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角下留守儿童心理成因与介入探讨
内容摘要:从应激易感模型假说、精神分析理论、人际交往理论、社会文化观建构集个体认知、心理情感、环境与社会文化为一体的“抑郁四角”理论模型,运用专业的社工介入方法,建议从改善认知与归因方式、建设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与社会文化对留守儿童提出对策。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 多维理论视角 社工介入
一.引言
留守儿童具有自卑、焦虑、抑郁的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日常学习与人际交往。目前对抑郁的发病机制未有明确界定,具有不同解释。从认知、心理、家庭、社会文化等角度,探讨留守儿童抑郁的成因,进一步提出建议社工介入留守儿童抑郁的相关措施,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二.理论提出
(一)易感应激模型
抑郁易感应激模型从个体认知与归因,探讨抑郁形成。Beck认为抑郁产生于个体对信息加工过程,即产生不适应的心理认知图式。具有“三联征”特性:1.随意推断性;2.选择抽象性;3.极端化。心理认知图式影响人们对生活事件的看法,构成抑郁易感性。当人们发生刺激事件,消极的心理认知图式会被激发导致产生抑郁情绪。同时Abramson认为消极归因使得个体产生无望感进而陷入习得性无助中形成抑郁。
(二)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冲突是抑郁症产生的原因,可以追溯到童年人格时期。弗洛伊德认为因为丧失爱与情感,从而产生指向自我的愤怒,引发了严厉的、不合理的自我批评与惩罚,源于早期性爱对象的不满足。亚伯拉罕认为个体产生愤怒,把敌我矛盾转向自我,进行自我批评,这种人格特质来源于个体在心理性欲期时遭受到一定程度上的伤害,强调个体童年时期家庭对抑郁产生作用。
(三)人际关系理论
Coyne的人际情境模式强调情境对抑郁的影响。基本假设为不良的人际关系是引发和保持抑郁症的关键因素。抑郁患者渴望能够获得身边亲密关系人的关心,以缓解内心的自我怀疑。而当他人提供安慰时,抑郁者就会产生怀疑,为了证实这种安慰是真实存在的,个体就会寻求更多的安慰,陷入了不停怀疑,产生消极情绪的循环中。这种不停寻找他人安慰的情况,又造成他来自于人际方面的新压力。人际关系理论从个体的社会支持出发,抑郁产生于个体无法感觉从身边人的支持力量,社会支持力量的不足造成了个体消极情感与人际关系问题。
(四)社会文化观点
社会文化建构核心主张为:“抑郁症是产生自特定社会文化形塑的概念。当前对于抑郁症概念界定,是根据社会疾苦与个体普遍症状:患者的心理与行为等异常感受与经验综合得来。”因此,社会结构与文化的观念影响了抑郁的概念界定,不同的社会文化下抑郁症状表现行为并不相同。强调将抑郁症及造成社会成员痛苦的现象放在现代性背景加以看待。
三.理论探讨
1.理论分析层次的不同
可以看出四个理论视角拥有四个不同的理论层次。四个理论视角分别从各自分析层次出发,相互补充,完善了对个体抑郁成因分析的维度。易感应激模型从个体认知因素分析抑郁问题,精神分析理论从心理情感因素出发探究抑郁的成因,人际关系理论偏向环境因素对抑郁问题的影响,社会文化建构观点调社会文化对抑郁的影响作用。
2.理论视角的方法论不同
四个理论视角方法论分别倡导改变抑郁的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宏观系统。易感应激模型强调的是改变个体微观的认知系统,通过将无意识的方式转变为有意识的认知图式。精神分析理论与人际交往理论注重改变抑郁个体的中观系统,强调修复儿童时期的抑郁者遭受到的伤害。人际交往理论注重增强周边家人、朋友亲密对抑郁个体的支持力量。社会文化建构观点试图改变抑郁个体的宏观系统,注重社会文化对于抑郁的影响,将抑郁放置于现代化社会文化中,建构正确积极的抑郁概念。
3.介入方法不同
四个理论视角通过不同的介入方法来实现解决抑郁焦点问题的目的。认知易感模型往往采用神经机制干预和脑干预等方式,解决个人信息加工图式消极的抑郁易感性问题;精神分析理论指导下常采用心理治疗模式,通过联想与解释等的技术手段追溯个体过往问题,注重解决个人最本质冲突;人际交往理论下通过团体干预等方式,解决抑郁个体的外部支持力量;社会文化建构观点通过文化建设与政策倡导的介入方式,解决当前消极抑郁社会文化。结合不同的理论视角可以采纳不同抑郁介入方式,形成多样化解决个体抑郁的途径。
4.理论视角对于抑郁的认知不同
文化构建观对于抑郁的认识与其他三个视角存有不同。易感应激模型、精神分析理论、人际交往理论三个理论视角承认了抑郁的客观性,并将其作为一种客观的疾病实体进行探讨分析。但是在文化构建观点看来抑郁并不是已经确定的实体,基于不同文化下的核心病症的普遍表达。同时抑郁是医学没有发展成熟的一个表现,是综合文化与个体心理的虚构概念,具有认识抑郁的根源性不同差别。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理论视角都具有共性与个性,不同理论视角涵盖了心理、家庭、环境、社会等方面因素,造成抑郁多样的成因与对策建议。单一维度的理论视角不能完整解释复杂的抑郁个体影响因素。实际上不同理论视角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能够相互补充借鉴,从而更好更完善的研究抑郁问题。
所以,在此提出理論视角间的取长补短,建构一个以个体认知、心理、环境、社会文化为一体的“抑郁四角”理论模型。系统综合四个理论视角:易感应激模型、精神分析理论、人际交往理论、社会文化建构观点,形成一个的多维度的理论模型,为以后的多方位实践进行新的指导建议。“抑郁四角”综合各理论的研究重点与切入点,“抑郁四角”的基本假设为当个体认知消极、童年期对家庭父母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利用身边重要支持力量不足、所处社会结构与文化建构偏差就会导致个体的抑郁易感性。
四.文献循证
通过检索阅读2005年到2017中国知网145篇农村留守儿心理文献,有37篇文献提到留守儿童抑郁情况。抑郁已经成为农村留守儿童主要的心理问题。同时对37篇抑郁有关文献运用spss软件进行编码,分析整理得出留守儿童抑郁的心理特点与原因。采用“抑郁四角”理论模型向文献循证,对比现实研究与“抑郁四角”模型共性与差异。
(一)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成因
1.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或社会位置的越界
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打工,生活由父母陪伴变成他人照看。巨大的生活环境改变,留守儿童无法良好适应陌生的环境,对于父母外出打工与自己留守身份的不理解,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从而产生抑郁。蔡玉军对做出解释:“由于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或社会位置发生越界。一些留守儿童往往难于顺利的适应这种越界就可能依据自己的感受,形成慢性化的非社会性问题行为”。[1]
2.父母家庭的支持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
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生活氛围和亲子沟通互动使得留守儿童缺乏幸福感和安全感,产生负面情绪。加上缺乏父母的正确引导,当留守儿童面对挫折与负面心理情绪,不知如何面对适应,极易产生抑郁的心理问题。卢文菁认为:“处于身心发展阶段的留守儿童内心对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正常家庭气氛的缺失使留守儿童体验到更多的负面情绪。”[2]侯珂得出:“相对于非留守儿童,双亲外出务工的农村儿童有更高的抑郁状态、更低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感知到更高的未来压力”。[3]
3.歧视与友谊质量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留守儿童“留守的特殊身份”、学习上存有困难而感到自卑,容易受到学校同学的歧视与疏远,留守儿童在学校没有良好的同伴,独立于他人无法融入学校集体中形成抑郁的不良心理状态。刘霞经过假设检验得出:“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不仅直接影响儿童抑郁,还通过影响其友谊质量间接作用于儿童抑郁。”[4]同伴的友谊质量能够减少留守儿童的不良心理情绪,起到保护作用。
4.留守儿童想法和经验不足
留守儿童习惯自己解决问题,因为年龄和经验的不足对于许多事物的理解产生偏差。当面对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挫折时敏感脆弱与执着,引起负面情绪。许惺杨、学军认为:“留守儿童会比较喜欢隐藏自己的心事,由于他们的想法和经验不足,经常会被小事困扰容易产生对生活无望的想法,抑郁问题也会随之产生。”[5]
五.循证与介入探讨
(一)“抑郁四角”理论模型与当前研究具有共性
1.留守儿童具有抑郁个体的一般特性
“抑郁四角”模型与当前研究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具有对生活兴趣减退、消极内向等抑郁的一般特性,同时留守儿童还存有敏感脆弱、自我封闭与执着的特点,造成过分苛责自己、经受不起打击,人际交往问题。这样的心理表现,使得留守儿童失去正常的学习与生活,严重危害心理健康发展。
2.研究强调留守儿童抑郁个体的家庭与学校影响因素
当前研究从留守儿童的情感与环境因素出发,在精神分析与人际交往理论框架下,分析留守儿童在家庭与学校方面的缺失,提出加强解决留守儿童父母教育、家庭监护人无效监护、家庭沟通交流的问题,同时提出解决学校同伴友谊、乡村教师的教育水平,减轻留守儿童消极情绪的累积。研究结合“抑郁四角”的心理情感与环境两个维度,提出留守儿童抑郁个体在家庭与学习的成因解释与方法建议。
(二)“抑郁四角”理论模型与当前研究具有差异
1.缺失个体认知与社会文化视角
根据建构的“抑郁四角”的理论模型,认知易感模型与社会文化对个体抑郁也产生影响。当前研究从个体心理与环境因素出发,解决留守儿童的情感与社会支持力量问题,忽视对留守儿童的认知与对因方式、社会文化的探讨与分析。研究缺失“抑郁四角”理论模型下个体认知与社会文化的两个视角,从而导致抑郁问题介入方法的不充分与效果不理想。
2.缺失对于多方面刺激事件认知与归因方式的探讨
在个体认知视角下,留守儿童个体具有认知“三联征”的特性,对于不同事件消極认知都可能带来不同的情绪问题:留守儿童对家庭认识不足产生自卑情绪;对同伴支持认识不足引发无望情绪;对社区与社会文化认识不足产生极端情绪等,不同生活刺激事件的不同认知方式带来的负性情绪,从而产生抑郁症。因此,在个体认知因素方面,当前研究缺失对于个体心理、家庭、社会以及刺激事件的具体认知水平的探讨,仍旧需要去完善与探讨。
3.忽略社会文化建构对于抑郁的影响
“抑郁四角”理论模型,强调不同背景的社会文化对于个体抑郁的影响。我国存有独特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会文化与政府政策,都影响着留守儿童抑郁的产生与发展。而当前研究却忽略了我国本土文化与政策对塑造留守儿童健康生活环境的影响,没有结合“抑郁四角”下通过本倡导积极社会文化与合理的社会政策来改善留守儿童的抑郁情况。
(三)探讨“抑郁四角”理论模型与当前研究呈现差异的原因
1.研究的学科局限性导致以往研究缺少社会文化视角
学科局限性导致研究缺少社会文化视角。抑郁问题偏向医学与心理学研究,通过观察药物反应,采用心理学治疗方法减轻内心消极情绪。医学与心理学将抑郁归因心理化和个体化,忽略社会化的原因,具有明显的心理学科特点。
2.留守儿童认知归因单一化使得缺少个体认知视角
留守儿童仍然处于身心发展阶段,与成年人抑郁在价值观形成后产生的消极归因不同,他们是本身缺乏理性处理生活刺激事件的经验。大部分研究仅仅探讨留守儿童的经验不足,缺乏理性认识的能力导致了抑郁情绪。实际上负面消极的认知图式就会产生抑郁无望感。对于留守儿童认知归因单一化,同时忽略了对于留守儿童的个体心理认知、家庭认知与社会认知的探讨,缺乏留守儿童个体认知视角。
(四)“抑郁四角”理论模型下探讨社工介入
在“抑郁四角”的理论模型下,对比留守儿童的抑郁介入治疗,仅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与学校方面进行治疗,并不能有效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问题,经过探讨发现社工在“抑郁四角”理论指导下,提出需要多方面进行介入留守儿童的认知与归因方式、社会支持网络体系、社会文化的塑造。
社工可以采用个案工作方法,通过引领性的技巧方式打开留守儿童心扉,帮助排遣他平常点滴的消极情绪以及释放压力,从而减少负面情绪持续。运用分析留守儿童的内在问题,澄清他原有的认知方式“三联征”特性,理性看待父母外出打工的事件、生活压力以及身边重要人的好意关怀;社工采用小组与社区工作针对留守儿童相同背景与情况,对留守儿童所在的基本社会网络体系,构建一个家庭、学校、社区的社会网络支持系统,及时联系父母、教师、社区人员动态利用支持网络力量;通过乡村社区工作、社会大众信息媒体建立积极的社会文化与合理社会政策。通过优势视角撕掉抑郁症的标签化与刻板化印象,强调抑郁留守儿童有自身价值与能力。
参考文献
[1]蔡玉军,罗国芬,邓喜芬.留守儿童社会化研究的新视角:非社会性行为理论[J].青年探索,2005(06):20-24.
[2]卢文菁,胡月,张德楷,彭功德,杨森焙,徐阳欢,谢姝,刘维韦,韩娟.留守特征及相关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1):3463-3466.
[3]侯珂,刘艳,屈智勇,蒋索.留守对农村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倾向值匹配的比较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30(06):646-655.
[4]刘霞.歧视知觉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友谊质量的中介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7.
[5]许惺,杨学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成因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01):125-128.
(作者介绍:王瑶,江苏师范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