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小学生自杀的心理成因和预防策略
郭艳彪
〔关键词〕自杀现象;心理成因;预防策略
一、中小学生自杀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中小学生自杀的新闻报道频频见诸报端。中小学生自杀不仅给家庭带来无法挽回的巨大伤痛,同时也给学校教育及社会和谐带来不良影响。不少教育者企图从不同视角寻找中小学生自杀的成因和预防策略,他们的研究对于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建构幸福美满家庭,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前人研究,力图以心理学的视角,对中小学生自杀的心理成因进行深层次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策略。
二、中小学生自杀的心理成因分析
中小学生自杀的原因复杂多样,从宏观层面而言,国家的发展阶段、不同的文化背景、教育制度的弊端、媒体不良信息的影响等都是青少年自杀的重要外部原因。从微观层面而言,中小学生自杀更直接的原因主要与他们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有关,如学业压力、教师批评和体罚、家长责骂和殴打、同伴排斥和暴力、性侵犯等。但是,即使处在同样的国家和文化背景下,接受着同样的学校教育,阅读着同样的媒体信息,经历着同样的负性生活事件,也并非每位中小学生都 选择自杀。因此,上述因素只是中小学生自杀的表层风险因素,其背后还隐藏着深层次的心理原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感和归属感缺失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高低不同层次的七种需要,其中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两种需要。这两种需要的满足与个人的“重要他人”关系非常密切。这里所说的“重要他人”,具体到中小学生,主要包括作为长辈的父母、教师和亲属,以及作为同辈的兄弟姐妹、朋友和同学等。根据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儿童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重要他人”的影响力是不尽相同的。入学之前,在儿童眼中,父母无所不能。进入小学以后,在儿童心目中,教师什么都懂,他们最主要的“重要他人”逐渐被教师代替。进入中学以后,儿童进入叛逆期,他们开始怀疑甚至挑战父母和教师的权威,主要的“重要他人”逐渐被同伴、同学代替。如果中小学生与上述“重要他人”形成良性互动,那么他们可以逐步建立安全感和归属感,形成自己的人际支持系统。当遇到挫折和困惑的时候,他们就更可能主动向这些“重要他人”寻求帮助,化解危机。反之,就容易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当遇到挫折和困惑的时候,他们只会默默地独自承担压力与痛苦,当无力承担时,就极有可能选择自杀。
(二)特定的心理动机
人们在进行某项行为选择时,必然在背后隐藏着一定的心理动机,中小学生的自杀行为也不例外。中学生自杀的心理动机主要表现在如下两方面:一方面,为了逃避现实压力和责任。当前中小学生面临的主要现实压力来自学业压力。由于受中国“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加上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教师为了完成升学任务,往往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对他们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结果造成不少中小学生脆弱的抗压能力和责任意识。当他们遇到挫折时,往往不知所措,选择自杀逃避压力和责任。另一方面表现为报复性自杀。个人由于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很可能会采用攻击的方式获得心理平衡,而一些弱势的人群无力攻击他人和社会,则更可能会采用内部的伤害自我的方式,攻击不公正对待他们的人。中小学生是弱势群体,当他们无力反抗长辈的不公正对待以后,极容易采用自杀的攻击方式。
(三)心理韧性缺乏
现在的中小学生不少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庭的“小皇帝”和“小公主”,得到家长的过多关注和保护。他们普遍心理脆弱,害怕面对压力,不愿承担责任,经不起挫折。但是,同样面对压力性事件,一部分中小学生选择用自杀的方式面对,而另一部分中小学生则能勇敢面对,原因何在?最近吴慧婷等人的一项关于初中生的心理调查研究给出了上述问题的答案,这是由于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所谓心理韧性,是指“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生活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高心理韧性的中小学生会选择积极的应对策略面对压力性事件,低心理韧性的中小学生则选择消极的应对策略面对压力事件,而极端的中小学生就会选择自杀。
(四)精神疾病
另外,由于先天遗传、后天环境和教育综合因素的影响,少数的中小学生还可能患上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这些患精神疾病的中小学生是自杀的高危人群。比如网络上报道的14岁的学生因学习压力大患上抑郁症,服抗抑郁药物后跳楼自杀身亡。高二某学生由于精神分裂症,加之与老师相处多次发生矛盾,最终酿成自杀的悲剧。
三、中小学生自杀的预防策略
家长和教师应该努力转变教育观念,从中小学生长远发展着眼,从积极预防着手,有针对性地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预防工作。
(一)以建立人际支持系统为重点,积极帮助中小学生建立安全感和归属感
人际支持系统对于中小学生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建立十分重要。一方面,家长和教师需要在中小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鼓励和引导他们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活动,让他们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体验到亲情、友情,让他们学会分享快乐,倾诉痛苦,而不应该以耽误学习为借口,阻碍中小学生的人际交往,使他们成为“心理孤儿”。另一方面,作为家长和教师,还需要做好学生的榜样,平时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支持系统。当遇到压力与挫折时,积极寻求人际支持,当他人遇到压力和挫折时,也成为他人的支持系统的一员。家长和教师的人际行为模式很容易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中小学生。
(二)以双向沟通为途径,主动了解中小学生行为背后的各种动机
如何才能及时了解学生行为的背后动机呢?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与中小学生进行双向沟通。双向沟通不同于单向管教,首先,它需要家长和教师首先做到无条件地爱孩子,并让孩子感受到。其次,家长和教师要具有同理心,当中小学生犯错或者遇到挫折的时候,能从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最后,还需要积极倾听,在事情还没有搞清楚之前,不要急于进行批评和教育,而是倾听孩子解释该行为的真正动机,避免误会。即使孩子真的犯了错,也需要给予孩子表达内心真实感受的时间,理解孩子做错事情的动机,在此基础上,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
(三)以体验活动为载体,有意识地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韧性的培养
心理韧性是防止中小学生自杀行为的有效保护因素,因此,作为家长和教师,应该在平时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对青少年进行心理韧性品质的培养。具体说来,家长需要寻找和利用一些生活中的契机,对孩子进行心理韧性的培养。比如可以让孩子独自作决定,并且承担作出决定的结果,也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体会应对挫折与压力。在学校中,教师则可以利用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多种途径,开展各种体验活动。比如,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以心理协会为载体,积极开展了校园心理剧、校园心理漫画、励志歌曲大赛,学生主题班会、团体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的特色心理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以心理测量为手段,对重点人群进行筛查和跟踪
如前所述,还有极少数中小学生会发展成为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或精神障碍患者,因此,作为家长,当发现孩子出现典型的心理异常情况时,需要及时地寻求专业心理人员的帮助,而不应该为了面子,逃避治疗,延误病情,最后导致悲剧的发生。同时,中小学校也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每年给学生进行心理体检,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重点人群进行筛查和跟踪。对通过心理测量和访谈筛查出的患有精神疾病的中小学生,教师需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使孩子及早接受心理治疗,同时将这些名单及时报告给年级和学校。
当然,预防中小学生自杀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中小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长期共同努力,才能有效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注:该研究为2013年度广东省中小学德育课题“新形势下学校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ZXXDY13135。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江门,529000)
编辑/马茜元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