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辩证分析 力求见解深刻
祝 华
【摘要】高考作文的不良倾向之一,是词藻华丽,思想苍白。在写作中,学会辩证分析,可以使文章思维严谨,逻辑严密,思想深刻。作者从考试说明作文发展等级“深刻”的要求出发,结合具体范例,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辩证分析的思路与方法,以期能有效提升学生作文的思维能力与认识水平。
【关键词】深刻 辩证分析 高考作文 作文教学
“深刻”,是《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作文“发展等级”的首条要求。深刻,是指作文见解深刻,表现在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要使文章见解深刻,必须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
一、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世界是千变万化的,形形色色、纷繁芜杂的事物无不具有各自的外部表象和内在本质。看待客观事物不能只停留在表象上,要能找出事物的本质属性。要看到事物的本质,必须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辩证分析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才能产生认识上的“质”的飞跃。
例如,杜十娘是大家熟悉的人物形象,她美丽、聪明、善良、刚烈、轻财好义,对爱情忠贞不渝。我们仅仅知道这些,显然是不够的,还要想一想:杜十娘既非皇室贵族,也非望族世家,而是来自青楼柳巷,为什么作者要把这么多“耀眼”的光环戴在这样一个地位低下、身份卑微的青楼女子身上呢?为什么文中的形象既不是公主,也不是有着良好家庭教育的大家闺秀呢?这就需要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分析作者“警世”的写作意图,挖掘隐藏在这个形象背后的本质意义。
如果我们深入地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作者的用意不仅仅在于褒扬什么,抑或批判什么,更重要的是在于书警世箴言,催世人自省。红尘滚滚,多少红男绿女于俗世委曲求全,毫无独立个性。杜十娘本可以委屈自己,或从李甲,或从孙富,不持名节,但如琵琶女一般,“朝来暮去颜色故,老大嫁作商人妇”;又或者既已赎身,便可身怀百宝,觅得一个安静之处以求栖身,寻求一个好的下半生,岂非易事?然而,偏偏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这位青楼女子,世俗眼中所谓丧失了贞节的女性,为了宣告自己并非钱财的木偶,为了抗争世道的不公,她用生命捍卫了自己高贵的理想和情操,维护了自己人格的美丽和尊严,让当世以及后世多少苟延残喘的人为之汗颜。这些看起来难以理解的行为方式,却正是杜十娘性格中最为可贵可敬之处。她以“杜十娘式”的方式向世人昭示:“金钱诚可贵,生命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小人物”精神品格之高贵,最能动人心肠,她让我们忘却了她的出身,只记得她的光芒。与那些王孙公子相比,孰善孰恶,孰美孰丑,可以立判。冯梦龙“警世”用心之良苦,全系于此。
再如,目前“书本阅读”日益受到冲击,很多人热衷于“网络阅读”。你怎么看这种现象呢?下面是以“读书是一种味道”为题的一篇作文的片段:
静坐书屋,盘膝而坐,握一本古书,捧一杯新茶,茶香,书香,不亦乐乎!
书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捧一本书,就好像确确实实地捧了一个世界,没有电脑中的虚拟,它让我感到自己真实的存在。
不仅如此,读书更是一种味道。读《红楼梦》,读一个古代家族最真切的记录,当泪水顺着脸庞一粒一粒地滚下,汇着一缕缕心灵的悸动流进心田时,你知道,那是一种咸咸的辛酸的味道,勿用唇舌,心灵自会告诉你它最真实的感受。而读《三国演义》,读一个朝代的兴衰存亡,当战鼓紧响的壮怀和一代英豪战前洒血的壮举在眼前呈现,品一品,那定是一种悲壮的、苍凉的味道。
当书页飘拂如岁月流逝之时,才知道:品书,犹品人生,品生命。没有网络中的恍惚迷失,没有屏闪前的悸动不安,在这样一种心灵的品味中,只会让你心境平和如一池静水。让我们在闲暇的时候,捧起尘封多日的书,打开尘封多年的心灵日记,重新经历一次心灵的涤荡,内心的净化,再一次感受岁月、生命与我们自身的味道。
风吹哪页读哪页,电脑前与书页里的味道,你选择哪一个?
作者是提倡“书本阅读”的,怎样才能达到说服读者的目的呢?在作者看来,读书不仅是求知——网上阅读也可以起到求知的作用。因此,要想使读者认同书本阅读是不可取代的,就必须挖掘其深层魅力。于是“真实”且“有味”,“品书”且“品人生”等判断便产生了。而这些况味又都是网上阅读所不具备的,它们道出了书本阅读的本质价值。
二、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一种现象都不可能平白无故地产生,也不可能不产生一定的结果。“原因”是产生某种结果的条件。“原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等。能够准确地揭示出一个矛盾产生、一个事物出现的原因,往往能体现思想的深刻性。
例如,史铁生何以能从狂躁的绝望中突围出来而重塑生命呢?应该说,在这个生命重塑的过程中,有两个人是起到了重要作用的,一个是他的母亲,一个就是他自己。在这两者之中,决定性的因素还是他自己,正如一句话所说的,“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揭示事物的内在原因:
失去了能够正常活动的双腿,我们看到一个年轻而完整的生命变得残缺了。幸运的是,史铁生有着一位伟大的母亲,在他苦闷绝望,但求一死的时候,为他撑起了一把遮风挡雨的伞,为他引来生命的一缕阳光。然而,更令我们钦佩的,是史铁生在生不如死的时刻,毅然选择了生。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在荒芜而不衰败的古园里,他静静地思考,参透了生与死的意义。于是,在他看来,死亡成了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更重要的是,怎样走过这艰难的旅程?母爱再伟大,儿子是个懦夫,是无论如何完不成这一转变的。不可否认,史铁生的母亲在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史铁生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与挑战生命极限的坚韧。
外在的因素固然对事物本身存在影响,但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往往是内在的、主观的因素。在事物的变化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再如这样一件事:在广东某大学中文学院文秘专业课堂上,老师和学生正热烈地讨论着如何“打劫银行”,听起来让人毛骨悚然。原来,这是任课老师在对之前布置的作业进行点评。该任课老师两周前要求学生写一份“打劫银行”的计划书,并称目的是锻炼文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人力资源配置能力,而学生们则普遍反映作业题有创意,能从中得到启发。该教师还称:这是国外的教育方式,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曾用过的教育手法,他从2002年开始应用这种方式来布置作业。
对于这样一件事,我们至少可以从教师、学生、学校三个方面来分析其原因:
如何“打劫银行”,竟成了高校师生之间的课堂作业。而且,据业内人士称,这还只是学习管理的寻常科目。我们不禁要问:学习管理,需要学习怎样“打劫银行”吗?管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何其广泛,竟促狭到只能从“打劫”中去学习?
这位教师声称,这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曾用过的教育手法”。不知他想过没有,哈佛的教育手法就都是最好的吗?哈佛“曾用过的教育手法”都适合在中国的大学推行吗?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学生不同于哈佛的学生(况且这种方式对哈佛的学生会不会产生负面影响,我们无从知晓),这种不符合国情的“西化”作业,是必然要出问题的。从另一个方面讲,这位教师“从2002年开始应用这种方式来布置作业”,难道这真是一种最好的方式?难道我们的教师就没有自己的教育方式?
在这样的“作业”过程当中,却没有任何一个大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这种作业表示过质疑、抗拒,而是所有学生都乖乖地去做了,而且有许多学生还做得很起劲、很有趣。这说明,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之下,所有的学生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早已经习惯于逆来顺受,只知道埋头去做,从来不敢怀疑、不敢提出自己的主见。
作为知名高校,竟容许这样的现象堂而皇之地在神圣庄严的课堂上演,这说明什么?说明学校对于教师课程的设置缺乏有效的干预,甚至撒手不管,不闻不问。表面上看,这好像体现了对学术自由的尊重,而实际上,这种绝对的自由正是毒草滋生蔓延的空间,直接导致了学术道德的沦丧,这在本质上是对学术庄严的一种亵渎!
事出必有因。在写作时,如果能揭示出现象背后的因果关联,会让文章的主题思想变得很深刻。
三、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观点具有启发作用”主要指观点要富于哲理,具有思辨性,能让读者有所感悟:或新颖独到,给人豁然开朗之感;或较为辩证,能加深人们的认识;或引发人的联想,丰富这一观点的内涵。独特的观点,能给人心灵以撞击,给人思想以启迪,给人精神以鼓舞。有启发性的文章,往往是充满理趣的文章。理趣源于对社会现象的深层感悟,对事物规律的深刻探求。丰富文章理趣的关键是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比如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等等。
例如,2007年湖南卷高考作文题“诗意地生活”,很多同学把“诗意地生活”等同于追求一种“无为”的境界,追求“物我合一”的理想,这当然没什么错,但难免落入俗套。如果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就能使观点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比如我们可以这样展开分析: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的理想国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诗意的生活;“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陶潜式的隐逸生涯或者更具有诗情画意。然而,这多半是仕途不得意,命运多舛的产物。在那样的年代,诗华满腹不得施展,鸿鹄之志难以如愿,不把一腔诗意寄托于山水又能如何呢?当今之世,物质与文明高度发达,海阔天高,任君鱼跃高飞。有真才实学,自会拥有表现自我、体现价值的机会,又何愁人生失意,借此逃避世事呢?改造当今社会,需要更多积极投身于社会。有着极强进取精神的人,他们是真的猛士,敢于接受命运的挑战,懂得把握眼前的机遇,最大限度地去迸发心中的激情,去实现人生的价值。这样的人生,才是充满诗意的人生;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充满诗意的生活!
世界上没有什么事物是一成不变的,站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去认识同一事物,都会获得不同的认识,这就叫“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再如,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着“跟风”的习气。对“跟风”,人们有不同的认识,总的来说,是贬多于褒。如果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跟风”,就会给人以一定的启迪。如:
跟风,词典解释为“追随某种社会风气或潮流”。从这一词语的释义上看,很难看出这一行为是好是坏。我的看法是,有些风气还是要跟一跟。晚清实行了几百年的闭关锁国政策,终因跟不上世界发展的潮流,无论是政治体制,还是经济、文化、军事都远远地落后于西方列强,被坚船利炮轰得头破血流,只好磕头作辑,割地赔款,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成为历史的罪人,背负千古骂名。这是跟不上世界风的典型表现。此外,良好的道德风尚、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思想潮流,都要跟一跟。不追随良好的道德风气,就会变得庸俗而卑劣;不适应新的思想潮流,就会被抛入陈旧的故纸堆。当然,我们还必须强调,有些风是万万跟不得的,像吃喝风、攀比风、赌博风、吸毒风等等。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委实害人不浅,跟了这样的“风”,轻则倾家荡产,重则身败名裂。
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就是要辨证地分析事物本身所存在的两面性,在谈及事物的某一面时,不要忽略了事物的另一面。
★作者简介:祝华,湖北省江陵县熊河中学教师, 语文教研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