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校本培训的网络支持平台构建研究
丁幼新
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丰富和拓展校本培训,在开放教育、终身教育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从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实际出发,自2013年1月开始,我校依托开放、动态交互的网络平台,对教师进行网络校本培训,致力于构建一个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评价科学、组织管理规范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师校本培训体系。
一、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目标和内容的确立
1.确立教师校本培训的目标
我校从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特点,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教师自身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出发,将校本培训目标确定为:通过构建一种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校本培训模式,力争培养出一支师德高尚,拥有先进教育理念、过硬专业能力、精湛教学方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设计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
我们通过研究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学校工作实际,通过访谈、问卷调查了解教师专业成长、自我发展的需求,确定了以下培训内容:
进行师德师风主题教育;学习国家教育政策、纲要;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成就;研究课程标准,投身课程建设,提升课程领导力;进行教材教法培训,锻炼教学基本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师专业技能;通过广泛深入的读书活动,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激发沛教师的人文情怀。
二、立足学校工作重点的“五式”立体化培训体系的构建
结合学校工作重点,我们将教师培训工作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课程建设、生本教育课堂形态构建、科研兴教工程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和利用网络资源,通过“书香濡染式” “课程引领式” “课例评析式” “课题研究式” “青蓝互助式”等研修方式,构建了多层面全方位的培训研修体系。
1.书香濡染式
为了给教师的生命发展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使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不竭动力,我们通过构建书香校园,打造了学校特色文化,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读书活动,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激发教师的人文情怀。例如,定期开展书香班级、书香小组和儒雅教师评选活动,形成了“多管齐下,营造校园书香环境;晨诵午读,每日浸润浓浓书香;精心筹划,举办多彩读书活动;师生携手,共读共写共同成长”的“书香濡染”校本研修模式。在书的世界里,师生共同沐浴书香,去放眼世界、亲近自然、关注社会、感悟人生,为心灵打开一扇窗,迎接八面来风,收纳灿烂阳光,酝酿出一生的甜蜜与幸福。在构建书香校园的进程中,学校走上了有文化内涵和办学品位的发展之路。
2.课程引领式
我校借助CNKI知网空间等网上信息平台,对教师们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两手抓,不断提升教师们的课程领导力。通过国家课程的贯彻与落实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我们引领教师站在课程的高度研究教学,在对课程创造性的开发、实施过程中,让课程成为流动的乐谱、师生携手奏鸣的华彩乐章。在课程规划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全校教师积极参与,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探索出校本课程进课堂、进社团、进活动的“三进”实施策略,并着力构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提升、持续发展。
3.课例评析式
一是名师课例研究。我校依托互联网平台,定期组织老师上网观看全国各科名师的课例,学习名师独特的教学设计、灵活的教学方法、多变的教学机智。教师们在研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二是课前教案评析。课例分析实行网络和现场教研相结合的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把自己教学设计的电子文档通过“博客”、QQ空间等网络社交平台,供大家阅览、讨论、交流,借助群体的智慧,集思广益,最终完成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提升了集体备课的效率和质量。
三是课后案例研究。老师在录播教室上完课后,将课例视频上传于校本研修平台。教研组进行再观课、再诊断,从中发现亮点与不足,逐步改进、完善教学,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就这样,学校立足生本课堂,致力于科学高效的课堂形态的构建,通过深入细致的课堂观察、线上线下的课例评析,帮助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4.课题研究式
我们倡导全校教师进行基于问题的课题研究,实现学校人人有课题,课题促发展,把科研兴校落到实处。在基于网络的校本培训工作中,重视通过课题研究来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鼓励教师充分利用自身的特长和经验,在课题研究中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在科研工作中做到: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完善课题研究管理机制;改善条件,落实经费,保障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注重培训,加强指导,引领教师深入课题研究;网上学习,互动交流,重视课题研究的过程;通过网络,提供平台,分享课题研究的成果。近年来,我校教师课题立项积极性高,课题研究成果获奖率高,教学质量也随之有明显提高。
5.青蓝互助式
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逐年扩大,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走到了教学一线。目前我校青年教师比例达到了68.5%,有效改善了学校教师群体的年龄结构,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蓬勃朝气和青春活力,也为学校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让更多的年轻教师在成熟教师、资深教师的帮扶下迅速成长,我校借助网络搭建了青蓝工程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即以互联网为交流手段,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与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尤其是通过师徒结对活动,蓝方师傅与青方徒弟经常交流、互助,形成了“建立成长档案,实行梯级培养;师徒青蓝结对,实现合作共赢;开展活动竞赛,促进全面成长”的青蓝互助研修模式,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让更多青年教师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干力量。
三、基于网络的教师校本培训的策略选择
我们根据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致力于构建一种基于网络的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校本培训模式和培训策略。
1.依据培训对象特征,进行“层级式”教师培训
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上,我们坚持“教师发展”的校本培训理念,根据每一位教师的水平和需求,将教师划分为青年教师、成熟教师、资深教师三个层次。全体教师全面参与“层级式培训”,即青年教师的合格级培训,成熟教师的骨干级培训,资深教师的卓越级培训。校管理人员的培训则以职称层面的“协作式培训”和年段层面的“分享式培训”方式进行。
2.针对研修项目不同,搭建“四有”阶梯型培训平台
为了让各个层面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水平等方面都有全方位的提升,我校开展“日有所得、周有所练、月有所思、期有所论”的校本培训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阶梯型”培训平台。
“日有所得”:通过校园网站及校信通短信平台,我校每天请一位教师将自己平日阅读所收获的经典教育教学语录或者人生哲理与全校教师分享。
“周有所练”:我校教师每周进行两笔字基本功比赛,学校教务处及时将教师的优秀书法作品上传至我校网站供老师们欣赏、学习。
“月有所思”:教师每个月至少写两篇教学反思,学校及时对教师们的反思进行评比,每个月将优秀教学反思上传到校园网站供老师们阅读学习,给老师们提供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提升教师反思能力。
“期有所论”: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请校内外名师开坛授课,大家品书论教,纵论育人心得、读书收获,在碰撞和交流、合作中得以丰富和提高。各课题研究小组也会定期将科研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在论坛中分享、交流,并将已经结题、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推广。
四、强化培训效果,进行科学的全方位评价
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师校本培训的评价目标,不是简单地为了区分工作的优劣,而是为了促进教师的发展。因此,运用多元评价方式,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学校整体和教师个人发展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认真地进行科学的全方位评价,是保证教师校本培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规范评价的程序,注重过程性评价
我们制定了明确的评价方案,实施了具体的评价活动,并及时反馈结果,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发展建议。我们建立了教师个人成长电子档案,要求教师及时收集自己每次参与各种校本培训活动的记录、学习笔记、学习体会、论文、报告、讲稿、教案、学生作业样品、照片等信息资料。学校通过个人成长档案来看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情况,为评价提供可靠依据。比如教务处会在开学初提出本学期的两笔字比赛时间、人数以及期末评价标准,每周都有优秀作品上传校园网,最后通过校信通公布表现优秀教师名单。
2.优选评价方法,注重多元评价
评价尽量体现评价信息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①自我评价(占40%)。教师按照基于网络的校本培训评价内容,通过写自我反思、教学日记、阶段性工作总结等方式进行自我评价。②同事评价(占40%)。根据学校确立的评价内容召开座谈会,通过座谈会的形式了解老师参与基于网络校本培训的情况,从中得出评价结果。③学校评价(占20%)。学校管理层根据教师参与基于网络的校本培训情况及获得的成果给予相应的评价。在教师自评、自我反思的基础上,结合同事、专家的意见,做出综合评价。
五、基于网络的教师校本培训成果
2015年5月,我们对基于网络的教师校本培训工作进行认真的总结,形成了以下阶段性成果。
第一,经过两年的课题研究,我校基于网络的校本培训体系初具规模。明确了研究目标、培训内容,构建了基于我校校情的“日有所得,周有所练,月有所思,期有所论”、“书香濡染式,课程引领式,课例评析式,课题研究式,青蓝互助式” “四有五式”立体化培训策略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方法。
第二,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校本研修管理体系,以此有效地推动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顺利进行。同时立足现实,争取领导重视,加大投入,逐步改善学校教研工作环境。
第三,通过多种形式研修,教师对新课程下的自身角色有了深入的认识,并将新课程的理念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自觉对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探索的氛围开始形成;师生开始养成共读共写习惯,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轻松,课堂上时时刻刻流淌着知识的泉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散发着生命的温暖。
第四,教师的师德修养有了很大的提高,全体教师共同培养“诚朴典雅,敬业厚生”的教风,怀着对教育事业满腔的爱和责任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敬业笃志,乐业奉献,在上年末的考核中,全校教师师德优秀率接近100%。
第五,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增强,科研成果丰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近年来,我校有数十位老师在省市区各级各类优质课比赛、教科研成果评比中荣获奖项,刘利平、康志雯等一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由新手教师成长为市区级优秀教师。在老师的精心辅导下,有数百位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项学科活动中各展所长,摘取桂冠……
第六,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了学校的稳步发展,学校集体荣誉硕果累累:被评为全国最佳软式垒球实验学校、河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蒙特梭利”模拟联合国项目基地学校、郑州市文明单位、郑州市书香校园、郑州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郑州市中小学师德师风先进学校、郑州市课程建设先进单位、郑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郑州市道德课堂建设有效课堂形态奖、郑州市双语教学实验学校、郑东新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郑东新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总之,经过不懈努力,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认同,学校已逐步发展成为广大学子心向往之的树德启智、修美立行的名优学校。
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是一个需要统筹规划、协调运作的系统工程。它既要完成常规校本培训所担负的基本任务,又要凭借网络优势,从信息时代及终身学习的角度培养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虽然培训过程具有网络公开和平等参与的优势,但是不能因此而降低校本培训的规范性与科学性,这给培训活动的组织、管理与考核带来了不少新的问题。为此,需要我们在工作中采取更加科学、高效、务实、针对性强的措施,将研究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责 编 阿 宁)
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丰富和拓展校本培训,在开放教育、终身教育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从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实际出发,自2013年1月开始,我校依托开放、动态交互的网络平台,对教师进行网络校本培训,致力于构建一个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评价科学、组织管理规范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师校本培训体系。
一、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目标和内容的确立
1.确立教师校本培训的目标
我校从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特点,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教师自身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出发,将校本培训目标确定为:通过构建一种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校本培训模式,力争培养出一支师德高尚,拥有先进教育理念、过硬专业能力、精湛教学方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设计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
我们通过研究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学校工作实际,通过访谈、问卷调查了解教师专业成长、自我发展的需求,确定了以下培训内容:
进行师德师风主题教育;学习国家教育政策、纲要;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成就;研究课程标准,投身课程建设,提升课程领导力;进行教材教法培训,锻炼教学基本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师专业技能;通过广泛深入的读书活动,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激发沛教师的人文情怀。
二、立足学校工作重点的“五式”立体化培训体系的构建
结合学校工作重点,我们将教师培训工作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课程建设、生本教育课堂形态构建、科研兴教工程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和利用网络资源,通过“书香濡染式” “课程引领式” “课例评析式” “课题研究式” “青蓝互助式”等研修方式,构建了多层面全方位的培训研修体系。
1.书香濡染式
为了给教师的生命发展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使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不竭动力,我们通过构建书香校园,打造了学校特色文化,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读书活动,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激发教师的人文情怀。例如,定期开展书香班级、书香小组和儒雅教师评选活动,形成了“多管齐下,营造校园书香环境;晨诵午读,每日浸润浓浓书香;精心筹划,举办多彩读书活动;师生携手,共读共写共同成长”的“书香濡染”校本研修模式。在书的世界里,师生共同沐浴书香,去放眼世界、亲近自然、关注社会、感悟人生,为心灵打开一扇窗,迎接八面来风,收纳灿烂阳光,酝酿出一生的甜蜜与幸福。在构建书香校园的进程中,学校走上了有文化内涵和办学品位的发展之路。
2.课程引领式
我校借助CNKI知网空间等网上信息平台,对教师们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两手抓,不断提升教师们的课程领导力。通过国家课程的贯彻与落实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我们引领教师站在课程的高度研究教学,在对课程创造性的开发、实施过程中,让课程成为流动的乐谱、师生携手奏鸣的华彩乐章。在课程规划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全校教师积极参与,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探索出校本课程进课堂、进社团、进活动的“三进”实施策略,并着力构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提升、持续发展。
3.课例评析式
一是名师课例研究。我校依托互联网平台,定期组织老师上网观看全国各科名师的课例,学习名师独特的教学设计、灵活的教学方法、多变的教学机智。教师们在研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二是课前教案评析。课例分析实行网络和现场教研相结合的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把自己教学设计的电子文档通过“博客”、QQ空间等网络社交平台,供大家阅览、讨论、交流,借助群体的智慧,集思广益,最终完成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提升了集体备课的效率和质量。
三是课后案例研究。老师在录播教室上完课后,将课例视频上传于校本研修平台。教研组进行再观课、再诊断,从中发现亮点与不足,逐步改进、完善教学,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就这样,学校立足生本课堂,致力于科学高效的课堂形态的构建,通过深入细致的课堂观察、线上线下的课例评析,帮助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4.课题研究式
我们倡导全校教师进行基于问题的课题研究,实现学校人人有课题,课题促发展,把科研兴校落到实处。在基于网络的校本培训工作中,重视通过课题研究来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鼓励教师充分利用自身的特长和经验,在课题研究中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在科研工作中做到: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完善课题研究管理机制;改善条件,落实经费,保障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注重培训,加强指导,引领教师深入课题研究;网上学习,互动交流,重视课题研究的过程;通过网络,提供平台,分享课题研究的成果。近年来,我校教师课题立项积极性高,课题研究成果获奖率高,教学质量也随之有明显提高。
5.青蓝互助式
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逐年扩大,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走到了教学一线。目前我校青年教师比例达到了68.5%,有效改善了学校教师群体的年龄结构,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蓬勃朝气和青春活力,也为学校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让更多的年轻教师在成熟教师、资深教师的帮扶下迅速成长,我校借助网络搭建了青蓝工程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即以互联网为交流手段,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与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尤其是通过师徒结对活动,蓝方师傅与青方徒弟经常交流、互助,形成了“建立成长档案,实行梯级培养;师徒青蓝结对,实现合作共赢;开展活动竞赛,促进全面成长”的青蓝互助研修模式,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让更多青年教师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干力量。
三、基于网络的教师校本培训的策略选择
我们根据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致力于构建一种基于网络的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校本培训模式和培训策略。
1.依据培训对象特征,进行“层级式”教师培训
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上,我们坚持“教师发展”的校本培训理念,根据每一位教师的水平和需求,将教师划分为青年教师、成熟教师、资深教师三个层次。全体教师全面参与“层级式培训”,即青年教师的合格级培训,成熟教师的骨干级培训,资深教师的卓越级培训。校管理人员的培训则以职称层面的“协作式培训”和年段层面的“分享式培训”方式进行。
2.针对研修项目不同,搭建“四有”阶梯型培训平台
为了让各个层面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水平等方面都有全方位的提升,我校开展“日有所得、周有所练、月有所思、期有所论”的校本培训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阶梯型”培训平台。
“日有所得”:通过校园网站及校信通短信平台,我校每天请一位教师将自己平日阅读所收获的经典教育教学语录或者人生哲理与全校教师分享。
“周有所练”:我校教师每周进行两笔字基本功比赛,学校教务处及时将教师的优秀书法作品上传至我校网站供老师们欣赏、学习。
“月有所思”:教师每个月至少写两篇教学反思,学校及时对教师们的反思进行评比,每个月将优秀教学反思上传到校园网站供老师们阅读学习,给老师们提供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提升教师反思能力。
“期有所论”: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请校内外名师开坛授课,大家品书论教,纵论育人心得、读书收获,在碰撞和交流、合作中得以丰富和提高。各课题研究小组也会定期将科研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在论坛中分享、交流,并将已经结题、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推广。
四、强化培训效果,进行科学的全方位评价
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师校本培训的评价目标,不是简单地为了区分工作的优劣,而是为了促进教师的发展。因此,运用多元评价方式,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学校整体和教师个人发展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认真地进行科学的全方位评价,是保证教师校本培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规范评价的程序,注重过程性评价
我们制定了明确的评价方案,实施了具体的评价活动,并及时反馈结果,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发展建议。我们建立了教师个人成长电子档案,要求教师及时收集自己每次参与各种校本培训活动的记录、学习笔记、学习体会、论文、报告、讲稿、教案、学生作业样品、照片等信息资料。学校通过个人成长档案来看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情况,为评价提供可靠依据。比如教务处会在开学初提出本学期的两笔字比赛时间、人数以及期末评价标准,每周都有优秀作品上传校园网,最后通过校信通公布表现优秀教师名单。
2.优选评价方法,注重多元评价
评价尽量体现评价信息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①自我评价(占40%)。教师按照基于网络的校本培训评价内容,通过写自我反思、教学日记、阶段性工作总结等方式进行自我评价。②同事评价(占40%)。根据学校确立的评价内容召开座谈会,通过座谈会的形式了解老师参与基于网络校本培训的情况,从中得出评价结果。③学校评价(占20%)。学校管理层根据教师参与基于网络的校本培训情况及获得的成果给予相应的评价。在教师自评、自我反思的基础上,结合同事、专家的意见,做出综合评价。
五、基于网络的教师校本培训成果
2015年5月,我们对基于网络的教师校本培训工作进行认真的总结,形成了以下阶段性成果。
第一,经过两年的课题研究,我校基于网络的校本培训体系初具规模。明确了研究目标、培训内容,构建了基于我校校情的“日有所得,周有所练,月有所思,期有所论”、“书香濡染式,课程引领式,课例评析式,课题研究式,青蓝互助式” “四有五式”立体化培训策略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方法。
第二,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校本研修管理体系,以此有效地推动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顺利进行。同时立足现实,争取领导重视,加大投入,逐步改善学校教研工作环境。
第三,通过多种形式研修,教师对新课程下的自身角色有了深入的认识,并将新课程的理念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自觉对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探索的氛围开始形成;师生开始养成共读共写习惯,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轻松,课堂上时时刻刻流淌着知识的泉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散发着生命的温暖。
第四,教师的师德修养有了很大的提高,全体教师共同培养“诚朴典雅,敬业厚生”的教风,怀着对教育事业满腔的爱和责任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敬业笃志,乐业奉献,在上年末的考核中,全校教师师德优秀率接近100%。
第五,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增强,科研成果丰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近年来,我校有数十位老师在省市区各级各类优质课比赛、教科研成果评比中荣获奖项,刘利平、康志雯等一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由新手教师成长为市区级优秀教师。在老师的精心辅导下,有数百位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项学科活动中各展所长,摘取桂冠……
第六,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了学校的稳步发展,学校集体荣誉硕果累累:被评为全国最佳软式垒球实验学校、河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蒙特梭利”模拟联合国项目基地学校、郑州市文明单位、郑州市书香校园、郑州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郑州市中小学师德师风先进学校、郑州市课程建设先进单位、郑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郑州市道德课堂建设有效课堂形态奖、郑州市双语教学实验学校、郑东新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郑东新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总之,经过不懈努力,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认同,学校已逐步发展成为广大学子心向往之的树德启智、修美立行的名优学校。
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是一个需要统筹规划、协调运作的系统工程。它既要完成常规校本培训所担负的基本任务,又要凭借网络优势,从信息时代及终身学习的角度培养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虽然培训过程具有网络公开和平等参与的优势,但是不能因此而降低校本培训的规范性与科学性,这给培训活动的组织、管理与考核带来了不少新的问题。为此,需要我们在工作中采取更加科学、高效、务实、针对性强的措施,将研究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责 编 阿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