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佘艳华 王德玲 黄文雄 张继承
[摘 要]基于土木工程专业评估的指标体系和要求,从教学方法、课题选题、实践教学机制、双导师组制建设、管理考核制度等方面对毕业设计教学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
[关键词]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4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9-0152-02
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开展的土木工程专业评估,以学生发展、专业目标、教学过程、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管理、质量评价作为评估指标体系,提高了教育质量,促进了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持续发展。[1]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实践课程,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优劣,也是土木工程专业评估的重要的环节。
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1.毕业设计的选题比较单一,同实际工程相比存在脱节的现象。房屋建筑设计的内容档次较低、深度较浅,较少涉及钢结构、工业厂房、超高层建筑和大跨空间结构设计。[2]2.学生被动的接受任务书,依葫芦画瓢,缺乏创造性和实践能力。3.毕业设计教学中缺乏对学生能力的掌控,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如何依据土木工程专业的评估要求,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长江大学结合土木工程专业评估的指标体系和要求,在毕业设计实践教学上开展了积极的探索研究和实践。
一、改革实践教学与方法,构建层次递进的实践教学模式
据对我校土木专业近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统计,毕业生总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其中65%的毕业生从事施工技术工作,20%的毕业生从事土建行业行政管理工作,约4%的毕业生从事设计工作,约3%的毕业生从事建行、审计工作,还有8%的毕业生会改行从事其他工作。从中可得知,一方面,由于近年来国家对基本建设加大了投入,土木人才需求量较大;另一方面,我校大部分土木毕业生在生产一线从事施工技术方面的工作,在建筑施工企业供职的逐年增加,但是在设计单位供职的却逐渐减少。除此之外,当前用人单位对新进人员要求能够上岗工作快,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经验,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刚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往往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因此,应以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来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在教学中,重视专业基础课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方面的结合,而实践教学又应该与工程实践及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应在采用“三基”教学理念,即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应注重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有机联系,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的有机结合,教师的科研与毕业设计的有机联系。应打破以往以单一性、演示性、验证性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要建立以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为主的新型模式。
二、整合资源,科学选题
毕业设计选题应能真正反映本专业领域的发展水平和前沿动态,使学生真正了解、参与工程设计。针对房建、道桥、岩土三个不同的专业方向,我们按照“一人一题”的原则在指导教师中开展毕业设计的命题征集。教师的命题均来自教师的科研和横向项目,命题既要求三年内无重复性题目,又要求来源于工程实践的毕业设计命题比例不低于80%。命题经系主任审核,主管院领导审批后,采用“双向选择”的模式确定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对于已确定工作单位和工作基本性质的毕业生,提前与学生进行沟通,在选题时尽量根据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需求确定设计题目和难易程度。对于考取研究生的学生、即将从事设计单位工作和施工单位工作的学生,其选题可根据以后工作学习重点有所侧重,使毕业设计从选题开始就做到因材施教。
三、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工学交替”实践教学机制建设
土木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教学中,对于较单一的课堂实验教学很难让学生将所学知识有效地掌握,必须将课堂教学与现场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工地和现场,回归到工程实际中。只有将课堂实验知识变成实践认知经验,学生才能对专业知识更好地掌握,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在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工学交替合作教育”的培养模式,利用学校、企业两种教育环境和资源,将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扩大对外交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针与大型设计和施工企业、科研院所进行深度合作,携手共同创建实践教学基地。由此建立优势互补、校企互动、共同发展的双赢长效的合作办学机制,给予学生比较稳定的现场实验教学条件和环境,鼓励和安排学生到建筑施工企业完成相应的毕业设计课题。我校在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积极探索校内理论指导与校外实践指导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新思路,聘请施工企业的高级工程师、设计院的主要技术力量为校外指导教师,以实际工程为依托,以工程现场为平台,校内、校外指导教师全程参与、共同管理、集中答辩,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推进双导师组制建设
作为土木工程本科生培养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在毕业设计中推行双导师组制,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优质教学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双导师组是由校内和校外的教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工作,由企业提供真实的工程素材作为毕业设计选题。从毕业实习之初,学生就进入到企业直接由企业导师进行指导,校内指导教师负责跟踪管理。
近些年来,学院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省内外部分设计和施工企业、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院先后与多家设计、施工、监理、规划等单位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开展毕业设计双指导教师协同管理。学院鼓励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所、培训机构和大型企业访学、进修、提升学历或特殊专业的实际操作与执行能力;同时邀请国内外知名院校、研究机构、施工建筑企业的资深人员,充实到本单位的实践指导教师队伍中,做好本单位专任教师到生产、流通第一线服务锻炼的对接。另外,学院承办的长江大学设计研究院,拥有建筑设计甲级、岩土工程勘察乙级和城市规划丙级编制资质。土木工程专业主干教师有12人拥有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执业资质;82%的专业教师在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均在长江大学设计院承担了大量的工程设计、勘察、加固与改造等项目。教师拥有丰富的工程设计经验,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毕业设计指导的能力。
五、管理机制和考核评估制度的建设
一般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而开学初部分学生忙于研究生复试和找工作,花在毕业设计上的精力极少,导致后面的设计工作滞后,难以保证完成质量。因此,可将毕业设计的外延拓宽到生产实习,甚至到课程设计。比如引导学生在二、三年级时就了解毕业设计程序,请学术水平高、设计能力强的教师给他们做报告,就怎样进行毕业设计、怎样写论文、怎样搜集文献资料等进行介绍。又如,可以把平时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联系起来,即让这些平时的学习和作业成为毕业论文的积累和准备。
严格考核评估制度。一个科学、客观、公正的毕业设计考核机制和成绩评定是对学生认真完成毕业设计很好的促进。[3]为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学院加强了过程控制与质量管理,实行学生签到、教师签到的时间保证措施;开展每周汇报、中期答辩的过程控制措施;执行争优答辩、二次答辩的质量保证措施,在确保毕业设计时间不少于14周的前提下,还安排了专门的毕业设计教室,按照每班配置一个指导教师的要求进班指导。在毕业设计中期安排两次进展检查,对于完成不合格的学生进行警示与通报批评,严重者直接参加二次答辩。这样既可以引起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也可以发现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利于对后面的设计工作进行完善和改进。在最后一重要环节——毕业设计答辩时,应重点对学生设计内容的完整度、计算结果的准确率、图纸的绘制质量、图纸表达是否准确合乎标准规范等方面进行考核;应注重考核学生对现行主要规范的熟悉程度、专业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第一次答辩情况差的学生,责令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修改和完善后参加第二次答辩,若第二次答辩仍然达不到规定要求,应从严处理,坚决不予通过。
六、结语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其教学质量关乎专业教育水平的高低,其在土木工程专业评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应以“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为目的,对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教学进行大力改进,不断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土木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何若全,邱洪兴.土木工程专业评估与专业教育的持续发展[J].中国建设教育,2013(1):15-17.
[2] 周林聪,邱建慧.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J].高等建筑教育,2011(1):124-126.
[3] 易富,张二军,赵文华.基于毕业去向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4(6):19-21.
[责任编辑:陈 明]
[摘 要]基于土木工程专业评估的指标体系和要求,从教学方法、课题选题、实践教学机制、双导师组制建设、管理考核制度等方面对毕业设计教学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
[关键词]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4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9-0152-02
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开展的土木工程专业评估,以学生发展、专业目标、教学过程、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管理、质量评价作为评估指标体系,提高了教育质量,促进了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持续发展。[1]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实践课程,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优劣,也是土木工程专业评估的重要的环节。
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1.毕业设计的选题比较单一,同实际工程相比存在脱节的现象。房屋建筑设计的内容档次较低、深度较浅,较少涉及钢结构、工业厂房、超高层建筑和大跨空间结构设计。[2]2.学生被动的接受任务书,依葫芦画瓢,缺乏创造性和实践能力。3.毕业设计教学中缺乏对学生能力的掌控,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如何依据土木工程专业的评估要求,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长江大学结合土木工程专业评估的指标体系和要求,在毕业设计实践教学上开展了积极的探索研究和实践。
一、改革实践教学与方法,构建层次递进的实践教学模式
据对我校土木专业近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统计,毕业生总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其中65%的毕业生从事施工技术工作,20%的毕业生从事土建行业行政管理工作,约4%的毕业生从事设计工作,约3%的毕业生从事建行、审计工作,还有8%的毕业生会改行从事其他工作。从中可得知,一方面,由于近年来国家对基本建设加大了投入,土木人才需求量较大;另一方面,我校大部分土木毕业生在生产一线从事施工技术方面的工作,在建筑施工企业供职的逐年增加,但是在设计单位供职的却逐渐减少。除此之外,当前用人单位对新进人员要求能够上岗工作快,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经验,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刚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往往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因此,应以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来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在教学中,重视专业基础课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方面的结合,而实践教学又应该与工程实践及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应在采用“三基”教学理念,即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应注重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有机联系,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的有机结合,教师的科研与毕业设计的有机联系。应打破以往以单一性、演示性、验证性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要建立以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为主的新型模式。
二、整合资源,科学选题
毕业设计选题应能真正反映本专业领域的发展水平和前沿动态,使学生真正了解、参与工程设计。针对房建、道桥、岩土三个不同的专业方向,我们按照“一人一题”的原则在指导教师中开展毕业设计的命题征集。教师的命题均来自教师的科研和横向项目,命题既要求三年内无重复性题目,又要求来源于工程实践的毕业设计命题比例不低于80%。命题经系主任审核,主管院领导审批后,采用“双向选择”的模式确定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对于已确定工作单位和工作基本性质的毕业生,提前与学生进行沟通,在选题时尽量根据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需求确定设计题目和难易程度。对于考取研究生的学生、即将从事设计单位工作和施工单位工作的学生,其选题可根据以后工作学习重点有所侧重,使毕业设计从选题开始就做到因材施教。
三、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工学交替”实践教学机制建设
土木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教学中,对于较单一的课堂实验教学很难让学生将所学知识有效地掌握,必须将课堂教学与现场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工地和现场,回归到工程实际中。只有将课堂实验知识变成实践认知经验,学生才能对专业知识更好地掌握,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在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工学交替合作教育”的培养模式,利用学校、企业两种教育环境和资源,将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扩大对外交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针与大型设计和施工企业、科研院所进行深度合作,携手共同创建实践教学基地。由此建立优势互补、校企互动、共同发展的双赢长效的合作办学机制,给予学生比较稳定的现场实验教学条件和环境,鼓励和安排学生到建筑施工企业完成相应的毕业设计课题。我校在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积极探索校内理论指导与校外实践指导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新思路,聘请施工企业的高级工程师、设计院的主要技术力量为校外指导教师,以实际工程为依托,以工程现场为平台,校内、校外指导教师全程参与、共同管理、集中答辩,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推进双导师组制建设
作为土木工程本科生培养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在毕业设计中推行双导师组制,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优质教学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双导师组是由校内和校外的教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工作,由企业提供真实的工程素材作为毕业设计选题。从毕业实习之初,学生就进入到企业直接由企业导师进行指导,校内指导教师负责跟踪管理。
近些年来,学院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省内外部分设计和施工企业、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院先后与多家设计、施工、监理、规划等单位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开展毕业设计双指导教师协同管理。学院鼓励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所、培训机构和大型企业访学、进修、提升学历或特殊专业的实际操作与执行能力;同时邀请国内外知名院校、研究机构、施工建筑企业的资深人员,充实到本单位的实践指导教师队伍中,做好本单位专任教师到生产、流通第一线服务锻炼的对接。另外,学院承办的长江大学设计研究院,拥有建筑设计甲级、岩土工程勘察乙级和城市规划丙级编制资质。土木工程专业主干教师有12人拥有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执业资质;82%的专业教师在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均在长江大学设计院承担了大量的工程设计、勘察、加固与改造等项目。教师拥有丰富的工程设计经验,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毕业设计指导的能力。
五、管理机制和考核评估制度的建设
一般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而开学初部分学生忙于研究生复试和找工作,花在毕业设计上的精力极少,导致后面的设计工作滞后,难以保证完成质量。因此,可将毕业设计的外延拓宽到生产实习,甚至到课程设计。比如引导学生在二、三年级时就了解毕业设计程序,请学术水平高、设计能力强的教师给他们做报告,就怎样进行毕业设计、怎样写论文、怎样搜集文献资料等进行介绍。又如,可以把平时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联系起来,即让这些平时的学习和作业成为毕业论文的积累和准备。
严格考核评估制度。一个科学、客观、公正的毕业设计考核机制和成绩评定是对学生认真完成毕业设计很好的促进。[3]为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学院加强了过程控制与质量管理,实行学生签到、教师签到的时间保证措施;开展每周汇报、中期答辩的过程控制措施;执行争优答辩、二次答辩的质量保证措施,在确保毕业设计时间不少于14周的前提下,还安排了专门的毕业设计教室,按照每班配置一个指导教师的要求进班指导。在毕业设计中期安排两次进展检查,对于完成不合格的学生进行警示与通报批评,严重者直接参加二次答辩。这样既可以引起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也可以发现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利于对后面的设计工作进行完善和改进。在最后一重要环节——毕业设计答辩时,应重点对学生设计内容的完整度、计算结果的准确率、图纸的绘制质量、图纸表达是否准确合乎标准规范等方面进行考核;应注重考核学生对现行主要规范的熟悉程度、专业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第一次答辩情况差的学生,责令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修改和完善后参加第二次答辩,若第二次答辩仍然达不到规定要求,应从严处理,坚决不予通过。
六、结语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其教学质量关乎专业教育水平的高低,其在土木工程专业评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应以“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为目的,对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教学进行大力改进,不断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土木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何若全,邱洪兴.土木工程专业评估与专业教育的持续发展[J].中国建设教育,2013(1):15-17.
[2] 周林聪,邱建慧.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J].高等建筑教育,2011(1):124-126.
[3] 易富,张二军,赵文华.基于毕业去向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4(6):19-21.
[责任编辑:陈 明]