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古诗文的编选
杨志修 厉来建
【摘要】本文对几种不同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论述了它们在古诗文编选中不同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因而提出几种教材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不断完善教材内容。
【关键词】教材 版本 必修 古典诗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新教材已有六种版本审定为实验教科书。笔者近日对人教版、苏教版、鲁人版、人民版、粤教版、语文版等不同版本的必修教材中的古诗文编选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有相同点,又有较大差异。本人觉得,不同版本的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在古诗文的编选方面,大有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的必要。
从篇目数量看,六种教材悬殊较大。语文版编入古诗文62篇,粤教版50篇,人教版42篇,苏教版37篇,鲁人版37篇,人民版29篇(不同年度的版本可能有增删),苏教版、鲁人版、人民版相对偏少。当然量的多少不足以说明教材质的高低.但教育部制定的新《语文课程标准》有关课程目标作了明确表述:“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范围可参考附录一《常见文言词》)。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苏教版《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在此基础上还提出“根据要求给重要的语段断句或翻译”,“把握中国古代‘骈体文和‘赋的文体特点”。那么,要达成上述目标,古诗文的篇目就必须有一定的量,具有了一定的量,学生在较多的接触中获得一定的感性知识,形成文言语感,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以及其他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阅读能力的提升才有可能,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那么多大的量才是适中的呢?这当然不能一概而论,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目标要求也不同;不同区域的学校,努力的方向也不同,但有一点应该是一致的,那就是教材要给教学者提供一个选择空间。学生基础比较扎实,接受能力强,那就让学生多读些经典的东西;学生基础比较薄弱,接受能力差一些,那就让学生少读些,免得贪多嚼不烂。但选择空间小,就可能使学生基础强的学校的师生没有依托,比较盲目。所以苏教版等教材宜再适当增加些古诗文的篇目。
从文体及朝代看,不同版本的教材,编入的篇目的覆盖面也有较大差异。应该说粤教版、语文版面广点多,所选篇目有古体诗,如《诗经》、《楚辞》、汉乐府诗、格律诗等;有诸子散文,有历史散文;有赋疏表序,有传奇故事;有魏晋南北朝诗歌,有唐诗宋词元曲,还有明清书志,等等。当然教材只是学习的材料,是否需要面面俱到,或许是有争议的,但我们知道不同文体,不同时代的作品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语言现象和语言规律。如判断句的形式,语言学家研究发现上古无系词,也就是说上古没有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是”的判断词,而中古以后就出现了;《诗经》中有好多虚词演化成了后来的实词,如《鹿鸣》篇中的“德音孔昭”的“孔”字,在该诗中是副词“很”的意思,“嘉宾式燕以敖”中的“式”是语助词,不读《鹿鸣》,就很难遇到这样的语言现象。《论语》中“无乃尔是过与”一句,是固定句式的一种,这种句式在汉以后的文言作品中却很少见。再者,不同时代的作品反映了不同的社会生活,体现了不同文学样式的特点及艺术成就,而这些也正是语文学习所要获取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选入的篇目适宜量大一些。教材没有涉及的文言知识,如果靠教师补充,也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即便补充了,也还需要文本做依托,如果只是象梳理知识一样地提及,学生很难留下深刻印象,很难收到理想效果。而苏教版等高中语文教材就没有编入一篇汉魏六朝诗歌作品,没有一篇元代散曲,唐代诗歌也只选了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四位诗人的四首诗;人民版则没有《楚辞》作品,没有汉代诗歌,没有宋代婉约派词作,也没有元曲;鲁人版,没有《诗经》作品,也没有宋代婉约派词作,这些情况,或多或少地让人感觉有些遗憾。
从单元设计看,不同版本的教材也存在着很大差异。语文版、粤教版、人教版教材,一个单元要么是古诗文,要么是现代文;鲁人版、人民版教材,在一个单元内则是古诗文和现代文混编;苏教版则是前两种情况兼有。孰优孰劣,不好简单断言,这里笔者谈点自己的看法。一个单元内既有古诗文,又有现代文,这样的编排,主要是从单元选文的主题方面考虑的。也就是说,该单元课文不管是古诗文,还是现代文,它们有着共同的主题。这样编,我想除了主题一致外,再就是便于整体感知,让人感觉便于人文素养的提高。还有什么好处,就再也想不出来了。比较而言,苏教版在这方面做得不错,把两方面兼顾了起来。但我觉着,人文素养的提高,是一项需要较长时间来完成的系统工程,是诸多有益的综合因素长期影响的体现,按什么样的标准来安排单元的课文是无关紧要的。试想,我们把文体和主题结合起来考虑单元课文的编排会是怎样呢?譬如,唐代诗歌,就有边塞诗有田园诗,而边塞诗多体现了爱国主题,体现这一主题的诗歌,在《诗经》中有,在《楚辞》中有,在汉乐府中有,在宋词中有,在明清诗歌中也有,我们可以将古典诗歌中体现爱国主题的诗词曲等安排一个或几个单元。同理,现代散文中表现对生命意义思考这一主题的作品很多,象《我与地坛》这类文章就可以安排一个或几个单元,这样,不仅便于整体感知,提高人文素养,还强化了学生的文体意识,一举数得,我们何乐而不为!
从练习的设计看,不同版本教材设计意图明显不同。有的侧重思想内容的鉴赏和课文内容的探究、有的侧重基础知识训练、兼顾内容鉴赏和探究。有的试图将三两方面融为一体;有的一个单元一套练习题;有的每篇课文后面设计一组练习;有的在单元练习后还编有“相关链接”,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不同的设计应该说各有千秋,侧重鉴赏探究,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侧重基础知识训练,让学生夯实了知识基础,特别是配有知识梳理的练习,便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进而使学生能够从容应对各种考试,取得良好成绩。那么不同的设计有无优劣之别呢?笔直认为,基础知识训练和思想内容的鉴赏探究如果能融为一体,且对基础知识训练有所侧重,并配有知识梳理设计可能要好些。就语文学科的性质来说,大家知道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它既有人文性,又有工具性,在人文性与工具性这两方面,笔者觉着,人文性很大程度上受工具性的制约,试想,一篇文章时不时地出现病句,隔三插五地来个错别字,人文熏陶的效果能不受影响吗?再说,学生要把握古诗文中有关人文素养的一些深层次的东西,看着这些东西,眼前出现的都是些词句方面的障碍,人文的东西又从何领略?相比之下,语文版教材设计得比较好,如它的第一册第四单元,编入四篇课文,即《赤壁赋》、《陈情表》、《项脊轩志》、《报任安书》。《赤壁赋》一课设计了如下练习:
1.朗读并背诵全文。要用心体会文章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努力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
2.辨析下列词的不同意义或用法(具体题目略)。
3.文言文中的一些句子,有的词语之间的顺序跟现代汉语不尽相同。试翻译下列句子,说说画线部分跟现代汉语语序有什么不同(具体句子,略)。
4.有人认为作者身处逆境,却能寄情山水风月不怨天尤人,表现了乐观豁达的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有人认为作者深受佛道思想影响,纵酒赏月,逃避现实,流露出消极的遁世思想,你认为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倾向是什么?
5.前人认为“惟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见宋·唐庚《唐子西文录》)。请找出课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说说其好在何处。
【拓展·应用】
6.给下列的短文加上标点(短文略)。
此外还有[相关链接]。
第一题侧重识记,第二题就“望”、“如”、“之”分别选了三四个例句交给学生辨析,意在进行一词多义的辨识训练。第三题意在总结文言文中句子成分倒置的规律,以便准确理解文言句子。第四题则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态度问题,并培养思辩能力。第五题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第六题又训练了学生的断句能力。“相关链接”介绍了苏轼在思想艺术方面的成就和赋的种类、特点。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教材还编有《单元链接》介绍“语汇的变化”,丰富了学生的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知识,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搭建起了古今汉语的桥梁,为学生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同样是《赤壁赋》,我们看一下苏教版的练习设计。因其是按主题设计专题的,一个专题又分三个板块,《赤壁赋》在“感悟自然”这一板块中,该板块编入两篇文章,即《赤壁赋》和《始得西山宴游记》,故单篇后没有练习,在板块后才有练习,叫做“文本研习”。有关《赤壁赋》设计了两道题:
1.诵读《赤壁赋》,说说客与苏子的问答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中进行的。客“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慨叹因何而发?“造物者之无尽藏”、“吾与子之所共食”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2.两篇文章都表现了作者的情绪变化。从“托遗响于悲风”、“愀然”到“喜而笑”,从“恒惴栗”到“心凝形释”,自然景物各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此外,专题的“积累与应用”中还设计了一些相关题目:
1.背诵《赤壁赋》。
2.本专题的几篇文章景、情、理融为一体,表现了作者面对自然、与自然对话时的理性思考。请你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一篇,分析该文是怎样在写景中表现个性化思考的。
3.借助网络和图书馆搜集有关苏轼和柳宗元的资料,思考他们的人生遭际和自然感悟之间的关系。
4.文言文中的虚词用法富于变化,对这些用法进行归类是学习文言文的必要途径。选择本专题两篇文言文中出现的虚词,如“而”、“乎”、“其”、“且”等,找出一些例句,揣摩它们的不同用法制作“文言虚词学习卡片:而、乎、其、且”。在今后的文言文学习中留心这些虚词是否还有其他用法,随时总结,丰富卡片的内容。
比较一下,大家不难发现,苏教版教材的练习中内容鉴赏的题目比较多,而有关基础知识的训练题则较少,虽然也设计了基础知识题,如“积累与应用”的第4题,但缺少知识梳理与归纳,应该说动机是好的,意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实际上学生是很难完成象第4题那样的作业的。首先学生未必有这样的基础,同时也未必有这些时间。笔者调查过所在学校,一个年级三十多个班,没有一个班将这道题做到位的。而语文版教材既有基础知识的练习设计,又有知识梳理,学生完成起来,应该说是很现实的。所以说,像语文版教材的练习设计值得其他版本借鉴。
再说,一个主题编一个单元或一个专题,在一些教材中也只是一种形式,实际意义不明显。如苏教版必修三的第四专题,其名称叫做“寻觅文言津梁”,试想什么样古诗文不能套在这个名称下?再如必修四的第三专题的第一板块叫做“诗从肺腑出”,选了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的诗。稍微想想,不是“从肺腑出”的诗又能有几首呢?所以,笔者觉得这样的编排是没有必要的,至少说有待改进。
从以上比较看来,教材中古诗文的编选,不宜追求形式的新颖,或者片面强调人文性,而要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切实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出发,在篇目数量、覆盖面、单元的设计、练习的设计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作者简介:杨志修,江苏省泗洪中学教师;厉来建,江苏省泗洪县教研室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