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与实践
王乐新 朱焕 范慧玲 于晓秋
[摘 要]农业院校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途径,可以根据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从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实行“双导师制”,构建校企联合培养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入手,探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途径。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3+1”联合培养;数学建模;导师制;信息与计算科学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9-0004-0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教育部在2010年推出的。此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其促进了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转化,目的是培养并造就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1]
在过去,我国长期缺乏工程技术人才,并且工程类技术人才的教育质量难以与日新月异发展的科学技术匹配。正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教育部才启动了“卓越计划”。培养一批创新性强、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工程科技人才,着力解决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问题,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未来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针对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发展需求,切实解决或改善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办学面临的诸多难题的一些做法与同行商榷。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
我校从2003年开始招收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本科生,迄今已培养了7届毕业生,形成了以7门数学课程、5门计算机课程为核心的理论课程体系,近20门课程的实验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办学过程中发现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合理、行业特点不足、选修课结构不科学、技能训练不足等制约专业发展的因素。因此学院组织系主任、骨干教师调研国内及相关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学生求学的意愿,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有针对性的设置课程。探讨可能扩展的专业发展方向,论证其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以“重基础、强实践、多能力、高素质”为指导思想,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符合企业和社会要求的培养标准,并把培养标准细化为知识、能力和课程体系相挂钩。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和社会需求相结合,以此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根据培养目标来明确培养方向,优化课程体系,强化核心课程,剔除非核心课程。根据培养目标,科学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并聘请专家和企业人员对课程设置进行论证。首先设置8-10门专业核心课程,然后根据学生需求和发展方向,设置专业选修课模块。例如设置“3+1”校企合作办学方向、自主创业方向、考研方向、就业方向等几个模块,供学生选择;强化能力培养,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增加实践环节比例,实践学分争取达到总学分的25%-30%。加强非专业领域的课程选修,有助于综合能力提高。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修读辅修专业,并把必须选修人文素质类课程,参加数学建模、数学竞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等列入教学计划学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
优化教学内容,需要优化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在设置课程时应考虑到既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又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将学校实际情况与行业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相结合,确定学生应具备哪些职业素养,以此设置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关的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并将其纳入培养方案中,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加强学科交叉,及时将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新技术引入课堂,按学生所需调整课程。大多数学生就业时选择IT行业,那就在理论课教学中适当减少数学理论所占学时,同时增加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方面相关部分的实践学时。而当学生选择考研或其他行业就业时,可以以选修课的方式补充被削减的数学方面的理论课程,从而针对学生的选择有的放矢,使课程设置更为灵活。授课时,在讲解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更要适当介绍本学科的新进展及学科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实用技术和创新思维等,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因此,教师应结合当前该领域发展状况及就业形势,补充一些必要的新内容,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深化学生对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有效提高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和质量。
在教学中倡导“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原则,提倡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具有启发性、诱导性的问题进行教学。鼓励开展研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重点放在探索研究性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上。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突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将教学的主要任务由传授知识转向培养学生创新性的科学思想和提高学生科研的综合能力。[3]先后在“生物数学”、“最优化方法”、“数据库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等课程进行了研究性教学的试点,并开展了校级公开课,受到领导及同事们的好评。根据课程的性质、针对不同的内容,教师精心选取教学研究性问题,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的“引导”贯穿研究性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研究性教学实践的探索,发现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许多学生在论文讲解课,以及最终考核时,都用心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很多想法还非常有创意。
实践证明,研究性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并为学生创造了主动探究、独立操作、自由表达的良好氛围,学生能在其中进行创新和实践,构建了一种能够主动发现、独立思考的学习方式。因此,结合我校人才培养实际和教学现状,在课程中引入研究性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引导学生主动投入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为学生提供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适应教学研究性大学的要求。
三、实行“双导师制”,构建校企联合培养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2012级新生开始实行导师制,遴选有专业特长的优秀教师担任新生导师,对学生在校4年的学习、生活进行全程指导,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指导学生学业,帮助学生规划大学生活和未来职业生涯,并让学生能尽早跟随导师的研究方向接触科研问题,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在2013级新生开始实行双导师制,除校内导师外,精心选聘在某一领域有造诣的专家或企业管理人员作为校外实践导师进入课堂进行有关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指导实践工作,并通过实践不断丰富和提高理论知识水平。企业导师能够将本学科领域最先进的研究成果、研究信息和实践操作带入课堂,并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这样做丰富了课堂教学,使学生对书本知识不再有枯燥无味的感受,理解了所学知识所用何处,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企业导师不仅参与课程教学工作,还必须参与该课程的课程设计工作,在课程设计及实践教学过程中,企业导师需向学生介绍、渗透所属企业的企业文化,并联系企业实际开发的项目,根据企业项目开发的整个流程,科学合理地设计、开展实践教学任务。为了使学生在今后更好的适应企业需求,企业导师还应向学生介绍软件开发所必需的语言知识、软件工具、软件设计规范、开发的文档写作、相关法律、就业指导、软件从业人员道德规范等一系列课程[4],并在大四学期安排学生去相关企业实习。学生也可由企业导师确定毕业设计内容,企业导师要给学生提供实际背景及一定的技术指导,而学校教师要给学生进行写作规范方面的指导,最后由校企导师进行毕业答辩以保证毕业答辩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公正性。
构建稳定的校企联合培养平台,依托校企合作优势,与企业联合制定企业培养方案,采用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到校做报告、学术讲座,引进企业工程师来校做课程设计,参与并指导学生的课程教学、课外科技活动、毕业设计指导等,以此来培养学生。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开展了3+1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即前3年在校内学习,最后1年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将学生送到企业,在企业学习阶段要有具体的“企业培养方案”,双方共同制定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大纲,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实现课程的互换。拥有1年的企业实践经验的学生即使不能在实习企业就业但仍然可以找到工作。从2007年开始,学院积极探索与国内优秀大企业、科研院所进行合作教育的途径,逐步与哈尔滨博诚瑞达公司、北京达内软件、科瑞尔思公司、阿里巴巴公司、上海浦东惠普软件公司、大庆软件园等企业协作,建立校外学生实践基地,逐步实现承担学生的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任务,邀请企业的工程师来校讲学,介绍一些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和当前信息技术研究的前沿问题。将企业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使学生直接面对企业所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以此来体会所学理论知识的作用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以此同时,加大有上机课程的上机学时与课程设计学时,以此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学生使用各类语言编写程序及使用应用软件的能力,为学生更快适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四、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依托校内数理实验示范中心进行能力培养,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型学习,加强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数学竞赛培训力度,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程序设计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各种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加强对学生的考研引导、指导和辅导,每年召开大四学生考研经验交流会,并将考研引导纳入新生入学教育中,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两年我院有11名毕业生分别考上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和东北石油大学等重点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并获得奖学金。在大三寒假组织学生做好职业生涯人物访谈实践活动,确立符合自身特色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质量。
在教学中注重讲授内容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倡导参与式教学,拓展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参加优秀毕业生论坛、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全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将实践教学与本科生导师制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创新创业项目并积极参与到导师相关科研中,或以“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为主,教师辅导为辅”开发综合性与设计实验及研究,培养学生的探究心理,研究兴趣和实践创新能力。[5]2012-2014年,在导师指导下,专业学生负责申请立项了国家、省级和校级的创新创业项目26项,发表相关文章十几篇,效果十分明显,学生普遍反映良好。在此涌现了许多优秀学生,带动其他同学申请校级、省级创新创业实训项目,有两个项目作为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创新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科研效果,提高了科研成果质量。
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现“卓越人才”培养目标的另一重要环节就是开展数学建模。数学建模过程就是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去描述、求解、解释和验证现实问题的过程,它是在数学知识与现实问题之间架设桥梁的一项创造性科研活动。将数学建模精神逐步融入数学类主干课程教学中,创造一个激发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问题、分析问题的气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6]我们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大力推广数学建模的普及工作。专业学生在二年级完成数学建模和数学软件应用课程后,在不同时间参加东北建模联赛、全国建模赛和国际建模赛,不断提升实践教学和训练项目的水平。2009年以来,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在数学建模竞赛(包括东北赛和全国赛)的获奖率逐年提高,目前近70%的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每年保证4-5队获国家二等奖;同时鼓励学生参加面向本科生的展示数学基本功和数学思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今年共获国家奖9项,省奖10项。2015年有一组选手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全国数学建模夏令营,建模指导教师张宏礼2013年在全国建模会议上做报告,我校还获2013年全省大学生数学竞赛优秀组织奖等荣誉,提高了学校知名度和省内外的影响力。
总之,教育的核心内涵是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把一种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崇尚学术、特色发展”的核心办学理念,在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途径中虽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办出一定特色,但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立足专业教育实际,通过教学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培养职业道德素质高,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和具有创新能力、科研思维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 注 释 ]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R].2010(6).
[2] 唐林轩,黄俊伟,谢骐.“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背景下工程专业文化精神渗透的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1(4):119-121.
[3] 袁玉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研究性教学模式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4(3):131-133.
[4] 曹兴平,吴艳岚.浅析校企合作在培养软件服务外包人才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4(21):191-192.
[5] 周晓晶,于晓秋,于晓娟,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21-223.
[6] 张宏礼,王苫社,李鸿鹏.开好数学建模,促进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62-164.
[责任编辑:钟 岚]
[摘 要]农业院校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途径,可以根据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从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实行“双导师制”,构建校企联合培养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入手,探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途径。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3+1”联合培养;数学建模;导师制;信息与计算科学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9-0004-0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教育部在2010年推出的。此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其促进了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转化,目的是培养并造就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1]
在过去,我国长期缺乏工程技术人才,并且工程类技术人才的教育质量难以与日新月异发展的科学技术匹配。正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教育部才启动了“卓越计划”。培养一批创新性强、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工程科技人才,着力解决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问题,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未来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针对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发展需求,切实解决或改善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办学面临的诸多难题的一些做法与同行商榷。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
我校从2003年开始招收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本科生,迄今已培养了7届毕业生,形成了以7门数学课程、5门计算机课程为核心的理论课程体系,近20门课程的实验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办学过程中发现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合理、行业特点不足、选修课结构不科学、技能训练不足等制约专业发展的因素。因此学院组织系主任、骨干教师调研国内及相关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学生求学的意愿,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有针对性的设置课程。探讨可能扩展的专业发展方向,论证其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以“重基础、强实践、多能力、高素质”为指导思想,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符合企业和社会要求的培养标准,并把培养标准细化为知识、能力和课程体系相挂钩。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和社会需求相结合,以此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根据培养目标来明确培养方向,优化课程体系,强化核心课程,剔除非核心课程。根据培养目标,科学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并聘请专家和企业人员对课程设置进行论证。首先设置8-10门专业核心课程,然后根据学生需求和发展方向,设置专业选修课模块。例如设置“3+1”校企合作办学方向、自主创业方向、考研方向、就业方向等几个模块,供学生选择;强化能力培养,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增加实践环节比例,实践学分争取达到总学分的25%-30%。加强非专业领域的课程选修,有助于综合能力提高。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修读辅修专业,并把必须选修人文素质类课程,参加数学建模、数学竞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等列入教学计划学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
优化教学内容,需要优化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在设置课程时应考虑到既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又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将学校实际情况与行业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相结合,确定学生应具备哪些职业素养,以此设置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关的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并将其纳入培养方案中,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加强学科交叉,及时将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新技术引入课堂,按学生所需调整课程。大多数学生就业时选择IT行业,那就在理论课教学中适当减少数学理论所占学时,同时增加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方面相关部分的实践学时。而当学生选择考研或其他行业就业时,可以以选修课的方式补充被削减的数学方面的理论课程,从而针对学生的选择有的放矢,使课程设置更为灵活。授课时,在讲解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更要适当介绍本学科的新进展及学科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实用技术和创新思维等,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因此,教师应结合当前该领域发展状况及就业形势,补充一些必要的新内容,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深化学生对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有效提高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和质量。
在教学中倡导“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原则,提倡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具有启发性、诱导性的问题进行教学。鼓励开展研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重点放在探索研究性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上。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突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将教学的主要任务由传授知识转向培养学生创新性的科学思想和提高学生科研的综合能力。[3]先后在“生物数学”、“最优化方法”、“数据库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等课程进行了研究性教学的试点,并开展了校级公开课,受到领导及同事们的好评。根据课程的性质、针对不同的内容,教师精心选取教学研究性问题,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的“引导”贯穿研究性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研究性教学实践的探索,发现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许多学生在论文讲解课,以及最终考核时,都用心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很多想法还非常有创意。
实践证明,研究性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并为学生创造了主动探究、独立操作、自由表达的良好氛围,学生能在其中进行创新和实践,构建了一种能够主动发现、独立思考的学习方式。因此,结合我校人才培养实际和教学现状,在课程中引入研究性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引导学生主动投入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为学生提供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适应教学研究性大学的要求。
三、实行“双导师制”,构建校企联合培养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2012级新生开始实行导师制,遴选有专业特长的优秀教师担任新生导师,对学生在校4年的学习、生活进行全程指导,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指导学生学业,帮助学生规划大学生活和未来职业生涯,并让学生能尽早跟随导师的研究方向接触科研问题,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在2013级新生开始实行双导师制,除校内导师外,精心选聘在某一领域有造诣的专家或企业管理人员作为校外实践导师进入课堂进行有关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指导实践工作,并通过实践不断丰富和提高理论知识水平。企业导师能够将本学科领域最先进的研究成果、研究信息和实践操作带入课堂,并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这样做丰富了课堂教学,使学生对书本知识不再有枯燥无味的感受,理解了所学知识所用何处,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企业导师不仅参与课程教学工作,还必须参与该课程的课程设计工作,在课程设计及实践教学过程中,企业导师需向学生介绍、渗透所属企业的企业文化,并联系企业实际开发的项目,根据企业项目开发的整个流程,科学合理地设计、开展实践教学任务。为了使学生在今后更好的适应企业需求,企业导师还应向学生介绍软件开发所必需的语言知识、软件工具、软件设计规范、开发的文档写作、相关法律、就业指导、软件从业人员道德规范等一系列课程[4],并在大四学期安排学生去相关企业实习。学生也可由企业导师确定毕业设计内容,企业导师要给学生提供实际背景及一定的技术指导,而学校教师要给学生进行写作规范方面的指导,最后由校企导师进行毕业答辩以保证毕业答辩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公正性。
构建稳定的校企联合培养平台,依托校企合作优势,与企业联合制定企业培养方案,采用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到校做报告、学术讲座,引进企业工程师来校做课程设计,参与并指导学生的课程教学、课外科技活动、毕业设计指导等,以此来培养学生。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开展了3+1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即前3年在校内学习,最后1年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将学生送到企业,在企业学习阶段要有具体的“企业培养方案”,双方共同制定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大纲,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实现课程的互换。拥有1年的企业实践经验的学生即使不能在实习企业就业但仍然可以找到工作。从2007年开始,学院积极探索与国内优秀大企业、科研院所进行合作教育的途径,逐步与哈尔滨博诚瑞达公司、北京达内软件、科瑞尔思公司、阿里巴巴公司、上海浦东惠普软件公司、大庆软件园等企业协作,建立校外学生实践基地,逐步实现承担学生的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任务,邀请企业的工程师来校讲学,介绍一些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和当前信息技术研究的前沿问题。将企业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使学生直接面对企业所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以此来体会所学理论知识的作用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以此同时,加大有上机课程的上机学时与课程设计学时,以此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学生使用各类语言编写程序及使用应用软件的能力,为学生更快适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四、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依托校内数理实验示范中心进行能力培养,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型学习,加强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数学竞赛培训力度,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程序设计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各种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加强对学生的考研引导、指导和辅导,每年召开大四学生考研经验交流会,并将考研引导纳入新生入学教育中,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两年我院有11名毕业生分别考上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和东北石油大学等重点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并获得奖学金。在大三寒假组织学生做好职业生涯人物访谈实践活动,确立符合自身特色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质量。
在教学中注重讲授内容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倡导参与式教学,拓展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参加优秀毕业生论坛、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全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将实践教学与本科生导师制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创新创业项目并积极参与到导师相关科研中,或以“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为主,教师辅导为辅”开发综合性与设计实验及研究,培养学生的探究心理,研究兴趣和实践创新能力。[5]2012-2014年,在导师指导下,专业学生负责申请立项了国家、省级和校级的创新创业项目26项,发表相关文章十几篇,效果十分明显,学生普遍反映良好。在此涌现了许多优秀学生,带动其他同学申请校级、省级创新创业实训项目,有两个项目作为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创新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科研效果,提高了科研成果质量。
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现“卓越人才”培养目标的另一重要环节就是开展数学建模。数学建模过程就是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去描述、求解、解释和验证现实问题的过程,它是在数学知识与现实问题之间架设桥梁的一项创造性科研活动。将数学建模精神逐步融入数学类主干课程教学中,创造一个激发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问题、分析问题的气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6]我们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大力推广数学建模的普及工作。专业学生在二年级完成数学建模和数学软件应用课程后,在不同时间参加东北建模联赛、全国建模赛和国际建模赛,不断提升实践教学和训练项目的水平。2009年以来,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在数学建模竞赛(包括东北赛和全国赛)的获奖率逐年提高,目前近70%的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每年保证4-5队获国家二等奖;同时鼓励学生参加面向本科生的展示数学基本功和数学思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今年共获国家奖9项,省奖10项。2015年有一组选手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全国数学建模夏令营,建模指导教师张宏礼2013年在全国建模会议上做报告,我校还获2013年全省大学生数学竞赛优秀组织奖等荣誉,提高了学校知名度和省内外的影响力。
总之,教育的核心内涵是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把一种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崇尚学术、特色发展”的核心办学理念,在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途径中虽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办出一定特色,但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立足专业教育实际,通过教学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培养职业道德素质高,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和具有创新能力、科研思维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 注 释 ]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R].2010(6).
[2] 唐林轩,黄俊伟,谢骐.“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背景下工程专业文化精神渗透的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1(4):119-121.
[3] 袁玉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研究性教学模式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4(3):131-133.
[4] 曹兴平,吴艳岚.浅析校企合作在培养软件服务外包人才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4(21):191-192.
[5] 周晓晶,于晓秋,于晓娟,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21-223.
[6] 张宏礼,王苫社,李鸿鹏.开好数学建模,促进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62-164.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