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集成的制约因素
沈大强
摘要:高校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建设是我国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形式与方法。本文从管理观念、系统规划、体制建设、技术应用、数据标准与规范、人力资源和投入等方面,分析了制约高校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的因素组成。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 信息流 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1-0008-03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集成的建设,在社会信息化浪潮中得到了深入发展,成为了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取得的成绩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标志,为教育现代化深入的发展构建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集成应用取得良好成果的同时,也仍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制约着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集成的深入发展。
一、管理观念
组织的活力与效率往往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理念。高校的管理要体现现代化的活力与效率,就必须用信息社会的管理思维与管理方法来更新传统中的陈旧观念,信息流集成模式的管理是现代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新兴的科学有效模式。
但是,我国高校信息化进程中,更为普遍的情况是,许多高校信息化管理的观念还没有转变到位。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集成的理念没有得到决策层高度的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高校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对学校办学发展的深度影响。管理观念还没有认识到位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学校管理特别是领导决策层对信息流集成管理模式没有充分重视,因而没有建立与之相应的管理机制,在机构设置、职权分配、运行保障等管理方面都出现严重缺位。第二种是执行不力。这种情况往往是学校信息化管理的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而造成,如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机构职权不当、运行的规章制度没有规范和完善,缺乏全局的、系统科学的指导思想等。这些情况都会影响高校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的发展,甚至可能会使学校管理出现台阶性的滞后,严重地阻碍教育信息化管理进程。只有学校的管理理念认识到位了,观念转变了,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的建设,促进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发展。
二、系统规划
作为高等学校的一项系统工程,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的集成建设应该结合学校的发展目标、办学定位和社会需求,进行科学论证、总体规划和系统设计,以构建系统化的建设实施方案,从而确保其具有充分的系统性、科学性、整体性和前瞻性。
目前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最容易犯的通病就是规划不到位。由于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开始时没有统一的规划和规范,而社会的信息化又促使教育信息化工作刻不容缓地驶上快车道,其结果是学校各部门谁有条件谁先上,谁上就谁做需求分析和设计规划。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校园工程的推行,到最后大家都实施信息化管理,但却都是自行设计规划,形成了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而这些繁多的信息管理系统,往往其功能单一,只是解决教育教学管理中某一局部业务的问题;运行独立,平台五花八门,规划设计各有千秋;没有宏观的统合,没有进行科学系统地规划,没有把握技术的发展和管理的趋向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缺乏前瞻性。一个个管理系统,一个个应用平台,所堆积而成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实质上存在许多信息“孤岛”,彼此之间数据协作性差异很大,没有有效的数据维护与共享机制,造成一个部门使用好几套管理系统,相同的数据却要在好几套管理系统上维护的情况。比如,对教师基本信息进行维护,学校师资管理部门有高校师资管理系统,教务部门有教务管理系统,人事部门有人事管理系统等,由于它们都是自成体系,基本信息的变更没有共享联动机制,都要由各自部门分别维护。这种现象在许多高校中大量存在,不但没有体现教育信息化管理带来的快捷高效、信息共享的好处,反而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效率,制约了发展。要实现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集成建设,必须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设计,以整合资源、优化流程。
三、体制建设
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要突破传统的制约,对学校的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会造成冲击,会引起优化管理组织结构重组、重构或业务流程的优化、再造,也必然会影响部门职能的变化与利益再分配,从而造成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阻力。
为了消除这些不利因素,高校建设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就必须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用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来推进信息流集成管理。首先要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成立信息化规划建设指导小组和信息化管理部门,并赋予其推动组织协调各部门的相应职权。现在有些高校信息管理机构职能不健全,或是权威性也不够,职权不足以组织协调全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没能进行综合集成系统的架构设计和整体性系统的组织实施。二是需要建立健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各种规章制度,形成完善的运行保障机制。通过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规定制度,将学校不同部门的业务处理与信息化建设协调处理,是实现和运行高校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的政策保障。因而这种政策的保障机制中,不但要包括规划设计、组织实施、部门协调,还应该包括信息化建设工程的评价与评估、反馈与促进,以及与外部环境的调和机制。一些高校信息化管理体制混乱是其信息化管理落后的重要因素。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和科学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制,是高校教育教学实现信息系统化、集成化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
四、技术应用
计算机科学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是推进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技术基础。在现代高校管理中,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与集成技术制约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其应用深度与广度已经成为了影响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集成建设的重要因素。国内一直十分重视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与集成管理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高校,已经广泛将其应用到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实现了成本节约、资源共享、安全高效的信息流集成管理模式。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的集成技术,其一是研究开发,其二是推广应用。研究开发是技术创新的来源,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集成建设向前的推进剂。目前,我国高校中能够有效进行技术研究开发的学校不多,特别是一些教学型地方院校,他们的能力和条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因而依靠技术的研究开发来实现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集成建设只能是一小部分优秀高校才能做到的事情。对于多数高校来说,推广应用好现有技术,已经足以保障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集成建设目标的实现。而现在的一些高校的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着掌握技术不充分、技术培训不到位、技术应用不全面等问题,从而拉大或加深与技术发展前沿的差距,造成信息化建设工作滞后。这些高校要建设好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需要解决两个技术应用问题:一是及时掌握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的最新成果;二是对新的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进行培训并及时应用到学校管理中,形成建设高校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的生产力。
五、数据标准与规范
数据的标准性要求与技术的规范性要求,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技术要求。教育部为了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健康、规范地发展,早在2002年9月就颁布实施了《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以引导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向网络化、标准化、一体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它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模块与功能的研制开发。多年来在教育部有关精神的指导下,教育信息化虽然已经取得良好成效,但整体来看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信息流的集成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数据标准与规范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由教育部或相关部门统计规定的,这些标准与规范要求所有高校都严格遵守执行,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框架基础,这一部分标准与规范已经建立使用,如《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等。第二个是省级校际之间的数据标准与技术规范,包括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教学状态数据的标准与规范。这一层面的标准与规范目前尚不健全完善,不同高校之间的信息往来,没有构建统一标准与规范的格式,构成了校际之间信息资源共享的障碍。最后一个层面的标准与规范是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数据标准与技术规范,多数高校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忽略了它的重要性,没有把它放在重要位置进行规划设计和统筹安排,结果是因为缺乏学校统一的数据标准与技术规范,加剧了信息“孤岛”的形成,割裂了系统整体性数据与技术的联系,使各部门产生了自己的数据模式、编程规范、软件标准、接口技术规定等技术规范。失去统一性、规范性的信息化管理,为学校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增添了人为障碍,从而增加了管理成本,降低了管理功效。要建设科学高效的高校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模式,规划应用好数据标准与规范是技术上又一重要环节。
六、人力资源
高校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建设要能够顺利推进,必须解决好人力资源因素。在一些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人力资源仍然是制约的重要因素,主要是技术应用培训与专业能力培训不足,没有很好地激发出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要加强高校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建设的人力资源建设,一方面要加强管理专业人才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与专业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技术应用基础培训,提高高校管理人员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技术。在高校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建设过程中,既是高校的现代管理过程,又是信息集成技术的应用过程,因而不但需要具有现代教育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的管理者和掌握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与信息集成管理技术的工程人员,更需要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所以信息流集成管理建设的人力资源培训,不但要注重管理知识、业务能力、信息集成技术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与信息集成技术的融合、创新与发展。
七、投入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必须有充分的投入保障。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投入不足的影响,许多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都是在极为有限的资金投入下运行,一方面要受到各自为政的管理系统对经费投入的分散影响;另一方面需要统筹对人员培训、硬件维护与更新、软件建设与升级等项目经费的投入。因为经费的不足,就容易出现网络设备陈旧、信息资源库建设不力、内容空乏、更新速度慢、冗余信息大量存在、技术素质培训不足等现象。
在资金投入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要实施高校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建设就会困难重重。因此必须消除内耗,开源节流,多渠道筹措资金来保障高校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的建设。
总之,高校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建设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与困难,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校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的发展。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还需要高校的管理者和高校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的建设者付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利庆,梁德添.流程再造与高校教务管理控制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2]沈培华,王映雪.教育管理现代化与信息系统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
[3]刘星华.加强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与利用[J].教育信息化,2005(6).
[4]刘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信息编码标准化[J].电脑开发与应用,1997(6).
[5]刘世利.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资源规划[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6]朱雪蕾.信息时代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探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3(4).
[7]马永斌.信息化与高校管理创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
(编辑:于黎明)
摘要:高校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建设是我国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形式与方法。本文从管理观念、系统规划、体制建设、技术应用、数据标准与规范、人力资源和投入等方面,分析了制约高校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的因素组成。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 信息流 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1-0008-03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集成的建设,在社会信息化浪潮中得到了深入发展,成为了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取得的成绩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标志,为教育现代化深入的发展构建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集成应用取得良好成果的同时,也仍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制约着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集成的深入发展。
一、管理观念
组织的活力与效率往往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理念。高校的管理要体现现代化的活力与效率,就必须用信息社会的管理思维与管理方法来更新传统中的陈旧观念,信息流集成模式的管理是现代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新兴的科学有效模式。
但是,我国高校信息化进程中,更为普遍的情况是,许多高校信息化管理的观念还没有转变到位。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集成的理念没有得到决策层高度的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高校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对学校办学发展的深度影响。管理观念还没有认识到位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学校管理特别是领导决策层对信息流集成管理模式没有充分重视,因而没有建立与之相应的管理机制,在机构设置、职权分配、运行保障等管理方面都出现严重缺位。第二种是执行不力。这种情况往往是学校信息化管理的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而造成,如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机构职权不当、运行的规章制度没有规范和完善,缺乏全局的、系统科学的指导思想等。这些情况都会影响高校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的发展,甚至可能会使学校管理出现台阶性的滞后,严重地阻碍教育信息化管理进程。只有学校的管理理念认识到位了,观念转变了,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的建设,促进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发展。
二、系统规划
作为高等学校的一项系统工程,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的集成建设应该结合学校的发展目标、办学定位和社会需求,进行科学论证、总体规划和系统设计,以构建系统化的建设实施方案,从而确保其具有充分的系统性、科学性、整体性和前瞻性。
目前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最容易犯的通病就是规划不到位。由于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开始时没有统一的规划和规范,而社会的信息化又促使教育信息化工作刻不容缓地驶上快车道,其结果是学校各部门谁有条件谁先上,谁上就谁做需求分析和设计规划。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校园工程的推行,到最后大家都实施信息化管理,但却都是自行设计规划,形成了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而这些繁多的信息管理系统,往往其功能单一,只是解决教育教学管理中某一局部业务的问题;运行独立,平台五花八门,规划设计各有千秋;没有宏观的统合,没有进行科学系统地规划,没有把握技术的发展和管理的趋向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缺乏前瞻性。一个个管理系统,一个个应用平台,所堆积而成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实质上存在许多信息“孤岛”,彼此之间数据协作性差异很大,没有有效的数据维护与共享机制,造成一个部门使用好几套管理系统,相同的数据却要在好几套管理系统上维护的情况。比如,对教师基本信息进行维护,学校师资管理部门有高校师资管理系统,教务部门有教务管理系统,人事部门有人事管理系统等,由于它们都是自成体系,基本信息的变更没有共享联动机制,都要由各自部门分别维护。这种现象在许多高校中大量存在,不但没有体现教育信息化管理带来的快捷高效、信息共享的好处,反而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效率,制约了发展。要实现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集成建设,必须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设计,以整合资源、优化流程。
三、体制建设
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要突破传统的制约,对学校的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会造成冲击,会引起优化管理组织结构重组、重构或业务流程的优化、再造,也必然会影响部门职能的变化与利益再分配,从而造成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阻力。
为了消除这些不利因素,高校建设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就必须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用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来推进信息流集成管理。首先要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成立信息化规划建设指导小组和信息化管理部门,并赋予其推动组织协调各部门的相应职权。现在有些高校信息管理机构职能不健全,或是权威性也不够,职权不足以组织协调全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没能进行综合集成系统的架构设计和整体性系统的组织实施。二是需要建立健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各种规章制度,形成完善的运行保障机制。通过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规定制度,将学校不同部门的业务处理与信息化建设协调处理,是实现和运行高校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的政策保障。因而这种政策的保障机制中,不但要包括规划设计、组织实施、部门协调,还应该包括信息化建设工程的评价与评估、反馈与促进,以及与外部环境的调和机制。一些高校信息化管理体制混乱是其信息化管理落后的重要因素。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和科学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制,是高校教育教学实现信息系统化、集成化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
四、技术应用
计算机科学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是推进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技术基础。在现代高校管理中,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与集成技术制约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其应用深度与广度已经成为了影响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集成建设的重要因素。国内一直十分重视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与集成管理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高校,已经广泛将其应用到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实现了成本节约、资源共享、安全高效的信息流集成管理模式。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的集成技术,其一是研究开发,其二是推广应用。研究开发是技术创新的来源,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集成建设向前的推进剂。目前,我国高校中能够有效进行技术研究开发的学校不多,特别是一些教学型地方院校,他们的能力和条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因而依靠技术的研究开发来实现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集成建设只能是一小部分优秀高校才能做到的事情。对于多数高校来说,推广应用好现有技术,已经足以保障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流集成建设目标的实现。而现在的一些高校的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着掌握技术不充分、技术培训不到位、技术应用不全面等问题,从而拉大或加深与技术发展前沿的差距,造成信息化建设工作滞后。这些高校要建设好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需要解决两个技术应用问题:一是及时掌握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的最新成果;二是对新的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进行培训并及时应用到学校管理中,形成建设高校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的生产力。
五、数据标准与规范
数据的标准性要求与技术的规范性要求,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技术要求。教育部为了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健康、规范地发展,早在2002年9月就颁布实施了《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以引导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向网络化、标准化、一体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它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模块与功能的研制开发。多年来在教育部有关精神的指导下,教育信息化虽然已经取得良好成效,但整体来看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信息流的集成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数据标准与规范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由教育部或相关部门统计规定的,这些标准与规范要求所有高校都严格遵守执行,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框架基础,这一部分标准与规范已经建立使用,如《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等。第二个是省级校际之间的数据标准与技术规范,包括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教学状态数据的标准与规范。这一层面的标准与规范目前尚不健全完善,不同高校之间的信息往来,没有构建统一标准与规范的格式,构成了校际之间信息资源共享的障碍。最后一个层面的标准与规范是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数据标准与技术规范,多数高校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忽略了它的重要性,没有把它放在重要位置进行规划设计和统筹安排,结果是因为缺乏学校统一的数据标准与技术规范,加剧了信息“孤岛”的形成,割裂了系统整体性数据与技术的联系,使各部门产生了自己的数据模式、编程规范、软件标准、接口技术规定等技术规范。失去统一性、规范性的信息化管理,为学校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增添了人为障碍,从而增加了管理成本,降低了管理功效。要建设科学高效的高校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模式,规划应用好数据标准与规范是技术上又一重要环节。
六、人力资源
高校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建设要能够顺利推进,必须解决好人力资源因素。在一些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人力资源仍然是制约的重要因素,主要是技术应用培训与专业能力培训不足,没有很好地激发出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要加强高校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建设的人力资源建设,一方面要加强管理专业人才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与专业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技术应用基础培训,提高高校管理人员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技术。在高校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建设过程中,既是高校的现代管理过程,又是信息集成技术的应用过程,因而不但需要具有现代教育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的管理者和掌握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与信息集成管理技术的工程人员,更需要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所以信息流集成管理建设的人力资源培训,不但要注重管理知识、业务能力、信息集成技术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与信息集成技术的融合、创新与发展。
七、投入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必须有充分的投入保障。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投入不足的影响,许多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都是在极为有限的资金投入下运行,一方面要受到各自为政的管理系统对经费投入的分散影响;另一方面需要统筹对人员培训、硬件维护与更新、软件建设与升级等项目经费的投入。因为经费的不足,就容易出现网络设备陈旧、信息资源库建设不力、内容空乏、更新速度慢、冗余信息大量存在、技术素质培训不足等现象。
在资金投入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要实施高校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建设就会困难重重。因此必须消除内耗,开源节流,多渠道筹措资金来保障高校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的建设。
总之,高校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建设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与困难,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校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的发展。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还需要高校的管理者和高校教育教学信息流集成管理的建设者付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利庆,梁德添.流程再造与高校教务管理控制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2]沈培华,王映雪.教育管理现代化与信息系统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
[3]刘星华.加强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与利用[J].教育信息化,2005(6).
[4]刘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信息编码标准化[J].电脑开发与应用,1997(6).
[5]刘世利.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资源规划[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6]朱雪蕾.信息时代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探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3(4).
[7]马永斌.信息化与高校管理创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
(编辑:于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