迫切、更加重要的新课题。
2.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在当今时代,高校党委普遍认识到,网络等新媒体既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重要的育人手段和载体。网络作为青年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研究、社会交往、生活娱乐的主渠道之一,直接影响着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培育,网络文化环境已经与当今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密不可分。因此,只有从理念、内容、方式、方法、手段等不同角度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牢牢把握网络舆论斗争的主动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导权,增强吸引力、唱响主旋律,开展有效的网络舆论引导,及时准确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使网络和新媒体在引导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释放正能量;才能建设融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网络环境,不断增强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传播规律和青年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
网络传播是新生事物,有其特殊的运行规律。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探索,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已经形成基本共识,对于网上舆论,放任自流、一味封堵都不是办法,有时甚至适得其反。习近平同志不止一次提出“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他也从宏观上给出了解决方案,核心词是“创新改进”,基本方法包括研究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有效引导网上舆论等,这也为高校结合自身实际,特别是结合青年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要求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指出了基本思路和方向。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适应网络传播规律,同时要适应青年成长规律和特点,更要注重网络形态下的青年成长成才规律。只有创新和改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才能适应网络传播规律发展要求和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要求,才能真正通过网络弘扬主旋律,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机、尺度,收到传递和激发正能量的社会效果,真正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理念思路问题
有的高校还不能从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人才培养根本任务高度来认识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体现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工作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中,未能建立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有的高校对网络传播规律和网络社会环境下青年成长规律研究不充分,不能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和青年思想行为特点来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在校内信息不透明、不公开,对校园新闻突发事件反应迟钝,对网络热点问题一律封堵或者听之任之。有的高校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第二课堂的建设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方法上对“慕课”和网络学习方式不敏感,教学方法传统单一,效果不佳。有的高校仅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当做辅导员队伍的一项专属工作任务,不能从全校层面,调动各种资源、动员各方力量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能通过网络将学生的学习、生活、管理、服务结合起来,全员育人、全网育人的理念尚未形成。
2.方法手段问题
理念思路落后,方法手段自然无法跟上网络发展潮流。有的学校方法手段单一,将建立思想教育主题网站等同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全部工作,有的建成一个或者若干个理论教育资源网站,有的将校园新闻网、组织部网站、学工部网站都作为主题教育网站建设,投入了不少资源,但点击量不高。有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停留在用网络正面说教的层次,校内舆论宣传形式老化、语言僵化,不能形成阵地效应,吸引力不强甚至无法吸引学生关注。有的高校与青年学生网络生存方式无法有效对接,未能主动建立应用广泛的互动式网络生活社区,无法参与到不同学生群体的网络互动社区和网络自组织中,无法了解到学生的网上活动情况、热点话题、思想倾向和价值取向。有的高校被动地跟在人人网、QQ群、微信“圈子”、门户网站微博后面,学生在哪里扎堆,辅导员就奔向哪里,疲于奔命。对于多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的适用性、针对性、有效性都面临着现实的严峻考验。
3.管理效能问题
对高校而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教育问题,同时也是管理问题和技术问题。理想状态下,教育—管理—技术三者应该相互统一,互相支撑,而不是相互割裂。教育者因不掌握行政资源和网络技术,应向管理者提供有科学依据的运行管理建议和资源诉求(包括人员队伍、资金以及其他物质保障),向技术方提供详尽的网络建设需求信息;管理者应当根据教育需求调整管理环节,改进运行机制,界定作为教育责任主体、协同和关联主体的相关部门和人员范围,协调网络技术方设计建设路线和建设方案,并提供物质资源保障等;技术方则根据其他两方反馈的信息提供技术支撑,力求提供符合青年学生特点、适应网络传播规律的网络配套资源。如果上述相互支撑关系能够实现,管理效能自然会达到最优。但现实中常常由于管理职能分割、统筹协调不足等因素,三者相互割裂反而成为一种常态。因此,就经常形成现实中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能部门和学生工作队伍单线作战、疲于应付、创新不足等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一个管理问题。管理上不能理顺和优化,管理效能就无法达到最优。
4.制度缺失问题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也包括教育和管理两面。管理也是教育的一种体现,教育必须与管理和制度相结合。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青年学生而言,教育不仅需要柔性的沟通、互动、激励和引导,其网络行为方式同样要通过制度来进行管理和约束。特别是网络自媒体的出现,为“有话想说”提供了便利,丰富了言论表达权利的渠道,但作为权利,当然就要约定权利的边界。而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快速发展,则为“有事想做”创造了条件,作为自发的组织、自发的活动,更要遵从社会的基本行为规范。我国目前已经颁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规制网上行为,但在对自媒体、自组织进行规范与引导方面,还尚未形成成熟的法律案例和法律规范,同时各高校现有的学生行为准则以及其他学生管理制度更缺少对网上行为、活动的制度规范。作为网络行为和活动的底线,法律规范和管理制度的缺失势必将影响网络思想教育的效果。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关注和研究制度缺失问题。
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1. 更新网络育人理念
首先是思维范式的转换。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这项传统工作的一项内容,一个组成部分,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开始上升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高层次的表现形态。在智能手机大规模进入校园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范式可以描述为“理论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这样一个并联式框架,各个部分虽有交叉,但各自特点鲜明,共同构成德育工作框架;当智能手机大规模进入校园后,网络和行为个体实现了时时捆绑、须臾不离。因此,一个新的德育工作范式逐步生成,它可以这样表达:“网络育人:理论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新范式的提示意义在于,网络育人覆盖到育人全过程,必须从立德树人的全局视野思考网络育人,必须运用综合创新的手段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其次是网络传播认识的深化。特别要关注网络特性的放大和深化。网络一方面迎合着青年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同时也塑造着青年学生的生活形态。“互动”是网络的一个重要特性,网络提供了互动的条件。但当今的“互动”已经不是两个个体之间简单的信息交换、思想交流,通常以“群动”(群体互动)、“圈子”的形态出现,并在频繁快速的“群动”中不断生产着特有的语言方式和文化热点,这种快速生产的语言方式,文化热点反过来也在筛选着“群动”的参与者。适应这种语言方式,了解当前文化热点才能够参与到“群动”中去,否则只能成为“潜水”的“看客”。网络特性的放大和深化提示我们,高校开展网络育人不仅要完善吸引学生目光的网络资源,也要有效地参与到网络中,适应网络语言,掌握网络热点,适时、时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引导工作。
2.推动网络育人方法手段的综合创新
一是要建立权威网络思想教育资源网站。要与传统的知识普及性质的“红色网站”相区分,要突出权威性、生动性、说服性、互动性和实时性,要与青年学生学业发展需要的学术科研网络资源共生发展,要采用多媒体、立体化表达方式,要具备手机客户端等智能化应用模式,要善于利用网络语言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对热点事件在第一时间、关键时刻通过专家解读发声,要精心策划以专家以及专家团队为核心凝聚热点“圈子”,产生“群动”作用,形成意识形态阵地效应。为了避免高校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可从国家或者地方层面统筹网站建设,贵精不贵多,务求办成精品、办出特色。二是建立多功能、互动式、智能化校园网络社区。要建设容纳学生管理、教学信息、党团活动、实践锻炼、文体活动、校园生活服务、私人空间以及官方微博等功能在内的互动式校园网络社区,要能够实现手机客户端应用,将学生在社会媒体上热衷的微博、微信、圈子甚至金融支付等功能全部实现,从而将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集体、学生会和各类社团“一网打尽”。要让学生在接受信息化管理、享受优质服务和便利生活的过程中,既享有邮箱、相册、文件夹等私有空间,又和学校党委、党团组织、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管理和服务的同时,也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和呵护、支持和鼓励,使网络文化真正与现实生活相互交融。要让学生的私人空间具有永久性,毕业后仍然有效,让网络社区向校友延伸,增强网络社区的人气指数和生命力,使核心价值观在更宽广的范围持续传递。
3.完善网络育人体制机制
一是要完善领导体制。针对教育—管理—技术三者相互支撑、不可或缺的特点,建立高校内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制和统筹机制。从学校层面要成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副组长由分管副书记,分管教学、人事、后勤和信息化建设副校长担任,形成党委统领,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完善工作协调保障机制。网络育人所涉及到的党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都要进入领导小组成员序列。日常工作由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责职能部门负责,部门之间协调由学校办公室牵头,确保网络育人能够有效覆盖到学校教育、管理、服务和校园文化等各个系统,有效制定网络育人建设规划方案,并及时落实网络育人需要的资金、场地等物质资源。三是完善舆论引导机制。要成立新媒体研究与监测中心,负责研究网络运行传播规律,监测网络热点、动态,适时引导和干预网络舆论。要强化全体教师在教书育人和网络育人中担负的责任,贯彻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要求。要发挥思想理论课教师、部分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在网络育人中的权威作用,用有说服力的理论、逻辑、案例引领学生,通过互动、“群动”的方式为学生答疑解惑。要突出辅导员、班主任和部分学生干部的前锋骨干作用,深入到现实生活与网络世界中,做学生的真朋友,并加入到各种类型的“圈子”和网络自组织中,把握动态,解决问题,关注热点,引导舆论,传播正能量。要注意从学生网络社区或者网络自组织中发现、选拔、培养骨干,从而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功能,在实践中锻炼、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
4.完善网上行为管理制度
一方面要推动微信、微博、网络社区等网络媒体实现实名注册,对学生加强网上行为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学生遵守法律底线,增强网上自律。另一方面,高校要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网上行为特点,研究制定校园网上行为管理办法,为学生网络生活设定制度底线,培育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李艺英 ?]
摘 要: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良好契机,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挑战中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根据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更新网络育人理念、推动网络育人方法手段的综合创新、完善网络育人体制机制、完善网上行为管理制度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建议
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
1.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必然要求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筑魂工程,是高校党委的一项核心使命。在当今互联网快速发展时代,网络不仅是思想文化传播的载体,同时,在网络应用最为密集的高校,更进一步成为思想文化的日常表达方式,成为意识形态领域交融、碰撞和斗争的主阵地。某些敌对势力利用网络的便利,一方面加强思想文化渗透,宣扬西方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加紧培植代理人、代言人。个别高校教师作为“网络大V” ,对西方价值观念的宣扬超出学术范围和政治底线,其影响从课堂蔓延到网络社会。作为高校党委的核心工作之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相伴而生,并将必然随着网络发展而不断创新,不断应对新挑战、不断解决新问题。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挑战,能否掌握网上舆论阵地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能否在坚守阵地中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能否让网络舆论空间清朗起来,高校党委面临着比以往更加迫切、更加重要的新课题。
2.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在当今时代,高校党委普遍认识到,网络等新媒体既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重要的育人手段和载体。网络作为青年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研究、社会交往、生活娱乐的主渠道之一,直接影响着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培育,网络文化环境已经与当今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密不可分。因此,只有从理念、内容、方式、方法、手段等不同角度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牢牢把握网络舆论斗争的主动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导权,增强吸引力、唱响主旋律,开展有效的网络舆论引导,及时准确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使网络和新媒体在引导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释放正能量;才能建设融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网络环境,不断增强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传播规律和青年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
网络传播是新生事物,有其特殊的运行规律。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探索,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已经形成基本共识,对于网上舆论,放任自流、一味封堵都不是办法,有时甚至适得其反。习近平同志不止一次提出“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他也从宏观上给出了解决方案,核心词是“创新改进”,基本方法包括研究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有效引导网上舆论等,这也为高校结合自身实际,特别是结合青年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要求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指出了基本思路和方向。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适应网络传播规律,同时要适应青年成长规律和特点,更要注重网络形态下的青年成长成才规律。只有创新和改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才能适应网络传播规律发展要求和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要求,才能真正通过网络弘扬主旋律,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机、尺度,收到传递和激发正能量的社会效果,真正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理念思路问题
有的高校还不能从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人才培养根本任务高度来认识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体现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工作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中,未能建立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有的高校对网络传播规律和网络社会环境下青年成长规律研究不充分,不能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和青年思想行为特点来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在校内信息不透明、不公开,对校园新闻突发事件反应迟钝,对网络热点问题一律封堵或者听之任之。有的高校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第二课堂的建设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方法上对“慕课”和网络学习方式不敏感,教学方法传统单一,效果不佳。有的高校仅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当做辅导员队伍的一项专属工作任务,不能从全校层面,调动各种资源、动员各方力量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能通过网络将学生的学习、生活、管理、服务结合起来,全员育人、全网育人的理念尚未形成。
2.方法手段问题
理念思路落后,方法手段自然无法跟上网络发展潮流。有的学校方法手段单一,将建立思想教育主题网站等同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全部工作,有的建成一个或者若干个理论教育资源网站,有的将校园新闻网、组织部网站、学工部网站都作为主题教育网站建设,投入了不少资源,但点击量不高。有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停留在用网络正面说教的层次,校内舆论宣传形式老化、语言僵化,不能形成阵地效应,吸引力不强甚至无法吸引学生关注。有的高校与青年学生网络生存方式无法有效对接,未能主动建立应用广泛的互动式网络生活社区,无法参与到不同学生群体的网络互动社区和网络自组织中,无法了解到学生的网上活动情况、热点话题、思想倾向和价值取向。有的高校被动地跟在人人网、QQ群、微信“圈子”、门户网站微博后面,学生在哪里扎堆,辅导员就奔向哪里,疲于奔命。对于多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的适用性、针对性、有效性都面临着现实的严峻考验。
3.管理效能问题
对高校而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教育问题,同时也是管理问题和技术问题。理想状态下,教育—管理—技术三者应该相互统一,互相支撑,而不是相互割裂。教育者因不掌握行政资源和网络技术,应向管理者提供有科学依据的运行管理建议和资源诉求(包括人员队伍、资金以及其他物质保障),向技术方提供详尽的网络建设需求信息;管理者应当根据教育需求调整管理环节,改进运行机制,界定作为教育责任主体、协同和关联主体的相关部门和人员范围,协调网络技术方设计建设路线和建设方案,并提供物质资源保障等;技术方则根据其他两方反馈的信息提供技术支撑,力求提供符合青年学生特点、适应网络传播规律的网络配套资源。如果上述相互支撑关系能够实现,管理效能自然会达到最优。但现实中常常由于管理职能分割、统筹协调不足等因素,三者相互割裂反而成为一种常态。因此,就经常形成现实中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能部门和学生工作队伍单线作战、疲于应付、创新不足等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一个管理问题。管理上不能理顺和优化,管理效能就无法达到最优。
4.制度缺失问题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也包括教育和管理两面。管理也是教育的一种体现,教育必须与管理和制度相结合。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青年学生而言,教育不仅需要柔性的沟通、互动、激励和引导,其网络行为方式同样要通过制度来进行管理和约束。特别是网络自媒体的出现,为“有话想说”提供了便利,丰富了言论表达权利的渠道,但作为权利,当然就要约定权利的边界。而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快速发展,则为“有事想做”创造了条件,作为自发的组织、自发的活动,更要遵从社会的基本行为规范。我国目前已经颁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规制网上行为,但在对自媒体、自组织进行规范与引导方面,还尚未形成成熟的法律案例和法律规范,同时各高校现有的学生行为准则以及其他学生管理制度更缺少对网上行为、活动的制度规范。作为网络行为和活动的底线,法律规范和管理制度的缺失势必将影响网络思想教育的效果。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关注和研究制度缺失问题。
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1. 更新网络育人理念
首先是思维范式的转换。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这项传统工作的一项内容,一个组成部分,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开始上升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高层次的表现形态。在智能手机大规模进入校园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范式可以描述为“理论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这样一个并联式框架,各个部分虽有交叉,但各自特点鲜明,共同构成德育工作框架;当智能手机大规模进入校园后,网络和行为个体实现了时时捆绑、须臾不离。因此,一个新的德育工作范式逐步生成,它可以这样表达:“网络育人:理论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新范式的提示意义在于,网络育人覆盖到育人全过程,必须从立德树人的全局视野思考网络育人,必须运用综合创新的手段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其次是网络传播认识的深化。特别要关注网络特性的放大和深化。网络一方面迎合着青年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同时也塑造着青年学生的生活形态。“互动”是网络的一个重要特性,网络提供了互动的条件。但当今的“互动”已经不是两个个体之间简单的信息交换、思想交流,通常以“群动”(群体互动)、“圈子”的形态出现,并在频繁快速的“群动”中不断生产着特有的语言方式和文化热点,这种快速生产的语言方式,文化热点反过来也在筛选着“群动”的参与者。适应这种语言方式,了解当前文化热点才能够参与到“群动”中去,否则只能成为“潜水”的“看客”。网络特性的放大和深化提示我们,高校开展网络育人不仅要完善吸引学生目光的网络资源,也要有效地参与到网络中,适应网络语言,掌握网络热点,适时、时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引导工作。
2.推动网络育人方法手段的综合创新
一是要建立权威网络思想教育资源网站。要与传统的知识普及性质的“红色网站”相区分,要突出权威性、生动性、说服性、互动性和实时性,要与青年学生学业发展需要的学术科研网络资源共生发展,要采用多媒体、立体化表达方式,要具备手机客户端等智能化应用模式,要善于利用网络语言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对热点事件在第一时间、关键时刻通过专家解读发声,要精心策划以专家以及专家团队为核心凝聚热点“圈子”,产生“群动”作用,形成意识形态阵地效应。为了避免高校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可从国家或者地方层面统筹网站建设,贵精不贵多,务求办成精品、办出特色。二是建立多功能、互动式、智能化校园网络社区。要建设容纳学生管理、教学信息、党团活动、实践锻炼、文体活动、校园生活服务、私人空间以及官方微博等功能在内的互动式校园网络社区,要能够实现手机客户端应用,将学生在社会媒体上热衷的微博、微信、圈子甚至金融支付等功能全部实现,从而将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集体、学生会和各类社团“一网打尽”。要让学生在接受信息化管理、享受优质服务和便利生活的过程中,既享有邮箱、相册、文件夹等私有空间,又和学校党委、党团组织、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管理和服务的同时,也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和呵护、支持和鼓励,使网络文化真正与现实生活相互交融。要让学生的私人空间具有永久性,毕业后仍然有效,让网络社区向校友延伸,增强网络社区的人气指数和生命力,使核心价值观在更宽广的范围持续传递。
3.完善网络育人体制机制
一是要完善领导体制。针对教育—管理—技术三者相互支撑、不可或缺的特点,建立高校内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制和统筹机制。从学校层面要成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副组长由分管副书记,分管教学、人事、后勤和信息化建设副校长担任,形成党委统领,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完善工作协调保障机制。网络育人所涉及到的党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都要进入领导小组成员序列。日常工作由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责职能部门负责,部门之间协调由学校办公室牵头,确保网络育人能够有效覆盖到学校教育、管理、服务和校园文化等各个系统,有效制定网络育人建设规划方案,并及时落实网络育人需要的资金、场地等物质资源。三是完善舆论引导机制。要成立新媒体研究与监测中心,负责研究网络运行传播规律,监测网络热点、动态,适时引导和干预网络舆论。要强化全体教师在教书育人和网络育人中担负的责任,贯彻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要求。要发挥思想理论课教师、部分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在网络育人中的权威作用,用有说服力的理论、逻辑、案例引领学生,通过互动、“群动”的方式为学生答疑解惑。要突出辅导员、班主任和部分学生干部的前锋骨干作用,深入到现实生活与网络世界中,做学生的真朋友,并加入到各种类型的“圈子”和网络自组织中,把握动态,解决问题,关注热点,引导舆论,传播正能量。要注意从学生网络社区或者网络自组织中发现、选拔、培养骨干,从而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功能,在实践中锻炼、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
4.完善网上行为管理制度
一方面要推动微信、微博、网络社区等网络媒体实现实名注册,对学生加强网上行为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学生遵守法律底线,增强网上自律。另一方面,高校要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网上行为特点,研究制定校园网上行为管理办法,为学生网络生活设定制度底线,培育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李艺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