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辨析 有法可依
王 帅
【摘要】辨析并修改病句是语文高考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分门别类地对这一题型作了详细的归纳和分析,期望对学生解答此类题目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病句 高考语文 复习备考 语文教学
所谓病句,是指句子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或不合事理逻辑,或修辞不当。通俗点讲,人们在日常口语或书面交往中把意思说得不准确,甚至不正确的句子,就是病句。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每年必考考点。高考主要考查以下六种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教学中我们发现按这六种病因分别讲解、练习后,学生拿着病因混杂的题目进行训练时,总是感到无从下手、困难重重。其实辨析病句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那就是:它总有一些“症状”显示“我是病句”,我们只要找出那些“症状”加以认真分析,就可判定它是不是病句。用此法辨析病句,既节省时间,准确率又高。现分述如下:
一、判断句
类似于“A”是“B”这样的句子,首先可考虑“A”和“B”意义上是否协调一致。例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该句为判断句,“A”(一、二)与“B”中的“勇气不足”、“谋略不当”意义上不一致)。应改为“一是勇气,二是谋略”。
二、复句
可从以下几方面审视:
1.关联词使用是否得当。例:人们认为,团队合作的关键因素不只是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关联词不仅要表达出所在句子的逻辑关系,还要注意配套使用,“不只是”表示递进关系,“而是”表转折,应改为“而且是”。
2.句子是否有关联词表示的那种关系。例:周谷成先生早年积极参加投身“五四”运动,所以最终成为了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和历史学家。两个分句间没有因果关系,造成逻辑混乱。
3.关联词的位置是否得当。例: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致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用它作餐具。(05年广东卷)句中“又”承前面的主语“小刀”,就应该放在“肉烧熟了”之前,可改为“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又可以在肉烧熟了后用他作餐具。
4.分句较多,审视是否中途偷换主语而使句意不明。例: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这个复句共有四个分句。前两个分句的主语是“这家工厂”,表意明确。第三个分句没有主语,是承前省,由“这家工厂”作主语。显然不能,因为“这家工厂”不能“被授予优质产品称号”。仔细审视全句可知,“三次被授予优质产品称号”的只能是这家工厂生产的某一种或几种产品。此句犯了偷换主语的毛病。
三、看两面词
一些句子的病点往往就在两面词上,一个句子如果出现“是否、能否、好坏、优劣、高低、快慢、有没有”等两面词,我们就要仔细分析该句是否有“一面对两面”或“两面对一面”的语病。
例1: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能否”与“具有重大的意义”前后不对应,应去掉“能否”。
例2:他的病情今后怎样,主要是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与医生配合(犯了“两面”对“一面”的语病)。
需特别指出:前面一正一反而后面仅有正面的句子一向被认为是病句,并把病因归为一面与两面不搭配,实际上,这并非全是病句。例1: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即“工程质量”有好有坏,这样前后就可搭配起来,认真负责,质量就好,反之,质量就差。再如:环境的好坏将影响人们的心情。“心情”可作正反理解,因此是正确的句子。一面与两面不能搭配的所谓病句不全是病句,关键要看后面字词的本身是否有正反两方面的意思,有,就是正确的。那么,怎样判断后半句能否正反理解呢?主要看后面的动宾搭配或看作为宾语的名词能否正反理解。例如: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作宾语的名词“关键”是一面性的,此句犯“两面”对“一面”的语病。
四、有多重修饰语应审视修饰语的语序是否得当
1.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一般顺序: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指称或数量的短语、动词或动词性的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另外,带“的”短语放在不带“的”定语后面。
例: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点地收集起来。句中“180多家”的位置不当,应放“单位”前面。
2.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一般顺序为: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表时间或处所的、表范围的、表情态或程度的、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例: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介词“被”的位置不当,应放在“通过”前面。
五、有些词语连用会犯标题性错误:一词语已部分或全部包含了另一词语的意思
如:早就/久仰、目前/当务之急、非常/十分/卓有成就、小小/弹丸之地、持/不置可否、被/遭到、太/很/十分/过度/溺爱、可/堪称/堪优、十分/悬殊、最初/初衷、最后/终将、过分/溢美之词,等等。
例:担负隔代哺育重任的爷爷奶奶大多对孩子溺爱过度,施教失当。(“溺爱”中的“溺”已有“十分、过度”等意思,其后的“过度”属多余。)
六、肯定与否定
1.句中有否定词时,要考虑否定(尤其是多重否定)是否得当。例:近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收集、整理民间故事与民歌,很是辛苦。(此句中有两个“无”和一个“不”共三个否定词,按“单否”为否定,“双否”为肯定的原则,本句意思是“否定”的。但“无时无刻……”是“时时刻刻都……”的意思,“无时无刻不忘”是肯定了“忘”表意相反了。)用在四字短语中的固定格式“不……不”和“无……无”不属于双重否定。它们都用在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前边,表示稍有强调的否定。如“不明不白”是“不明白”,“无穷无尽”是“没有穷尽”“无时无刻”是“没有时刻”
2.句中有“禁止、防止、避免,谢绝、杜绝、忌、难道……(吗)?”等已含否定意思的词时,要辨清句子的意思是否说反了。例:中国政府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不允许兴建新的燃煤发电厂,已经存在137家燃煤发电厂也被勒令在2005年之前采用环保技术,否则将会受到处罚。(“禁止”已表否定,与“不”连用表肯定,依全句语境,意思说反了。删去“不允许”即可。)
七、部分特殊虚词会使句子出现语病
1.句首有“由于、关于、对于、经过、通过、使、在……中”等词时,可考虑句子是否缺主语。
例: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误用“在……中”,使句子缺主语,应把“在这部作品中”改为“这部作品”。
2.遇见“A”(事物)对(对于)“B”(人物)这种形式可考虑主客是否倒置。例: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对”前的“中国近代史”(“A”)与后面的“中学生”(“B”)主客倒置,二者交换位置即可。
八、部分特殊实词会使句子出现语病
1.句中有代词时,可能造成指代不明、近指和远指混用等毛病。例:曾记否,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瑕,冲充满幻想。句中人称代词导致句子有歧义。
2.句中有数量短语可能出现的语病有:
(1)数量的减少用倍数表示。例:南昌至上海、杭州的火车动车组票价分别为228元、179元,而对应的普通列车硬座票价为106元、81元,相比之下,普通列车硬座票价要低一倍多(“减少了”、“降低了”等词后一般接分数。句中的“低一倍多”应改为“低50%多”或“一半多”等)。
(2)运用概数时出现前后矛盾的现象,通常是用“小于、少于、不到”等词后又用“以上”等词搭配,或是“多”“余”“左右”等词连用等。例:本次作文字数不得少于800字左右。(句中“左右”与“不少于”矛盾)
近年来语文高考辨析病句题中所选病句字数多,语病处越来越隐蔽,辨析时仅靠语感是不够的,更靠审视“症状”,细看易致病部位,再疏通句意,查找病因,对症下“药”。如此,才是辨析病句的既快捷又有效的方法。
★作者简介:王帅,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大坪中学教师,语文教研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